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这样的工程量,简直让他不敢想象!
他随便浏览了一章他掌握得最好的三角几何笔记,只见字迹工整的笔记上,公式推导解析严谨正确,明了详细,老师讲解分析也不过如此了!
这样的验证结果让金鑫的错愕更加彻底,同时,也真正证明着,小丫头半点儿没有虚言,是真真正正把高二高三这四本数学书学完了!
金鑫愕然,十六年了,他眼拙的今天才发现,妹妹是个超级天才?
两天学完掌握透彻高二高三数学?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第11章
开学
金鑫呆呆地接过吴桐送他的卷子,呆呆地去学校,呆呆地到了教室坐在位置上,基本全凭本能,整个人有点儿仿佛被雷劈了的感觉。
“嗨嗨嗨嗨”赵磊伸手在同桌兼好哥们眼前晃了晃,见他还是没反应,不由坏笑兮兮的伸手拽了下金鑫拿反了的语文书,“老班来了!”
顿时吓得金鑫,一个机灵回过神来,反射性的就要弹跳而起,赵磊眼疾手快的拉住,不然就是近乎全班惊动。
“咋了?今个儿咋成这样了?”这一惊一乍的差点儿把他送走,赵磊关切的低声问:“家里出啥事了?”
没听说呀,他俩住一条巷子里,要是金家出什么事,他家不至于半点儿风声没听见。他们那边有点儿风吹草动,老太太们比谁都清楚。
“你说,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妹妹是超级天才是什么感觉?”金鑫神游般的来了一句。
“我擦你要飞升的感觉!”飞升是什么,劫难重重。
要是他们有个天才妹妹,那他们就是被比较的存在,嘿嘿鲜明成绩对比下,书山题海能把他们淹没,让他们咸鱼本鱼直接变成咸鱼干!
“咱妹妹怎么了?”
赵磊知道,能被金鑫称为妹妹的,就一个,他姑姑家的表妹,打小一起长大,如今又一个学校的那位妹妹。
“没,就是发现我妹挺厉害的!”自己的事,对发小知无不言。妹妹的事,那就先不详谈了,容他缓缓,桐桐今个儿可是,真真的给他了个大刺激!
“读书读书!”金鑫倒过来语文书,特别认真的开始读起来。再不努力,成绩拿不出手,以后在桐桐面前就真摆不出做哥哥的面子了!
这边,吴桐体贴给了她小哥充足的反应时间,不急着追着他哥,给他辅导复习。
她开始了刷题模式,知识点儿她掌握了,但是考上了,不仅仅需要知识点儿的绝对掌握,还需要唯手熟尔。
多刷刷题,见多识广,见识更多的出题角度,她才能无惧考场上千奇百变的难题考验。
开学前的三天时间,吴桐把金鑫书架上的数学资料以及她自己那天买的各种数学综合模拟卷、教辅书上的习题尽皆刷了一遍,高中数学基础彻底夯实。
当高中知识点儿尽皆在她掌握之中,刷题就是一件十分畅快的事情。
资料上的一道道数学题任她推到躺平,她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在胸中激荡。各种出题人再怎么出其不意的出题角度,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围绕着书中那些知识点而来的。
倒是其中有一些拔高类的难题,让吴桐觉得挺有意思,应该是竞赛题吧。有些标注了来源,有些没标注,对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极有挑战性,对高中数学各种知识点儿的挖掘考验,用到了极致。
吴桐刚开始做的时候,也不免绕了不少圈子。
她之前没接触过这一类的习题,没有这方面的定向思维,仔细思考,题目到也解出来了,不过就是直觉有些她是用了比较繁琐的解题方法,应该是还有更简单的解题思维的。
吴桐准备,开学把高中所有科目自学完成后,她去找一些更深入的数学教材来看看,她想知道,那些严谨的数学公式来源于哪些地方?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推导出这些公式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这些未知的疑惑,深深吸引着吴桐去探究。她想,她慢慢地在找到适合她前进的研究方向了。
吴桐是在姥爷家住到三十一号晚,吃过晚饭,才由舅舅把她送回家的。
在姥爷家,她就住在三楼,晨起打坐锻炼可以直接在室内阳台完成,这边一片建筑大多低矮,三层就是封顶,坐北朝南向阳,没有遮蔽物,锻炼学习一如在家里无人打扰,东西布置都是她常用的,吴桐没有任何不适应的。
九月一日,正式开学。
作为高二生,开学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提着书包进教室找她的位置坐下就可以了。
等到上课时间,学生到齐,班主任就位,学杂费统一交给班主任处理。
现在的时间段是九年义务教育,高中还是要交学杂费的,一学期一千。尖子生是可以免学杂费的,甚至还有奖励,不过,这个待遇吴桐没有享受过,她想,这学期开始,可以冲一冲这个待遇,不是家里缺这个学费,而是为了这份能让爸妈骄傲的荣誉。
新城一高作为整个新城县最好的高中,每个年级都有二十个班左右,一二班是尖子班,三到七班是清华班,再往后就是普通平行班了,一个班能有百十个人。
高二文理分科后,一二班保持不变作为理科尖子班,也就是俗称的精英快班,重组了一个文科重点班。
吴桐在七班,也就是之前的清华班,她中考成绩还算不错,全县排名三四百左右,没有能进到尖子班,分到了第二梯队的清华班,班里的老师配置,主科的语数,副科的物化,都是教尖子班的,师资力量也不差。
七班就是理科班,班里选择文科班的同学流转到其他相应地文科班级,选择理科的留在原班不动,吴桐不用换班。
他们现在的课桌,可不是后世那种单人单桌的精致,现在还是那种老式陈旧的双人课桌、无椅靠的方凳子。
一排六张课桌,左右两侧各两张,中间两张联排放,间隔是通道的格局,一间教室十排的状态,如今已经大多坐满,一高的走读生也就县城里住得近的这部分学生,大多数住校生昨天下午已经到校。
不过来得早的,大多都在保持同一个状态,疯狂互助补抄暑假作业。这个时候,成绩排名靠前,又做完暑假作业的,就十分受欢迎了。
吴桐在第四排最里端靠墙的位置,同桌还是相熟的,叫张淑梅,同样选择了理科,这会儿人已经到了,同样也是手下不停填作业的状态。
往常,吴桐也是这其中一员。俩人在班里的成绩,也是差不多的中等,三五十名左右徘徊。
第12章
摸底考
“吴桐,暑假作业做完没”张淑梅头也不抬的含糊打个招呼,她现在忙得飞起。
“做完了!”
吴桐入座,把书包里分类整理好的卷子用书夹卡在课桌最前端,方便一会儿交作业取着顺手。又取了本牛津词典打开,接着前面的进度,继续默记单词。
暑假里晨读,她记忆完书本上的单词和课文后,最近刚开始从头背词典,现在进行到E开头的单词。
“真好,我暑假玩疯了,作业都是这几天补出来的 ,就这还差点儿!“感叹一句,张淑梅继续埋头苦抄,笔下的字飞扬。
她刚借了课代的卷子,要加快抄完,还有人在等着呢,她也在等下一张卷子到手。
八点钟铃声打响,班主任兼化学老师陈秋生踩着铃声踏入教室,老生常谈的一些开学注意事项,开学收心敲警钟是重点强调,下面大家给个耳朵听一下,该抄作业的还在补作业,该摸鱼的在摸鱼,正儿八经听老班讲的,是极少数最前排的存在。
最后,似乎是感觉到没达成自己想要的威慑力,老班扔下一个重磅消息,“下周五我们进行分科后的摸底考,题目不难,都是些基础,就是给你们收收心用的!”
顿时,班里一片哀鸿遍野,暑假都玩得飞起,谁还记得复习,这不是要把人考糊了?
“好了,一个个的,一到考试就这个样子,都少抱怨一些,这是暑假都都没想着学习?你们要知道,这都已经高二了,时间过得很快,下一年你们就要面临高考,现在才哪到哪”
老班高声一通说教,紧接着点了班长和班里一些积极地男学生去搬新课本,他坐在讲台,安排从第一排开始,一个一个上讲台把学费交给他,交一个签一个名,给一张收据。
这一上午,就在老班组织的交学费发课本,最后自习一节课中度过。
吴桐得了新课本,数学她看了下,和小哥用得课本是同一个版本,她已经掌握,可以安排开始物化生的提前自学。
坐在靠墙的角落,天然无人打扰,吴桐自学的很嗨皮,中间只在轮到她交学费的时候起身过,其余时刻,外界纷扰与她无关。
她平时也不是多话的人,同桌并不觉得奇怪,她自己不也在新鲜的翻着新课本。上午刚开学,都还是放飞的状态。说小话的,抄作业的,看杂书的,偷偷玩手机的,提前预习功课的,教室内百余人,各姿各态纷呈。
下午正式的教学就开始了,主副科,加极少数的体育音乐美术的课程表,上午已经贴到了教室黑板旁边,她们已经抄好封在课桌角。
高中的课程安排相对繁重,从早晨六点半到校早自习开始,到晚上九点半晚自习下课结束,一天的时间课程满满当当。
吴家随着吴桐开学,紧跟着进入紧张有序战斗速度,吴敬中和金渝,谁有空回来的早,谁来安排午饭和晚饭,总之不耽搁吴桐到家开饭。若是实在两人忙不开,就会和金家提前打招呼,让吴桐到金家用饭,极少数会让吴桐吃外食。
新发的课本,各科吴桐都会课余时间做了提前预习,再在课堂上与老师讲的,互相对比论证自己是否理解还有缺失之处。
理解错误倒是不会有,悟道石碑有推演之能,若是吴桐理解有误,会有明悟在心的。这一点儿,在暑假的重修自学过程中,吴桐慢慢验证摸索出来,确保她走在一定正确的理解路上。
如今,吴桐的专注力培养起来了,再开启深度学习状态后,对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述,接收能力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百分百吸收了各科老师的细致讲解,立时吸收立时掌握。在老师重复讲解分析的时候,她已经先走一步,自学下一章节的内容了。
这样,下一堂课老师开始讲的时候,再听一遍,对于吴桐来说,就是一轮详尽的复习。
晚自习时间,在极快处理完当天作业,剩余时间,包括回家后洗漱好到十二点休息前的学习时间,则都被吴桐安排了各科目的提前自学。
从物理开始,到生物化学,保持在三到四天,一科完成接一科,赶在摸底考开考之前,把高中物化生全部自学吃透。
所有知识点儿掌握在手,习题巩固刷了一卷又一卷,如数学一般,融会贯通高中所有知识点儿,将零碎进阶的知识点儿,建立起属于物化生各科的脉络支架,搭建出属于各科的学科树。
当日买的那些教辅资料书,也在巩固练习中见底,厚厚的两大摞挨着墙堆起,一只又一只空了的笔芯,一一说明着吴桐的努力。
早自习的时间,吴桐依然将晨读安排给了语文和英语的,开学两周时间,吴桐在晨读中,顺利完成对高中剩余重点文言文古诗词和英语单词的背诵记忆。这两科,吴桐暂且只在记忆背诵上下了功夫,重点儿提升还是放在了数物化生这些纯理科目上来。
吴桐一般四点四十起床,战斗速度洗漱,五点钟开始吐纳晨练,五点四十下楼梳洗,带着早饭出门去学校。农业局家属楼距离一高不太远,也隔了三条街,吴桐骑车,基本上在十五分钟左右到校,停车上楼,时间把握的刚刚好。
吴桐每天保持在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却是悟道石碑调理后,沾枕就睡的胎息婴儿睡眠,五个小时相当于一般人双倍三倍时间的高睡眠质量,足够吴桐恢复一天消耗的精力,还有每日吐纳功法晨练积蓄的精力元气。
是以,这么密集的深度学习任务安排,吴桐并没有苍白弱不惊风,反而愈发的精神饱满,神态清灵,达成一种良性循环。
在这种有序繁忙的循环中,摸底考正式到来,教室内的书,提前搬走,走读生的书一般都是搬到交好的住宿生宿舍里,或者是讲台最后一排多余垒起来的桌椅上堆积。吴桐的书,是在周四晚上,转移到了同桌张淑梅的宿舍里。
第13章
开考
对于如期到来的摸底考,吴桐难得的跃跃欲试。
她的底子已经尽力打牢,数物化生四门,高中部分则已经掌握吃透,各种的模拟卷,练习册更是刷得不知多少,现在亟需一场真刀真枪的考核,来检验自己。
考试时间表和考场考号在考试前一天下发,考场考号是根据上学期,期末成绩来定的。
吴桐上学期期末只在班里排到三十九名,全校排名则就要到六七百名的状态了,无论是班级还是年级排名都数不找她,所以考场直接在十一考场的四十二号。
第一场考语文,七点五十预备铃声打响,监考老师重点强调考场纪律后,开始发卷。
“考卷拿到手,首先检查一下卷子是否有缺失,错印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反馈。”监考老师老生常谈,这是逢考发卷必会强调的重点事项。
试卷拿到手,八开的卷面,吴桐首先做了检查,顺便浏览了下大致题目,还是惯常的基础知识加文言文翻译,古诗文赏析,以及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这几大项,没有特别眼生的存在。
确定没问题后,她开始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在正式开考铃声打响,随着监考老师一句开考,她开始认真审题,笔画工整的答卷。
语文她也是花了功夫重修的,该背诵的,该记忆的,尽皆重点背诵记忆。如今做起语文卷子,比之前要明确多了。基础知识、文言文翻译,古诗文赏析这些,吴桐基本没有犹豫,刷刷刷,思路运转,笔下字迹流畅不断。
相比较前面的得心应手,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要吴桐多费心思了,这两块就不是单凭记忆背诵能够解决的事情,没有定向的答案。
吴桐只能尽力去根据问题所闻,仔细阅读原文,写出她觉得目前能想到的最贴切答案。
由于前面有明确答案的基础部分的进度比较顺利,这个时候,考试时间才刚刚过去一个小时十分钟,还留给了吴桐八十分钟的时间用来写作文。
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阅读材料,从中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范围,不少于八百字。这正是根据今年新鲜刚出炉高考作文来改变设置的。
吴桐尽力从中筛选出明确的观点角度,以此延伸,将文体内容定义积极走向,尽量用词造句,让自己的作文,不至于那么干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