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又始于足下,大目标立下,那就从每一步的进步出发,去完善整体装置。
可控核聚变这样一个大项目,涵盖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的技术难点,从等离子体物理到材料研究乃至信息技术研究这是个超大型的工程,吴桐细细的规划,确定他们要逐步攻克的步伐安排。
她目前有两大项重点需要解决的材料问题,第一项,就是超导材料,无限接近于室温,或者能够在室温下进行超导的材料,且还要安装工程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定条件的超导材料,来组成提供庞大磁场的超导线圈,以用来约束,让人难以琢磨的等离子体。
第二项,无疑就是反应炉壁,也就是第一壁材料,等离子体即使再怎么约束,也总有少许不可约束的,会给第一壁带来中子冲击,这就要求,第一壁的材料,要承受聚变反应上亿温度起步的光和热,以及阻挡逃逸磁场的等离子体冲击,这就要求,他们需要一种极耐高温,且还要能承受中子贯穿的材料。
说句不客气的话,在耐高温材料方面,吴桐还算驾轻就熟,毕竟,之前在数次战机和导弹耐热材料上,吴桐还算有着丰富的积累,可以说,吴桐在耐高温材料上,于世界之内,都能算是数得着的。在这个板块的材料开发上,吴桐还是有不少底气的。
这两项,都是个必须突破的材料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呈现超导电性的材料,即为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物理学的热门领域,因其重要的应用价值,5次诺贝尔奖与它有关。
根据材料对超导的响应,可分为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
根据临界温度,又可分为高温超导体和低温超导体。高温超导体通常指临界温度高于液氮温度(大于77K)的超导体,低温超导体通常指临界温度低于液氮温度(小于77K)的超导体。
根据材料类型,则是又可以分为元素超导体(如铅和水银)、合金超导体(如铌钛合金)、氧化物超导体(如钇钡铜氧化物)、有机超导体(如碳纳米管)。
近年来,在传统元素和合金超导体一直无法突破条件限制的基础上,有机超导体,开始成为世界一流热门研究课题。关于石墨烯材料的超导性研究,更是随着石墨烯的逐步崛起,成为目前相当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吴桐最近集中关注这方面的资料,看到过,早在2007年,就有这方面的科研工作者,便在《Nature》上发表过一篇关于“石墨烯中双极超电流”的论文,吴桐查阅过发表人的文献和过往资料,发现这个课题组一直在不断对这个课题进行研发,他们在进行着关于石墨烯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超导性质 。
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思路,由此打开了,关于有机超导体的开发研究,碳纳米管之类的超导性质研究,开始成为这个板块科研人员的关注对象。
碳纳米材料的超导性质研究,吴桐在草稿纸上写下标题记录,这是个不错的研发思路,吴桐饶有兴趣的开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研发着。
其实,目前国内的超导热门方向,还是传统超导体为主,多是元素超导体和氧化物超导体,以及合金,在有机超导领域,算是空白,很多数据,吴桐都无从收集。但是这一点儿,并不能难为到吴桐,很简单,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
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前人不曾留下足够的基础,让她有机会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更高跳跃。那么,就由她来,做这个先行者,去摸石头过河,为后人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设计不同的模拟实验,筛选着正确的方向,很多实验,其实吴桐可以在推衍空间内,去凭空模拟推演,但是,这样,一则太过消耗精力以及悟道石碑的力量,二则是,吴桐想要留下足够的实验数据,所以,吴桐选择,麻烦一点儿的,设计实验,在研究所实验室内去操作。
三更是,吴桐其实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并不希望,自己过度依赖于推衍空间,这并不是她担心,有一天,会失去悟道石碑。而是推衍空间一切都是基于吴桐认知中的完美状态,挥手而就,但是现实中,其实能够掌握更多。
要知道,很多重大成果,其实往往来源于偶然操作,推衍空间,很大可能的,屏蔽了这种偶然的奇迹发生,
重复文献和学术顶刊上的关于有机超导体的研发实验,一步步的设计实验模型,实验流程,一步步的尝试,一步步的积累着各类数据,一步步的去筛选改进,吴桐在有机超导体领域上的积累,也随着时间一步步的前进,滚雪球似的增长着。
她在研发的时候,收集资料并没有对研究所内的人过多隐瞒,所以,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也就自然而然知道了,吴桐的下一个课题,是超导材料。
这是个很重要,也很热门的课题板块,吴桐关注这个课题,其实她们并不意外,他们记得,吴桐说过,元旦之后,他们将会开启一个重点大课题,就是超导领域吗?但是不管是不是,上行下效,吴桐开始这方面的学习研究,甚至是实验!
第392章
分果果
核心团队的成员,在辅助吴桐不断的重复试验同时,也在私下,努力地肝这个领域的各种知识点儿,他们不求自己立马精通,但是希望,在辅助吴桐实验的时候,能够明白,这些实验的逻辑、所涉及到的原理,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步的尝试,以及他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进展,对下一步,该怎么预测设计
这些,每一步的理解,都必将成为他们成长的养分!吴总已经落下他们太远距离,但是这其中的差距,核心团队的人,依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拉进这个差距,而不是被吴桐,越甩越大!
好歹,他们也是吴总名下的人,如果,连他们都跟不上吴总进步的步伐,日后,还怎么更好的辅助吴总?就是当个辅助工具人,也得有足够高的水平,才能跟得上吴总的思路。不然,岂不就真的成了,吴总指挥一下,才能动一下的木头机器人?那样的话,他们的价值,就真的没有太大存在必要、
人的价值,总是在提升中增高的,他们很幸运,在吴总团队伊始阶段,加入了吴总的团队,这两年,得到吴总私下的指导,以及研究团队优越的条件待遇,都是让不知多少同行羡慕的存在,若是还不知道珍惜,以后这些高待遇,就和他们无关,从现实这点儿问题看去,他们也不允许,自己得过且过!
在生活待遇得到充分保障的时候,人总归是要有个追求,他们的追求,就是在吴总的带领下,未来成就属于自己的科研辉煌。这也是,走入科研这个门槛的所有基层科研工作者最朴素的憧憬!
对于吴桐来说,只要有一点儿线索,她就能以点及面去推演出完善的实验流程,国际上这个领域的大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进展了,基本在不涉及绝密的基础上,都会发到科学或者自然之上,以及其他一流期刊,不管是真正的成果,还是综述,或者不乏也有大牛水论文的。
但是只要是关于超导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吴桐研究学习,尝试重复试验的对象,以及实验室重复实验的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桐关于有机超导体的详细实验数据,也就收集的越发丰富。大量的数据积累,对吴桐来说,就到了真正上演她的拿手领域的时刻,汇总数据,利用数据建立庞大的数学模型,以数学模型,去推导出合适的参数,再演变出正确道路上的材料模型
草稿纸一页页的在吴桐办公室的桌角上堆积,厚度肉眼可见的增加着,而在不断的推演中,吴桐也慢慢摸到了正确的路。她已经在不断的重复实验中,验证了超导材料石墨烯量子自旋霍尔态,以及范德华晶体的铁磁性及异质结构研究。
这两项,直接就是两篇能够上科学或自然顶刊的论文。
“果然,吴总出手,便知有没有!”陶然和阮成旭尽皆眸中熠熠生辉,这是崇拜的光芒。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内,吴总就在有机超导材料上,做出了这么大的进展。实在是,让他们佩服。
“吴总,这样的进展,可以发两篇顶刊,您准备发自然,还是科学?”
虽然,一贯以来,顶刊对吴总来说,都不是难事,自打吴总崛起以来,除了为了帮扶京大数学年刊,专门投递的两三次重大数学成果突破,这其中包括不限于NS证明,让那些国内外学者,不得不去看他们中华的期刊,大大太高了国内数学年刊的地位。
但是,顶刊嘛,总归是不嫌多的,想必,京大也是一样的考虑角度!
“去年的教学任务已经画上句话,今年新年伊始,若是吴总就能来两篇核心最顶刊,想必京大,特别是材料学院,今年一年的科研任务,都能提前完成!”阮成旭不免感叹。
不是他们京大材料学院的标准低,而是吴总的科研水平实在太高,研究成果惊人,科学和自然这样国际顶刊的分量,实在的过分重!
“科学和自然?”吴桐沉吟一下,这两篇论文,其实并不涉及敏感,也并不会,有人看到这两篇论文,就能做出来逼近临界温度,或者是室温条件下的超导,他们只是揭示了一些状态,一些发现。那么,拿去帮京大材料学院提高名声,减轻科研任务的担子,也不是不可以。
“你们主导,把这两篇论文尽快整理出来,一人一篇,一人一个第二作者,把老师加在通讯作者或者同列第二作者上都可以!团队其他参与实验的,放到其他作者位置!”吴桐直接吩咐道。
接下来,她还有更紧要的冲关去做,去完成基于目前实验进展和数据模型建立下,她的一些活跃想法,综合去做新材料设计,这才是最重要的。她十分能分得清楚轻重,两排顶刊,有作用当然要去冲一把,那就交给这两个大将吧。
无论是陶然,还是阮成旭,他们都有着足够的论文编辑基础,且还是跟着她一起完成实验,对于各个流程,以及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结果验证,实验的所得都是清清楚楚理解透彻的,这样的基础上,一人编辑一篇论文,估计是不成问题。
他们在这次实验中,辅助实验都是出了大力,再加上论文编辑,一个第二作者,是足以可以担当重任的。若不是担心揠苗助长,其实,吴桐直接把第一作者的署名,或者共同作者署名,都是没问题的。
“第二作者?”陶然和阮成旭觉得,他们简直要幸福的晕过去,核心最顶刊,科学或者自然的第二作者,这是什么概念?别说第二作者,第八第九第十做着,能有上科学或者自然这样核心最顶刊的机会,都能挣得头破血流。
现在,吴总直接让他们编辑,且给了他们第二作者的机会,这样的幸福待遇,想必是多少人抢着要的,是要对啊他们羡慕嫉妒到流眼泪,
流口水的羡慕!
第393章
愿景
“我等你们下次自己上科学和自然!”吴桐笑着期许。
这是她对两个手下大将的祝福也是愿景,这两个天赋和能力都不缺,如今科研水平也日益跟上,等搞定可控核聚变,还会有个质的提升,近些年内,单独登上科学和自然这两大最核心顶刊,并不是太过高攀的难题。
“那是必须的,等我们上去,吴总,你给我们当通讯作者!”俩人嘿嘿一笑,这也是他们的冲击目标。让吴总给他们当通讯作者,这是他们属于吴总团队,和吴总切实的熟稔,才能提的福利。
有吴总的名字,对方编辑审稿的时候,都能更深重,稿件没有问题,同等质量的稿件,他们肯定在优先过稿的行列,这就是顶尖国际大牛的牌面和影响力,吴总在国际上的地位,绝对杠杠的!
陶然和阮成旭的动作很快,四天内相继把编辑好的论文提交到吴桐手里。
这可是最核心顶刊的二作,嘿嘿他们实在不容许自己动作慢了。两人的论文功底毋庸置疑,以前也有论文上过SCI一区二区,论文内容很详实,配图插入,图文并茂,吴桐稍微修改了下格式版面,以及少许用词,就直接投了出去。
科学和自然,一份核心期刊一篇,谁也不偏颇。
吴桐的名字,绝对在各大核心期刊特殊行列,当吴桐的论文投稿入两家,哪怕没有提前打招呼,但是,特殊稿件提醒,还是让两家期刊编辑组早早注意到吴桐的投稿。鼎鼎大名的大数学家,向他们投稿?是有有什么重大数学难题解决了吗?
相比较科学的疑问,曾经接受过吴桐材料上共键效应论文惊艳发表的自然,不由得想起了这篇材料上的惊艳论文,从而慎重的审阅着他们手里超导材料石墨烯量子自旋霍尔态的论文,这是,那位大数学家在研究超导材料?有机超导?
之前共键效应的论文,验证了这位大数学家兼修材料的传闻,超导作为目前相当热门的版块,会引得她垂眸关注,其实并不是太让人意外啊,但是这份论文的质量,不出意外,相当的高,他们紧急改变稿件状态,送入了同行评审的环节!
让更专业的大牛,去评判这位同样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数学材料大牛的论文!一般人,实在是无法审判这位的论文,看那上面繁复的数学公式,呵呵没有一定数学功底,看懂这位的论文,都是艰难的事情!看这位的论文,这就是天然的门槛!直接能筛选掉一批,企图以这位论文耍帅的草履虫!
恐怕,这位做课题,写论文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没有基础的人,来阅看她的论文!圈子里没有秘密,很快,两家就知道,对家那边,还有一篇这位的论文,也在同步进行审稿,他们不由得,加快了审稿跟盯进度,务必不能让对家超越自家,率先发表。
打擂台似的赶进度,最终意外的,是吴桐在投稿后不过半月,就相继收到了次月刊登的消息。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国内的新年。
吴桐本来以为,能够在三月的时候,有消息都是快的,毕竟,顶刊牌面在哪里搁着,审稿两三个月都是常事,她的数学稿件,平日里虽然审稿通过足够的快,但是并不代表,材料论文也是这个速度。这次的过稿速度,明显超出了她的预料,且还是两家几乎前后脚给了她过稿函件。
吴桐又哪里知道,她一家一篇,不偏颇的做法,居然凑成了,两家打擂台的奇景!
“看什么呢?过年还不准备歇歇?来,吃点儿坚果,补补脑子!”金鑫端了一盘剥好的坚果仁递给吴桐,好奇的问了句,紧跟着叮嘱着。
自家桐桐虽然现在无论是数学水平,还是科研水平,都是他拍马不能及的,但是,在家里,他依然是桐桐的小哥,能管管她的。他也是赶着年跟前回来的,他今年顺利通过提前毕业考核,直升导师的硕博连读。
学业上,学历是上了一个坎,但是,同样的,他的课业难度,也是上了一个坎,并没有就此轻松下来,还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奋斗阶段。不过,相较于之前的自己,他是在持续进步的,一年总结自检,金鑫还算满意。
他今年表现不错,再加上项目顺利,导师心情好,让他提前几天回来,年后也还能在家多待两天,不用像去年那样,赶着大年三十回来,在家没呆两天就又赶赴项目组,这样一对比,今年可谓是幸福的。
“实话实说吗?”过稿了,总归是心情好的,吴桐不由得眉目放松和金鑫开起了玩笑。
“那当然的,不是涉及保密条例就成!”知道桐桐涉及保密项目,金鑫赶紧后面又加了句,没看他都避讳的,没有直接去瞅瞅嘛!保密条例是他们的基本学习事项,这是基础素养,肯定不能忘得。
“实话就是,我的论文过稿了,一篇科学,一篇自然!”这是个好消息,好消息当然要和小哥分享分享嘛!嗯,当她是炫耀也行,在小哥面前不夸耀夸耀,那不是犹如富不还乡,锦衣夜行吗?
“过稿了?这是好事,科学?自然?是我想的那个?”金鑫反应过来,不由得声音高了八度!饶是还算清晰,自家桐桐上顶刊不难,但是这一连两篇核心顶刊的袭击,还是让金鑫有些无法淡定自若。
看桐桐这表情,真的好像在说,她一块钱买了两个棒棒糖一样不徐不疾的波澜不惊,这修养,嘿他再来十年,也没法这样的若无其事。
“应该只有你认为的这两家,没有重名!”吴桐笑着摊摊手,在小哥身上,找到了趣味。当然,只是一时趣味,不是故意炫耀,吴桐接着解释道:“最近做了些研究项目,有两个小进展,团队觉得是不错的发现,就让他们编辑论文,尝试投稿,比我预期的,要快一步进入了过稿发表状态!”
第394章
无人机
“服气,大佬。请收下小的膝盖!”金鑫好半晌,平复了震惊,双手合十笑闹恭喜道:“今个儿过年,你过稿,双喜临门,我去告诉姑父和我爸,好好准备,咱们今个儿再添为你庆祝!”
虽然桐桐不是第一次上国际核心期刊,但是,每一次,都必须是值得庆祝得高兴事!那可是科学和自然,做科研的人,就没有不想登上的超核心期刊!
嘿嘿,还是他们家桐桐厉害,一次就是两篇投稿,还都过稿进入待发表状态,厉害厉害,不愧是他妹妹!做哥哥的,他可是骄傲的与有荣焉!
“关于哪方面的,晚点儿让我拜读拜读!”
既然是桐桐选择发表出来的,证明不是涉密的,金鑫相当有兴趣。提前看看,这是提前长见识了!
他们其实从入学基础学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给自己加担子,会慢慢接触一些简单的期刊,由浅入深。
作为国际精尖端理论研究核心期刊,科学和自然这两份核心期刊,偶尔也会看看,增广见闻。他是学战机设计的,这两大核心期刊上,与他所学版块涉猎不匹,不是他们主要学习的存在。
“超导材料的简单发现!”对于吴桐来说,这些前期的研究,不涉及真正材料研发制备的现象表述,的确都是简单的小发现,最终的结果,才是她真正追逐的硕果。
小哥想看看,那就看看,只做了解的话,也是个很好增广见闻的选择,
吴桐手上就有论文原稿保存的电子稿件,一会儿打印出来,就能让小哥提前阅览,只是作为了解性阅读,其实并不要求,特别专业的超导研究水平。
“小哥,你的主研方向确定了吧?未来准备做哪方面?”难得有时间,能够和小哥好好说说话,吴桐也想多了解了解自家小哥的动向,看看,那里能和缓协助帮到小哥的地方。
就这么一个小哥,在有限条件的情况下,吴桐自然愿意全力助力小哥有更好发展。
当然,考试、项目作弊,这是绝对不会有的,但是一般的项目研究指导,探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想先以无人机作为目前的研究课题!”金鑫往吴桐旁边的单人沙发上一桌,挠挠头,认真回答起来吴桐的问题,他知道,桐桐这是在关心他。
而且,作为一个真正在航空航天设计制备领
域,有着充分实战经验的顶尖学者,桐桐绝对能给他,不亚于导师的倾心指点。
所以,金鑫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直接和吴桐推心置腹。他有桐桐这样愿意高屋建瓴指点他,还不珍惜,能被那帮子渴望桐桐指点而没有门路的人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