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双叶成林
这可是戾王的地盘,当众反他,会给家族带来杀身之祸的!
见连周家主都沉默,再也没人敢强出头,皆拱手道:“我等会将逃兵送归,任凭王爷处置。”
说到底,士族之所以这么痛快地答应,惧怕戾王的武力是其一,其二就是没把那些逃兵的命当回事。
要是逃兵之中有他们的嫡系儿孙,你看他们还会答应的这么痛快不?
旁支旁系的命不重要,保全家族才是最重要的。
要说燕家的举动是不反对戾王,那郑朋朋则是在卖命地支持戾王。
因为郑朋朋已经把那些逃兵和牛马带来了!
郑家护卫押着百余人跪在灵堂前,郑朋朋努力撑着没倒下去,拱手道:
“王爷,郑芸逃离郑家时,带走了一些人。剩下的都在此,这些人有逃兵,有那夜抢夺物资的宵小。”
“请王爷核对名册,按军规处置!”
那百余人纷纷磕头求饶,又是说他们是受郑芸指使,趁战时作乱。又是说是看别人逃了,他们才逃的,并不是带头之人。
锦岁让李恒和程榆核对,除了名册对上之外,程榆检查有没有冒充。
随即锦岁让魏主薄宣读他们的罪名,全部处以斩刑。
就在灵堂之外,当众斩首,以告慰英灵。
当血淋淋的百余具尸体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士族家主再无人敢生一点反对之心。
戾王可真狠啊!说杀就杀,不讲一点人情!
按理来说边城正是缺人之际,这些人留着做苦役、军奴不好吗?
或者让郑家出金银也换,趁机狠敲郑家一笔,从此彻底拿捏郑家。
没想到这戾王既不要人,也不要钱,是真的按军规处置,要这些人的命啊!
以前他们都觉得戾王行事没有章法,不懂规矩,毫不圆滑,现在才知他是真正的将夏律贯彻到底,依法行事。
“将这些尸体和鞑子的尸体一起,点火焚烧,告祭英灵!”
京观泼油,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
就在烈火焚天之中,将士的尸体下葬,军号吹响之时,百姓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自发为将士们送行。
生为人杰,死化国殇。魂兮归来,忠骨还乡……
魏主薄痛哭着诵读祭文,锦岁和顾长萧两人,亲手将刻着战亡将士名册的英雄碑立于陵园。
风起,黄纸纷飞,悲哭声中,将士们的英灵不舍离开,他们会永远庇佑这片土地……
这场隆重的葬礼,让黑羽营和屯田兵正式成为燕地第一军。
顾长萧说,戾王对将士的维护,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这将让燕地百姓对边军尊重起来,青年也会向往参军。
锦岁沉声道:“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给将士们一个公道而已。”
牺牲将士的公道给了,隆重的葬礼,赏金和蒙荫的官职,还有家人的抚恤,锦岁都当第一重要之事来办。
而活人的公道,她许诺的那一部份已经兑现,还有就是朝廷要给的赏赐。
她留下李恒召开上书朝廷的表璋折子,她一一问过几位将领,没有人想借这次军功离开边关。
程榆甚至不想借机跟程家取得联系,寒星、黑虎更是对朝廷的赏赐毫不在乎,一再说他们只要能在王爷麾下就好。
只有魏主薄,是锦岁之前答应过他的:“凭这次战功,魏大人可以回长安任职了。”
魏主薄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高兴,回长安一直是他的梦想,只是没想到是用这种方式实现的。
他满脸不舍:“王爷,边城正是要用人的时候,下官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
锦岁静静地看着他,突然他的圆胖脸上滚出两行热泪,像是自说自话,又像是向锦岁解释:
“可是,我的妻女在长安等了我六年!我被发配时,小女才两岁,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抱着我的腿哭着喊‘爹爹’。”
“妻子宁死不愿意和离,带着孩子回娘家借住,受尽兄嫂的苛责。”
“她们都在等着我回去。”
“王爷,您原谅下官自私,下官并非不愿意在边关吃苦,只是我太对不起妻女,我不能放弃这次机会。”
锦岁忙递帕子给他:“本王懂你的心情,我都跟程主薄说了,魏主薄你在边关多年,任劳任怨,我们都看在眼里。”
“边关确实需要用人,但你的妻女更需要你。
你放心,有了这次的战功,本王会替你向朝廷求个好官职,以后你就能好好陪伴家人,弥补这些年。”
这是锦岁问过顾长萧的,虽然戾王是被发配边关,但在朝堂上还是有些人脉,请吏部关照一二,魏主薄带着军功回长安,能谋个好职位。
第113章 猛虎面前无沟壑
魏主薄很感动,再三说此生能有幸在王爷麾下当差,是他最大的福气。
他走之前把手头上的活交接出去,东海的盐田、伤兵的抚恤、银粮管理等等,事无巨细,写的交接本都近百页。
程榆故意说:“你怎么比女人还啰嗦,你就放心去当京官,以后魏大人就是咱们兄弟在长安的人脉。”
“听到边城的事,你得在长安周旋一二啊!”
两人互怼了几年,但这一次魏主薄怼不出来,真诚地道:“你和弟妹生孩子一定要来封信。”
程榆老脸一红:“知道知道,你这也没啥好收拾的,带点咱们边城特产,赶紧走!”
锦岁给魏主薄举办了欢送会,没有歌舞,只有同伴们真诚的祝福。
临走前魏主薄提出一个私人请求,是为他女儿魏英求一本戾王签名的《三十六计》。
“呵呵,下官未能给孩子启蒙,回家后就教教咱们边城兵法。”
锦岁不光给了他一本签名加用“戾大无穷王”印的三十六计。
还从空间拿了能量棒、日常药品,用玻璃瓶装着,算是送给小姑娘的礼物。
魏主薄说,此生有机会,他一定带着妻女来边城一见。
他是带着荣誉,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待回长安的。
燕十一也来了,这家伙好像一夜之间换了个人似的,再没有欠打的嬉皮笑脸,让人看了就想踹他的表情。
他之前送燕家逃兵来时,有点没脸见锦岁,把人交给程榆就匆匆走了。
但事后锦岁听说,他跑到力大无穷食肆的旧址那里站了许久,看着曾经的食肆变成一片焦土,听闻厨子和跑堂的都战死了。
他心情沉重地问了句:“黑大个呢?还活着吗?”
瘸着腿的黑虎被郝多金扶着骂他:“老子当然活着!你死了我都不会死!”
燕十一没有与他对骂,愧疚一笑地离开了。
搞得黑虎有点诧异:“这家伙吃不到鱼丸这么伤心吗?挨骂都不回嘴?”
这一次他来是奉燕九郎之命送帮忙干活的燕家青壮,另外就是给魏主薄饯行。
魏主薄骑马的身影消失在淡淡烟雾中,众将士高挥手喊着:“一路保重。”
燕十一郎也喊了两声,他转过头看到锦岁和顾长萧,又一次本能地想赶紧走,可脚步又顿驻了。
他期期艾艾地问:“那个,力大无穷食肆会重建吗?”
锦岁点头:“当然!整个边城都会重建,不过不是在旧址上建,旧城区就留做纪念。”
这是锦岁、顾长萧还有众人商议的结果,边城新址选在河道旁,河道变成护城河。
新城比旧城区扩大了十倍不止,毕竟旧城只是自己人喊边城,其实在外人看来就是个营地。
凭现在的资产肯定是建不起一座城的,但一座城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建起来的。
靠从燕州士族那里敲来的粮草,先把城池的地基、城墙还有营区建起来。
有和牧民做生意的贸易区,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交易时被马贼偷袭。
有流民区,流民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山来赚工分,不用像以前一样躲躲藏藏。
听到确切答案,燕十一忙问:“那我还能做带盐人吗?”
锦岁心一喜,这上赶着送银子的,不要白不要。
“当带盐人有什么好的,干脆入股吧!就像咱们合作的酒楼一样,我这食肆也让你入股。”
燕十一连忙点头:“我愿意投资千两本金,缺的人手也由我来找。”
他答应的太爽快,到让锦岁生心警惕,冤大头也要自己骗来的才有成就感。
这么上赶着当冤大头的,总觉得不踏实。
“乌龟怎么对我边城重建这么感兴趣?”
顾长萧同样狐疑地看向燕十一,他对燕家兄弟两的反应截然不同,对燕九是抱着本能的敌意。
对燕十一则是像对地主家的傻儿子。
燕十一没直接回答,而是道:“本来这两天我要去参加斗宝大会的。”
锦岁附和地道:“哦,边城的事耽误你玩乐了。”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燕十一的脸上第一次出现属于成年人的凝重,和少见的愧疚:“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来看到一片焦土的边城。”
“看到鞑子的京观,看到将士们的遗体,还有那些哭泣的军属。”
“我突然就觉得,一心想着在斗宝会上出风头的自己,幼稚的像个小孩子。”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要是没有边城拦着,没有你一心抵御鞑子,鞑子若是破了燕州城,燕州会怎么样?”
锦岁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鞑子不会破燕州城,真到了兵临城下的局面,燕州也不会化为焦土。”
在燕十一疑惑的目光中,锦岁接着说:
“因为你们士族会投降啊!跟你们的祖宗一样,大不了从夏民变成北疆子民,你们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士族,死的不过是草芥般的底层百姓而已。”
燕十一的目光中染上了愤怒,锦岁视而不见,笑道:“怎么?你觉得本王说的不对?觉得本王看不起你们士族?”
“你回家问问长辈,翻翻族谱,看看地方志,燕地士族从夏民变成北疆子民,又变回夏民,都变多少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