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第213章

作者:双叶成林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然后这个秘报的人就被打压了……

  不知道那些誉王党还有没有残留份子来到边城?此刻会不会懊悔的直扇嘴巴子?

  顾长萧能登上皇位,诚然因为边城的强大供应,不管是兵、粮草、武器都是一等一的强,还有他自己的雄心壮志和铁血手腕。

  锦岁觉得这跟敌人也很有关系,誉王党太蠢了!高高在上,闭目塞听太久。

  他们以为小小边城是边城荒芜之地,却不知这小地方对长安来说,俨然是赛博之城!

  此时听到官员们的赞声,程榆和锦岁一样,已经麻木了,不像之前那样骄傲。

  实在是听得太多了,他们也太大惊小怪,连边城百姓都习以为常的巨型机械,这些长安来的官却能一看看一天。

  百姓都私下讨论:“不是说长安来的官老爷很了不得吗?怎么个个跟乡下人进城似的?”

  “听说这些东西长安没有,所以他们才稀奇。”

  “啥东西没有?”

  “土豆、红薯、有轨马车、盐田、大棚菜、大海船、路灯、吊车……全都没有!”

  有人不信,指着路边的路灯说:“长安可是国都,咋能没路灯?”

  有长安来的人轻叹一声:“确实没有,所以宵禁时间一到,全城漆黑。”

  “咝,俺还以为长安灯火通明,美得跟神仙住的地方似的,竟然连个路灯都么得!”

  这时,有一辆四轮的大马车停在面前,几个人上了马车,长安的人不懂,忙问:“他们干啥呢?”

  “坐公交车到工坊。”

  “公,公交车?”

  “长安连公交车都没有吗?那你们平时出行只能靠腿走?”

  等知道公交车是干啥的,官员们又惊了:“如此一来,连城外百姓也能快速进城?”

  程榆道:“边城不缺马,路修得宽,马车多些也不会堵塞。公交车是凌姑娘提出利民惠民的,虽然也收费,但费用极低。”

  官员们都知道,凌姑娘就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再看程榆和李恒对凌姑娘的态度。

  有些老官员心中浮现‘牝鸡司晨’,倒是年轻的官员觉得皇后娘娘很了不起,一介女流,竟然能在陛下去长安期间,将边城管理的井井有条。

  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甚至百姓子民,对她恭敬有加,看来我们大夏将出一个史无前例的皇后。

  唯一让官员们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流民营,得知来边城的难民、流民都会在流民营受到妥善安置,从未有将流民拒之城外的情况。

  他们都担心起来:“如此一来,边城为国都之后,肯定有更多的流民涌来,还用过去那温和手段对待,于国不利啊!”

  “以本官之见,应该关了这流民营,设置关卡,严防流民涌入边城。”

  不少官员附和:“是极!一些衣衫褴褛之辈,三教九流之人在涌进国都,简直是有伤风化!”

  “这流民营还建在陛下回城的必经之路上,多不好看!趁陛下还未回城,直接将其移走才是。”

  ……

  程榆默默地听着,只是拳头越握越紧。

  可又不能不解释,因为他不解释,换凌姑娘来解释,很容易演变成暴乱事件。

  凌姑娘一直在找机会,想把他们拉去军训呢!

  “陛下说了,只要天下还有一个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流民营就不会取消!

  众位大人如果觉得国都不应该有流民营、慈善堂之类的所在,就应该想法子令天下百姓皆吃饱穿暖。

  而不是觉得有违市容,将他们赶走!”

  程榆想到曾经听过一个地方老财主,看到自己庄园路边的可怜乞丐,流着泪说:“我一生心善,见不得有人挨饿受冻。”

  都以为他要救济这些乞丐,结果他话峰一转:“所以,把他们赶远些,别让我瞧见!”

  这些长安的官员,跟这个老财主倒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程榆并不觉得他们无法改变,连李恒都被凌姑娘拿捏的服服帖帖。

  等着吧!陛下迁都之后,你们要还以这种心态当差任职,迟早被凌姑娘收拾的叫苦连天!

  程榆有意隐瞒,但这些官员却不觉得他们的提议有什么不对。

  当众讨论流民营,一脸的嫌弃,再三提议设立关卡,不许流民涌向边城。

  这话很快就传到锦岁耳中,锦岁长眉一挑,把反对声最响的二十多个官员叫来:“我听说众位大人想取谪流民营,驱赶流民?”

  众人一怔,不知道她问这话是什么用意,也不敢回答的太死,只含糊道:“下官们只是觉得,陛下回城之时,看到那般破败所在,不吉利。”

  锦岁知道:“是我考虑不周,竟然没想到这个问题。众位大人说的是,流民营确实有损市容。

  这样好了,趁陛下没回来之前,我们把流民营重新安置一下。

  只是我腾不出手,程大人又忙。倒是众位大人,竟然还有这么有心讨论流民营,那就交给你们负责吧!”

  他们眼睛一亮,认定干妥这件事就是大功一件。

  他们的处理的手段就是,把人赶走!这种事在长安经常干,每每地方有天灾人祸,总有流民会逃到长安。

  然后被驱赶离开,流民怯弱,跟绵羊一样没主见,打也不叫,骂也不哭,撵走就是。

  结果却听凌姑娘话峰一转:“我说的负责,不是把人撵走,而是,教他们生存之道,有一技之长,能在城里找到容身之处。

  哎哟,这么说你们可能无法感同身受,无法理解。

  这样好了,众位大人就带着家眷一起去流民营住一段时间,好好感受一下当流民的滋味,那时肯定能想出安置流民的办法!”

  这下子众官员急了:“岂可如此!凌姑娘,你也太不把我等放在眼里!别说你现在还不是皇后,就算是皇后,也无权对我等朝廷命官指手画脚!”

  有个暴躁的官员竟然拿手指着锦岁,锦岁抬眸看他一眼,手腕一转,一把短刀在手,瞬间削了他的手指:

  “再敢拿手指着本姑娘,削你的头!”

  那官员凄惨大叫起来,立即有士兵上前封了他的嘴,持械将这些官员围住。

  锦岁冷哼一声:“看来你们还没认清状况,这里不是长安!

  陛下也不是誉王,而我,凌锦岁,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女郎,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哼,在长安,尔等是高高在上的官员,百姓命如草芥!

  但在我力大无穷城,每一个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他们的命才是最贵重的!

  来人,带他们下去,把他们的家眷、仆人全部一起送进流民营!派兵看守,敢有逃离者,杀无赦!”

  有官员大叫:“我们要见陛下!我等朝廷命官,岂容你这般践踏?”

  锦岁直接把顾长萧给的青铜令牌掷到桌子上,还有才送来的那块‘如朕亲临’的玉牌。

  两块牌,一块统军,一块涉政。

  锦岁冷冷地注视着他们:“信不信本姑娘现在杀了你们,也无人替你们叫屈!”

  这下没人敢说什么了,除了那个被削了手指的官员,送到伤兵营紧急接手指,没错,锦岁连外科手术刀和接肢法也教给了军医。

  虽然接上的手指不能使用,但总比断指好看一点。

  其他人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全部被送到流民营。和流民一样,干基础工分才能取得入籍资格。

  程榆很快就接到消息,他根本没想过替这些官员说好话,或是劝劝锦岁。

  他一直在等着这一天,长安来的官员还没摆正心态,凌姑娘只是小小地教训一下,要是等陛下来时,他们还是这样,只怕要死很多人。

  只是他通了李恒,让李恒去流民营劝劝这些官员。

  李恒更搞笑,他又把蒋南胜给叫来了,他俩一文一武,一个被锦岁削过手,一个被锦岁削了胡子。

  再有被砍头的郑芸,被挂尸树林的山匪,被火焰焚身的鞑子……

  这么多先例在前,你们只是到流民营跟流民同吃同住一段时间,还叫什么委屈啊!

  赶紧伏首认错,好好把凌姑娘交待的任务完成,她不会追究的。

  这一点李恒和蒋南胜都能保证,因为他俩都没被秋后算账。凌姑娘虽然手段狠了些,行事乖张,但还是很大度的。

  “至于上报陛下,听我一句劝,还是算了!没报陛下,此事还能翻篇。若报与陛下,只怕凌姑娘那里翻了篇,陛下也不会轻饶尔等。

  知道你们才从长安来,不熟边城的规矩。但我们这些老人都知道,谁都能得罪,万万不能得罪凌姑娘啊!”

  众官员想不通了,压低声音道:“你们就允许她一个女人,欺压到头上?”

  李恒轻叹一声:“因为她不是普通女人!”

  女扮男装扮戾王之事,他们既然不知道那就不提了。

  “那些亩产过千的良种,都是凌姑娘找到的。

  鱼油、火药、飞天神器,也是凌姑娘研制出来的。

  还有治瘟疫的良药,同样是凌姑娘配置出来的。”

  “边城能有今日,凌姑娘占九成功劳!

  陛下曾说,凌姑娘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她更是陛下唯一心爱的女子,未来的皇后娘娘。

  你们说说,她能得罪吗?”

第221章 长安官老爷边城改造计划

  李恒的话让这些叫嚣的长安官老爷们沉默下来,但还是有人不甘心:“既然边城容不下我等,那我等就回长安!”

  李恒有点不想劝了,这些人是听不懂话吗?我都说的那么直白了!

  你们只是得罪凌姑娘而已,她罚你们在流民营安置流民,你们将任务完成,就能离开。

  可你们要是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还想重回长安,那就是得罪陛下!难道长安菜市口死的人,还不够多吗?

  李恒最后一次劝道:“你们若有需要本官帮忙的地方,念在同僚的份上,本官会全力相助。

  可你们若枉费凌姑娘的一份苦心,给陛下添乱,别怪本官不念旧情!”

  程榆连面都没露,他根本不想跟这些迂腐、固执,视百姓之命如草芥的官员说什么。

  他甚至想调走看守的黑羽营将士,给他们一个出逃的机会,然后就能借机斩杀了,杀鸡儆猴。

  来边城的长安官吏、权贵、士族越多,就越不好管理,不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再把边城人同化了,那才枉费陛下和凌姑娘的良苦用心,害了边城的千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