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3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现在,他再一次来到这里,站在这里。

  这一回,比从前早了五年,他也不是从前那个只顾往前冲的意气少年了。

  顾砚挽了个响亮的鞭花,指向前面一望无际的繁华,“走!”

  横跨一岛两岸的江南海税司,占地极广。

  顾砚换下骑装,换了件月白杭罗长衫,束了条同色丝绦,摇着把折扇,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左看看右看看,时不时停下来,伸头欠身仔细看,和初次游历到临海镇的外地人没什么两样。

  走到一间挂着何字招牌的货栈门口,顾砚站住,看着那个油漆鲜明的何字,眼睛微眯,顿了顿,目光从何字招牌,看向货栈,再从货栈看回那个何字,摇着折扇,接着往前。

  这个何字,出自他们睿亲王府。

  何家,是睿亲王府门人,专职照料睿亲王府在临海镇的产业,以及平江城别业。

  他一直视他们为王府门下之人,视为自己人。

  直到很晚,他才知道,在何家眼中心里,临海镇那些产业真正的主人是他们何家,他们是盘亘在临海镇的无冕之王,是江南海税司真正的主人,王府不过是供他们驱使的犬马。

  顾砚摇着折扇,自自在在的走着看着,经过一间彩带飘扬、雕梁画栋的酒楼,顾砚站住,仰头看了看,哗的收了折扇,抬脚进了欢门。

  对着小巧精致的看菜,顾砚指指点点,问一问这道菜有什么讲究,那道菜是什么口味,挑挑拣拣点了五六样菜,坐在二楼临街的雅间,看着楼下的热闹,吃了饭,接着往前逛。

  逛到海税司门口,隔着宽阔的青石路,顾砚慢慢摇着折扇,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如巨兽般的海税司,看了一会儿,转过身,打了个呵欠,“累了,回去吧。”

  出了镇子,顾砚上了马,跑出一两里路,突然勒停马,蹙眉问道:“这附近是什么县?”

  “回爷,昆山县,是个小县。”石滚忙答话道。

  “去看看,观观风。”

  观观风三个字,顾砚说得颇有几分无奈。

  石滚明了的看了眼他家世子爷。

  他家世子爷是做大事的,到昆山这种小县观风,确实大才小用了,可他家世子爷领着观风使的差使,既然路过了昆山小县,确实不好过而不观。

  他家世子爷不容易啊!

  ………………………………

  昆山县衙。

  黄县尊又让人悄悄叫了旺字房李士宽到县衙,细细问清楚了李学栋和李文才两家的过往过节,心里有了数,和姚先生商量好几处细节,只等着李学栋回到昆山县,就审理此案。

  午后,李文华背着个大包袱走在最前,李学栋等人跟在后面,刚下了船,就看到高先生拎着长衫前襟,一路小跑迎上来。

  “我先跟你三堂叔讲几句话。”高先生冲李学栋摆了摆手,看向李文华道:“你大伯让你赶紧回去,避着人,要是有人问,就讲去临海你大哥家了。”

  “好,那我先回了。”李文华见高先生神情严肃,急忙将大包袱递给李金珠,赶紧往李家集回去。

  “出什么事儿了?”李金珠的心提了起来。

  瞧高先生这样子,肯定出大事儿了!

  “不是大事,没啥事体,咱们先上车,上了车再讲。”

  高先生故作镇静的答了句,伸手拉过李学栋,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爱怜的抚了抚李学栋的肩膀,“别怕,没大事,你现在是秀才公了!咦,小囡也去啦。”

  高先生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李小囡。

  李小囡被他看的心里发慌,躲到大阿姐李金珠身后,只露出小半边脸。

  “小囡……”李学栋心虚起来,下意识的想解释。

  “上车再讲,赶紧走吧,咱们去李家集。”高先生拍了拍李学栋,带着三人,往旁边一辆大车过去。

  大车只有个竹顶棚,遮阳不挡风,舒适凉快。

  上了车,李金珠再次问道:“出啥事体了?”

  “没什么大事,你们不用急,肯定没事,我见过县尊了。”高先生一脸严肃的交待了几句,顿了顿,才接着道:“你三堂伯李文才,往县衙递了份告发状,讲学栋这个秀才,是小囡替考出来的。”

  “啊!”李学栋连惊带吓,脸都白了。

  “别怕别怕!你看看你这孩子,你是秀才公了,这有什么好怕的,你呀,这胆子太小。”高先生拍了拍李学栋,怜惜无比。

  学栋这孩子是真好!

  “那黄县尊怎么讲?”李金珠的脸也微微发白。

  李小囡紧挨着李金珠,垂着眼皮一声不敢响。

  “还能怎么讲?黄县尊那样的精明人,能相信这样的胡说八道?我都讲了,没事,别怕。我已经跟县尊讲了你三堂伯想吃绝户这事儿,他这是诬告,放心!”

  高先生两只手抬起按下,抬起按下。

  他家学栋虽说是秀才公了,可毕竟刚刚考中,还没来得及经事儿,看把孩子吓的。

  唉,他这心里,也有一点点乱。他那趟去县衙,黄县尊虽说一直笑着,和蔼是和蔼极了,可直到最后,一句磁实话儿都没讲!

  “肯定没事!”高先生加重语气,“李文才这告发状,是个人都知道这是胡说八道,黄县尊英明着呢,别怕。你们听我讲正事儿。”

  高先生挪了挪,对着李学栋和李金珠。

  “你三堂伯递告发状那天,县尊把我叫到县衙,问你们跟你们三堂伯两家的恩怨。

  “隔一天,天都黑了,宽老太爷到家找我,他是从县衙直接到我家的,讲县尊问的也是你们跟你们三堂伯家的恩怨。

  “宽老太爷还讲,黄县尊听到后来,十分感慨,讲了句一定要还李秀才一个清白公道。这句话的意思,听得懂伐?”

  高先生从李学栋看向李金珠。

  李金珠不停的点头。

  “我跟宽老太爷商量下来,宽老太爷得在李家集看着,我到这儿来等着你们,把事情先跟你们讲一讲。

  “昨儿晚上,黄县尊让人捎了口信儿给我,让我到这儿等到你们,陪你们去李家集。

  “黄县尊讲,他打算在李家集审李文才告发替考这桩案子。

  “族里你们不用担心,宽老太爷可不是简单人儿,肯定都安排好了,你们别害怕,到时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再跟学栋讲讲见官的规矩,学栋啊,你现在身份不同了……”

  高先生挪了挪,面向李学栋,仔细教导李学栋见了黄县尊该怎么自称,怎么答话。

第20章 审一(加更)

  李氏族长、李大爷李文纲是在黄县尊到了李家集之后,才从李文喜那儿知道了李文才告发李学栋的事儿。

  李文喜也是在看到黄县尊,又看到他弟弟李文才之后,才知道这桩告发。

  族长李文纲顾不上细问,赶紧陪在黄县尊左右,族老李士宽指挥着族中青壮,照姚先生的指点,在祠堂门口搭起台子,支起凉棚,围出一片地方。

  其它几位族老,有的忙着招待跟随来的书办衙役,有的忙着照姚先生给的名单叫着喊着四处找人。

  黄县尊带着衙役书办等十几个人,是过来审案子的,审案子自然要有审案子的规矩。

  李文喜顾不上别的,只揪着他幼弟李文才,打了七八个耳光,也没能问出来李文才为什么要写这份告发状,更别提把这份告发状撤回来了。

  ………………………………

  顾砚一行几十人到了昆山县城外,打前站的长随从城里出来禀报:县令黄显周前往李家集审案子去了。

  顾砚听到李家集三个字,甩着个鞭花,吩咐道:“去看看。”

  一行人绕过昆山县城,直奔李家集。

  顾砚赶到李家集时,李氏祠堂门口,台子棚子已经搭好了,该传的人也都到了,包括留在家里的李玉珠和李银珠,一切就绪,就等被告李学栋李秀才了。

  顾砚一行三四十人,鲜衣怒马,极其招摇极其显眼。

  刚到李家集边上,顾砚斜瞥着路边几个看他看直了眼,一脸呆傻的妇人,勒住马,石滚不用他吩咐,急忙递上黑纱帷帽。

  他家世子爷生得极好看,却极厌恶人家看他,只要一出门,帷帽必不可少。

  顾砚戴好帷帽,骑在马上,远远打量着县令黄显周。

  黄显周也正往他这边眺望。

  顾砚肆无忌惮的直视着黄显周,上一回他见到黄显周时,黄显周已经在这昆山小县做到第二任,已经在这儿呆了七年,那会儿的他,比现在更黑更瘦更令人厌烦。

  他好像把他连功名都削了个干净,后来他怎么样了?

  顾砚努力想了想,却没能想起来。

  一个小县县令,对他来说,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李家集上几乎所有的人都集中在祠堂附近,人挤人人挨人。

  顾砚下了马,在石滚等几个小厮护卫的拱卫下,穿过人群自发自动给他让出的通道,围着高台转了半圈,挑了个看热闹的上佳位置,站住,抖出折扇,慢慢摇着,等着看热闹。

  从昆山县码头过来的大车一路小跑,进了李家集,人群让开,大车直奔祠堂,在棚子前停下,高先生先跳下车,李金珠跟着跳下来,回身抱下李小囡。

  李玉珠和李银珠看到大阿姐,急忙扑迎上去,“大阿姐!”

  这一声大阿姐,李玉珠还好,李银珠已经带出了哭腔。

  “别怕别怕!”高先生抢先安慰了句。

  李金珠先抱下李小囡,伸手去扶李学栋,李学栋一张脸苍白,小心的护着那件细布长衫,从大车上跳下来。

  “没啥事体,别怕,还能怎么样!”李金珠看了眼已经搭好的高台和棚子,伸手拍了拍李玉珠和李银珠,压着声音道。

  “大阿姐回来我就不怕了。”李银珠紧挨在大阿姐另一边。

  大阿姐回来了,她确实不怕了。

  李玉珠用力搂了搂李小囡,李小囡俯在李玉珠耳边,低低道:“二阿姐别怕,哥哥是秀才公了,肯定没事,有事也是好事体。”

  “嗯。”李玉珠低头看了眼李小囡,想笑一笑,笑到一半就笑不下去了。

  姚先生拂了拂长衫,上前一步,拱手欠身,极其正式的和黄县尊禀了一声。

  黄县尊站起来,和族长李大爷笑道:“人都到齐了,李秀才也来了,那就开始吧。”

  高台上已经摆好了桌子,铺上了衙役们带来的紫红桌布,整整齐齐摆好了签筒,惊堂木,官印,纸笔砚台等物,砚台里也已经磨好了一砚墨。

  黄县尊坐上去,十来个衙役拄着水火棍两边站好,喊过三声威武后,四周雅雀无声。

  刑房书吏昂首大步,走到高台前面,面对众人,高声叫进原告李文才,看着李文才跪下,抖开李文才那张告发状,抑扬顿挫、有腔有调的念了一遍,哗的抖了抖告发状,冲黄县尊欠了欠身,退后几步,站到了高台旁边。

  “李文才,这张告发状是你写的吗?”黄县尊面带微笑,缓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