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7章

作者:风雨琉璃 标签: 前世今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就能少些意外了。”

  于大庆的小院子里,已经在纺织厂上班的小雀难得自家,帮院子里的小子们清洗着衣裳和被褥,看到方大海进来,问起那些铁丝网,脸上淡淡的,但说出的话却让方大海都忍不住酸的很。

  “这些年,因为跑的不及时,被路过的火车卷到车轮子下头的人不知道多少。有时候早上起来,就能看到一滩血,半截子尸体。如今有了这个,最起码想半夜穿铁道的,扒火车的,都不会从这里走了,住着的人睡着也能安生些。”

  半夜?穿铁道的?这基本不是什么好人,十有八/九是犯了事儿,想趁爷逃跑的。至于扒火车的……小偷小摸,江洋大盗都不好说。所以以前这帮子人住的到底都是什么环境啊,真的是时时刻刻都在危险边缘横跳。

  嗯?或许不只是这样,若只是这样,那小雀这会儿应该很高兴才是,这表情……这死的人里头,只怕还有别的吧,还是和这里的孩子有关的那种。

  方大海心里怀疑着,不过看小雀的样有些不对,他就很识趣的没有问出口,只是往外探头看了看,将话题转移到了于大庆身上。

  “听说大庆上工了?是哪个厂子啊?他这岁数的都要?”

  这个小雀还真知道,而且还知道的很详细,

  “什么厂子啊,那是对外说的好听罢了,其实就是街口那边新开了个蜂窝煤的作坊,总计也就两个小院的大小,连个正经的机器都没有,还厂子。不过那东家估计是有点煤矿上的门路,虽然门脸小,生意也不大,可买回来的煤是真不错,做起蜂窝煤来,比我们以往做的,能多掺小半份的土,这么一算,那挣得虽然是辛苦钱,却绝对不算少。”

  煤矿?这地方好像政府已经接手了吧。这样还能有门路,这开作坊的……回去后还是要查查,别一个不小心又逮住了一只蛀虫。

  “这地方离着这里倒是不远,就是不知道活儿重不重。大庆虽然年岁不小了,可这身子……活儿太重可伤身体。”

  方大海的关心小雀如何不知道,都是常来常往的自己人,也没必要说什么虚话,所以他这一问,小雀就抱怨上了。

  “怎么可能不重,不管是拌煤粉,还是其他什么,都要一把力气的,只是……外头他们这样的孩子能寻的活儿太少了。不干这个又能干什么呢?总得先顾着吃饭不是。”

  这话是没错,可他们?合着还不是于大庆一个?好嘛,这家作坊,到底是收了多少童工啊!该不是让他猜对了?这就是个黑心的?

  “东家看咱们这边的孩子几乎人人都会做这个,就索性将10岁以上的都请了去,也不算正式工,就是按天给算钱罢了。”

  虽说不是正式工,可这样的岁数,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小雀其实心里还是很替这些弟弟们高兴的。枣娃如今也9岁了,等着今年过了年,对外也能说是十岁,到时候应该也能去,这么一来他们姐弟两个那真的是不用愁活不下去了。

  小雀这里欢喜的溢于言表,方大海那边心里的叹息却越发的重了。

  10岁以上的都去了吗?这边新建的一条街小院里,10岁以上的孩子可有七八个呢,这么一算,那作坊怕是一个成年人都没用啊,还都是按天算钱?那工钱想来也不会高到哪儿去。这不是剥削是什么?不是压榨童工是什么?

  他有心想将这事儿说个明白,可一看小雀那高兴地样,嘴边的话又吞了下去,甚至反过来对回去后举报那作坊都带上了几分迟疑。

  他这要是举报了,让这作坊黄了,那这些孩子的工作……哎,难怪他告诉陆长鸣的时候,那家伙那么发愁呢,真是轻不得重不得,太难了。

  方大海的纠结暂时没有答案,不过于大庆几个去做工的孩子这会儿却到了下班的时间。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踏入自家小院的大门,于大庆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院子里的方大海,惊喜的欢呼了一声:

  “大海哥?你怎么来了?”

  “怎么,我不能来?”

  “怎么可能,我是说,你最近不是挺忙的吗?我前几天见到大江,他说你忙的连晚饭都有好些天没在家吃了。”

  “前几天是忙,不过这会儿该忙的都忙完了。我听李大强说你上工了,所以来看看。怎么样,这活儿还行不?”

  不管后头做什么决定,他觉得最先该问的是这些孩子自己的工作感受,如果他们自己觉得好,那……哎,到时候回去问问陆长鸣,能不能将这作坊搞成国营的,若是能那样,这些孩子也算是多个保障。

  方大海心里的嘀咕于大庆不知道,他这会儿更欣喜于方大海听到消息就来关心他这份心意。

  “还行吧,一天只要干完了东家要的数,就能挣5角,大海哥,我如今也是一个月能挣15块的人了,比那些厂子里的正式工都不差呢。”

  一天5角?这个工钱听着是不错,可这不是还有前提嘛,东家规定的数量,这数量是多少?是按照成人的体力计算出来的,还是孩子的体力计算的?若是成人的,那于大庆几个要达到这个标准该付出多少的辛劳?若是没法子完成,那这钱又该被克扣成什么样?

  “完不成?我们那有三个档次,从1角,3角,到5角,全看你做了多少。”

  听着档次似乎划分的还成,可这做多少……

  “你说你能挣5角,那是做多少个小时?中间有休息吗?做多少量才算是达到了标准?”

  “能挣钱,要休息干什么?至于工作时间……早上5点过去,下午5点回来。量的话,努力点,还是可以达到的,中午吃饭休息的话,那基本就只能挣3角了。”

  12个小时,一刻不停的做工,才能达到5角?

  而且听着这意思,每天超过3角的数,若是不到5角也算3角,那多干的岂不是就白干了?呵呵,那作坊的老板看样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坑人啊。

  方大海下意识的侧头看了看于大庆的腰背,刚才这孩子进来的时候他还没注意,这会儿看过去,那腰背都有些弯了!这是长期弯腰干活造成的吧。这孩子……这样的下去,这身子怕是要垮了。

  “我记得上次你们上报消息有功,公安局不是奖励了5块钱嘛。应该够用一阵了吧,怎么就想着去做这么苦的活儿?是缺钱了?要不我这里先给你点?”

  “不,不是这意思,那,那不是……”

  于大庆一听方大

  海要给钱,就有些着急了,眼睛撇了一下已经走进厨房,准备做饭的小雀,拉着方大海走到大门外,小声对着方大海道:

  “小雀姐要成婚了。”

  咦,这倒是个新消息,可这和他们去做工有什么关系?难道是为了给小雀置办嫁妆?你别说,这还真有可能。因为他记得早些时候,这几个可是说好了要先去扫盲班读个小学文凭,然后找个体面工作的。

  “缺钱置办嫁妆就和我说啊?很没必要为了这个去拼,读好书,考出来再找,不比这强?”

  “这我们还能不懂?只是……”

  于大庆迟疑了一下,想了想和方大海的交情,最终还是说出了他们的盘算。

  “我们这是怕对方计较她以前的事儿,又觉得有我们这么多拖累……所以想着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看上去像是能挣钱的,都先干起来,这样小雀姐……多少也能体面些。”

  方大海沉默了,他想了很多,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却没想到这些孩子心甘情愿去吃苦,去被欺负,是为了这个,这份脸面……情义值千金啊!

  “对方是什么人知道不?谁介绍的?要不要我帮着查查?”

  面对这样的一伙儿子孩子,方大海觉得,自己做多少都不为过。

  

第135章 还继续……

  虽然于大庆他们的理由很不错,可在蜂窝煤作坊的工作对这些孩子来说终究还是太重了些,方大海觉得,给这些孩子寻点别的出路已经迫在眉睫了。

  那么什么工作是这些孩子们能做的呢?

  方大海细细的琢磨了一番,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前门火车站,问于大庆:

  “我记得,你们早年好像有不少人去街面上做过擦皮鞋的活儿?”

  “嗯,确实做过,不过这活儿做的人多,所以各自都有划分地盘。我们这边……抢不过人家,背着做流动的活儿又挣得不多,所以后来就不怎么做了。”

  为了活着,他们这些孩子那真是什么都做过,当过乞丐,捡过垃圾,擦皮鞋,那都属于高档的活儿了,毕竟这得置办点鞋油,鞋擦这样的工具。没点本钱是干不起来的。可即使这样的活儿,他们也没能干长久。

  因为这外头苦孩子太多了,他们年纪小,身材又瘦弱,根本抢不过那些十四五的大孩子。所以一直以来,除了实在没法子的时候,背着箱子,避着同行,偷摸着挣点零碎贴补一下,其他时候,是真没想过拿这个当长久营生。

  这会儿方大海这么说……于大庆心微微的提了提,好像有什么希望冒了芽。

  “那……我要是给你们找个地盘呢?”

  果然,大海哥果然是想帮他们做这个,他猜对了!

  于大庆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尖着嗓子忙不迭的问起来:

  “哪儿?哪个地盘空出来了?”

  若非这会儿是在门外,就于大庆这激动劲,估计整个院子的人都能让他给喊出来。方大海的耳朵那个遭罪哦,下意识的伸手就去揉,人也往外挪了几步,等到确定耳朵没受到重创,这才下巴磕往某个放心那么一戳,直接的说到:

  “就火车站,喏,离着你们多近便。”

  “不能吧,那边不是一直有人吗?前儿我还瞧见了来着。”

  若是说别的地方,于大庆许是不会多想,毕竟最近成立新厂开的有点多,街面上岁数合适的大半都想法子进了厂。如此,有位置空出来也不算稀奇。可车站外那边……那可是黄金地段,听人说那边擦鞋的一天到晚都能有活儿,挣得比工厂的师傅都多呢。这样的好地方,人能轻易就让出来?

  别是大海哥想借着公安的身份巧取豪夺吧?那可不行,不能让他为了自己几个这么点事儿,就犯了错误,丢了那么大好的前程。

  “大海哥,咱们可不兴强抢啊!你可是公安,前程要紧。说句不好听的,有你这一身皮在,咱们兄弟走出去,就不算是没背景靠山的人了。吃亏受欺负的时候,也能喊个号,亮个名,多争出几分来。”

  话虽然不错,说的也算贴心,可你真么想他……方大海是真有点被气笑了。忍不住一个巴掌拍到了于大庆的后背上,骂道:

  “我是那不知道轻重好歹的人?都乱想什么呢?”

  当然骂归骂,该说的还是要说,不然岂不是真成了于大庆嘴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混球了?

  “那边是有人,可谁规定那边只能有一个摊位的?”

  咦,这好像确实是没规定,之所以那边一直是那么一个摊位,那是因为人家有两兄弟,而且都是十八九的青壮年,周围想抢活儿的都打不过他而已。

  要是这么算的话……好像确实有操作的余地哦。

  “我是这么想的,让军管所出面,去和车站里的人说说,让他们在候车室外头,靠边的位置划拉处几个位置来,搭上些个遮风挡雨的棚子,搞个便民服务处。这些棚子不拘是擦鞋修鞋,什么修自行车的,补衣服的,甚至是卖大碗茶的呢,都给上一个两个,这么一来不仅是车站里外的人都得了方

  便,你们这里……用个照顾孤儿的理由,给你们分两个也就不显眼了。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有了政府出面,还是这么一个便民的措施,谁会阻拦?就是那站着位置好几年的擦鞋兄弟怕是也只有叫好的。毕竟这么一来他们也算是彻底了有个摊位了。

  于大庆高兴的呀,眉眼都笑弯了,搓着手嘀咕道:

  “要是那样,那,那就让三娃和枣娃去。三娃干过这个,擦鞋擦的可快可好了,枣娃也跟着学过一点。两个人搭档着来,不仅累的时候能换个手,有事儿也不缺跑腿喊人的。一定能将摊子做起来。”

  是啊,一定能做起来,可这也只是解决了两个人,这一条街上没工作的半大孩子,足足有十来个,剩下的又该干什么呢?一直在那蜂窝煤作坊卖苦力吗?不能啊,那样的活儿,十四五以上的做上一段时间也就罢了,这十一二的……一天12个小时不停歇的干,真的是造孽哦。

  “说起这个,这天马上又要冷了,套兔子的事儿你们还干不干?”

  “干啊,怎么不干?我都去饭馆和老板说过了,等到一下雪,我们就去套,还和去年一样,处理干净了给他送去。”

  哦,要是有这么个活儿在,那今年冬天,这些孩子应该不会过差了。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的营生,所以该想的还是要想。

  只是这都是些孩子,能给他们做的活儿……咦,有了。

  “我前儿听说,咱们政府要新建的厂子里,似乎有火柴厂,我明儿去帮你们问问,这糊火柴盒的活儿能不能放出来接,要是能的话,大庆,你们干不干?”

  糊火柴盒?哎呦,怎么不干,这是再好没有的活儿了,都不用出门,只要在炕上坐着,暖暖和和的就能挣钱了,而且男女老少都可以。这要是真能接来,那他们这一条街的苦孩子和孤老们,可就真有了活命的出息了。

  只是这一次于大庆没有一上来就急不可耐的应承,而是先正了正神色,一脸严肃的对方大海说了一声谢谢。

  “大海哥,让你费心了,谢谢。”

  他不傻,如果说一开始,发现没到下班时间的方大海突然来了他们院子的时候没有多想,问起他们工作的事儿要拿钱给他们的时候只顾着解释没来得及多想,那么到了这会儿,方大海接二连三的为他们的生存出主意后,如果他还没看出来,这一趟方大海是特意为了他们工作的事儿来的。那他于大庆也就不配当这条街上,所有孤儿们的小老大了。

  “说什么浑话呢,你喊我哥的。”

  是啊,他喊哥的,他们这里的孩子,哪怕是比方大海大的,也都喊哥的,还一个个喊的心甘情愿,为的不就是他这份心嘛。

  不过也正是看透了这份心,所以于大庆在感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方大海对他们qu8蜂窝煤作坊工作的不满意。

  “是有什么不妥当吗?要不要我们多盯着点?”

  好家伙,这小子,这是接连几次给公安局提供消息提供出瘾头了?感觉什么事儿都能往这些上头扯了?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那老板黑心是一定的,投机取巧也没错,可你要说他一定是南面来的,那我还真不能这么说。”

  “那……”

  那为什么呢?他们只是一起找了个活儿罢了,大海哥怎么就这么不满意?变着法的,让他们离开那边,另寻出路?

  “那什么那,就是那样的活儿不适合你们这些身子骨还没长成的孩子干,所以想给你们另外寻个相对轻松的。行了,这事儿我先去办,等着处理好了,再来通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