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阮柔了然,颇为无奈,却也没有办法。
左家是书香世家,祖祖代代都与艺术和文字打交道,左父如今在京水大学教历史,左母在京城一所高中教语文,左家祖父学的是音乐,左家祖母精通画画,尤擅国画,可以说,整个左家都飘散着艺术的芬芳。
而左安婷作为左家这一代唯一的孩子,却偏偏基因变异,喜欢上了理工科,大学瞒着父母偷偷报了塑料工学专业,钻了四年的实验室,好好一个姑娘家,常常弄到满身脏污,实验重要关头更是顾不得洗澡洗衣服,经常受到全家上下的嫌弃。
大学专业被女儿改掉,他们没办法,总不好跟学校直接表明他们的嫌弃,但在大学分配工作上,左家父母就实在忍不住插手了,本来左安婷即便按分配也该去工厂,偏偏被运作到了教育部门,成了一所初中的化学教师。
教师的工作室不错,教书育人、普及化学知识也很有意义,可这都不是左安婷想要的。
奈何实在拗不过父母,她爸妈已经放下话来,读塑料工业专业就已经让他们全家丢尽了脸面,若再是一意孤行,他们就再不认这个女儿,以后也别再回家。
左安婷再热爱自己的专业所学,也不能真的因此放弃家人,故而只得默默接受家里安排,只是瞧着同学追求志向,到底心中失落。
“当老师也挺好的,将化学知识教给下一代,鼓舞更多的年轻一代走上化学的道路,不是也很有意义。”
对此,阮柔只有惋惜的份,虽然她觉得左家父母大概率只是威胁,即便左安婷不听,也不会真有什么太大的后果,可到底涉及家事,万一呢,届时她的多嘴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左安婷勉强扬起一个笑,耳语几句,随即不动声色融入舍友们热烈的氛围中。
“咱们一起住了四年,马上就要分开,真舍不得啊。”
“是啊,来来来,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大家都登记一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分配配单位,以后好联系。”有人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小册子,一个个递过去。
其他人恍然大悟,有样学样,有那机灵的,还给写了美好的寄语,字字句句皆是深厚的同学情。
到了晚饭时候,众人依旧依依不舍,几人凑了点钱,去学校食堂小窗口花钱请大厨单独炒了几个菜,还喝了点酒,全当是饯别宴
“来,祝大家往后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那我祝同志们生活顺利,平安顺遂。”
......
美好的祝福语夹杂着大家的殷切期盼,阮柔跟着一起,笑着哭着,互相交换拥抱,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展望未来,不舍与热情交织,最后凝聚成一众人的引吭高歌。
“流浪日子你在伴随
有缘再聚
......
天真的声音已在减退
彼此为着目标相距
凝望夜空往日是谁......”
聚会的最后,所有人都带了些醉意,肩并着肩,回到宿舍,很快陷入酣眠。
翌日开始,陆陆续续有收到分配的同学提前离校返乡,阮柔她们一一送别,随后,唯留七八个留在京城的,约定好后会有期,随即纷纷奔向新的工作岗位。
第192章 如今已经是1982年1月,自从三年前的冬天上层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埂?
如今已经是1982年1月,自从三年前的冬天上层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每一片土地,社会发展一日胜过一日,京城作为首都,更是日新月异,如今与她刚来时已全然不同。
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要过年,阮柔跟厂子里打过招呼,先回家过年,过完初七就回来安心工作,厂里领导体谅,遂批了半个月的假。
毕业之后,学校里的宿舍也不再对他们开放,好在有厂子接收,还给安排了宿舍,阮柔将行李打包带过去,随即登上回乡的火车。
近四年的大学生涯,为了节省时间和路费,她只在过年回去,大三那年寒假还因为实验室处于关键时期没能回去,故而,满打满算,她在家的时间也不超过一个月。
如今能够回去,阮柔自然是归心似箭。
火车急行几天,阮柔在省城下车,随即上了阮大哥的出租车。
是的,阮大力如今已经从运输队出来单干了。
在运输队干了一年,攒了些钱后,阮大力在妹妹的建议下,借钱开了出租车,随即在省里跑出租,偶尔也跑跑长租,不仅一年就将借的钱还上,近几年可谓赚得盆满钵满,名下甚至添置了三天出租车,还租借了几台,开了个小公司,手下也有几个人,勉强算是一个小老板。
故而,阮柔回家,阮大力扔下了赚钱的活计,亲自来接。
“大哥。”阮柔将包裹放到后备箱,随即上车。
“哎,可算回来了。”阮大力呵呵笑着,依旧憨厚,全然不似一个经历过奋斗的小老板。
“嗯,哥,没耽误你事吧。”
“没,我能有什么事,爸妈都在家里等着呢。”
又是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几人终于回到甜水村。
自打改革开放,延续了多年的工分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分田到户,即将田地分配到每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到为小家而奋斗,带来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然而随之而来的,阮父这个村支书的权威与日俱降,如今跟一般村民也没太大区别,只在村里偶尔有争执时出面。
更多时候,阮父和阮母都在忙活家里那几亩地,除去户口早已迁出去的阮柔外,家里一共分了九亩地,阮大力常年在外面跑车,二老年纪大了,也就只能管管这几亩地。
阮柔到家的时候,家里饭菜已经做好,还没进门,就闻到浓郁的肉香味,可见伙食不错。
“爸妈,我们回来了。”阮大力还没下车就大声嚷嚷着,引得其他村人都端着饭碗出来瞧热闹。
“哟,是大学生回来了啊,工作有安排了吗?”有村人好奇打听,话语里的大学生可不是讽刺,而是实实在在的羡慕。
“是不是跟书生一样分配回来了,我可是听说了,分配都是按户籍的,你原来是小县城的,就只能回到小县城。”也有消息灵通的妇人猜测道。
阮柔这会儿可就不缩着了,当着外人的面,只有给爸妈挣面子的。
她没急着进门,转身笑盈盈地回头,跟众人寒暄,“哎,韩大叔、崔婶子,各位叔伯婶子好,都吃饭呢。”
“哎,可不,这是大力接你回来的,哎呦,这耽误一天功夫得少挣多少钱啊。”有人羡慕,就有人眼酸嫉妒,暗戳戳给兄妹俩上眼药。
“婶子,这就说笑了,我亲妹子回来,别说耽误一天、就是一个月,能有什么。”阮大力态度十分认真,更显得他真诚。
那婶子被噎住,一时间没能反驳,还是其他人着急询问,“恬恬,你被分配到哪了,县里哪个厂?”
“我啊,”阮柔慢悠悠,故意吊着他们的胃口,“我其实是想回来的,但架不住我老师和人家厂长亲自来请,这不,我实在却不过,只能留下来了,唉,以后跟家里人天隔两方,想起来我还难受呢。”
其他人听得眼睛都红了,这阮家是什么运道,阮老头是村支书,多少握着点权柄,亲儿子如今在外面开车,赚钱如流水,堪称土大款,女儿是前途远大的大学生,眼看就要留在京城,一步登天。
既在众人要再问些什么,阮母出来催人了,“聊天呢,你们聊,这俩孩子奔波一路累了,我先让他们进去吃一口。”
“去吧去吧。”
当着诸多村人的面,阮母风轻云淡,等背过身去,对上一双儿女揶揄的眼神,也忍不住捂着嘴偷乐。
“你们两个小促狭鬼。”
“妈,这不是给你和爸长脸吗。”阮柔撒娇,“你们啊,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好,好,我和你爸有福了。”阮母乐得开怀。
进了堂屋,饭桌上满满当当一桌子菜,鸡鸭鱼肉俱全,香味扑鼻,,阮父已经坐在主位。
“坐,累了吧,快点吃饭,回去好好休息。”阮父也心疼一双儿女。
“嗳。”到底是亲父母,别人看见的都是光鲜靓丽,而他们看见的却是儿女的辛苦。
“爸妈,这两年村子里发展不错吧。”阮柔询问,她可看见了,村里不止他们一家盖了砖瓦房,还修了一条往外的道路。
“嗯,分产到户,家家户户干活都有劲了,还有不少去镇上县里做生意的。”阮父说着有些苦涩,倒不是嫉恨村人过上了好日子,而是觉得造化弄人。
想当年,集体下地挣公分,就是他在后面喊破了嗓子,该偷懒的还是偷懒,上工就跟没睡醒的猫一样,手脚无力,等下工回去干自家活,那就是脱笼的老虎,干劲十足。
他盯得再紧、口号喊得再响都没用,结果倒好,一分田,个个从早干到晚都不嫌累,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挫败。
暗嘲了自己几句,阮父提起精神,当着儿女的面没有多说,“来,多吃点。”
等吃过饭,一家子聚在一起说些闲话,阮父问,“你这次回来能在家里待多久?”方才外面的话他也听见了,女儿有出息他拦不住,只是家里就两个孩子,都在外面奔波,难免牵挂。
“大概能待到初三吧,初四就得出发了。”
“也就十来天啊。”阮母有些难受。
“不短了,还是特意请的假,不过工作后回来的机会就多了。”阮柔安慰。
“挺好的,挺好的。”阮母很快收拾好情绪,“年前你在家好好休息,初一跟初二还要跑亲戚,你这个大学生可不能不露面。”
“好嘞,一定给你们长脸。”阮柔抽科打诨,将不久后的离别含糊过去。
第193章 瞧着阮父阮母鬓边的白发,她忍不住心疼,两人年纪不小,还要操持家里田地,尤其他们兄妹俩丁?
瞧着阮父阮母鬓边的白发,她忍不住心疼,两人年纪不小,还要操持家里田地,尤其他们兄妹俩都没能在身边,实在辛苦。
“爸妈,要不你们将地租给别人吧,跟大哥去省城,或者跟我去京城都可以。”
“那哪行。”阮父第一个拒绝,跟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即便种地没什么出息,他也舍不得。
倒是阮母有些心动,不是为别的,而是操心大儿子的婚事,没孙子抱都是次要,她更心疼儿子在外辛苦还没个人帮衬着照顾。
这几年她催了不知多少次,可大力总是借口忙忙忙,任凭多少好姑娘都直接拒了,眼看年纪一年比一年大,她那叫一个焦心。
她估摸着,村里姑娘儿子是看不上了,没共同语言,还是得去省城找一个,婚姻大事,可不就得她这个当妈的去张罗。
“老阮。”阮母殷切的眼神转向阮父。
阮父一愣,呆呆问道,“你要去哪里?”天呐,老伴一辈子没怎么出过镇上,怎么就想着往省城甚至京城去呢,忒大胆。
阮母心虚,语气弱了点儿,“老阮,你听我跟你说,大力在外面跑车辛苦,时不时还得抽空回来,恬恬更是一个人在京城,你个当爸的就能放心?”
“我,我当然不放心。”当着儿女的面,阮父哪里能说放心,他结结巴巴,“你真的要去?”
“可不是,我预备啊,上半年去省城照顾大力,下半年到京城帮帮恬恬,过年有空就回来,没空就不回来了。”
“啊!”阮父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没回过神来。
阮柔偷笑,阮母这明显是逗着阮父玩呢,不过想要去照顾他们也是真的。
“老阮,我是说真的,家里几亩田地一年能赚多少,咱家如今不愁吃不愁喝,不为了他们俩还能奔什么。”阮母认真道,怎么的过两年她都要跟过去,至于老头子,要是不愿意,就让他自个儿在家吧。
阮父皱眉,第一次将外出这个念头摆上计划,要是老婆子跑了,他一个人待着还有什么意思。
只是去了省城或者京城,村支书的位子肯定就不能干了,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他又不贪污受贿,挑一个靠谱的后辈接班就行。
至于几亩地,村里很多人实心眼,没有做生意的机灵劲儿,也就在种田上有些经验,若是将地交给老农,定然不会少了他的粮食,就是怎么想怎么舍不得啊。
长长叹气,阮父决定不在大好日子里继续思考,左右人离开还有几天,不着急,不着急。
阮柔还不知阮父已经松动,否则,就得想办法在京城买栋房子了。
京城物价渐长,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再不买,她也怕自己以后买不起。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