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10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李银珠慌乱的将两只手里抓着的四五只蛤蟆塞给阿武。

  “你去跟王妃说:她们杜府到处都是蛤蟆,我和三阿姐有好些收拾这些蛤蟆的法子要教给她们杜府。”李小囡吩咐阿武。

  “我学一遍!”阿武两只手抓着蛤蟆,学了一遍,见李小囡点了头,再问道:“那这蛤蟆?”

  “放她们桌子上。”李小囡道。

  “啊?噢!”阿武提了提肩膀,昂首阔步大步往前。

  李银珠脸都白了,“阿囡……”

  “当初三堂伯和满村的人那么欺负咱们,咱们也没怕过,何况现在!”李小囡用力拍了拍李银珠的肩膀。

  “那也是!”李银珠一咬牙,“走!”

  阿武本来就莽,这会儿又是摆明了要找茬,从踩上高阁台阶起,就脚步咚咚,一脚踩进门槛,动静大的满堂的人都看向了她。

  阿武气势昂昂,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中间榻上的尉王妃,径直冲到尉王妃面前,将手里的蛤蟆扔到尉王妃面前摆满点心的几案上,蛤蟆脱了束缚,顿时呱呱大叫着四处乱跳。

  “她们家到处都是这玩意儿,阿……大奶奶说要跟她三阿姐教教她们……”阿武的话说到一半,就淹没在一片惊叫声中。

  从看到阿武冲进来,尉王妃后背就绷直了,看着阿武扔下蛤蟆,立刻掉转目光看向高阁外。

  李银珠话说的气势,到了高阁门口却心怯起来,紧跟着李小囡,垂着头不敢往周围看。

  李小囡站在高阁门口,看着仆妇们抓走了蛤蟆,才抬脚迈进门槛。

  满堂惊魂未定的老夫人、夫人、太太奶奶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李银珠身上。

  李银珠光着脚,满脚满腿的污泥,撸起的裤子,扎在腰间的裙子上污脏不堪,两只手和撸起的胳膊上也满是污泥,脸上也有几条泥印子,倒是头发还算整齐,就是金簪有点斜歪。

  “母亲。”李小囡先给尉王妃见礼,“她们府上这湖里蛤蟆极多,她们家五娘子就请了我三阿姐过来教她们抓蛤蟆,可她们府上的癞蛤蟆实在太多了,只靠三阿姐一个人抓是抓不尽的。

  “你们府上要是有闲人,能不能派几个出来,和三阿姐一起抓这些蛤蟆,还有我,我也很会抓蛤蟆的,我和三阿姐脱了衣裳,一起帮你们府上抓蛤蟆。”

  说到一半,李小囡转头看向任夫人。

  任夫人刚看到阿武冲进来,很有几分恼怒,听到阿武一句到处是这玩意儿,不明就里却直觉出事了,等看到李银珠,虽然不认识李银珠,可紧接着就知道这是谁了,再听到五娘子,直觉不妙,想打断李小囡的话,可李小囡这一串话说的行云流水,半点缝隙都没有。

  等李小囡说完,不光她,这满堂成了精的老夫人、夫人们都明白了,这是杜家五娘子拿世子妃的三姐姐取笑玩儿呢。

  “怎么回事?”任夫人厉声问执掌中馈的大儿媳妇周大奶奶。

  周大奶奶一直站在高阁门口照应全局,从看到李银珠,她这心就抽成一团了。

  五娘子偷着下帖子请李三娘子这事儿她知道,唉!都怪她年青经事少,光想着五娘子是夫人的心尖掌珠,不能得罪,没想到这回睁只眼闭只眼,竟然闯下了大祸,这大祸只怕要推到自己头上,让她背起来了,谁让她是当家主妇呢。

  “我……”周大奶奶张口结舌,她光懊恼了,还没想好怎么回转。

  “先带三娘子去洗漱吧,这天还凉得很呢。”周大奶奶的母亲曹老夫人笑着解围。

  “你亲自带过去。”任夫人赶紧接话。

  五娘子已经到了高阁外,站在台阶下不敢往上走,任夫人也是精明人儿,这会儿已经大体明白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把这事糊弄过去。

  “三娘子跟我来。”周大奶奶急忙上前,伸手想去拉李银珠,却被李小囡拦住。

  “还是先把贵府上的蛤蟆抓干净吧,要不然一会儿还得脱鞋脱衣裳,白糟蹋了你们的好衣裳,等抓干净蛤蟆,连我也要好好洗洗呢。”

  周大奶奶看向任夫人,任夫人急忙看向尉王妃,尉王妃端着杯子,垂着眼,四平八稳的抿着茶。

  “这湖里怎么清的?怎么还能有那些东西?你就没过来看看?”任夫人拧头发作周大奶奶。

  “这蛤蟆真是你们这湖里出来的?”周大奶奶的母亲曹老夫人不乐意了。

  这事儿明摆着是五娘子的首尾,事主都站到台阶下了,这不是她闺女的错,你护着你闺女,可也不能这么欺负我闺女,何况还是当着自己的面。

  任夫人噎住,缓过气,看向李小囡陪笑道:“这天凉得很,三娘子要是冻出个好歹来,那可不得了。”

  “多谢夫人,我们姐妹自小衣食不周,我阿哥没考中秀才前,像现在这个时候,我三个姐姐都在水田里以人为牛拉犁呢。这不算什么。”李小囡看着任夫人。

  “那也不行,万一……”

  “这话极是,万一冻坏了是大事。咱们赶紧回去吧。”尉王妃放下杯子,站起来,径直往外走。

  “我背着你。”阿武指了指李银珠光着的脚,不等李银珠回答,弯腰背起李银珠,跟上李小囡。

  晚晴和辟荔等人紧跟往外。

  高阁里雅雀无声。

  曹老夫人站起来,“唉,这疼孩子啊,得有分寸。咱们也散了吧,让他们府上安心抓蛤蟆。”

  到了杜府二门,尉王妃点了点晚晴吩咐:“你和阿武一起送三娘子回去。”

  “是。”晚晴赶紧答应,都没敢看李小囡一眼。

  回到睿亲王府,李小囡跟着尉王妃进了正院,却没敢跟进屋,犹豫片刻,跪在了上房门外。

第309章 人生艰难

  尉王妃换下出门的衣裳出来,听沈嬷嬷说世子妃在门口跪着呢,没好气道:“这是什么意思?你去问问她。”

  尉王妃这一句吩咐听的沈嬷嬷有点懵。

  王妃这么早就回来了,脸色不好,世子妃又跪在了门口,沈嬷嬷知道出事了,可出了什么事她还不知道,这话怎么问?

  可王妃吩咐了,只能硬着头皮去问了。

  沈嬷嬷掀帘出来,站到李小囡身边,先扬声问了句:“王妃问您:跪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一句话问完,伸头凑近李小囡,压低声音附耳问道:“您这是犯了什么错?”

  李小囡摇头,同样压低声音,“我还没想出来错在哪儿。”

  沈嬷嬷被李小囡这一句说愣了。这事儿就有点儿古怪了。

  “那你跪在这里?”

  “就是觉得应该有错。”李小囡老实回答。

  沈嬷嬷毕竟经得多见得多,呆了片刻,掀帘进去,到尉王妃面前垂手回话,“世子妃说请您教导。”

  “我教导什么?这事儿。”尉王妃的话猛然梗住。

  她活了几十年,今天这样的事儿,别说经历,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现在,她虎着脸从杜家回来了,可杜家得给个什么说法?满建乐城都没有这样的先例!要是杜家就是上门赔个礼呢?接还是不接?要是不接,不接那就是闹大了……

  尉王妃稍稍一想就头疼无比。

  自从娶了这么个媳妇儿,她可真是天天涨见识!

  沈嬷嬷瞄着尉王妃,见她一句话卡住,冷着脸不往下说了,从尉王妃瞄向辟荔,辟荔冲着沈嬷嬷用力瞬眼珠,沈嬷嬷领会,陪笑道:“我去看看茶房有什么汤水,王妃的喝碗汤水顺一顺。”

  见尉王妃没出声,沈嬷嬷从后门绕进茶房,辟荔也悄悄出来,凑到沈嬷嬷耳边,嘀嘀咕咕说了杜府的事儿。

  沈嬷嬷听的两个眉毛高抬,这可真热闹!

  “肯定是他们五娘子心里有气儿,故意生出来的事儿。嬷嬷还记得吧,咱们世子爷刚退亲那会儿,任夫人为了她家五娘子,天天往咱们府上跑,托人说合都托到史大娘子阿娘那儿去了,她家五娘子还堵在御街要跟世子爷说话儿,想嫁给咱们世子爷想疯了,疯到现在还没好!”辟荔忿忿然。

  “杜家这位姐儿世子爷没看上,王妃也没看上,看看这骄纵性子,啧!”沈嬷嬷撇嘴。

  “嬷嬷去劝劝王妃,这事儿真不能怪咱们大奶奶。”辟荔道。

  “嗯,我去探探王妃的话儿。看看有什么汤水给我盛一碗。”沈嬷嬷答应。

  沈嬷嬷端着碗汤水回去,将汤水放到尉王妃旁边几上,陪笑道:“听辟荔说了几句闲话。”

  尉王妃斜了沈嬷嬷一眼,哼了一声。

  “当初您说杜家姐儿过于骄纵,现在看起来还真是。王妃看人这眼力是真好。”沈嬷嬷接着笑道。

  “让她回去吧。”尉王妃抬手指了指门外,“告诉她,这事儿的麻烦才刚开始呢,让她想好了。”

  沈嬷嬷答应一声,出来站到李小囡侧前,先大声传了尉王妃的话,再压着声音道:“您先回去歇着,回头再说。”

  李小囡站起来,微微欠身谢了沈嬷嬷,出了正院,稍稍松了口气。

  麻烦才刚开始,唉,开始就开始吧,她的格致还没头绪呢。

  晚晴送了李银珠回来,先去见尉王妃。

  “怎么回事?”尉王妃直截了当问道。

  “三娘子说:今天早上,她刚吃了饭,杜家有位嬷嬷去请她赏牡丹,说是那位嬷嬷说,世子妃要在她们府上玩儿一天呢,说三娘子能和世子妃好好说说话儿,三娘子就跟着嬷嬷过去了。

  “那嬷嬷带着三娘子,是从角门直接进的后园,在两间小矮房里等了一个来时辰,才有人带她出来,就到了湖边。

  “三娘子说湖边那间阁子里很多小娘子,她没看到世子妃,也不知道问谁,就有人叫说有蛤蟆,都吓的乱跑,三娘子就上前抓住那几个蛤蟆扔到了湖里,说是有几个嬷嬷就说蛤蟆不能往湖里扔,让三娘子再捞上来。”

  “嗯,回去好好说给你们世子妃听听,去吧。”

  尉王妃打发走晚晴,看向沈嬷嬷,“杜五怎么知道用能见到你们大奶奶这事儿去诱三娘子的?”

  “我也在想这个,杜家五娘子可不算个聪明人。”沈嬷嬷拧着眉。

  “你走一趟,当面问问杜五。”尉王妃吩咐道。

  “是。”沈嬷嬷出来,赶往杜府。

  ……………………

  李银珠送走晚晴和阿武,洗干净换了衣裳,连喝了两碗浓姜汤。

  洪振业一早上就去庄子看谷仓,午饭过后回到家,一眼看见李银珠,惊讶道:“不是说要去一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阿囡没去?”

  “不是。”李银珠一句话没说完,就哽住了。

  “阿囡不大好?受气?”洪振业心提起来了,他阿爹最担忧的就是阿囡在王府站不住步。

  “不是,是我。”李银珠再次哽住,直哽的嗝气不停。

  “别急别急。”洪振业赶紧去拍李银珠后背。

  “是我……”李银珠打着嗝,断断续续说完了这一场事,看着洪振业,“……你说,我这是给阿囡找麻烦吧?我问晚晴,晚晴就说没事,怎么能没事呢,我……”

  李银珠哭出了声。

  洪振业挨着李银珠坐下,无精打采道:“你这才是头一回,我都习惯了,每次去什么文会,他们都笑话我学问不好。”

  “你学问是不好。”李银珠接话道。

  “我知道不好,可他们那个笑话,跟在平江府的时候不一样,就是,就是像你抓蛤蟆,在咱们昆山家里,你也抓过,跟今天这个不一样对吧?他们笑话我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