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爱小芒果
只是周桂云却愿意惯着自已的老闺女,她可就只有这个闺女!
江父也是笑了笑,“这么多人呢,别叫人笑话。”
江浅摁了摁眼角,嗔道:“笑话就笑话,又有什么关系,我还能怕他们笑话呢?”
“走,带爹娘走走看看,我们都还没来过大学呢。”周桂云笑说道。
江浅点点头,陆霖问,“江姨,我妈妈呢?”
“你妈妈还在上课,等等我带你过去找她。”江浅笑道。
“好。”陆霖嗯嗯点头。
江浅又笑道:“小慧你还带了照相机呀?”
张小慧脖子上还挂了个照相机,她笑着说,“姥爷跟姥姥来了,当然得出照片。”
“聪明。”江浅给予肯定。
然后她就带他们一行人开始逛大学了,因为江浅还在教英语课呢,人脉特别广,不少学生都认识她,看到都打招呼,喊一声江老师。
有些还停下来跟江浅聊几句,问她这些是什么长辈?得知是她父母孩子,都笑着打招呼。
对于女儿在大学里教书这件事,江父跟周桂云也是早就知道了的,有听江守河苏芷柔他们回来说过。
但眼下看闺女认识这么多人,而且对闺女都很尊敬,江父跟周桂云还是很骄傲。
江浅带着他们逛了一圈后,看了看时间,就过来找顾云兰了。
“妈妈!”陆霖一看到妈妈,就高兴地跑过来抱住妈妈的腿。
顾云兰笑着把小家伙抱起来,跟江父跟周桂云道:“婶子,好久不见啊,这位应该是我叔吧?”
“对。”周桂云笑看着她,“这些年过去,云兰你都没变啊,还是这么漂亮,你这都是怎么保养的?”
顾云兰哈哈笑,“婶子你可别夸我了,我可要当真的。”
她就跟着江浅一起,带他们一行人过来逛学校,当然也是要合照拍照的。
中午就出来外边吃。
外边也有一家烤鸭店,所以直接过来吃烤鸭。
烤鸭是陆霖跟小老四的最爱,小哥俩百吃不腻,不过这哥俩平日里淘气归淘气,但也是特别有礼貌,还很大气。
知道姥爷跟姥姥应该还没吃过,所以就很推荐他们多吃点。
江父跟周桂云都笑着应好。
吃完饭也不急着回去,过来茶楼喝个茶。
这些都是今年开起来的门店,真的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江浅就问父母家里是不是很忙?
“不忙的,你爹也就承包了几亩地,那几亩地你大哥二哥,还有你三哥都没少回来帮忙,他能忙到哪去?我也是,虽然会帮你大哥他们养猪,但你侄子侄女们也都能使唤了。”周桂云说道。
顾云兰笑道:“婶子,你们家里养了多少头猪啊?”
“养了十五头猪。”
顾云兰可就是乡里长大的,“十五头猪那可不是小事啊,我以前也给大队养过,割不完的猪草煮不完的猪食,忙得很。”
她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要去割猪草帮忙煮猪食赚工分了,她在那养父养母家里,真的是凭本事养活自已的!
“可不就是忙得很,还一直说不忙。”江浅道:“头发都白了这么多。”
“人老了哪里会没白头发?”周桂云不在意。
这话说的没错,不过她婆婆就没她娘这么多白头发。
因为早早就过来跟他们一块生活了,看着都比她娘还年轻不少。
“我不管那么多,但是你们不能小住一阵就走,要不然我是要生气的,怎么着都得在这边过个年再回去。”江浅说道。
“那也住太久了。”江父道。
“久啥?我都想叫你们别回去,在这边养老的。”江浅理直气壮得很。
江父跟周桂云都笑了。
周桂云嗔道:“那可不行,我们又不是没有儿子,有儿子还赖在闺女家里不走,叫乡里笑话你哥他们。”
老传统就是如此,有儿子的前提下,没有去闺女家里养老的道理,都是跟着儿子儿媳妇过的。
“你三哥也想接我们进城去。”江父跟闺女说,“他还专门找了个做饭的老厨师,屋子里也有人打扫,想叫我们去享福,但我跟你娘还是住乡里习惯。”
“就是。”周桂云点头。
江守河这个儿子回一趟村里说一次,每次都还给带一些什么补品回来,前后带了好几棵老参。
周桂云可没少拔参须切参片炖鸡,这次还带了两根没动的老参过来,打算给女儿女婿补身体的。
不过这次的确是难得过来一趟,老两口想着以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了,所以就同意留在这边过个年,过完年了再回去。
“你得给你三哥打个电话过去说声。”周桂云也就笑道,来之前是打算过年前回去的,但女儿不答应啊。
“行,这是小事!”江浅也才高兴起来,也打算后面回去了,要多做些好吃的给她爹娘都补补!
等时间差不多了,张小慧就带着他们又坐车回去。
现在坐车很方便,因为今年增加了一条线路,从家属院到这边有一辆直达的公交车,四十多分钟就抵达了!
第466章 嫌你穷怕你富
江父跟周桂云过来后,都由张小慧带着去四处走走看看。
韩父韩母没一起,因为就住这边,也都去过了。
可江父还是头一次来,当然是要趁着现在还没下雪,去四处瞅瞅了。
周桂云也好久没来了,之前虽然走过,但也不妨碍再走走。
就这样,他们老俩口就带着小老四,还有陆霖,都一块跟着张小慧出来游玩。
不得不说的是,也就这几年的时间,变化是巨大的。
不说那些铺面还有大街上的人,有不少大楼都在施工了。
几年前周桂云到景点游玩的时候,人其实都没那么多的。
但如今人也都多起来了,还能看到很多像他们这样外地过来旅游的。
几天时间下来,把不少景点都给逛了一圈,张小慧可是给拍了不少照片出来。
不过其他的都好,就是有一点叫江父跟周桂云百思不得其解。
那就是在这京城的大街上,居然还能看到一些烫了头发的年轻人,拎着个收音机播放着音乐,穿着那奇形怪状的衣服在那摇屁股!
都不用张小慧解答,跟着一起出来游玩的小老四跟陆霖哥俩就说这是迪斯科!
然后小哥俩小屁股都已经跟着人家摇起来了!
真的特别奔放!
什么潮流的东西他们都会!
因为顾云兰就是紧跟潮流的!
家里也有收音机录音带,兴趣来了,他们自已都会在屋里摇摆。
这些东西还没流行到老家那边的县城去,但的确是用一种十分迅猛的速度,在大城市里流行开了。
在京城这边,那迪斯科舞厅那叫一个火爆。
但很显然,江父跟周桂云是接受不了这样式的。
不单单他们,韩父韩母不也是吗,每次看到都觉得眼睛疼。
等江浅休假回来,江父跟周桂云就跟闺女聊到,说小老四他们跳这玩意会不会不太好?主要是怕外孙们长歪了。
江浅当然是理解父母的。
但也是认真跟父母解释,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以后的新事物也会越来越多的,社会也会变得丰富多彩,不会再跟以前那样了。
听闺女都这么说,江父跟周桂云当然就没有再多啰嗦什么。
不过周桂云真的忍不住感慨,说这才几年,京城的变化竟然这么大!
不像乡里,十几年如一日的,基本上没什么出入。
江浅笑着说:“村里可不是没变化的,现在不就包产到户了吗?老百姓们能自已养猪养鸡啥的了吗?过去哪里能呀。”
“是这样没错。”周桂云倒是一笑。
真要说变化,乡里确实也是有的,不单单政策上的,还多了不少砖瓦房呢!
去年不少人家都赚到了钱。
远的不说,就被江守河介绍去城里做买卖的江守孝,江守顺兄弟二人。
本来家里都是很穷的,结果在他们出发过来京城之前,他们都在张罗起砖瓦房的事了!
真是叫村里人都大吃一惊啊!
江浅很喜欢听村里的事情,听到这些就笑着说道:“守孝哥跟守顺哥他们发展这么快呀。”都是认识的,五叔家的隔房堂哥。
“是啊,兄弟俩虽然没摊上个好爹,但也是真的争气。”周桂云道。
这两个堂侄子的爹就是个赌鬼,当年可是欠了不少外债,在他们兄弟俩小的时候一度欠的连房子都抵出去了,只能去住草棚子!
要不乡里头怎么那么喜欢生儿子,这也是有原因的。
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
这不,就因为有这俩儿子,他们一长大,家里就被支棱起来了。
现在政策好了,就在老三的建议下做起豆腐发豆芽拖着板车去城里卖,如今砖瓦房也要住上了,可是叫人羡慕。
江浅一笑,也问起了旁人。
看闺女有兴趣,周桂云就笑着说起其他人来,比如弄养鸡场的,比如养山羊的,这些都是村里跟老江家沾亲带故的,有着左弯右拐的亲戚关系。
但凭良心说一句话,包括老江家,都不如承包砖窑厂的老冯家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