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第89章

作者:风雨琉璃 标签: 前世今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这个时候能存活下来的人确实各有各的智慧。例如陈大娘,她不懂为什么突然之间院子里的人这么热衷于要买房子,可有一点她却做的比证券所门口卖鸡蛋的老太太还要利索,那就是紧跟院子里的聪明人走。

  院子里谁最聪明?就陈大娘这久经世故的眼睛看来,方大海最聪明!所以……

  “学大海?”

  陈石头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老娘,

  “上次大海说了一句工厂的好,哦,你就让我去厂子当学徒工!这也就算了,能学门手艺,即使刚开始苦了点,可后头只要手艺上来了,确实有前途,我也就听你的。可如今这……这可是买房子,这样的事儿也要跟着?妈,咱们哪有那样的本钱,一直这么跟着?你怎么确定人家不是因为手里有闲钱,怕存家里不安全才这么干的?”

  陈大妈知道,自己这会儿要是不说清楚,自家这傻儿子哦,怕是心里就要有疙瘩了。可让她怎么解释呢?她说不清楚啊,真的,这只是她的直觉!

  当年靠着这份直觉,她生生的卡着自家男人的喝酒钱,一点点的攒起了家底,这让他们家在共和面肆虐的日子里,好好的活了下来。

  后来又因为这份直觉,在法币刚开始狂跌的时候,果断的换了大洋,让他们家不至于变成赤贫。

  等着到了金圆券时期,还是这份直觉,让她只拿出了一点表面的钱,对付过了那场兑换,让他们家的家底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

  到了这会儿,她是真的觉得,该跟着方大海那孩子走,该买房子了!可这怎么说呢?

  陈大妈想了又想,最终只能叹了口气,看着自家儿子,无奈的说道:

  “我为什么想买房子?还不是为了你?你说,你这都几岁了?到现在还娶不上媳妇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咱们没家没业的?有了房子,有契书的房子,咱们就能和媒人说,咱们也算是有家底不是?”

  说起这个,其实现在想想,当初石头爹在的时候,她就该想着买房子的,现在已经晚了。这两年每个月3块钱的房租,听着是没多少,可他们在这院子可是租住了有3年了,那是多少钱?1年36块,3年,那可就是108块。方大海那三间才100!

  真是越想越心痛,陈大妈感觉丢了一个亿!

  “三个月后,你就是工厂的工人,一个月最低8块钱的工钱,再加上有自己的房子,我呢,还能零星的挣点,这么一算,那日子是不是听上去很像样了?”

  陈石头听了这话,也沉默了!确实,有产和无产,在婚姻市场里真的差距很大!若是有了房子……他都22岁了,过了年就是23,再不成婚,都要成街坊们嘴里的老光棍了!

  行吧,那就买,可他们家的家底……

  “妈,咱们家这一大一小怎么也要80块吧!这钱……”

  “不是80,是100,我都想好了,咱们就买大海家并排的那三间,等着契书下来,你去找你师伯他们,请他们帮忙,将那西面的轿厅和大海家一样砌墙开门收拾出来。等着收拾好了,我住西面的小屋,那东面的正房大屋给你成婚用。”

  大海家那样的房子?这陈石头听着还真的挺心动,谁会不想要好房子呢对吧!可那100块……

  “妈,咱们家有这么些钱吗?还有那过房可是要付税钱的,这也不是小数。”

  “我也不和你说瞎话,咱们家是没这么多,拢共也就不到42块,可老太太不是说了,能欠着慢慢给嘛。所以我想了,咱们就先给20的房钱,剩下的交了税还能留下吃饭的砌墙的。至于欠老太太的80,以后咱们每月给4块,给满2年,那就是96块,这么高的利息,老太太应该会愿意的。”

  什么?16块钱的利息?这,这都赶上高利贷了!

  陈石头心都疼了,十分的舍不得,可想想2年的时间差……到时候自己要是努力些,应该也能拿20块工钱了吧!若是这样,好像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一个月还4块……

  “妈,包叔说我明儿就能去上班,可那才3块一个月。4块一个月,咱们还的上?”

  “知道知道,我既然这么说,能不知道这个?连着厂子要压钱都算过了,就是熬3个月而已,就咱们家如今的粮食,怎么都过的过去。再说了,妈也不是不挣钱的。”

  对,陈大妈也是挣钱的,虽然她的这个挣钱一般二般的人都不怎么愿意干。

  什么活儿?嘿嘿,就是现在也有很多老太太再做,那就是给丧葬店打纸钱、叠银元宝!因为这活儿都是和死人打交道,很多人都嫌弃晦气,再加上工钱低,叠100个才1个铜板,(按照这个时候的汇率,叠40000个才1块钱),哪怕是手脚快的人呢,点灯熬油一个月,也就2-3块钱的收入,所以只要有别的活路的人,一般都不愿意做。

  像是中院的李大妈,找的就是糊纸盒的活儿,一样是赚手工钱,听着比这体面多了!

  什么?这时候吃不饱饭的人多?有的是人手?呵呵,所以啊,这没关系的,连着这样的活儿也接不上,像是铁路边的那些老弱,不就没这门路嘛!

  说的有些远了啊!继续说这陈家母子两个。

  陈石头算不得什么聪明人,日常干活,也稍显木讷笨拙,可他有一点好,那就是认本分,也知道好歹。听着自家老娘说的都在理,长远看确实对家里都好,所以哪怕对那利息依旧心疼的抽抽,可还是点了点头,应承道:

  “那就听妈的。咦,不对啊,妈,要是这么的,那你找媒人的钱怎么办?结婚的钱怎么办?”

  “怎么办?我早就盘算好了,这事儿等你一个月8块了再说,到时候实在不成,我还能和方大海那孩子去借。借上5块钱,什么办不下来?行了,你别说,我知道你又要问怎么还。

  一样的招式,一个月还1块还不成?”

  那肯定成。最多再多过几个月的苦日子而已。到时候娶了媳妇,让媳妇和妈一起叠银元宝,不定还能多挣几个呢。

  这么一想,陈石头的心彻底就放松了,脸上也带出了几分笑来。娶媳妇、新屋子!嘿嘿,这样的好事儿,让妈这么一操持,好像只要半年,就什么都能得了!这日子想想都觉得亮堂!

  院子里觉得亮堂的不止有陈石头,刘铁手在算过一笔租金账之后,也果断的将自家的两间屋子买下,心里亮堂了。按照他的算法是,除了首付,剩下的不过是每个月比租金多付出2块钱而已,就能在一年内,让自家成了有自己房产的人家,将来即使回乡,也能挺直腰杆子了。

  而这么多人买了房,那剩下的李大强家和钱多苗家,就有点坐蜡了!因为他们是真的没积蓄,真的没有买房的本钱呀!这可怎么好?

  怎么好?再怎么的,那日子不也一样要过嘛!不过让这事儿这么一刺激,李大妈到底还是发挥了一把洪荒之力。

  “不行,我得去找你三姨去。”

  “找三姨?你都找了她几回了?要真有法子,她不早过来和您说了?”

  在外头跑了一天,李大强是真的很累很累了,哪怕是将脚放到了脚盆里用热水跑着呢,那小腿肚都抽抽的厉害,他是真没心思多想这些。不就是不娶媳妇嘛!他们这样的,当光棍的多了去了。车行里,三十来岁还一个人的都有不少。他是真不着急。

  他不着急,李大妈急啊!在她看来,这满院子的孩子里,自家儿子哪怕有一万个不是,就嘴皮子灵活这一点,那也是拿尖的!这么一个机灵人,没媳妇让人笑话?她怎么都觉得不甘心。

  “不行,怎么的也要找一个,不然等着陈家买了房子,娶了媳妇,你在这院子里哪里还能抬起头来做人?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咱们一定得争!”

  说完这一句,也不等自家儿子回应,不管外头已经天黑,急匆匆的就跑去了自己表姐妹家里,商讨法子去了。

  自打李大强过了20岁,对于李大妈来说,给儿子娶媳妇就成了她的心结,如今……那更是到了不解决,心里就过不去的地步了。为了早日让自家儿子有个家,她真的,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三姨显然对自家姐妹这毛病那是一清二楚啊!所以这里一说,她就叹着气掰起了手指头,诉说起了难度。

  “你说的我都明白,呐,又要年纪合适的,又要家里没什么负累的,性子不能太差的,关键是还要赶在这一个月里就能成亲的,是不是这样?”

  “对,就是这样,怎么样,能行不?”

  “老姐姐,你自己说能行不?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媒,要真有合适的能不给自己外甥多想几分?可你说……哪怕是外头村子里的闺女,想进城想疯了呢,也不愿意找个每天一睁眼,就要盘算房租的呀。一个月2块钱放乡下,那可是大钱了!”

  哎,这一点李大妈怎么会不知道呢,她早在李大强22岁的时候,就已经妥协,将眼光放到乡下了,可就是这样,也没寻到合适的。

  “你现在还要的这么急,要我说,除非你能接受寡妇再嫁的。不然是真不好找!就是这样的,想找好的,也要看运气,谁知道后头是不是有一大家子人纠葛不清的。”

  寡妇?这个……当了十来年寡妇的李大妈一听寡妇两个字,心都有些冷了!能娶闺女,谁要寡妇啊!这样的谁知道是不是克人的?可想想如今外头的情况……

  前些日子她曾听儿子无意中说过一嘴,说是大军在乡下拉了不少的壮丁什么的。当时她心里就慌的不行。总觉得外头要是打的厉害了,不定那天那些杀千刀的,就会在街面上随便抓人。

  要是真这样,那自家这一天到晚在外头拉扯的儿子可怎么办?连着媳妇都没娶呢,儿子都没有,那万一……断了香火可怎么得了!她没人养老也就罢了,大不了一起跟着去了,也落个干净,可到了下头可怎么和他爹交代啊!

  自己吓自己吓得夜里都睡不安稳的李大妈这会儿那是越想越觉得心里难受,越想越觉得给自家儿子娶媳妇这事儿要抓紧。然后……

  “行,就按照这个来找,只要能不介意我家穷的,能生的,能好好过日子的,那就行。”

  “什,什么?这也行?姐,你不是一直不愿意吗?”

  三姨有些傻眼,她真的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不想,一直咬紧牙关的表姐,居然松口了?这可真是,天下红雨了呀!

  李大妈说出那个行字之后,人就像是一下子泄了气一样,满脸的不甘和无奈,

  “不然呢?越是往下拖,后头就越是难找,再这么下去,这样的怕是都找不到了。总不能真让你外甥一辈子打光棍吧!他们车行那么些光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攒几个钱就往小酒馆里去,要不就是找暗门子,那是正经人过日子的样?这一辈子怕是就毁了!我可不能让大强将来也成为那样的一个人。”

  你要这么说,那这选择倒是也确实对。寡妇怎么了,好歹人寡妇再嫁过日子会更上心对吧!会一心想安稳对吧!

  咦,说起过日子安稳,这倒是让三姨想到了一个人。

  “你别说,你这么一答应,我还真是想到了一个人。”

  “哦,这就有人选了?什么样的?”

  虽说给儿子娶寡妇李大妈心里挺别扭,可真有人选,她还是很上心的。

  “说来也是个苦命人,那闺女叫许春分,原本一家子是南边***地方的人,那不是那边打仗嘛,一家子跟着亲族就往京城逃难来了。”

  “逃难?你给我儿子说个逃难的流民?好啊,老三,你这是不想要我这门亲了是吧?”

  流民,这可是京城的最底层,这样的人,谁知道路上是不是染了病的?你这样给说媳妇?那不是得罪人是什么?

  李大妈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脸都快气红了!感觉自己和这姐妹的友谊收到了严重的考验,已经到了说翻脸就翻脸的边缘。

  “嘿嘿嘿,你好好听我说完啊,急什么急?流民怎么了?流民里就没好人了?要不是人一路遭灾,人家底比你家三四个都多呢!正经的好人家好不!”

  嗯?这,这倒是也有道理,那要不就继续听听?

  “我说的那闺女,男人也是个本事人,原本是个纸坊的匠人头,听说家里那都是住着个小院子的,可体面了。可谁想啊,一个炮弹下来,房子没了,家当没了,男人也没了。就剩下了她带着儿子,跟着亲族一路来了京城。”

  哎,兵灾啊!这样的事儿这些年……毁了多少人家哦!家破人亡就四个字,可落到一个人身上,真是重的,能让人爬都爬不起来。

  想想38年那会儿,大强爹……不也是这样嘛,不过是帮人送个货的事儿,愣是遇上了打仗,躲都来不及躲,人就没了!

  相似的遭遇让李大妈对这个自家表姐妹嘴里的寡妇突然就有了接受度,能真正定下心来好好听介绍了!

  “才23岁,带着个4岁的孩子,哪怕是有亲族帮衬呢,这日子会难成什么样,不用想都知道。可那老话怎么说来着?屋漏...什么雨来着,反正这苦还没吃完呢,那孩子又遭了难了。”

  这些年,三姨真的是看多了苦人,人都快麻木了。可看的再多,当这苦难落到孩子身上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想要唏嘘。

  “逃难的时候能带的家当不多,如今这天气又冷的厉害,就文庙那地儿,遮风挡雨都稀松,更别说这寒冷了。这不是,那孩子就得了病了,为了看病,春分那闺女,将老底都掏干净了,才堪堪将人给救过来。可这么一来,后头的日子又该怎么过?亲族再能帮衬,也得先顾着自己不是?所以啊,她知道我是媒人就自己寻了过来,说是让我帮忙找个好人家。别的不求,只求让她带着孩子,给孩子一条活路。”

  就三姨说的这些情况来看,这人吧,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原本家底殷实,那身子一定也结实。生养过儿子,那产育上也不用担心。亲族肯帮衬着一路上京,那人品行事应该也不会太差。除了要带个儿子过来当拖油瓶,别的竟是比寻常闺女都要妥帖。

  既然这样,那李大妈就一个疑问了。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的?认识挺长时间了?其他人那儿你打听过没?说的都是真的?”

  这些三姨还真敢保证,因为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帮这些流民中的闺女找人家了。

  “……你一天到晚的就在自家那门口几条街的地方转,哪里知道因为这些流民,如今啊,京城好些老光棍都有了媳妇了!不信,你让

  大强去问问他们车行里的熟人?就我这里,就介绍出去了好几个,其中一个就是嫁给了一个车夫。那家伙,都三十多了,愣是娶了个20岁的,美不死他。”

  嗯?还有年纪更小的?你怎么不说个这样的给我儿子?

  “呵呵,别看人三十多,可人家自己有屋子啊!说起来你大概也知道人,就是那个姓那的。”

  哦哦,那是肯定有房子,满人嘛!家当卖的再干净,一个容身的窝总是能留下的。既然这样,那咱们就不和人比了,比了也没法子比的上,那是人祖上的余荫,谁让大强没盖个好爹呢。

  确定了人,李大娘之后的速度那就越发的快了,第二天就寻机去看了看人,看着人虽然瘦弱,可衣衫整齐,面貌也清秀,那孩子看着也乖巧,立马就点了点头。然后第三天又领着自家儿子和人许春分相了个亲,见着自家儿子似乎也挺满意。那后头没说的,立马就找人写婚贴,不到三天就直接接人成亲了。

  李大妈这一波操作陆的呀!整个大院的人都震惊了!谁都没想到这事儿还能这么操办,特别是陈大妈,直接都傻眼了!感觉看见了个假李大妈!

  这可是寡妇哎!李大妈居然真的一点都不忌讳了?那不是连着叠元宝都怕折损了她家气运吗?这寡妇她怎么就不往气运上想了呢?

  陈大妈肚子里那是一肚子的不可思议,不过当李大妈领着新媳妇过来认人的时候……陈大妈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新媳妇,又听那新媳妇说了话,看了那叫毛毛的孩子乖巧的喊李大强爹的模样,一不小心,也跟着心动了起来。

  若是这寡妇都是这样的素质,那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哦!

  俗话说的好啊,妻贤旺三代,黄花大闺女不一定都是贤惠媳妇,寡妇也不一定都是丧门星对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这一场因为方大海买房而引发的波澜,到这里也算是到了尾声了!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院东厢房里的乔家,接下了下一波的热闹。

  怎么接的?嘿,大家伙儿是不是忘了?乔舒泰媳妇,我们的孙秀儿同志怀胎满月了呀,对,就是对照组男二家的老三--乔西,终于要出生了!

  “大海,大海,赶紧把你家板车拿过来!”

  “来了,来了,乔叔,你别乱转啊,赶紧的,回家拿床被子来,这么冷的天,婶子总不能吹着冷风去医院。”

  “对对对,我,我,那什么,东子,东子,给你娘拿被子,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