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蒹葭是草
此时此刻,胤礽想要整肃毓庆宫情绪,达到顶点。
可当他手磨磨蹭蹭从她衣襟里挪出来的时候,掌珠说不行,毫不留情拒绝了他参与,胤礽脑中绷着那根弦“铮”地断了。
不由分说将人拦腰抱起去了内室。
之前的每一次,都是在夜晚,屋里只在墙角点一豆灯烛,明明灭灭,在拔步床幔帐里看不分明。
午后就不一样了,被人分。开的时候,石静能看清楚对方肩头七年前被她咬过疤痕,可身体并没有被进入的感觉。
他换了一种方式取悦自己。
石静感觉浑身都烧起来了。
“行,还是不行?”他都开始了,才问她行不行。
石静羞得闭上了眼睛,狠声说:“不行。”
白天……本来就不行,若是传出去,她还有什么脸管东西六宫事。
何为夫妻一体,他用行动解释给她,她还敢说不行,胤礽俯身,咬了她一下。
石静吃痛,在颠簸中睁开眼睛瞪他。
此时胤礽才发现,石静脸儿红红,瞳色却由黑色变成了漂亮的灰蓝,一下把他迷住了。
他喜欢她的眼睛,喜欢那种如溪水般澄澈的灰蓝,好像草原蔚蓝的天空倒映在一汪深潭里。
让人琢磨不透,却着迷。
胤礽被石静的眼睛迷住了,石静也从胤礽眸中看到了正在盛放的自己。
她闭上眼睛,迎接他洗礼。
罢了,她喜欢自己,愿意嫁给自己,他已然得当所愿,不应该再贪心。
高山上雪莲,被他采摘下来,好好养着便是,怎么还能想将它晒干入药呢?
胤礽抱着石静,亲吻她的眉眼,低头看她迷离又漂亮灰蓝色的眼睛,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
还没到用晚膳时辰,毓庆宫消息便传到了宜妃耳朵里。她放下茶碗,吊着眉梢问前来报信宫女:“太子当真敢……可打听清楚了?”
宫女脸颊通红:“是,是毓庆宫那边传出来的。”
宜妃狐疑:“后院里安插的人不是都被踢到前院去了吗,怎么还有消息传过来?”
自从太子坐镇河道总督府,毓庆宫后院才有了动作,以太子增加差事,需要人伺候为由,打发了很多人去前院。
可太子经常出公差,前院压根儿没人,想抓把柄都不如从前方便了。
宜妃不知道别人在毓庆宫安插了多少眼线,反正她的人都在前院。
毓庆宫后院和前院隔着一道长长的穿堂,穿堂前后两个入口都有人当值,相当于增加了两道屏障。
这两道屏障是太子妃嫁进宫之后设置的。
从前毓庆宫只有太子一个人住,穿堂里什么也没有,因为太子妃是女眷,又被皇上默认暂时住在毓庆宫,在穿堂加两道屏障,再正常不过。
别人想指摘,都找不到由头。
有这两道屏障过滤,消息从后院传到前院就不那么容易了。
至少不如从前快。
后宫如战场,战机稍纵即逝,消息获取不及时,非常耽误事。
宜妃刚在十二阿哥身上吃了瘪,虽然里头七拐八绕,好像没有太子妃什么事,可惠妃和德妃都是地头蛇,不好对付,她便迁怒起了与此事有关,才嫁进宫立足未稳的太子妃。
正愁找不到毓庆宫晦气,太子亲自将把柄送到她手上来了。
打瞌睡有人送枕头,宜妃心中的狐疑很快被胜利的曙光盖过,没等报信宫女回禀便将人打发了。
“毓庆宫消息可传到永和宫?”惠妃用过晚膳问心腹宫女。
心腹宫女应是,又迟疑:“早传过去了,只是那边一直没有动静。”
惠妃冷笑:“急什么,得等皇上过去才能有动静。”
从前惠妃觉得德妃和荣妃一样都是花瓶,表面光鲜腹内空空,中看不中用,并没把德妃放在心上。
可经过十二阿哥和万琉哈氏母子一事,她算是看出来了,德妃不是花瓶,城府深不可测。
九阿哥和十阿哥欺负十二阿哥,并不是宫中秘辛,至少有儿子住在阿哥所的都知道。
这事是被谁捅出去,惠妃还没查到,但最后的受益者有两个,万琉哈氏和德妃。
十二阿哥因此被保护起来,短时间内不会再被九阿哥和十阿哥欺负。万琉哈氏搬出翊坤宫,摆脱宜妃磋磨。
这对母子也算因祸得福。
东西六宫都知道的事,皇上不可能不知道。从前大约没觉得有多严重,又想历练十二阿哥,所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结果事情爆出来,远远超出皇上的预想,难免对万琉哈氏母子心存愧疚,想要补偿。
如今万琉哈氏换了地方住,皇上给的补偿,或多或少都能惠及永和宫。
别的不说,只多去看几眼,作为永和宫主位德妃脸上也有光。
更何况,十三和十四两个小阿哥先后搬到阿哥所,永和宫偏殿还空着,早晚要住进人去。
与其和不熟悉的新人住在一起,不如找个知根知底好拿捏更放心。
万琉哈氏到来的,既解决了永和宫偏殿空置问题,又从侧面给德妃固宠。
怎么看都是德妃占便宜。
德妃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便宜占尽,惠妃都怀疑十二阿哥被欺负这事是德妃捅漏。
算计了宜妃的同时,还因为黄院正的关系,把她给扯了进去,让宜妃恨上她。
真真儿是一举多得,稳赚不赔好算计呢!
从前是她瞎了眼,不是压荣妃,便是与宜妃拌嘴,把德妃给忽略了。
本着“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原则,惠妃仅凭想象便给德妃定了罪,打算让德妃跟太子妃对上,试试两边的水深。
与此同时,德妃问出了与惠妃一模一样的话,只不过把自己换成了宜妃。
心腹宫女恭敬回禀:“消息已经传到翊坤宫。”
德妃仔细询问过程,见没有纰漏,这才放下心。
与翊坤宫差不多,德妃安插在毓庆宫眼线也都被太子妃打发到前院去了,消息传回很不及时。
她正在为此事心焦,忽然有如此重磅消息传回来,不但没让她感觉欣喜,反而提高了警惕。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妖她不会作,却想试探一下是哪位神仙给她下的这个套。
于是把球踢到宜妃那里。
宜妃接住球,让小厨房炖了银耳莲子汤,命人送去乾清宫。
康熙喝着银耳莲子汤以为宜妃知错了,吩咐梁九功:“晚上传宜妃过来陪朕说说话。”
世人都道宜妃得宠,其实宜妃早过了侍寝的年纪,皇上传她侍寝也不过是陪着说说话。
四妃当中,属宜妃头脑简单,说话直来直去,皇上白天跟朝臣们斗智斗勇,晚上就爱传了宜妃过来说话。
梁九功心领神会,派人去翊坤宫传话。
宜妃欢喜得不行,赶紧用了晚膳,之后又是沐浴又是焚香,到时辰被接去乾清宫。
第二天去慈仁宫给太后请安的时候,石静发现四妃到三位,独宜妃没来。
“宜妃今日派了体己嬷嬷过来说她身上不爽利,我就没让她来请安。”太后也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问惠妃,“你可知道出了什么事?若病了,请了太医没有啊?”
惠妃也不知道,摇头说:“昨夜皇上传了宜妃侍寝,没听说发生了什么,也没听说宜妃生病。”
太后看荣妃,荣妃也摇头。
宜妃住翊坤宫,翊坤宫在西六宫,其他三妃都住在东六宫,这么短的时间不知情也正常。
德妃始终垂着眼眸,暗自后怕,还好她没咋咋呼呼冲上去,不然身上不爽利那个人就该是她了。
惠妃狐疑地看了德妃一眼,心说昨日皇上本来传了德妃侍寝,不知为何临时换了宜妃,转过天宜妃身上就不爽利。
这里边要是没鬼,反正她不相信。
荣妃是真不知情,笑道:“等会儿我过去瞧瞧,问明白了再来给太后回话。”
没等荣妃问明白,下午太后便从皇上嘴里知道原委。
“她真这样说?”太后闻言直瞪眼,“我不信!太子妃是太皇太后看上的人,最是持重,怎么可能由着太子胡来。”
康熙苦笑,太后反应跟他一样,相信太子妃不会胡来,却不相信太子。
太子从前做了多少荒唐事,也不怪没人信他。
其实在宜妃告状之前,他早听说了太子做下的荒唐事,但为了嫡长孙他忍了。
太子年纪不小了,太子妃也是,两人亲事因为守孝一拖再拖,全都拖成了大龄。
如今太子又跑去治理河道,与太子妃聚少离多,若是再不抓紧时间,猴年马月才能给他生个嫡长孙出来。
他这个最重规矩的人,都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凭什么让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太子妃本就持重,大约为子嗣才由着太子乱来。若是让宜妃这些话传到她耳中,羞了太子妃脸,天知道他嫡长孙什么时候才能生出来。
先帝不是嫡子,康熙本人也不是,他却希望将皇位传给嫡子,也希望胤礽能把皇位传给自己嫡子。
毕竟立嫡才更名正言顺,能够省去不少无谓的纷争。
快到用晚膳的时候,惠妃和德妃几乎同时打听到了宜妃消息。
昨夜侍寝,宜妃委婉地在皇上面前告了太子妃一状,惹得皇上龙颜大怒,罚她在乾清宫跪到天明,早晨是被人抬回翊坤宫。
惠妃听说骂了一句蠢货,当即猜到宜妃给人当枪使,奈何当枪都没当明白。
不过让宜妃这一闹,揭开了德妃的真面目。
也是全褂子的武艺。
想到宜妃跟自己闹时伶牙俐齿,惠妃冷笑,不能让宜妃白受了委屈,也该给德妃点教训。
她吩咐身边的心腹:“想办法让宜妃知道,消息是谁透给翊坤宫。”
再让宜妃闹一场,试试德妃深浅。
德妃听说了宜妃消息,捏紧手里的帕子。她知道自己恐怕装不下去了,看热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也要被迫加入到宫斗来。
上一篇:七零大院后妈带来的幸运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