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第177章

作者:风雨琉璃 标签: 前世今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方大海不知道常老板内心的各种想法,见着自己说的常老板都认下了,表情也松了几分,将刚才自己算出来的部分拢到一起,再将剩下的部分往常老板那边推了推。

  “我只收我该收的,多的这部分,常老板还请收回吧。”

  “大海啊,你这……这让我可怎么有脸拿回去哦,本就是帮了大忙了,还一点辛苦钱都不要,这,这,说出去,同行都得笑话我不懂规矩了。”

  虽然感觉今儿这事儿做的有些不妥当,可常老板人激灵啊,立马就换了个说辞,将这事儿扯到了规矩上。不是我想贿赂你,而是行业规矩如此,我这也是按照

  规矩做事儿,所以若是有什么不对,那也只是行业不同,沟通不变,不是存心的。

  看看,看看,这生意人脑子多活。反正方大海听了,对着常老板呢真是绝对的另眼相看了。

  既然这人脑子够快,说话也够圆滑,彼此台阶搭的挺好,那……方大海也是可以相互成就一下的。

  “我是公安嘛,公安是干什么的?那就是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常老板也是人民,也在我的保护范围之内,你遇上了事儿,求助到了我身上,我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哎呦这话说的,常老板那是越发感觉以往小看了方大海了。眼珠子一转,立马特别激灵的拍着胸脯说到:

  “行吧,既然你不要辛苦钱,那我也不强给了,我不能让你犯错误不是?不过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救香满楼于生死存亡,保住了我香满楼三十几口人的生计,我也不能一点表示没有。这样,我回去就写感谢信,给市局,给铁路公安送锦旗。”

  哎,这套路就对了,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这比什么钱都有价值!

  既然常老板这么激灵,懂的做事儿,那有些话方大海也能说的更明白些了。

  “写感谢信也好,送锦旗也罢,这是您的心意,我不好拦着,毕竟这里头还有人铁路上的荣誉。不过……”

  不过什么?你说啊,这样吊人胃口可不是好习惯。

  常老板眨巴着眼睛,一脸期待的等着方大海往下说,总觉得后头的话应该很关键。

  “那什么,具体运送了多少数量,这个您最好别往上写,毕竟一下帮忙运送这么多,这等于是抢了人货运公司的活儿,容易和其他行业的同志闹矛盾。”

  这是闹矛盾的事儿?

  常老板想想包厢运货这个操作,脑子一闪,联想功能再次开启,立马就感觉自己大概可能发现了什么大秘密。

  这铁路上的人……这走南闯北的,以往怕是没少干这样的事儿吧!不然这次也不至于这么熟练。所以……这是怕具体数据露出去之后,引来不必要的严查?投诉?举报?

  哎呀,这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事儿确实不能干!

  “明白,明白,我就是意外死了十来只,没法子和客户交代,这才过来求助的。”

  嗯嗯嗯,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这样方大海也能省点事儿。

  为什么是方大海省点事儿?因为人铁路上其实真的只是给送来了一二十只啊,而且还是一半都死了的,剩下那么大的量,那全是方大海自己空间里的存货。不用担心戳穿了,你说是不是省了事儿?

  嗯?什么?铁路上是不是真的能运送200只?这个和他方大海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的很重要吗?

  反正吧这一趟常老板是兴匆匆的来,乐颠颠的走的,双方都挺满意就是了。至于别人会不会怀疑他从中收了好处?嘿嘿,就常老板这聪明劲,加上后期的感谢信,呵呵,能有什么事儿?

  哦,也不是,事儿还是有的,有这么一封表扬信,这么一个锦旗,让方大海子啊局里得了好一阵的夸奖,甚至因为常老板特意描写了市场差价和方大海不收一分钱好处费的无私举动,以及对所有百姓一视同仁的高尚情操,还让他在53年年底被评选上了优秀公安。

  这荣誉得的,让方大海乐了好几天。

  他这几年立功立了几次,这优秀公安的奖状,还真是头一次得。

  .............................................

  都说岁月悠悠,繁忙的工作和繁琐的日常琐事儿最是消磨时间,不知不觉间,时间就流转到了隆冬时节。

  若是放在解放前,每年的冬天氛围都不会好,冬日肃杀有时候说的并不都是天气的寒冷,还有百姓心里的绝望和悲伤!

  即使是在京城,也从不会少了缺衣少食的人,不会少了难熬年关的。每年冬天一车车被送到乱葬岗,冻死饿死的尸体,就是这冬日最悲凉的画卷!

  然,今年气愤却相当的不一样。因为从十月开始,政府就对全国的粮食、棉花都实行了统购统销的管控。

  如此一来,囤居奇货的、低买高卖的都没了生存的余地,而老百姓呢,总算是能享受到国家调控的好处,再也不用担心那天米粮卖的比肉贵了。

  而粮价稳了,民心自然就稳了。而民心稳了,这京城的治安自然也就更上了一个台阶。即使是那些敌特们,在看到了0.13元的米价,和0.1元的粗粮价格后,也缩了起来。

  动荡了百年,老百姓对太平日子,对平稳的粮价有多渴望,他们太知道了,毕竟他们自己本身也是百姓中的一员!

  而除了这个喜事儿外,折腾了半年的火车站那边,也有了新的喜讯。从京城到熊国首都的直达列车首次通车了!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群汹涌,欢声笑语。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京城迎来了第二次的大游行!

  

第181章 访问团……

  “有了这趟车,是不是随便就能去熊国了?”

  家就在火车站边的于大庆对于这直通车的概念有些不理解,正好遇上过来帮忙维持次序的方大海,立马就凑了过去,想问个明白。

  “你怎么这么想?”

  不能这么想吗?那要怎么想?

  于大庆过来找人的时候,方大海正好在广场边三儿他们的修鞋铺子这里,和几个小子们说话,所以这会儿听他们说话的人很有几个。而于大庆的问题,同样也是他们不明白的,所以这会儿方大海面对的是一圈迷茫的脸。

  看着他们这样,方大海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后世哪怕是个孩子,都知道出国要有签证,要有护照,要这个,要那个。可这会儿……文盲率高这个问题目前随着扫盲班的普及,以及国家大力推动学校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可有些东西,不是靠着国家推动就能做到的。

  “哪有那么容易出去哦,那可是别的国家。就像是两户人家,你去你隔壁家串门,能招呼都不打,直接开了门就进去?”

  嗯?将两个国家说成是两户人家?

  正好走过来的牛犊子听到方大海和于大庆他们的对话,下意识的驻足听了起来。

  你别说,方大海这小子,说这些事儿还挺会打比方。

  “那不能,哪怕是三儿他们家呢,我进门也得先喊一声,或者敲个门什么的。”

  “所以啊,想去熊国,咱们也得和熊国打招呼不是。”

  方大海这说法大家都挺能接受,即使是他们这样没爹没妈的,都不会干这么没教养的事儿。

  看,这不是,三儿立马就点着头道:

  “哦,也对,听说边境那边还有驻军来着,若是没打过招呼过去,人怕不是以为咱们是去干坏事儿的呢。”

  即使是他们这样没爹没妈的,都不会干这么没教养的事儿。

  呵呵,在外头给人修鞋虽然看着工作不怎么样,可接触的人多了,世面见多了,好处还是很明显的,看看,这不就立马领悟到了方大海没说出口的那些意思嘛。连着边境有驻军都清楚,这小子不错。

  “咦,那要是这样,这直通……也没必要啊!”

  有脑子快的,那自然也有脑子糊涂的,听听这话说的,要是没必要,国家能花费大力气干这事儿?能让这么多人欢欣鼓舞的?

  “还是很有必要的。”

  方大海这会儿已经看到了牛犊子,见着他笑着冲他竖了个拇指渐渐离开,知道自己这偷懒的事儿人家不计较,索性脸皮一厚,偷懒的在修鞋摊这里坐了下来,给这些平日没什么见识机会的小子们解说起来。

  “你们想啊,若是咱们这上头的领导们要去访问熊国,有了这一趟车,那是不是只要给他们领事馆打过了招呼之后,不用转车,直接就能过去了?那这一路上能省多少时间?”

  领导去访问?作为京城的爷们,虽然他们是最底层的孤儿,可对于什么领事馆之类的还是挺懂的,想想东交民巷,那不就是个活例子?

  “哦,那是方便了不少,对了,有了这车,运送东西也容易多了吧?我听说熊国那边以前支援我咱们不少东西来着?”

  支援?呵呵,真说起来,虽然制度一样,可人家当初支援果党的比咱们的可多多了。只不过这会儿形势在这里摆着,咱们新政府在外头朋友太少了,所以有些事儿只能捂在肚子里,不好明说了。

  “相互都方便吧,我们也有很多东西送到那边去的,听说熊国太冷,能种地的时间很短,从咱们这里买了不少粮食呢。”

  “那这通的挺好,那话怎么说来着?互通有无是吧?”

  看看,上过学了就是不一样,放一二年前,这些孩子能知道什么?

  “那和熊国直通车有了,其他国家呢?咱们也要造个直通车不?前儿大喇叭里说,那什么国家来着?不是要上咱们这儿来访问?”

  访问?哦,这说的是匈牙利足球队访华的事儿吧!老实说,知道这消息的时候,方大海还吓了一跳呢,一直以为这个时期,除了熊国,咱们国家在外头没几个国家往来。谁想才建国几年啊,这就已经有了主动送上门的欧洲国家了,你说他能不吃惊?

  也以为这个,所以方大海难得的,细数了一下咱们1打17时候,那17个被摁在地上摩擦的几个国家名字。

  除了领头的老美和南朝鲜,剩下的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法国、泰国、菲律宾、希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

  、埃塞俄比亚和南非等15个国家。

  呵呵,想想欧洲地图上各个国家的分布位置,方大海觉得,他有理由相信,匈牙利用体育竞技队伍来访问咱们国家,是变相嘲笑英法!哈哈!

  方大海知道,自己这种猜测很没有根据,甚至有些将后世欧洲各国相互拆台的格局带了进来。可想想又不犯法对吧!反正他琢磨的挺痛快。

  当然了,自己琢磨归自己琢磨,和于大庆他们……就不好这么说了。

  “要通匈牙利?那估计不成。”

  “是太远了?”

  “真要说距离……倒也没差多少,只不过吧,要修铁路到那儿去,得从高原上走,这修起来就麻烦了。对了,还得在珠穆朗玛峰下挖个隧道,穿过好几个国家呢。”

  “那这穿过去的国家多,咱们不是更划算?一条路就串起了好些地方。”

  对,你说的都对,一路一带就是这个思路搞起来的。只是现在咱们那不是没这条件嘛,外头对咱们这一片红色可戒备的很呢。

  “这么说也对,不过这都是领导们琢磨的事儿,咱们这里说了也是白说。”

  方大海不想继续说这个话题。

  他们都只是小老百姓而已,总揪着国家大事儿扯,除了口嗨还有什么用?实在是没必要。键政了几百年,除了落下个侃爷的名头,还有啥?有这功夫,还不如省下点口水呢!

  于大庆他们也知道说了是白说,所以方大海将话题一按,他们立马也就跟着闭了嘴。只是因为这接连和外头有了关联,心气上多少还是有了些浮动。说起话来即使没了指点江山的意思,关心却依然没少。

  “你们说,这次来的人,会不会和老奶说的,那什么我大清那阵似得,逮着咱们的运动员欺负?”

  “那不能,去年咱们可刚把那么多国家给揍了呢,他们敢!”

  “对,当初杀到京城的也就8个国家,可咱们打的呢,那可是17个。翻倍都多,给他们胆子估计都不敢。”

  “哎呀,要是这么的,那还真是够扬眉吐气的啊。”

  “可不是,庆祝胜利游行那会儿,老奶就说了,打完了这一仗,以后谁也不敢来欺负咱们了。”

  都过去半年了,说起那场胜利,所有人依然心情澎湃着。即使是方大海也不例外。就像是这会儿静静听着于大庆他们说话的时候,他自己没看到,这会儿他的嘴角翘的有多高,露出的笑有多骄傲!

  “大海哥,那人是不是在喊你?”

  就在方大海越听越乐呵的时候,边上一直当小壁画的枣娃突然拉了拉他的袖子,指着不远处车站门口的某个人,问了起来。

  谁?谁喊我?

  还能是谁?自然是市局的同事喽!别忘了,这会让方大海他们可是来帮忙维持次序的,方大海在这里一站就是这么长时间,别人能不喊人嘛。

  看到同事着急的挥手,方大海总算是想起了自己的任务,忙关照了于大庆几句看好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别到处乱跑的话,急匆匆的就往同事那边跑去。

  “怎么了?”

  “上头召集人了。”

  “召集人?不过是搞个通车仪式,庆祝一下的事儿,怎么还召集人了?难不成又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