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听落花
“你给我挑这身衣裳是因为这个?”李小囡嘟囔了一句,抬脚往前。
楼里温暖扑面,晚晴拿下李小囡的白狐袄,连同自己的抱在怀里。
一个小厮小跑迎出来,“姑娘,这边请。”
李小囡在前,晚晴紧跟在后,跟着小厮,穿过一条极高极窄的过道,明亮的过道口,何老掌柜何承泽一件古铜色织锦缎长衫,看到李小囡,立刻笑着欠身。
李小囡忙紧走几步,屈膝见礼,没等她问出来,何老掌柜笑道:“世子爷也是刚刚到,姑娘请。”
何老掌柜欠身,让李小囡先走。
“何老掌柜先请。”李小囡赶紧让何老掌柜。
何老掌柜往旁边一步,示意李小囡上前,示意道:“那边,着仓青衫的,是咱们海税司的杜侍郎,那边那位是骆侍郎,旁边是王侍郎。”
李小囡赶紧顺着何老掌柜的介绍认人。
何老掌柜放慢脚步,压着声音,一边走一边介绍。
顾砚背对着李小囡这边,正专注的听一位中年人说话,周围的动静波动到中年人,顾砚顺着中年人的目光,转身看向李小囡,顿时眉梢扬起。
正顺着何老掌柜的介绍,微笑致意的李小囡,漂亮的让他有几分目眩。
这一身天青灰真是太适合她了,大方飘逸,全然不是平时的小丫头模样。
眼前的她让他恍惚中仿佛看到了从前的绿袖,头一回看到绿袖的感觉突然清晰无比,绿袖一身艾绿,如同幽静山林里的一泓清泉,他那时候正心力交瘁焦头烂额……
顾砚目不转睛的看着李小囡,他甚至感觉到了绿袖挨在他身边的温润温婉……
“世子爷?”旁边的中年人看看李小囡,再看看出神怔忡的顾砚,小心翼翼的叫了句。
“噢!”顾砚晃过神,折扇在手里飞快的转了两圈,指着李小囡笑道:“这小妮子平时凶得很,这会儿看不出来了是不是?”
“是,是。”中年人被顾砚问的心都提起来了。
这是谁?敢对世子爷凶得很?该不该问一句?自己该说什么?往哪儿夸?
李小囡跟着何老掌柜,对着一个二十来岁的温雅书生,听何老掌柜介绍说是南洋商会的刘当家时,惊讶的没能掩饰住。
她知道南洋在哪里,也知道那里的风土人情,眼前的刘当家哪有半点南洋的模样?
而且,她听顾砚说起过南洋商会,接丝绸出海的大商家里,南洋商会能排进前十,这位刘当家实在太年轻太秀气了。
对面的刘当家看着李小囡脸上的惊讶,笑出来,微微欠身,“姑娘的风姿也在在下意料之外。”顿了顿,又笑道:“意料之上。姑娘钟灵毓秀,静若幽林深潭之水,动若出岫之灵动白云,在下嘴拙词穷,不能形容姑娘风姿之万一。”
李小囡听得眼睛都瞪大了,“这是你们南洋的风俗吗?你这还叫嘴拙,那嘴巧的呢?是不是当场就得说出一长篇辞赋?”
刘当家哈哈笑出来,“姑娘若是想看,在下今晚熬上一夜,好好抒一抒在下胸中仰慕之意。”
“那还是算了,我诗词赋上最差,常常连韵脚都凑得头疼,你喜欢术数吗?格物呢?”李小囡看起来很认真的问道。
刘当家眉毛高高挑起,再次笑出声,一边笑一边拱手,“在下造次了,可这真是在下肺腑之言。姑娘见谅。”
李小囡微微屈了屈膝,笑问道:“南洋也是说大齐话吗?”
“在南洋,进学堂先学大齐话,念的书也和大齐一样,不念书的南洋人说南洋土话,南洋土话种类繁多。”刘当家解释的十分详尽。
“那长相呢?都像你这样?”李小囡接着问道。
“大齐话说的越好的长得越像我,说南洋土话的黑一些矮一些,眉眼略有差异。”刘当家笑眯眯。
李小囡拖着尾音噢了一声,“我懂了。”
“你懂什么了?”刘当家立刻问了句。
“官话在南洋也是官话。”李小囡笑道。
刘当家笑出声,“你是真懂了。”
“刘当家祖籍在大齐?”李小囡看着刘当家。
刘当家笑看着李小囡,没说话。
“是我冒昧了。”李小囡忙屈膝致歉。
“姑娘要是对南洋有兴致,改天我请姑娘尝尝我们南洋的美食。”刘当家欠身还了礼,笑道。
“好啊。”李小囡随口答应了,再次微微屈膝,往等在旁边的何老掌柜过去一步,接着随着何老掌柜的介绍屈膝微笑。
改天请你吃饭,就是今天到此为止,她懂得很。
刘当家也往旁边几步,和人说着话,眼角余光却一直瞄着李小囡。
这场以晚宴命名的宴请,宴字全表现在沿墙的长桌上摆满的各色吃食,什么平江小面,汤团,小菜,各式点心,小厮不停的来来回回撤旧换新。
整个晚宴,也就是顾砚举杯说了几句话,其余时候就都是你跟我说说,我找你说说,几乎所有人都围在顾砚身边,或者盯着顾砚,寻找能和顾砚说上几句话的机会。
李小囡光顾着看人,什么都没顾上吃,晚晴一步不拉的紧跟着李小囡。
好在俩人都全神贯注,都没觉得饿。
晚宴时间不长,戌正前后就散了,李小囡和晚晴回到何家那个小院,婆子立刻就提着食盒,送了饭菜进来。
第二天,李小囡醒来时,已经天光大亮。
听到动静,晚晴伸头看了眼,随即拿了李小囡的衣裳进来,话没说出来,先笑出来。
“寅正的时候,石磙过来传话,说我们世子爷吩咐了,等他练好功和你一起吃早饭,说你要是起早了,就等一等。”
李小囡急忙转头找滴漏。
“现在都辰初两刻了,我们世子爷忙成那样,早吃了饭去海税司了。”晚晴将衣裳塞到李小囡手里。“我们世子爷走前吩咐了,说你要是辰初前还没起,早饭就给你吃些点心,不让你多吃,免得中午不能好好吃饭。”
“我又不是你们府上下人!我平时没这么晚,昨天太累了。”李小囡飞快的穿着衣裳。
“我问过了,点心有肉汤团,有糖粥,有甜酒小圆子,有银鱼春卷,有火腿酥饼,有虾仁烧麦,还有一口粽。”晚晴嗨嗨笑了几声,压着声音道。
李小囡顿时笑出来,“要一碗糖粥,再要一笼虾仁烧麦!你吃过没有?”
“我寅正就起来了,早吃过了。”
李小囡洗漱好,吃了早饭,晚晴出去要车,片刻回来道:“说是世子爷的吩咐,让你等他回来再走。”
这在李小囡意料之中,他既然让她看看,肯定要问问她看到了什么。
第242章 百忙之中
辰末前后,飘起了毛毛细雨。
石滾回来,传了顾砚的话:下雨路上不好走,巳末吃了午饭,让晚晴侍候李姑娘先起程回李家集。
传好他家世子爷的话,石滾一脸笑,压着声音道:“世子爷吩咐把他那辆车拉出来给李姑娘用。世子爷那辆车底下有暖炉,你们记着让车夫把雨檐展出来,推开窗户看雨,一点儿都不冷。”
晚晴笑的眼睛弯,冲石滾连连屈膝道谢。
看着石滾出去,晚晴迎着李小囡纳闷的目光,高兴的先笑了几声,才坐到李小囡身边说话。
“去年春节我们不是回京城过年么,我们这些年纪差不多,又都是二等的,有十七八个,有一回一起说话,一群人就围着我。就我到过平江别业么。
“我们府上杭城和平江两处别业在整个京城都有名得很。
“大家就围着我问这问那,在我们王妃院子里侍候的石榴就不高兴了。
“平时,我们这些人里,她是个尖儿,都是围着她说话的。
“石榴就刺儿我,又说什么她跟在我们王妃车上侍候什么什么的。
“我们府上,像我们王妃那样的大车,除了我们王妃,就是我们王爷和世子爷了,我们王爷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用上一回两回车,我们世子爷从来不坐车的,我们这些人么,也就石榴能显摆这车的这个那个。”
“啊?这车是不是有什么讲究,礼制什么的?”李小囡立刻惊问道,礼制是大事。
“不是礼制,就是特别讲究,车顶车窗用的都是大块的羊角明瓦,门窗关紧了,车里也亮堂的很,车厢板下面有暖炉,像地龙那样,车厢里又暖和又没有碳气,车顶可以拿下来,也可以加雨檐,车子又快又不不怎么颠,车子高,一定要用马才行,至少两匹马。托你的福!”
晚晴笑的眼睛弯弯。
李小囡和晚晴匆匆吃了饭,世子爷没吩咐点心的事,晚晴敞开了要了一堆点心汤水,和李小囡一起,早早上了车,往李家集回去。
顾砚的车样式简单,一点雕花都没有,那些质量极好的大片明瓦颜色淡黄,仿佛是用旧发黄的素纱,除了大,看不出奢华之处,里面却是别有洞天。
晚晴和李小囡仔仔细细将车里角角落落看了个遍,心满意足的并排躺在松软的车厢里。
李小囡闭着眼,听着雨滴打在车顶的声音,一声长叹。
有钱真好!
两人躺了一会儿,晚晴爬起来,将点心拿出来,把车里最大的一张桌子摆的满满当当。
“有小吊梨汤,清樨汤,桂花酿,喝什么?”晚晴问道。
“都是甜的,搭一起太腻了,沏壶茶。”李小囡坐起来,挨样打量桌子上的点心,琢磨着先吃哪个,再吃哪个。
肚子太小点心太多,得好好盘算。
晚晴刚沏好茶,车前那串小银铃响起,没等两人反应过来,车子停下,车门拉开,顾砚骑在马上,欠身看向车厢里。
李小囡眼睛瞪大了,下意识的伸手欠身,去挡满桌子的点心。
晚晴反应略慢,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被顾砚用马鞭指着命令道:“下来,去后面。”
晚晴连滚带爬下了车。
顾砚从马上踩进车里,手里的马鞭点着满桌子的点心,“这是爷处理公务的桌子!”
李小囡紧紧抿着嘴没说话。
“这里甜腻黏糊的东西有什么好吃的?”顾砚用马鞭推开李小囡还举在点心上方的手。
李小囡一脸泄气的看着满桌子的点心。
“挑两样留下,其余撤出去。”顾砚用马鞭抽了两下车门,石滾拉开车门。
李小囡来来回回看着满桌子点心,仔细的挑了两样。
顾砚无语的看着她。
车门重新关上,顾砚叹了口气,指着还留在桌子上的碧玉糕和芙蓉酥酪,“那一堆里面,最喜欢这两样?”
“不是,这两样只有你们家有,晚晴说做起来麻烦得很,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做,平时吃不到。”李小囡捏起一块碧玉糕,小心的放进嘴里。
“厨房是照吩咐侍候点心,什么时候有过嫌麻烦就不做的例?”
李小囡斜瞥了顾砚一眼,将碧玉糕碟子送到顾砚面前,“确实好吃,是绿豆粉掺茶粉做的,清香,你尝尝。”
顾砚嫌弃无比的看着那碟子碧玉糕,犹豫片刻,捏了一块吃了。
上一篇: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