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凌
“妈,你们不用去秦家那边。”宋凤兰道,“他们不是很满意我的。您现在过去,他们也是避之不及的。就算你们平反了,但是还是得等等。”
等到十月会好很多,再等到一九七七年高考恢复,再后一年,改革开放。等到那个时候,宋家就不用这般低调。
“妈,你们刚刚从农场回来,好好养身体。”宋凤兰道,“还有大哥他们,回城了,先好好养着。”
“好,妈知道了。”宋母道,“你也注意一点。航宝呢?”
“他在家里,刚刚睡了。”宋凤兰道,“等明天,我们家要装电话,到时候,在家里就能接电话。”
“好,好。”宋母落泪了,他们这些年过得很辛苦。
宋母没有想到他们能回城,她甚至想着要是回不了城,那也没有法子。宋母忧心,身体差了很多,她这样的还算好的,有的人受不了,直接自杀的都有。
好在,让他们熬到回城了。
宋家人回城,这是一件大事情。宋母提了东西去于小姨那边,于小姨收留了宋凤兰那么久,宋母自然要感谢于小姨的。
清早,于小姨看到宋母,她还有些心虚,她觉得自己拿了宋家不少东西,但是宋凤兰在自家过得不算很舒心,宋凤兰还去随军了。
“小妹。”宋母没有怨怪于小姨,她认为于小姨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在那样的情况下,于小姨能让宋凤兰留下来,她还帮着宋凤兰带孩子,这很了不得。要知道很多人家事先拿了好处,他们还翻脸不认人。
“我们家平反了。”宋母道,“以后,我们住在首都,家里的房子退回来一套了。”
“是吗?”于小姨原本还想着她姐姐是不是回来几天就又要回去,她听到她姐姐平反了,她安心许多,“这是一件大喜事,凤兰知道吗?”
“她知道了。”宋母回答。
“是秦家帮了你们?”于小姨问,很多人都觉得是秦家帮衬了宋家,毕竟秦家非常能耐。
宋母摇摇头,“不是他们。”
“不是他们的话……”
“是你姐夫大哥的朋友。”宋母没有说宋凤兰的能耐,有的事情不好说,还是先别说比较好。只要家里平反,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能回来,这就不错了。”
“凤兰去随军,短时间内,可能没有那么快回来。”于小姨道。
“她随军也好。”宋母道,“家里好起来,等她回来的时候,我们一家子也能团聚。这些日子,麻烦你照顾凤兰母子。”
“都是一些举手之劳。”于小姨道,“我也没有做多少事情,都是一些简单的事情。我有没有做好的地方,我……”
“不错了。”宋母阻止于小姨继续说下去,“难为你了。”
于小姨红着眼睛,宋母理解于小姨,于小姨上面还有婆婆还有其他婆家人,自己这个妹妹太不容易了。
另一边,秦大嫂得知宋家平反了,她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首先想的是不是秦父去帮助宋家平反了。这得耗费多少人脉关系进去,最近一阵子形势很动荡,秦父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做这一件事情。
“爸是不是疯了?”秦大嫂私底下跟秦大哥说话,“他这么帮着宋家,就不怕把我们家牵累进去吗?”
第23章 装电话他做的还不够多
“爸?”秦大哥皱起眉头,“爸没有说。”
“要不是爸,宋家人能在这个时候回城?”秦大嫂不相信秦父没有帮衬宋家,秦父一定在私底下帮衬宋家了,“多少人盯着我们家,爸这么做……”
“不一定是爸。”秦大哥道,“这么大的事情,爸不可能不跟我商量。爸早就退下来,明哲保身。”
秦大哥清楚地知道他父母没有跟宋凤兰多接触,也是怕宋凤兰影响到自家。
“总有点关系的。”秦大嫂还是这么说。
这时候,秦一舟的舅舅林医生去了宋家,林医生学过中医,也学过西医。林医生没有被下放,家庭条件还可以,有时候还有去其他地方看看。宋家下放的农场距离首都不算特别远,坐火车的话,几个小时能到。
秦一舟看上宋凤兰,两个人还没有结婚的时候,秦一舟知道宋家父母下放,他便拜托他舅舅去看看宋父宋母。他舅舅手里有药,还能带一些给宋父宋母,平时也能寄一些东西过去。秦一舟经常要执行任务,要做其他重要的事情,他不一定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在秦一舟和宋凤兰结婚之后,林医生还有特意去农场那边,每年两三次,他给宋父宋母检查一下身体,给他们带一些药。有的药是强身壮体养生的,宋父宋母本身不是干粗活的人,他们去干粗活重活必定很辛苦。
宋父和宋母回来了,林医生不用去农场,他便买了一些东西过来。
宋母见是林医生来了,连忙把林医生迎了进去。
“林医生,快坐下。”宋母给林医生倒茶。
宋母的大儿子大儿媳妇的孩子病重,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打电话给林医生,也是林医生帮着忙前忙后的。宋母特别感谢林医生,她知道要不是秦一舟的关系,林医生不可能这么帮衬他们家。
“我们都还没有给您医药费,您怎么还送东西给我们。”宋母不好意思。
“都是亲家,何必计较这些。”林医生笑着道,“你们也不用给我医药费,你们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可以把钱捐给福利院。福利院里的孩子也可怜的,他们不容易。”
“行,都按照您说的做。”宋母道,“我们能回来……”
“你们有一个优秀出色的女儿。”林医生道,“还有你们的兄长,你们兄长那般厉害。”
“人死如灯灭,没有什么可说的。”宋母叹息,说了又有什么用,人死了,没有带来更大的好处,那些人怎么可能觉得他们好呢。人死在国外,那些人会说宋行云是为了他自己死的,不是为了国家死的。
与其挣扎,倒不如从容一点,配合一点,还能少受罪。
“一舟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你们平反回来。这是好事情。”林医生道,“一舟让我交代你们,不用去秦家那边。你们是女方父母,合该是他们拜访你们才对。一舟平时在部队,总有各种各样的任务要执行,他没有照顾好凤兰,也没有照顾好你们。”
“他可以了。”宋母道,至少秦一舟还愿意跟宋凤兰结婚,宋凤兰都说了,当初宋凤兰被设计,两个人机缘巧合在一起。宋母知道秦一舟这样身份的人,他要不想跟宋凤兰领证结婚,他能有很多法子,秦家那边的人也不愿意让秦一舟跟宋凤兰在一起。
“哪里可以,他做的太少了。”林医生道,“成天都在外头,都没能好好照顾妻儿。还得让妻儿住在娘家人那边。”
林医生曾经提出让宋凤兰住到林家,秦一舟拒绝了。林医生是秦一舟的舅舅,也是秦大哥的舅舅。秦大哥那些人也会过去,等到后面,受罪的还是宋凤兰。
秦一舟又不可能直接从部队离开,他无法离开。要是他离开部队,转业到宋凤兰的身边,怕是宋凤兰更遭罪。
为什么秦一舟想着跟宋凤兰离婚,一是宋凤兰不爱他,他不想耽误宋凤兰的一辈子,二是他觉得自己很无能,保护不了心爱的妻子。
秦一舟没有反抗父母太多,他确实跟父母说让宋凤兰住在于小姨那边,父母同意了,结婚的时候,父母不同意,他也抗议了。但在日常生活之中,秦一舟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他能做的就是寄钱寄票。
“我过来,给你们把把脉。”林医生道,“瞧一瞧,到时候也可以跟一舟说说。”
“麻烦您了。”宋母感慨,秦家那边对他们或许冷漠一点,但是秦一舟的舅舅很不错。
要不是秦一舟,宋父和宋母等人在农场受到的苦楚更多。秦一舟跟宋凤兰结婚之后,宋父和宋母的日子好过许多。
秦一舟没有特意在宋凤兰的面前说,一点小事情而已,没有必要去说。
这一会儿,秦一舟在部队被叫到赵政委那边,赵政委已然知道宋凤兰的厉害之处。上头有命令,让他们务必保护好宋凤兰。他们部队跟研究所距离这么近,就是为了保护那些科学家。
“以后,你早些回去。”赵政委道,“这一次的任务,你就不要去了。”
“什么任务?”秦一舟问。
“不用你去。”赵政委道,“现在,你最重要的任务,保护好你的妻子。这是一致通过的命令,你是宋凤兰同志的丈夫,你多在她的面前,也没有人会怀疑。你妻子的伯父在国外被暗杀,那些人一定没有想到你妻子还能这么出色。”
赵政委叹了一声气,他们这些人原先都不知道宋家人那么厉害。宋凤兰横空出世,一下子拿出那么好的东西,上头也懊悔,那些人想着如果让宋凤兰早早去研究,是不是能研究出更有用的东西。
天才,那也需要实地操作,需要研究材料。若非宋凤兰当了初中老师,她能接触到一些材料,否则,她还不能达到现在的成就。
宋凤兰有了一定的成果,她没有想着隐瞒,对国家没有怨言,而是直接拿出来。可见宋家人一心为国,他们没有别的想法,他们都是很纯粹的人。
“这些年,你努力做任务,不就是为了让你岳父岳母能早日平反吗?”赵政委道。
秦一舟多做任务,多赚功勋,他希望自己能帮衬上岳父岳母。最近形势动荡,秦一舟也觉得机会就在眼前,他先前让农场那边的人对宋父宋母好一点,不让宋父宋母的身体继续垮下去,但真要让岳父岳母回来,那还很难。
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靠着自己双手靠着部队武器去做任务的人,他不去做,别人也会去。他能完成的,别人也能完成的,他不是多特别的。
秦一舟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有一次执行危险任务的时候,秦一舟还写了遗书。秦一舟担心妻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怕自己没了之后,妻儿过得不好,他在遗书里写自己死后抚恤金都归妻儿,写要是儿子发生意外,那些抚恤金也得给妻子。还有就是要是他没了,妻子可以带着孩子出嫁,妻子可以不用把孩子送去秦家,妻子要想把孩子送去秦家,也可以。
在宋凤兰的面前,秦一舟没有说这些话,他认为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没有必要去说。是他自己选择去执行那些任务,又不是妻子逼迫他去做那些事情的,他做了那些任务的,对他的前途也有好处,所以,不能说他是为了岳父岳母。
“我做的努力,不如我妻子。”秦一舟道,“她做了最大的努力。”
“巾帼不让须眉。”赵政委道,“我们刚刚知道的时候,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要知道赵政委之前听妻子说的都是一些琐碎的家长里短的事情,他还想着宋凤兰跟其他军嫂都差不多,宋凤兰就是一个小女人,一个处理那些琐碎之事的人。没成想,人家是一个有大能耐的,这也难怪宋凤兰不爱去石桂兰的面前。
确实,这般优秀的人不该被那些琐碎的事情给耽误了。
赵政委又觉得自己的妻子没有把事情处理好,妻子还是有点偏向石桂兰。许参谋家的妻子石桂兰在这边多年,难免让很多人下意识站在石桂兰那边,一个个都觉得石桂兰是老人,他们就该站在石桂兰那边。
这是错误的!
这种老旧的观念害人!
“不是没有让你去做任务,你保护好你妻子,保护好研究院,这就是最重要的任务。”赵政委道,“不要忘了,我们这个部队最重要的任务。我们是陆军,不是空军,但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空军有人在这边,他们也是为了试飞等,飞行员也是祖国宝贵的财产。
“接受命令。”秦一舟道。
“你跟你妻子也好好聊聊,培养培养感情。”赵政委道,“你之前还不知道你妻子这么厉害吧?”
“不知道。”秦一舟摇头,他只以为自己妻子是一个普通的初中老师,如果他知道妻子有这般能耐的话,他一定让妻子早早进研究所的。
“夫妻之间,还是得相互了解一下,不是你做你的,她做她的。这也不怪弟妹先前没有告诉你,没有尘埃落地,你会相信她一个高中毕业的初中老师会这些吗?”赵政委道,“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我们是不相信的。”
赵政委说的是大实话,他们只会觉得宋凤兰在开玩笑,宋凤兰绝对没有这么强大的能力,一定是宋凤兰忽悠人。
“我们又不是科研人员,哪里懂得这些。就算弟妹把那些资料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都看不懂。”赵政委看向秦一舟,他希望秦一舟跟宋凤兰能好好相处,夫妻之间需要了解,这样才能携手向前。
别人都说宋凤兰不随军,那些人怎么不说秦一舟没有陪在宋凤兰的身边。
赵政委听到上级领导的话,他们都觉得宋凤兰还能活着,这已经很了不得了。若是早早让外国敌对势力知道宋凤兰的存在,指不定宋凤兰已经步上她大伯的后尘。
这是一件让人想想就毛骨悚然的事情,让人后怕。
国内被暗杀的科学家不在少数,要回国的科学家也被暗杀,外国反动势力不容易他们国家强大。
“你也该当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了。”赵政委道,“都说忠孝两难全,婚姻和忠心,何尝不是如此。你有机会,该好好把握好。我们这些人,难免忽略家里人,要让他们承受更多的东西。”
赵政委年轻过,他知道这里面的难处。妻子也曾经跟他吵架过,他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顾到家里的那些事情。妻子说他什么时候才能多看看家里,他什么时候能知道家里人的难处,她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需要关心。
赵夫人跟赵政委发生过争吵,赵政委知道很多军嫂都有过相同的处境。他们这些人没有对不起国家,但对不起小家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他们直接把小家的那些东西都扔给妻子,他们没有多付出。
“知道。”秦一舟点头。
宋父宋母平反了,赵夫人直接跟家属院的一些人说了。有的事情还是得说说,免得这些人带着偏见欺负人。人家宋凤兰都进研究所工作了,也不需要跟这些人争什么。
宋凤兰没有住在筒子楼,也没有抢占他们的工作,宋凤兰不欠他们。
“什么?”石桂兰在大树下听到赵夫人的话,她愣了,“怎么可能?”
“这是真的。”赵夫人道,“秦团家的伯父为了回国效力被暗杀的,宋家不该遭遇那些事情的。”
相关部门让人统一口径,宋家被平反是因为死去的宋行云。宋行云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科学家,要是他还活着,他能做很多事情,要是他没有想着回国,也就不会被暗杀。
“你当宋凤兰怎么成为苏教授的侄女的?”赵夫人道,“苏教授跟宋凤兰的伯父认识,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凤兰也聪慧,有她伯父的风采,苏教授他们得知宋家人的遭遇,都十分震惊,悲痛不已。”
“……”石桂兰不明白了,这些人之前不知道宋家的事情吗?他们之前一定知道,之前不帮衬,现在来帮衬,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