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第171章

作者:风雨琉璃 标签: 前世今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何雨兰眼睛嗖的一下就亮了。也不去想为啥这些话方大海自己不去说,而是要让自己去说,只一个劲的跃跃欲试,恨不能立马就跑到何毛柱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二叔。

  可惜,这会儿真不是时候,人街道的人还在上头讲政策呢,要不方大海怎么会说让何雨兰明儿告诉何毛柱?时间不允许啊!

  方大海的边上坐着的是李大强,作为方大海以前的老部下,虽然方大海如今和他不在一个单位了,可到底也是高升去了上级单位不是!所以李大强难得和方大海都在院子里,还凑一起开会,他是第一时间就坐了过来,想亲近亲近。

  这会儿看着方大海和何雨兰窃窃私语说完了,忙侧头小声问候了起来。

  “大海,听说你们前阵子那什么培训的挺忙?”

  “是挺忙,不过我年纪轻,上课什么的,没我什么事儿,只要在单位值班干活就行,倒是还算可以。”

  “你没上课?不能啊,你可是破过好几个案子的,经验多丰富啊?”

  “我那算什么,在市局,随便挑一个出来,履历都有三五张。说起这个,你没去培训?”

  方大海不想和李大强说什么经验不经验的事儿,就他这年纪,做太多未必都是好事儿。踏实点才更容易让领导喜欢。只是这种经验不该是他这样的人能懂的,所以他利索的转换了话题。

  不过这李大强他们没去培训也确实出乎了方大海的预料,他还以为自己这些曾经的手下,因为是从车夫中选出来的,属于公安系统中经验最薄弱的一环,会优先安排呢。

  “哦,这个啊,陆主任说了,优先照顾派出所的同志,毕竟他们才是第一线的。至于咱们,估计明年能轮到了。”

  这倒也算是个理由。

  “那你们最近忙什么?我听大江说,都有好几个月了吧,每天都加班到挺晚。按说咱们区没什么案子发生啊?”

  “不是案子的事儿。是……”

  听到方大海问,李大强想也不想,就张口要将事儿说出来,他这动作……方大海惊了一下,忙抬了下手,打断道:

  “先想好啊,是不是能说你心里有数,别一个不小心,将不能说的说了。”

  这是为了李大强好,他懂!不过这事儿真不是不能说的,只是前阵子太忙,没功夫说而已。

  “是人口调查的事儿,6月底那会儿,终于都登记完了,最近几个月是统计整理,户籍科人手不够,就将我们都调过去帮忙了。”

  哦,是这个事儿啊,方大海也有听说过,只是因为市局的户籍科和他们刑侦不在一个楼里,所以消息不灵通而已。

  “那现在统计完了?”

  “嗯,上月月底,资料都转移到了市局了。你没看见?”

  “上月月底?那我还真没法子看见,我去公安学校布置培训操场去了。”

  搜查实践训练这样的课程,不可能指着一个人布置,总要多几种思路,才能更好的锻炼学院们的思维和眼力对吧!所以在布置现场的事儿上,方大海哪怕是再躲,也没用,还是被拉去凑了一回热闹。

  也因为他出去了几天,平日又要分担其他人的活儿,所以即使事后,也没功夫打听。倒是真错过了这么一桩大事儿。

  “人口调查数字出来了没有?”

  不过不要紧,他消息来源还是挺广的,像是这会儿的李大强,不就是

  最好的消息来源?

  “出来了,听陆主任说,咱们国家现在人口超过了6亿。嘿,你说啊,当年和小鬼子打仗那会儿,报纸上都怎么喊来着?四万万同胞。打了这么多年仗,死了这么多人,这怎么……人居然还越大越多了呢?”

  对这个数字,李大强是真迷糊啊!他明明记得,光是京城周围,因为小鬼子就死了不少人,郊县的农村,多少地方整个村子都空了,这怎么人数反而多了呢?

  这个问题……方大海还真知道。

  “四万万?呵呵,你知道这数字是什么时候的吗?”

  李大强怎么知道?

  他一脸求知的看着方大海,习惯性的捧哏道:

  “不知道,大海你知道啊?赶紧说,让我也长长见识。”

  “实际上,这是道光年间统计人口的数字,那是,那是1834年的事儿了。”

  嘛?1834年?一百多年前?

  李大强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的呢喃道:

  “这,这三代人都生出来了吧!后头就没查过?不该啊,我记得有过的呀。”

  确实有过,还不少。只是……

  方大海心下叹息着,统计人口其实也是国家实力的一种体现,不管是我大清末期,还是果党那会儿,这个国家……太乱了,政府权威也好,实力也罢,都差了不是一点点哦!

  “确实有过,后来1901年,我大清政府就想过要重新统计,不过那时候有多乱你也知道,不是漏了这个,就是漏了那个,最后面子过不去,索性就用了一个估算法,将人口大略定到了四万万七百万。”

  这都能估算?都怎么估算的?李大强这样的都觉得这事儿我大清做的荒唐了。

  “后来果党也发起了人口普查,还连续三次,分别是1912年,1928年,还有1936年。可惜没有一次完成,第一次少了8个省,第二次仅有16个省和特别市上报了人口普查数据,第三次呢,直接少了东三省。不过按照他们已统计的不完全部分数字来看,三次都超过了四万万。”

  说到这里,李大强立马就懂了!

  “所以后来只要说起全国人民,都下意识的用四万万来表示了?”

  “不然呢?”

  是啊,不然呢,一个国家,连自己治下到底多少人都不知道,这说出去丢脸啊!还不如就先可着这一个数字磕呢!

  不过将近120年,够生三四代人的时间,总人口只涨了2亿……咱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这是死了多少人哦!想想心肝都疼了!

  “好在是太平了!”

  是啊,终于太平了,百年的流血,终于到头了!

  

第174章 胜利了……

  百年流血后的太平不只是国内,在国际上也同样如此。就在方大海和李大强说着小话,静静等待全员大会结束的时候,院子的大门‘砰’的一下被推开了,乔东顶着满头的汗,一脸兴奋地跑了进来。

  跑进自家的大门,咦,没人?再四下张望一二,其他家也没人,乔东一下有些懵。

  这是都去哪儿了?

  等等,这是谁在说话?

  乔东顺着声音往前走,前院和中院的门厅敞开着,他一眼就看到了那正在一张桌子面前说话的街道干部。

  到了这会儿,他终于反应过来了,今天……好像有个全员大会来着。

  乔东进门的动静其实并不小,毕竟前面也说了,前院和中院衔接的门厅是敞着的。早有坐在最后的几个人,探头探脑的张望过了。并在确定了不是小偷什么的之后,还小声的和周围其他人说了一声。

  因此乔东这脑袋才探看过去,就有人开始冲他招手。

  这个时候,最前头说话的街道工作人员,已经说完了联络调解员的职责,和街道,居委,派出所三方的各项职责。见着有人招呼乔东,便笑着打趣了一句:

  “赶紧进来吧,这是有什么事儿?这满脑门的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下雨了呢。”

  从进门开始,这街道干部就一直挺严肃,特别是在几个竞选人小动作不断地时候,那眼神更是压迫力十足。这会儿突然开起了玩笑,众人一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一时场面都有些尴尬。

  好在这里还有方大海在,立马开口缓转了一下。

  “是啊,东子,你这是怎么了?处对象了?”

  方大海虽然也是干部,可他到底是同院子的自己人,这话一出口,众人立马给面子的都笑了。

  而笑声一起来,这气氛自然就不一样了,刚才因为现场环境而有些不知所措的乔东,心下一松,也终于想到了自己刚才进门时想要说的事儿。忙摆着手,大喊道:

  “咱们胜利了,爹,大爷大娘,兄弟姐妹们,咱们在棒子国彻底胜利了。”

  嗯?啥叫彻底胜利了?不是报纸上、大喇叭里,早就说咱们打赢了吗?好些兵都已经回来了呀?这怎么还有个彻底胜利?

  好些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乔东为什么这么说。还是方大海,只有他明白了乔东这话是什么意思,人猛地一下站起来,急切的问:

  “是签停战协议了?”

  终于有人知道怎么个事儿了,激动地有些不知道怎么解释的乔东,转头对着方大海,笑的满脸桃花开的点头说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报纸上都出来了,说是三天前,就在板门店,美国佬签字了。战争彻底结束啦!”

  “噢噢噢,他们认输,喽。”

  “好家伙,终于服帖了,美国佬也有今天。”

  “可不是,终于服输了。就是这签字的地儿……听着怎么这么不吉利啊!板门店?卖门板的地方?怎么不选个名字好听点的地儿呢?”

  “不挺好?摆明着,这就是告诉美国佬,再不服气,让他们连着棺材板都别想有个全乎的。”

  “要这么说也行。哈哈,反正咱们不吃亏就行。”

  听着这乱七八糟的话,方大海很有些哭笑不得,有心想说点什么,可这会儿满院子的人都处在激动的情绪里,说什么好像都不合适,所以他只能摸把脸,全当没听见了。

  那头街道的工作人员这会儿也和方大海一样感觉好笑,只是他和方大海不同,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他心下更惦记的是街道的工作事项。

  这外头消息都传开了,那街道那边……这么一场大胜利,想来会有庆祝工作要做吧!他得赶紧的回去。不然错过了,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想到这里,街道工作人员忙不跌的将大院选出来的三位联络调解员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收到工作笔记里,然后对着下头的人说道:

  “好了,咱们这会开完了,大家想庆祝就庆祝吧。对了,三位联络调解员明天去一趟街道,认识一下负责你们这一片的同志。散会。”

  其实你不说,这会也散的差不多了,看看,一个个的,不是围拢到了乔东的身边,就是急切的往外走,一看就是想去打听具体消息了。

  方大海看着这满院子散漫的样,有心提示一下何毛柱,让他送一下街道的同志。不想他还没动作呢,人街道的同志却先朝着他走了过来。

  “方大海同志,你好啊。”

  嗯?这人认识自己?

  怎么可能不认识,都负责这一片了,还专门委派到这大院来主持竞选,能不知道这大院里住着什么人?都是干什么的?

  老实说,若非这院子里有两个公安,被街道评定是工作难度相对简单的大院,他这个刚调入街道没多久的新人,还未必会派过来呢。就怕压不住不是。

  “你好,你好。今天辛苦了。”

  不管认识不认识吧,这事儿都完了,突然过来喊人……方大海有些摸不透,这到底要干啥。

  能干啥?一个是公安,一个是街道,很多工作都能互通的,既然遇上了,不趁机联络联络感情,那这街道工作人员的情商才有毛病呢。

  “都是为了工作。不过在院子里有你还有……这是李公安吧,有你们在,其实街道还是很放心的。”

  有事儿说事儿,这么含含糊糊的,总觉得后头有大事儿。

  方大海疑惑地小眼神半点没遮掩,看的想联络感情的街道干部好一阵的尴尬。好在这也是个机灵人,脑子一转,就想到了什么,忙开口说道:

  “我听说,派出所那边派了不少人去市局学习?你看,咱们街道其实也常遇上一些小偷小摸的罪犯,也有抓捕防范的需求,那是不是也能参与学习一下?”

  学习?这倒是也可以。不过这事儿是你这个小喽啰能决定?

  “这个不归我管,我也不懂啊,要不这样,你看,让你们街道主任和咱们市局管着个科室联系一下?”

  人本就是没话找话,纯粹属于刷熟。既然双方已经说上话了,下次见面也能相互打招呼了,那这回绝也好,同意也罢,就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