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圣马家沟男子技术职业学校遥贺吾神再创辉煌!】
有那搞不懂的,摸不着头脑的插问,哪来这多职业技术学院为人家天才小同学贺电?
顿时间引起了不少看热闹的简直捧腹大笑,殷勤的开始为这迷路羔羊答疑解惑,告知这些吐槽称呼背后真正的大名
网络上热闹的犹如过大年一样,影响不断发酵,吴桐之名,响彻国内外。
外界的热闹纷呈,就不为吴桐关注了,她继续关注着自己的感兴趣的报告,和她逐渐熟识,会场上偶尔重叠报告听取的国际学者交流着彼此的感悟和延伸,顺便第一时间收到了各大顶刊的约稿。
吴桐也没多做挑选,以第一个收到的邀请做了选择。那便是来自ActaMathematic编辑部的问询,想要在半年刊上,整理刊登吴桐的证明。
ActaMathematic,国际数学界四大顶刊之一,创刊于1882年,隶属于瑞典皇家科学院,又是最先发过来的,地位与她之前惯常投稿的数学年刊齐平,每年只发两卷,每卷两期。他们想把吴桐的证明发表在他们下半年即将发刊的最新期刊上,吴桐没道理不选择。
审稿编辑和吴桐详细对接了发刊的安排,鉴于吴桐报告有两大重点,他们决定将无限群证法和波利尼亚克猜想证明分成两篇来发刊,更便于全世界数学家获取资讯,格式什么的,由他们来调整,不需要吴桐费心更改。
多一篇顶刊,这是好事,吴桐直接把之前写好的中英文论文发到了对方的投稿邮箱里,利索的操作,让对面的编辑不由欢喜。
他们的决定是对的,他们的诚心打动了这位天才,这位天才并没有将数学年刊当做固定投稿发刊的渠道,以后顶刊排行,还是要看他们谁更努力用心!
最后,由ActaMathematic主编特别向向吴桐发出了,请吴桐成为他们期刊评审的邀约,这个邀约,随着吴桐耀目崛起的影响力扩散,除了吴桐已经同意的数学年刊,其他另外两家国际数学界顶刊以及其他SCI一区期刊,都纷纷向吴桐发来诚挚邀约。
可以说,随着吴桐声名鹊起,又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一举站稳脚跟,各种国际数学界资源,这些在国内诸多学者不敢想的资源,都在争相送到吴桐手中。
这样的评审,虽然不要求吴桐立即出结果,甚至不乏有顶尖大牛拖个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依然不可贪多,精力有限,吴桐同意的也就四大顶刊,有时间会为她觉得有意思的论文进行评审。
至于没时间,那就不好意思,以她自己的研究为重,这些顶刊早已经习惯国际顶尖大牛的作风,并不意外。
得知吴桐又是两篇顶刊在手,李轶生和周文平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他们不意外,吴桐这么重大成果,会被四大顶刊争相邀请刊登,但是他们没想到,ActaMathematic居然愿意占据两篇位置,来对吴桐的成果进行逐一刊登。
那可是世界知名,数学SCI一区核心顶刊,什么时候,把他们傲慢的姿态放得这么低了?果然,这是只属于天才的权利。
8.27号,这场
盛大的展示、研讨数学的发展,会见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进行数学交流的国际性会议正式宣告闭幕。
每一位参会者都还意犹未尽,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他们见证了新的菲尔兹奖诞生,也见证了新的拉马努金奖得主诞生,聆听了最具影响力的报告,见证了天才国际崛起
吴桐的报告会成为本届最具影响力的报告会之一,国际诸多知名学者已经在各种著名论坛发言讨论,对于吴桐的无限群证法深入分析研究,arxiv上,已经出现了关于无限群证法的研究的灌水论文。
参加完闭幕式和谢幕晚宴后,一行中华参会者,踏上了归途。
国外再是不曾被怠慢,酒店如何完善周全,交流会收获满满,吴桐还是觉得,回到国内,是最让她开怀安乐。
第108章
计划
真正在上京首都国际机场落地,已经是29号上午。
同去海德拉参会的众人,在此就要相继分开,除上京之外的参会者,其他人都已经都预定好了转乘的机票,直接重新进了候机室等待转机便可。
上京的这一部分,那就各回各家了!要是时间允许,吴桐也会是转乘名单上的一员。
只是,8.29号这个时间,全国各地的学生基本都要面对一个事情,要开学了。京大从昨天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新生报到。
吴桐已经没时间再回家一趟,家里那边本来是要腾时间过来送她入学的。
不过,被吴桐劝住了,和他们约了十一国庆再来上京,正好都有时间,这边住处也都是现成的。家里前面刚送了小哥入学,还是在家缓缓吧。
她一直就住在京大,没什么要送上学的仪式感。开学按着学校给她安排的大致培养计划来看,基本相当于进入了毕业倒计时。
数学学会沈跃华院士一行,本想邀请周文平、吴桐共乘回去,不过,刚从出口踏出,他们就碰到了京大教务处派过来的工作人员,这是专门过来接吴桐一行的,打头的,正是京大教务处主任孙荣。
“周教授,李教授,吴桐同学,辛苦辛苦!”孙主任笑容洋溢的一一和众人握手问候,“沈院士,明教授”
比起书生气更多一些的各位教授们,身为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务处主任孙荣,交际手段那可是高上太多,招呼京大自己人的同时,也没将数学学会和中科院一行院士教授忽略。
简单的寒暄后,先送走了数学学会和中科院一行人,孙荣引着剩下的京大自己人上了学校的大巴车。
“咱们都先回去休息两天,吴桐同学,新生报到手续,学校已经帮你安排好了,不用你再跑一趟!”孙荣周到的和吴桐说着学校的安排。
论到给吴桐办理入学手续,京大可是再积极不过,早就办得妥妥当当,现在,吴桐可是名正言顺的京大人。
炙手可热的拉马努金奖得主,未来菲尔兹奖最有利的候选,是他们京大的,谁也不能动摇!他们京大今年,简直吉星高照。
一行人说说话就到了学校,随行的学生道别离开,孙荣热情的招呼吴桐几人去了教务处办公室。不过,到底被周文平以去见院长暂且推掉,倒是孙荣随他们一起去了数院,院长潘文华办公室。
潘文华和系主任已经在办公室等候,一行人进来互相问候后,相继落座。
潘文华笑着对吴桐道:“吴桐同学,首先祝贺你在国际数学家大会满载荣誉,收获拉马努金奖,也欢迎你正式加入京大。考虑到你的知识储备,学校为你免除所有课业考核!”
对一个连证三大世界难题,在国际上获得著名奖项,四篇顶刊在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一个小时报告的顶尖学者,考人家的基础课不是浪费时间?若不是怕惊世骇俗,容易给吴桐惹麻烦,该走的流程走一走。
他们其实现在就想授予吴桐博士学位,聘任正教授职级,这些才是能勉强配得上吴桐成果的对待。
“学校的课,随你安排学习。”这是想着,吴桐求知爱好广泛,之前会去物院、化院材料等学院蹭课。
吴桐这样的天才学生乐意多学,其他几个吴桐听过课的学院教授和高层,对促进给吴桐开放各专业自由听课权,那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都是千年狐狸,还玩什么聊斋,他们打得什么主意,他还不知道?
不就是觉得,没有挖不到的墙角,只看锄头挥舞的勤不勤快,若是能拐带一个有着顶尖数学家底子的天才,深入他们的专业里,那是想不到的美事!
他才想扫脸对那些不要面皮的家伙讲,想都别想。不管吴桐感兴趣什么课,她总归只能是他们数院的孩子。
“学校预计在明年为你安排本科毕业,接下来的深造,也给你计划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咱们数院保研直博,你到时候做个博士级别的成果,学校就会为你授予博士学位,并且诚邀聘任你为京大正教授。
第二,学校和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斯坦福、法国高斯等国际名校都有合作,可以启动联合培养计划,送你去外面进修学习,在更高平台获取汲取更多资源,相信这些学校,也十分欢迎你得入学!“特事特办,吴桐已经有这么深厚的知识储备和重大成果,除非吴桐很希望享受校园生活,那就不需要多在校园浪费太多时间。
但根据吴桐特招就问过的跳级来看,吴桐并不打算在学校按部就班,过多浪费时间,所以学校斟酌考虑了对吴桐的特殊培养计划。之前都是寥寥提过,这次是正式方案解析。
其实,就是吴桐选择出国进修,留在国外发展,他们也是能够理解的。国内条件到底还是差了些,吴桐这样的顶尖学者,在国外能够享受到的待遇,会是国内数倍,这个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不过,该争取,该去做的,他们还是去做。
“除此之外,学校已经在帮你安排申请国家学术待遇和课题经费,以那什么万人、优青甚至是杰青还有国内重大奖项,只要你有符合条件的,京大都会倾尽全力去帮你争取!”国内数学界不可否认,也算山头林立,京大好歹也算北方数学界一方霸主,国内数学界谁也不敢小觑的存在。
吴桐在京大一天,他们就为吴桐保驾护航,他们不弄虚作假,但是也能保证,吴桐这样巨大成就的孩子,不受太多国内所谓资历、年龄,论资排辈的困扰。
特殊人才,就该不拘一格特殊对待!
“谢谢院长为我费心了,学校直博安排就已经很好,我个人是不考虑出国进修的!”在座都是师长,吴桐也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咱们京大不差什么,足够我学习研究所用,真要是机密绝密的东西,去国外进修也是枉然!”京大给她的待遇已经足够高,也给了她足够的自由了!
第109章
雅意
她的基础已经打牢,往上攀登的路,只能她自己钻研跨越,没有捷径。
“对,就是这样!”潘文华当即朗笑出声,眼里满是光亮慈和的笑意,他们这老一辈的,最愿意听到的,就是孩子对自己国家的信任。
他们中华的孩子,就该有这样的大国底气。“以你现在的学识底蕴,出国进修的确是锦上添花。”
好孩子,学生对学校和国家有这样的信任,那国家和学校,必然不会辜负!
“吴桐同学,学校承诺的入学百万奖学金,包括这次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报告的奖励二十万,以及两篇顶刊的奖励二十万,已经走账,本月会打入你的卡里,到时候记得查收一下,每月的补贴月初就会打到你的账上,现在应该已经到账!”
在潘文华说完学校的培养计划后,孙荣代表学校,给吴桐细说了下她的奖学金动向。随后,他又从手提包里,取出些证件递到吴桐面前。
“这是燕园那套房子的房产证,我揣着两天了,今天可总算是交到你手上了!这两天我走路上都担心遇到打劫的,把我包劫走,里面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把你这房产证丢了,我可就罪过了!”
孙荣笑着调侃,活跃了办公室内的气氛。
“麻烦您了!”吴桐双手接过后,感谢的道,学校真的是想她所想,也为她想她
不能想的。
“哈哈这是我的荣幸呢!”孙荣笑着摆手。
吴桐的待遇,连他都为之羡慕,学校不乏有不懂事的眼红,但是试问他们,吴桐的成就,又有谁做得到了?所以,他这个亲手办了吴桐所有奖励的经手人,有且只有羡慕!
羡慕吴桐的父母,能有这样让人骄傲自豪的孩子,也为国家和京大骄傲,这样耀眼的孩子属于中华,属于京大,让世界惊叹的成果,落上的,是中华人的名字!
周氏-吴定理,孪生-吴氏定理,波利尼亚克-吴氏定理,听起来就让人骄傲的挺起脊梁!
“我们想的总是片面的,吴桐,你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吗?”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这点儿,所有人随手就能办的琐事,吴桐做到的,却是震撼性科研成果。京大很乐意,帮吴桐处理一切琐事,不让她扰心,可以尽心投入学习研究,指不定,还有重大成果出现!
“学习和生活上,学校帮我安排的已经足够周全!”吴桐对孙荣轻轻摇头,这两方面,她没有任何意见,已经足够好了!
转而,她看向潘文华和周文平,问询道:“若是可以,能让我借用一下材料学院的实验室做些简单的材料验证吗?实验的花费,我可以自己出资承担,也可以安排专人监督,绝不破坏实验器材的!”
“材料实验室?材料验证?”潘文华和周文平对视一眼,心头一跳,这孩子不会是数学走到顶端,觉得没意思,想转修材料学吧?
这好好地数学顶尖人才,跑去玩材料,只要想想有这个可能,他们简直要心梗的节奏!之前听说这孩子去物院、化院、材料工程那边蹭课,他们都打起了警惕心!天才的爱好,可是谁也拿不准的,就像当年那位,让他们痛心错手失去的陆同志,就是沉痛的前车之鉴。
“吴桐呀,数学的未解之谜还多着呢,不说别的,希伯尔特二十三问第八问,你都把孪生素数猜想和波利尼亚克猜想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可以试试嘛!若是成功了,也算是完成了景润先生未了的遗愿,真正给哥猜画上一个句号!
还有黎曼猜想咱们学校不少学者,还有景润先生、华先生留下来的手稿,我正想整理整理,抽个时间把备份交给你呢!“真正的手稿已经是文物,吴桐想要参观没什么问题,但是拿在手里反复翻阅,就不是太方便了。时间的风化,让那些手稿有些脆弱,做了特殊保存处理。
数学深奥着呢,终其一生,他们都还没玩得明白,吴桐可不能失了兴趣。
本来,他们没打算把哥猜、黎曼猜想这些在这个时候,给吴桐指定方向。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却是最好的画大饼工具,没有哪个数论人能拒绝哥猜、黎曼猜想的诱惑,以吴桐在数论一道的功底,这些手稿交给吴桐,才算真的是物有所值!
“会的,院长,我会在数学继续努力的。下个课题,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如果顺利,我想把做出来的成果,当做我的毕业论文!”吴桐不算敏感的神经,这会儿也能闻弦知雅意,看明白了师长们的担心。
都是一心为她,担心她走了歧路的师长,吴桐失笑,索性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翻到她当日的推演,递了过去。
“院长,周教授,李老师,这是我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一点儿触动推演,做了个数学模型,你们帮我把把关,看看有没有继续下去的价值!”
“数学模型啊?”两位正副院长松口气笑了笑,那这个简直太可以了。虽然不明白怎么会和材料学院扯上关系,但是只要吴桐是在研究数学,其他都是浮云,不就是材料学院的实验室吗?
吴桐看上哪个,他舍了脸面亲自去找数院的成老头,费用什么的,不用提,哪用得着吴桐,成老头好意思找他要,那就数院出,不费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的阶段性成果做毕业课题,哎呀,这应该会是最重磅的本科毕业课题了吧!当博士毕业论文都足够了!
这会儿,潘文华和周文平等人,还没意识到,吴桐所谓的成果,从来不是阶段性的,都是一举攻克的最终证明!
或者是,根本没有人敢去想。
哥德巴赫猜想,数论皇冠明珠,多少数学家为她前赴后继,也只有当年惊才绝艳的景润先生,做出了她的弱猜想,数十年过去,依然没能有人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他们只当是吴桐想进行哥德巴赫猜想的部分研究,有成果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