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蒹葭是草
“哦?”太后闻言朝前倾倾身,“你可问过是怎么弄的?”
万琉哈氏咬了咬牙,余光瞄见宜妃朝她投来威胁的目光,刚刚升起那点勇气顿时溃散。
“还能是怎么弄的,当然是自己磕碰出来的。”见万琉哈氏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宜妃笑吟吟接话,“阿哥们午后要上骑射课,谁刚学骑马射箭的时候不是一身淤青。”
怕太后不信,忙举例:“五阿哥从小养在慈仁宫,他刚学骑射那会儿,太后娘娘瞧见他屁股上淤青,手掌上的血茧子,也心疼得不行,还专门请了皇上来问。”
见太后点头,宜妃脸上笑意更浓:“万琉哈氏没养过孩子,难免大惊小怪。”
小阿哥学骑射,被马鞍颠得屁股淤青,练射箭手上磨出茧子,都正常。
胤礽三岁学骑射,等石静进宫的时候,手上早有了老茧,已然能跟着皇上去景山狩猎了。
那年他才五岁。
十二阿哥今年九岁,宜妃硬说他是才学骑射小孩子,恐怕有些勉强。
石静能想到的,惠妃也想到了,她淡笑一声说:“我记得十二阿哥今年九岁,只比九阿哥和十阿哥小两岁多一点,怎么到宜妃嘴里,就变成了一个才学骑射小娃娃?”
见有人给自己撑腰,万琉哈氏又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太后娘娘,嫔妾问过十二阿哥,起初他只是哭不肯说,被嫔妾问急了,才把这些年被九阿哥和十阿哥欺凌的事说了出来!”
“十二阿哥从小养在苏麻喇姑身边,是个最老实不过孩子。”
话说出口,万琉哈氏反而不怕了,越说越顺溜,越说越委屈:“这次若不是被十阿哥马踩折了腿,还不知要忍到什么时候呢!”
宜妃中间想插嘴,苦于没找到机会,这会儿见万琉哈氏哭起来,才气急败坏道:“你胡说!九阿哥与十二阿哥无冤无仇,欺负他做什么!”
没提十阿哥,大有祸水东引意思。
没娘孩子总是背锅就是这个道理,几方对质的时候,连个为他辩解人都没有。
九阿哥犯了错,有宜妃替他说话,十阿哥才没了额娘,便要开始背锅。
惠妃立刻听出了宜妃弦外之音,心中有些犹豫。
宜妃很得皇上宠爱,一把年纪了仍然圣宠不衰。她心眼儿比针鼻还小,又爱在皇上面前吹枕头风,现阶段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相比有宜妃护持九阿哥,出身更高贵,却背后无人的十阿哥,似乎更好对付一些。
若论外家的出身和权势,太子都不如十阿哥,更不要说大阿哥。
而且看宜妃这护犊子架势,想兵不血刃地将九阿哥第一个踢出局,怕是有些困难。
想到这里,惠妃瞬间改了主意,掉转矛头,朝太后笑道:“也是,九阿哥与十二阿哥无冤无仇,为何要欺负他?倒是十阿哥飞扬跋扈惯了,很有些小脾气。”
宜妃一听就知道惠妃想明白了,暂时不会与自己为敌,很快接上她的话:“十阿哥被惯坏了,脾气大得很,一言不合就动手。九阿哥也被他欺负过呢!”
立刻从施暴者变成了受害者。
惠妃忌惮宜妃,宜妃又何尝不忌惮惠妃,后宫权柄都在惠妃手里捏着呢。
与惠妃握手言和之后,宜妃又斜着眼睛盯了万琉哈氏一下,笑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十阿哥脾气再大,没人招惹他,也不会随便打人。”
惠妃刚刚得罪了宜妃,此时并不介意帮着宜妃拉踩:“宜妃这话说得有理。十阿哥脾气再大,也是贵妃亲自教养长大的,又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自然不会随便欺负别人。”
又看万琉哈氏:“你可问明白了,到底谁惹事再先?十阿哥为何不欺负别人,专逮着十二阿哥欺负呢?”
两妃统一战线之后,问都不问直接把锅甩到十阿哥身上。又忌惮着十阿哥外家,转手将屎盆子扣在十二阿哥脑袋上。
让苦主万琉哈氏陷入自证陷阱。
校园霸凌自证陷阱很常见,最容易被问到的是,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必然是你自己有问题。
那么如何证明自己没问题,就成了被霸凌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有些被霸凌者,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答案,落入陷阱不能自拔。
还有人因此被逼上绝路,草草结自己。
万琉哈氏显然没想到惠妃这么快倒戈了,她张大了嘴巴,茫然环顾四周,眼泪不自觉地成串往下掉。
事态的走向与石静所料一致,惠妃临时倒戈省了她不少力气。
“十二阿哥腿伤了,就先治腿吧,等腿伤治好了,再说别的。”石静说完,友善地看了万琉哈氏一眼。
宜妃蹙眉:“太子妃这是信她不信我?”
石静要做掌权人,才不会站队,笑道:“眼下争论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治好十二阿哥腿,不要落下残疾才好。”
万一十二阿哥落下残疾,分出对错又有什么意义呢?
难道皇上还能为了小透明十二阿哥,把九阿哥和十阿哥腿都打残不成?
宜妃哼了一声没说话,惠妃垂着眼也没说话,荣妃似乎想说点什么,不知为何又闭上了嘴。
德妃抬眸看向石静,朝她笑了笑。
太后被吵得头疼,根本不想管。眼珠一转,索性把万琉哈氏推给石静,对她道:“你是新妇,按理说这样的事不应该让你出头。可万琉哈氏求到我这里,我年纪大了经不起事,你便替我关照一下十二阿哥吧。”
掌珠要整肃毓庆宫,想请苏麻喇姑出山,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若能办好,让苏麻喇姑欠她一个人情,接下来的事就容易多了。
太后心明眼亮,一下便看出了万琉哈氏委屈,宜妃强势,和惠妃那点小心思。
都是皇上的孩子,她名义上孙儿,太后也不想十二阿哥有事。
可看宜妃架势,此事不会善了。不给万琉哈氏和十二阿哥找个靠山,恐怕十二阿哥腿有些危险了。
冷眼旁观许久,石静这时候站出来就是要给万琉哈氏做靠山意思。
只是那样一来,她恐怕要得罪宜妃。
得罪就得罪吧,一来她要借十二阿哥腿让苏麻喇姑欠她一个大人情,不付出点什么恐怕不行,二来整肃完毓庆宫,她还要抢班夺权,注定要得罪四妃。
早得罪晚得罪都是一样。
没想到太后忽然出手,越过皇上和四妃,直接把十二阿哥托付给她,让她不必面对来自宠妃的怒火。
石静痛快应下,让人扶起哭肿了眼睛万琉哈氏。
宜妃看向太后,才要站起身说话,却听太后疲惫道:“我累了,都散了吧。”
其他三妃与宜妃一同起身,宜妃无法,只得随众人告退。
胤礽赈灾去了,过几日才回来,倒也不用避讳什么,石静索性将万琉哈氏带回毓庆宫,吩咐人打水进来服侍她梳洗。
贵人位份不高,也是皇上的女人,总不好这样蓬头垢面地到处走。
万琉哈氏谢了又谢,她以为太后把她推给少不经事太子妃,是在甩包袱,敷衍塞责。
宫里人都在传,说太子妃曾被太皇太后养在身边,行事做派与太皇太后有几分相似。
可见到真人,万琉哈氏有点失望。
太子妃年纪轻也就算,人长得比实际年龄还嫩。听说太子妃比太子大两个月,可看上去好像比太子还要小上几岁的样子。
在慈仁宫,太子妃全程旁听,统共也没说上几句话,哪里有半点太皇太后影子。
可出慈仁宫大门,对上宜妃的时候,太子妃不卑不亢地谢绝了宜妃想要将她带回翊坤宫处置的好意,转头带她回了毓庆宫。
回来之后,什么都没问,只让人打水进来伺候她梳洗。
等梳洗好了,又慢条斯理地给她出主意:“谁养大的孩子谁心疼,你跑去求太后,不如去一趟慈宁宫后罩房。”
万琉哈氏不是没想过去求苏麻喇姑,可她位份太低,压根儿进不去慈宁宫大门。
太皇太后病逝之后,本该奉太后住进慈宁宫,奈何太后说在慈仁宫住惯了不想挪动,皇上便让人把慈宁宫大门锁了。
锁门之前,皇上有意奉养苏麻喇姑,被婉拒。
苏麻喇姑坚持住在慈宁宫后罩房,青灯黄卷此残生。皇上没办法,只得让人锁了门,并安排专人每日从侧门送斋饭进去。
往日辉煌庄严的慈宁宫,从此沉寂下来,再无人问津。
万琉哈氏把自己难处说了,太子妃淡淡道:“正门进不去,还不能走旁门么?”
之后太子妃让她割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找来何宝柱,吩咐他想办法送去慈宁宫后罩房。
何宝柱是宫里老人儿,在很多衙门当过差,万琉哈氏认得他,知道他滑不留手,在哪儿都干不长。
没想到太子妃只吩咐了一句,何宝柱立刻应下,连个磕绊都没有。
万琉哈氏睁大了眼睛。
然而更让她吃惊的还在后头。
何宝柱领命告辞,人还没走,却见毓庆宫首领大太监李德福走进来毛遂自荐,说给慈宁宫后罩房送斋饭那个内侍是他同乡。
李德福都这样说,太子妃便派了他去传信。
毓庆宫是太子寝宫,各方面配置与乾清宫无差,李德福的位置,相当于乾清宫梁九功。
梁九功只遵从皇上的差遣,便是从前孝昭皇后也指使不动。
太子妃上个月才嫁进毓庆宫,不但能指使滑不留手何宝柱,居然还能使唤李德福!
万琉哈氏捏了捏手指上的伤口,才没让自己像个傻子似的长大嘴巴。
这心机,这手腕,这不动声色的气度和御下能力,除了太皇太后,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李德福办事很利索,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将事情办妥。
送出血书,太子妃跟着她去了一趟阿哥所,传了黄院正和太医院擅长接骨的太医过来给十二阿哥医治。两人都说十二阿哥腿能好,不会落下残疾,万琉哈氏心才放下。
在阿哥所门口分开,万琉哈氏得罪了宜妃,不敢回翊坤宫,太子妃笑着安慰她:“太后将十二阿哥托付给我,我自会尽心。有这一层关系,我又是初来乍到,宜妃娘娘摸不清我的路数,在十二阿哥腿伤痊愈之前,断不会为难你,放心回去吧。”
万琉哈氏想想也对,宜妃娘娘再得宠,也不过与自己一样是个妾室,如何与太子妃相比。
她沾了儿子光,有太子妃罩着,自己不去招惹宜妃,想来宜妃也不敢对自己怎样。
回到毓庆宫,石静感觉有些累,肚子也坠坠地疼。
月事还在继续,要七日才干净,真是烦人。
还是穿成男人好,没有这方面顾虑。
“万琉哈氏得罪了宜妃,往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芳芷一边指使人将墙角的冰山撤走,一边感慨。
石静歪在炕上,懒洋洋道:“宜妃心眼儿小,万琉哈氏从前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只不过从前不好过,除了万琉哈氏还有她的儿子十二阿哥。经此一事,往后日子不好过,只有万琉哈氏一个人了。
很划算。
如果万琉哈氏能有一点危机感,愿意用些手腕搬出翊坤宫,石静也愿意投桃报李帮上一把。
上一篇:七零大院后妈带来的幸运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