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14章

作者:流水成觞 标签: 穿越重生

  遇也挺好。学成没有第一时间回国,说来还挺惭愧的!“徐晨阳有些羞愧的道,“我们当初一心慕名国外知识现金,都绷着脑袋往海外去,说来说去,还是我们自己的思想狭隘!

  我现在,只希望,能够在研究学术之余,也好好带一批学生出来,也算是不负国家和母校的倾心培养!”

  吴桐只在国内,并没有出国,也已经做出了这样卓绝的成果,引得那些他们当年慕名,现在依然仰望的诸多大佬,一次次,不远千万里之遥,飞来上京,听取吴桐的报告会。可见,他们当时被人吹捧什么千禧四大才子之类的,不过是没有出现真正天才的虚名,和吴桐比起来,他们不过是普通人。

  “吴桐,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入你名下研究所学习!”紧张的握了握拳,徐晨阳期待的看向吴桐,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荣幸?当今世上,数轮板块,无出吴桐左右,他希望,能有机会跟着吴桐学习,能够让他在数论上,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一个好的导师指引,比他盲人摸象,要容易太多。徐晨阳现在的心情,比他当年,在国外选择硕导博导,等待他们的回复,还要紧绷。

  现在是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等那些人反应过来,吴桐的名下,他的那点儿成就,可就排不上号了!

  “当然没问题,徐师兄高才,愿意来帮我,是我的荣幸,具体咱们等国庆结束,慢慢详谈可以吗?”吴桐没有卖关子犹豫,当即应了下来。能走人才引进归国,就证明基础上,徐晨阳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优秀人才,愿意加盟她的研究所,她的团队,这是送上门的福利,她正缺兵少将需要人才加盟!

  “徐师兄,2号有场研讨会,费曼先生发起的,欢迎一起参加!”吴桐笑着伸手,“预祝我们,共事愉快!”

  “必定不负你的期待!”徐晨阳欣喜的伸手,与吴桐相握。欢喜和激动洋溢,他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到了吴桐的真诚欢迎,且刚一答应,就给了他这样一个珍惜聆听大佬研讨的入场券。

  “吴桐,还有我,还有我,我也腆着脸,找你求个名额!”李轶生不见外的轻轻举手,他也要加入吴桐的研究所,跟着吴桐去大佬研讨会学习。以后,他全心全意,多帮吴桐做些事情,和吴桐过分见外,才是疏远。

  “没问题的,李老师,你不说,我也要邀请你加入的,只希望,你不嫌弃我这里庙小!就是近期一直在忙课题,还没来得及去亲自邀请你!”吴桐很欢喜,李老师未曾改变的自然态度,眉眼笑意更开怀干脆应下,从她入校以来,李老师帮她太多,她也想,多照顾回报李老师一些。

  “不用邀请,不用你邀请,我不请自来!”李轶生爽朗摊手一笑,他可没什么自持老师身份的矜持,肉埋在碗里,还等人来请,不是找打吗!

第282章

  肃然

  简单初步商定,李轶生和徐晨阳把位置让给更多上前和吴桐说话结交的海内外学者。庆功宴的核心,自始至终都是吴桐,没有任何人,能够忽略吴桐的光彩。

  吴桐和诸多来访学者一一致以问候和感谢,祝他们用餐愉快后,就早早退场。接下来,更多是企业和来访学者的会谈结交,吴桐并不用一一作陪。

  难得空闲出来时间,吴桐更想回家休憩和陪伴父母,这段时间,她的重心放在研究突破上,最后关头,有些时日没在家,中秋节都是匆忙中和家人吃个饭,简单过的。

  现在空出来时间,吴桐就想好好陪伴家人。

  国庆长假,鉴于现在外出旅行的人太多,各个景点都有人挤人的架势,一家人早就决定,哪也不去,就在家里呆着。

  “明个儿咱们去看看升旗仪式,其他的热闹,我们就不去凑了!”金永庆夫妻俩率先发表意见。他们两把老骨头,就不和那些人流挤来挤去了。

  想到上京此次爆满的人流,有他宝贝大孙女的影响力在,金永庆就倍加乐呵呵骄傲。

  至于闺女夫妻俩和儿子夫妻俩,他们想不想出门走走,就看他们自己决定了,老两口不干涉,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儿女都大了,不需要他们过多管辖。

  凡是来上京的就没不想看升旗仪式的,这是必不可错过的,国人的执着所在。国旗和太阳同步升起,朝阳永不坠落。

  风雨数十载,阔步新征程!

  十月一号国庆这天,可以说是亿万华夏儿女瞩目着,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国庆升旗仪式。今年虽然不是整年,没有庆典大型阅兵仪式,但是国庆的氛围,却是丝毫不减。满上京的大街小巷,各个店铺、路灯,都已经挂上了鲜艳的红旗飘扬。

  丹桂飘香,菊花盛放,到处都是一片盛景。

  凌晨时分,城市还未醒来,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雄伟的城楼巍然屹立,所有人静候神圣时刻的到来。

  近乎二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中华62周年华诞。

  本身每年来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的就有十几万的基数,今年因为吴桐,翻倍增加,涌入上京的人流量,更是把这个数字上限扩增。

  若不是本身就有重叠部分,这个数字只会再度往上增加,冲刺着上京的接待极限。

  “人可真多!”吴桐和家人,在前后护卫车辆的悄然簇拥下,到了升起广场。

  一家人稀罕的看着人流,他们觉得,他们已经来的够早的,大半夜就过来了,还是没能早过这些,可能头天晚上就在这里扎根排队的人群。

  吴桐要来看升旗仪式,本身上面是有建议吴桐,直接从特殊入口进入,可以先进场等待的。上面对吴桐这样的赤子爱国之心,很乐意这样的顶级人才对国家的向心力,以及吴桐家人对国家的认可热爱。

  不过,吴桐在征求家人意见后,并没有搞这个特殊。她是临时决定的,危险的可能性比较小,正常渠道跟着人流进场,正常体验对待,也是一种特殊对待。

  一家人静静地汇入排队的人流,他们到的不算晚,还算在前面,随行保护人员自然而然扮作观看升旗仪式的群众,将一家人拱卫在中间,前后左右占据有利位置,不让杂乱人流接近吴桐。

  四点出头,清脆的哨音划破寂静的午门前广场,这是升旗护卫队闻哨而起,以饱满状态投入升国旗仪式前的训练。

  一家人排在队伍靠前端,本来想让老人在车上休息等待,快到时间再过来汇合。

  不过,二老觉得自己身子骨还可以的,坚持和大家一起排队,他们带了几个轻便折叠椅,站累了坐,坐累了起来走动走动,一家人说着话,倒也不无聊。

  “就快到了,终于快到进场时间了!”金永庆乐呵呵的期待,他们去年就来过一次,算是有经验的那一拨。

  他们临老临老享福来了,老家那边,一般老人,谁有他们见识广,能在现在这样荣耀时刻,在这里等着看升旗仪式。

  只凭这点儿的对比激动,金永庆老两口,就腿不酸,腰不疼,和现场二十万群众一样,心怀热切期待,时不时看着城楼的方向。

  随着天际露出鱼肚白,警戒线允许人群进入,所有人基本都是以奔跑的速度,赶赴真正观看升旗仪式的地点。

  很快六点出头,高亢激越的升旗号角划破长空,广场庄严肃穆,人们不约而同地向天安门城楼方向眺望。

  全场寂静,是为了等待那气势磅礴的一刻:30名礼兵肃立在金水桥南两侧。96名国旗护卫队队员走过金水桥,齐步换正步,身着陆海空军服的3名分队长行举刀礼。

  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而近。震撼大地的足音,激荡着坚定自信,飞扬着中壮志豪情,一步一步仿佛踏步在在场人们的心头之上,让他们不由自主的肃穆庄严,全场寂静。

  广场上,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眨都不眨眼经得盯着那一步步走来,气势宏大的庄严队伍。中华三军仪仗队,世界之最,骄傲在所有人心中犹然升起。

  “向国旗——敬礼!”口令声响起,军乐团奏响雄壮的国歌,在场所有人都自发的行注目礼,随着音乐,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国旗手奋力挥动右臂,将五星红旗抛向天空。

  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鲜艳的红旗冉冉升起!每次见证这样的庄严时刻,吴桐都觉得,感动汩汩在心间流淌,更迫切的,想去做些什么,让这份神圣,永远伫立于东方。

  46秒后,红旗升到旗杆顶端,现场顿时响起了热切的欢呼,二十万人的欢呼,几乎汇聚成了山呼海啸。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歌唱祖国的奏乐中,升旗护卫队庄严原路返回。

  “我爱中华!”

  “祖国万岁!”

  吴桐一家人已经倾情投入,和现场所有人一样,高高挥舞着小红旗,热切的呼喊着,他们对国家的最美好祝愿。

第283章

  研究所

  不远的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伫立,在它北侧,是高18米的“祝福祖国”巨型花篮。

  由牡丹、月季、康乃馨等花朵以及富有“五谷丰登”寓意的“五谷”造型组成的花篮,此刻,于朝阳的照射下,显得分外喜庆夺目,就和在场所有人的心情一样分外激动澎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金源敞开双臂,做拥抱蓝天状,

  引用现代诗人艾青的诗句,文青附身,一字一顿咏叹调,“朝阳的金辉洒向大地,和平鸽展翅高飞。多么无限美好的崭新清晨,多么生机勃勃的全新开启!”

  徐美凤觉得,认识结婚二十载岁月,她依然吃不消文青上身的金源,摸了摸胳膊上涌现的鸡皮疙瘩,想也没想拍的一下,就给了金源后背一巴掌,所有的文青气息顿时驱散。

  “那今天早上你就吃土,我们去吃老上京特色早点去!”

  “没情调的!”金源掩面,嘴上抱怨好似喋喋不休,他怎么就找了个没半分情调的婆娘,让她这一巴掌,啥气氛都没了。但是只看神态,就知道,他是本分没生气。

  他是万分感谢,爱人直来直去的性子,就冲她能数年如一日,把外甥女当亲闺女对待,他金源就奉她为娘娘对待。

  “说得好,多大了还是没个正形!”金姥姥斜了儿子一眼,半点儿不心疼。

  金源唱作俱佳,作势叫喊:“娘,我可是你亲儿子,嫡嫡亲的亲儿子!”

  “那美凤还是我嫡嫡亲的亲儿媳呢!”老太太丝毫不含糊的回怼。

  “哈哈哈”随着老太太和金源有一句没一句的嘀咕,欢声笑语一路播撒。

  国庆当天,吴桐和家人欢度,次日,和李轶生、徐晨阳汇合后,一起去了研讨会举办地点,官方指定的酒店。这一次的研讨会,并未限定板块领域。

  诺大的会议室内,椭圆形的长会议桌,世界数得着的顶尖学者尽数在列,居于围绕会议桌的核心位置,跟随过来的人只能坐后面的次位旁听席。

  随着吴桐的到来,先到来的众位学者,纷纷和吴桐打着招呼。

  “吴桐,昨天国庆快乐!”

  “吴,上午好!”

  国际通用语言,蹩脚的汉语问候,都代表着,这些人发自内心,对吴桐的平等或者看重姿态。

  “上午好!”

  吴桐逐一回以问候,托好记忆的福,在座基本都是和她有过数面之缘,或者熟识的存在,这一小撮圈子里的人,她都能一一对上名号。这样的效应,让率先问好的列为,不由笑得更加浓厚,吴桐记得他们,这在他们看来,是尊重重视他们的表现。

  九点钟整,会议室合门,研讨会正式开始。费曼、安德鲁几位会议发起人率先逐一开口,以他们在此次NS-方程学术报告会的感悟收获,以及他们正在研究的相应课题进行开场,抛砖引玉。

  能把数学做到国际顶端的学者,虽然脾性不一,但大多数都是有一个做学问纯粹之心,进入研讨模式后,大家各抒己见,各有发表,并无人故意捣乱成分。吴桐积极参与其中,在这里,与诸多学者的思维碰撞,带来的不同方面感悟收获,沉淀在她的记忆中,成为她继续研究的知识储备。

  两天两大场研讨会,可以说,与坐众人,尽皆收获满满,在四号,一些国际学者才相继飞离上京,还有部分学者,和各大企业达成合作,开始合作范围内的公务,更有学者,饶有兴致的继续在国内旅游

  这场大型学术报告会辐射地涟漪,才刚刚荡漾起伏,所造成的影响,还在后续广阔未来之中蕴养。

  相继送走了几位相熟的顶尖学者,如安德鲁、陶哲轩、邱先生。德利涅、费曼又花了一天的时间整理研讨会所得,六号,吴桐才真正腾出来时间,去正式接手她的交叉研究所。

  虽然研究所八月初就已经竣工交付,但是当时吴桐正集中攻克NS-方程,抽不出来时间正式接手,只让团队成员先行进入,借助这里更先进,更齐全的实验设备进行课题研究,由老师、陶然、阮成旭和管理团队对接暂做辅助管理运转研究所。

  研究团队,吴桐并没有因为自己集中数学攻克,就置之不理,下个课题,吴桐想把空置已久的新能源电池攻克,就让研究团队,在陶然和阮成旭的带领下,先做一些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学习,以及资料收集。

  吴桐到的时候,李轶生和徐晨阳已经在研究所门前等候,他们在研讨会结束后,和吴桐约了今天交叉研究所门前见面,这两天,他们也是在消化着研讨会上大开眼界,大饱耳福的收获。

  与他们一起等待吴桐的,还有上面派来的管理团队负责人傅川唐。

  “吴总!”傅川唐率先上前,正式让吴桐再度认识他。

  他所带领的团队,来之前已经经过反复查验训练,他们的任务很明确,负责辅助吴桐做整个研究所运作,一切以吴桐为核心。琐碎的事情他们处理好,不让打扰到吴桐,研究以吴桐的方向为主,同时他也是整个安保团队负责人。

  “傅哥!”吴桐轻轻颔首,她和傅川唐虽然几乎没见过几回面,但是不算陌生,这位是安全部门挑出来,褚部培做了专门养出来的人才。

  研究所开始建立没多久,他就开始负责沟通她的意向,做研究所的建立部署,现在正是入职研究所。

  “李老师,徐师兄,一起进去说话!”吴桐没忽略另外两位,迈步招呼着大家一起进入研究所内。

  踏入研究所内,现代化的大气简洁映入眼帘,傅川唐利索的给吴桐做着实地简单介绍,吴桐只是从图纸上大致了解过研究所的布置,不过,实物和图纸,是鲜明不同的存在。

  整个交叉研究所,主体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地下两层暂做资料、物料储存空间。

第284章

  后盾

  地面建筑一层为安保人员驻扎安防和管理团队办公室,二楼为数学物理研究中心,三楼材料研究重心,研究员办公室和会议室,四楼为重点研究实验室都在这边布置。

上一篇:开局一盘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