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听落花
“是!世子爷放心。”蒋漕司三人一颗心落下,拱手别过,急匆匆赶往各处。
……………………
陈牙头和一大群牙头挤在一起,伸长脖子守在大厅外。
陈牙头今年刚刚三十岁,刚刚从学徒的牙行出来,在行会里单立了门户,顶了半间门面,开出了自己的牙行,这牙行里现在就他一个在册的牙人,好在他带了三个徒弟,三个徒弟都很聪明能干。
十里街这一桩大生意,是府衙通令到行会里的官差,可这官差也是桩极大的生意。
原本,他这样新单立出来的小牙行是拿不到的这样的生意的,可他之所以敢从原来那间大牙行出来开自己的牙行,是因为尹嫂子开出头一家皮蛋行前,到牙行找人手修缮整理头一家皮蛋作坊时,是他接的那桩极小的生意,做的尽心尽力,结下了尹嫂子这桩善缘。
尹嫂子和黄会长一前一后从大厅出来,陈牙头立刻直冲上去。
“尹东家,陆东家。地儿选好了?”陈牙头陪着一脸笑。
“好了,我手里的一共六块地儿,她这儿两块,你都能接下来?”尹嫂子看着陈牙头问道。
“您放心!牙行是找人帮人的地方,牙行和牙行也是人帮人的地方,两位东家尽管放心!”陈牙头极力保证。
这两桩生意做下来,他的牙行就真真正正的立稳脚跟了,这是无论如何都要接下来做好的生意。
“那行,哪,我这六块给你。”尹嫂子是个爽快人,把手里的六块崭新的小竹牌和一张银票子递给陈牙头。
“我的也给你。”陆嫂子紧跟尹嫂子,把自己的两块小竹牌和银票子也递给陈牙头。
陈牙头双手捧着八块竹牌,喜气蓬勃,连连躬身退了几步,转身奔进旁边小房。
这份官差的规矩事先已经定好告知了的:
拿到竹牌,按照一块竹牌多少人的定数到帅司衙门书办处换路引,拿了路引就可以过江去到灾民中挑人了,他得赶快,越快越能挑到最好的壮劳力。
前期这些平整荒地和河工的活儿,是精壮劳力还是老弱之人那可是天地之别。
第369章 奸商
顾砚心情好极了,刚要转到李小囡那边,却看到阿武招手示意,几个粗使婆子移开屏风,晚晴拎起斗篷,雨亭抱起李小囡那只松软大坐垫。
顾砚呆了一瞬,急忙往楼下看。
楼下,几个小厮正往沙盘上边缘插上支撑,将一块不断头福寿暗纹的褐色细布盖上沙盘。
刘静亭和何老掌柜并肩走向大厅出口。
顾砚急忙再抬头看向李小囡,李小囡正冲他勾着手掌。
“这是怎么回事?”顾砚疾步过去问道。
“已经五十六家了,第一期够了,再多就要乱了。”李小囡笑眯眯。
第一期招商的顺利超过了她的预期,她很高兴。
“三四十万灾民呢,五十六个地块才能容纳多少人?”顾砚看着李小囡那一脸开心的笑,这一句问话里就几乎都是疑惑了。
这一趟十里街连带修缮河道的事,他这边要忙的事更多,招商的具体细务他不是很清楚。
“清理河道只要最精壮的劳力,这你知道的,这五十六个工地要稍微弱一点点的劳力,还有就是有点手艺的,三四十万灾民里能挑出来多少?
“这些人都是平江城的牙行去挑选再带过来,牙行自己可没那么多人,他们也得招人用人。
“牙行到灾民中间挑好了人,那些人拿到了钱肯定就要买粮送回家吧,买粮这事儿已经事先漏给了两浙路各地的粮食行,这些粮行要想抢这笔生意,肯定得带着粮食过去吧,那些灾民肯定是到离他们最近的地方买粮,这个也得用人吧?
“干活的劳力过来,要吃饭吧,衣服不提,现在可是冬天,得有被褥吧,要干活,得有铁锨扁担各种工具吧,平江城市面上的量肯定不够,现做肯定来不及,那就是从其他地方运过来,脚夫什么的也得用人吧。
“拿到粮食的老弱妇孺要回家,肯定有心眼活络的牙行,打着送这些妇孺回乡然后再带些壮劳力过来的主意,今天这才是第一次放地块,后面还有第二第三第四次呢。”
李小囡一根根竖起手指头,和顾砚算账。
“照这么算,十里街开工之后,十来万人吃喝拉撒,平江城里的粮行蔬果肉食都要缺人手了。”顾砚很会举一反三。
“对啊,所以不能再往外放地块了,不然平江城要闹饥荒了。”李小囡笑道。
顾砚听的笑起来,“照这么说,他们驱赶灾民同时南下,倒是便宜咱们了。”
“太恶毒了。”李小囡啐了一口。
在把驱赶灾民同时南下作为争斗手段这件事上,李小囡的忿怒比顾砚多多了。
“河工银子有出处了吗?”顾砚问道。
这一段十里河的深挖清淤和修缮是为了灾民的事新添出来的,朝廷的河工银子里没有这一笔预算,原本顾砚想上折子请朝廷拨一笔赈济银子,但李小囡说不用,她应该能找到出钱的地方。
“有了啊!”李小囡笑的眼弯弯,“原本呢,这十里河两边的地块我是打算送一半卖一半,卖的这一半的银子用来清淤,先清淤,之后再一点点把河道两边修起来。
“是货栈行提醒了我,货栈行和刘当家说,能不能让他们修几个码头,他们愿意出码头那一段河道清淤和修缮的银子。我们就新列了一条:各个地块可以修码头,也可以不修,修码头的话就要把自己门前的河道清淤和修缮的活包下来,不修那就不用包。
“今天出去的地块都是要修码头的。”
顾砚笑出来,“你这个可真是……都修码头的话,那河道要拓宽了?”
“当然。河道清淤修缮不能分成一家一家,他们出工出料,怎么修要照河道司的规矩,何老掌柜和大堂伯、洪家,还有华亭路家几家出面担保,和各大行会借了银子出来,这条河要先清淤疏通,流动起来,银子就来了。”
两个人说着话,下了楼梯。
……………………
陈牙头领好路引回到自己那半间门脸的牙行,就他和三个徒弟忙不过来,把老娘、媳妇也叫出来,把银子换成一个个的铜钿,找船,去看尹东家和陆东家的地块,找人搭住人的棚子,上百人到了得有地方住,还要被褥什么的,最好再找好能做上百人饭菜的厨子,尹东家和陆东家用不用在她们,他这边不能疏忽了,还要准备带过去的干粮,都是灾民,肯定都是饿着的……
陈牙头忙的大冬天一声热汗。
“陈牙头在吗?”门口有人伸头笑问。
“我就是,您是?”陈牙头急忙放下手里的铜钿,笑迎上前。
“鄙姓马,是聚德粮行的掌柜。”马掌柜一脸笑不停的欠身。
“马掌柜,马掌柜这是?”陈牙头看着客气恭敬的过份的马掌柜,看着样子不像是他的客人,倒像是要做他的生意。
“是这么回事,听说陈牙头领了大生意,要去挑不少人?您看,能不能让我们粮行跟您搭个伴儿?”马掌柜陪笑道。
“噢!”陈牙头拍了拍额头,明白了。
他也是忙昏头了,照理说,马掌柜一说是粮行的,他就该明白马掌柜找他干什么。
“这得看您这里的价儿,我接的这两位东家都是做人极讲究的。”陈牙头心思灵巧。
“好说好说。”马掌柜急忙笑应。
“马掌柜里面请,坐下说话吧。”陈牙头往里让马掌柜。
“陈牙头请。”马掌柜急忙先让陈牙头。
两人坐下,嘀嘀咕咕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谈好了这一趟合作,陈牙头把马掌柜送出门,长长舒了口气。
他人手不够,他们粮行可有的是人,现在连船带人都有了!
现在,他带上一个徒弟,一条小快船装上铜钿、干粮,现在就能启程了,等他到地方挑好了人,马掌柜的粮船就该到了,这回程的船就有了。
陈牙头点好铜钿,媳妇也买好几筐大饼回来了,和老娘一起包了几大包咸菜,装到小船上,陈牙头带着大徒弟连夜启程北上。
第370章 影响
陶会长没坐车,虽然从西水门外到到他在平江城内的那座宅子很近,可他还是觉得坐车太慢,坐在车上他也觉得闷气,可骑在马上,冷风扑面,又让他感觉到一种透骨的寒意。
从朱家手里接下江南丝绸总行会长这个位置后,他这日子好像就再也没顺当过。
迎着寒风,陶会长再一次满腔悔意,他当初真不该生了贪心,真不该接下这个会长!
陶会长满腔的悔意还没散去,前面已经到了。
陶会长踩着下马石下来,捏着马鞭背在身后,阴沉着脸径直往里,进了二门内的聚源厅。
聚源厅内扑面的暖气让陶会长紧绷的面皮松缓了些。
等在厅内的七八个行老正围成一大圈,没滋没味的喝着茶,等的心焦,见陶会长进来,急忙站起围上来。
“骑马回来的,容我缓一缓。”陶会长穿过众人,在上首坐下,接过老仆递上的热汤,一口一口喝了大半,将汤碗递给老仆,看着众人道:“都坐下吧。今天一共招了五十六家,说是够了,暂时封盘了。”
一圈儿的行老鸦雀无声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打破静寂,“那地块虽然不要钱,可立时就要动工,还要照百年基业来造,这是哪家?”
“福建七八家会馆手笔都大,河南河北一对一对的要,平江城的货栈行要了不少,其他的,细布行、平江丝绸行,李家,洪家,这些都是早就想到的。”陶会长的话顿了顿,看了一圈儿众人道:“还有陆家。”
“哪个陆家?”一个行老失声问道。
“还能有哪个陆家?华亭陆家。”陶会长没好气的答了句。
“他们家不是王相的姻亲?亲近得很,王相那个小孙子年年都到陆家住一阵子。”挨着陶会长的行老还是有几分不敢相信。
“我前儿就跟你们说,陆家出面担保河工银子,你们都不信。”离陶会长最远的一个年青的行老忍不住道。
陶会长转头给自己倒茶。
“咱们现在?”离的最近的行老问陶会长。
“先前,信是大家都看过的,事儿是大家议定的,现在,大家议议吧。”陶会长倒好了茶,却没喝。
宗思墨那封亲笔信他看过之后就给行老们一个个看过了,宗思墨的信里写的清清楚楚:
淮南两路灾民众多,要南下就食,正是要杜绝铺张,节俭赈济的时候,却要大肆铺张、大兴土木,实在是无知无畏,王相对此很生气,再说嘱咐他嘱咐江南丝绸行等处,要节俭为上,为国分忧。
这信的意思明明白白,他们商量了之后,一致觉得王相为相多年,老成持重根深蒂固,应以王相为先,这场招商会他们不能不去,但也不用都去,陶会长一个人就够了。
这场招商会,那位何老掌柜既然出面站台,那就不会一家都没有,至于能招多少家,他们都是算过的,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二十家,可现在,半天,五十六家。
“先看看?”一个行老声调游移的说了句。
“看……”
“老爷!”
行老的话被外面管事的声音打断。
“怎么啦?”陶会长不耐烦的问道。
小厮掀起厚帘子,宅子管事进了门坎,垂手禀报道:“老爷,有人来收旧被褥,价钱很不错,下人们的旧被褥今年要换掉的有不少,您看要不要现在就换?这个价钱划算得很。”
“为什么收旧被褥?为什么价钱划算?去问问。”陶会长想到了什么,立刻吩咐道。
“是。”
管事出去回来的很快。
上一篇: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