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封失败,黄仙姑她魂穿70了! 第387章

作者:酷爱晴天的小猪 标签: 穿越重生

  四娘道:“是孩子们天性善良,我只是适时的引导而已。”

  “爸妈还有弟弟他们准备一直在青海生活吗?”岳屿森问道。

  四娘看着相册中的家人,心里无比的温暖,这种有家人的感觉真好,她说:“爸爸打算进申请调回京市的研究员,妈妈也想带着宇哲回京市生活,那里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小孩子学习成长。”

  “那挺好。”岳屿森赞同岳父岳母还有小舅子回到京市生活,青海那边条件有限。林庆原与杨朝英为国家付出了那么多,他们也该是时候退居二线了,毕竟孩子还年幼,他们夫妻得陪伴孩子长大。

  可能总给妈妈杨朝英吃各种的灵植灵果,小弟林宇哲天生就是极品木系灵根,四娘直接让黄大毛收林宇哲为徒弟,传授弟弟关于种植催生的技艺,大毛连连保证一定会好好的教导这个孩子。

  四娘蛮喜欢这个弟弟的,她还亲自教导弟弟林宇哲如何吐纳吸收灵气,这小家伙一个晚上的时候就引气入体进入炼气期,这居然还是一个修炼的小天才。姐弟两人相差将近二十岁,但是感情十分的融洽。

  岳屿森饶有兴致的听着四娘说着家里的发生事,他要把这段时间缺席的经历都补回来。

  糖葫芦也凑过来看照片,当他看到自己小时候奶娃娃时候照片的时候一脸惊奇,还问:“这个孩子是谁啊?”

  四娘与岳屿森被他逗笑了。

  四娘说:“傻孩子,这不就是你么!那时候你不怎么睁眼睛,瘦瘦小小的跟小猴子似的。”

  “对,那是我。我小时候居然这么小。”糖葫芦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有些记不清当奶娃娃的事了。

  时间总是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一眨眼四娘与岳屿森成婚过年,三个孩子也逐渐的长大了。

  “你现在也是小孩子!”四娘亲昵的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

  糖葫芦不同意,她说:“我才不是呢!我现在是大孩子了。下半年我都要念初中了。”因为糖葫芦跳级了,三小只连跳了四个年级。没准能够创造最小念大学的神话。

  

第743章 回黑省,首届修仙学院开学了。

  六月中旬老岳一家五口返回了黑省老家,如今的村子可是红旗镇远近闻名的富裕乡村,这几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岳支书的带领下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自从分田到户以后,岳忠华一心的扑倒了村里工厂的建设上,在四娘的建议下只保留了古井佳酿这一项很产,其他全部将配方卖给大厂生产,产品不在多而在于精。

  其实岳忠华万般不舍,觉得那些都是赚钱的项目舍弃实在太可惜了。还是三儿媳开导他,村里的条件毕竟有限,商品过多无法保证质量按时交货,转让出去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

  岳忠华知道三儿媳比自己看的长远,因为配方都是四娘提供,理应她拿大头。四娘没有要,而是把这笔钱留作建设家乡,修桥铺路修村里的学校,帮扶那些贫困的家庭。

  岳忠华被儿媳妇的大格局惊到了,这些配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很少有人看到钱不会心动,三儿媳居然拿她应得的钱投资建设家乡。

  二嫂一家已经搬到了红旗镇居住了,村里的老宅保管的很好,一方面岳忠华一直在看护,还有十二花神之一的梅花一直留守在这里,四中下无人的时候她还现身与四娘请安。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鳌龟天壶背上的仙山大东北职业技术修仙学院正式营业了,校长金蟾子,副校长灰仙子央,学校的老师筛选都是灵界各族优秀的人才,东北五大仙都派遣各族旗下顶尖的弟子进行教学,时不时五仙也会进行教学,白家这边派遣是一个老太太,人称白老太太,白小玲得管她叫一声姑姥姥,她负责学校的中医药学,常住学校,学生们有个头疼脑热她都负责诊治,这老太太一直在西伯利亚隐居,这次要不是白娘子与非墨白(白老大)三番五次上门邀请,恐怕她老人家都不会应下这个工作。

  首批招募的学生还有一个人族学生,这个人便是许鸥鹭的小弟许亚军,原本就要高考了,但是听师傅说修仙学院的时候,决定来这里深造。

  幸好许家是一个极为开明的家庭,不介意儿子念什么学校。许家夫妻还亲自送儿子许亚军入学,在这里受到了剧烈的震撼。

  东北修仙学院的出现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学校的设计图是四娘一手设计的,现代与古代的剧烈碰撞,古典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光学校的设计图前前后后就更改了不下二十个版本,四娘力求尽善尽美,教学大楼,运动会场,图书馆,学生公寓宿舍,还有实验室大楼,老师办公大楼,室内公园,飞行训练场地,校内设置了五个食堂,包含了所有的菜系,甚至还免费发送辟谷丹,品学兼优的学生们甚至还有全额奖学金,九年一贯制,毕了业就能够独当一面了,学校还会颁发毕业证,帮忙推荐适合学生的工作。学生们也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学校剪彩那天四娘还去观礼了,场面极为的热闹,金蟾子把这件事办的极为的漂亮。

  四娘不限制三小只以后念哪所学校,凭着他们的悟性再加上有良师引导,就算不念修仙学院实力也不会弱。

  岳小娥实在是太忙了,要不然她也想回老家看看,现在家务活都是张鹏在料理,按照他目前的学习进度,明年就能够提前毕业了。

  眼下夏收刚刚完成,入了伏以后天气特别的闷热,四娘与岳屿森在村里溜达,三小只已经壮壮哥还有妞妞妹妹出门去玩了,小孩子都这样一刻都待不住,有狐八一跟着四娘倒是不担心他们会遇到危险,金毛犼咪咪也跟过来,它自己自个飞过来的,嘴角还傲娇的表示绝不会跟过来。

  就在今年初小土豆养的那盆幽昙玄幽花终于萌发了,看来养这种奇花需要极高的耐心。

  村里都热情的跟夫妻两人打招呼,一些相熟都会寒暄几句。没想到居然遇到了谢大丫,如今的谢大丫看着特别的苍老憔悴。据说他三儿子生不出孩子,最后跑到了京市看病花了不少的钱,因为是南方这边有问题,妻子闹离婚,反正闹的挺难看。最后婚没离成谢大丫的三儿子收养了一个孩子,村里都说谢大丫爱嚼舌根子,这是她的报应。

  据说给老三看病,老谢家闹的鸡犬不宁,最后甚至闹到了大队直接分家了,现如今大儿媳跟二儿媳妇各过个的,在村里遇到婆婆连一句话都不说,谢大丫如今夹着尾巴做人再也不敢乱说话了,明明跟张莲花是同岁,如今看着就像两代人似的,看到张莲花都谢大丫都会绕路走,生怕张莲花跟她说话,明明只是在说她家的事,但是每一句都在往在心窝里插刀子。

  四娘主动跟谢大丫打招呼:“谢婶子你是打算去哪啊?”

  “我没啥事。”谢大丫甚至觉得这两口子感觉刺眼睛。

  “婶子好久不见,叔叔身体如何?”四娘礼貌的跟她说话,要不是当年谢大丫四处造谣,她不会这般顺利的嫁给岳屿森,说起来谢大丫还是他们的媒人呢!

  “挺好的!”

  “我家还有事,我先走了。”谢大丫灰溜溜的走着,跟张莲花儿女相比,她家的孩子就没有一个省心的,真是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

  四娘跟岳屿森当年的事,谢大丫在村里四处造谣。

  岳屿森道:“谢婶子一向这样,再加上她跟咱们娘不对付。多亏了她让我娶上了这么好的媳妇。”

  这一次四娘回黑省,带回了不少的好东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全部都有,这些都她用老教皇的全球黑卡购买的,搭乘阿才开的仙舟,一来一回没有用多久的时间,这要是搭乘飞机就没有这么快了。

  四娘为公公婆婆选的衣服没有那么出挑,穿出去也不觉得突兀,给二嫂买的衣服都是巴黎还有米兰的新款,徐冬冬爱不释手,最近她一直在服用四娘邮寄的瘦身丸,打算减肥成功以后再穿。这瘦身丸还是糖葫芦炼制的。

  四娘对待每一个家人都十分的真诚,只要他们愿意以诚相待,她都不会占对方的便宜,反而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一家人就是需要这样和睦,才能够长久的昌盛下去,如果各怀心思,这样也过不到一块去。

  

第744章 跟王编辑讨论剧情,前往沈城。

  如今村里已经没有下乡的女知青了,闲置的知青点也有人家搬进去居住了。可能是回到了老家岳屿森十分的高兴,给四娘讲着自己小时候的种种的趣事。

  比如爬树掏鸟蛋,藏在草火堆里吓唬自家二哥岳二奎,他还在河边找到一块自己画了小人的石头,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还能够看到两个手拉手的火柴人。

  “这个是你,那这个人是谁啊?”四娘笑着问道。

  “我感觉这个人是你,那时我做了一梦,怕自己忘记变刻在了石头上。”岳屿森解释道。

  四娘接着问:“那你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记不清了,但是我感觉我梦到的那个人一定是你。”岳屿森的语气十分的肯定。

  人都对自己故乡有很深的情谊,其实所谓的故乡不过是祖先们最后一个落脚的地点,其实人类是一个一直在迁徙的种族,每个居住在此地的人追溯起来其实都是异乡人。

  明明有一种缘分让岳屿森长大以后遇到了四娘,让他们两人结为夫妻。

  四娘低头仔细的看着那幼稚充满的童趣的图画,这完全是小学生涂鸦的水准,还好痕迹深要不然早就看不见了。

  刚回家她就听公公岳忠华说有阳城的电话找她,对方是杂志社的女编辑姓王。四娘去了村委会接电话,刚走到电话就响了,她拿起了话筒。

  “小林咱们杂志社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那信件是一麻袋一麻袋的,读者们希望知道下面的剧情。”

  自从上一部小说大火了以后,四娘的第二部作品是古装穿越轻喜剧,讲述是来自未来2035年的女孩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偶遇受伤王爷发生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女主角用她独特的现代思维与古代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还有女孩身边那些未来的高科技也让人眼睛一亮。

  这部小说集合未来幻想,穿越时空,浪漫轻喜剧,还有惊险刺激的大冒险。未来与古代的交织重叠,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的作品。

  其实四娘就是上一部现代题材写累了,准备写一些后世烂大街上的穿越题材。没想到又引发这么巨大的反响,甚至有学者在报纸上公然批评四娘的小说,胡扯扒瞎完全是误人子弟,这些都是文化糟粕。对于报纸上的批评之声,四娘一律选择视而不见,原本她写的小说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教育人,她只是想体验一下天马行空编撰故事的乐趣,要是那么教条死板还不如看史书,可惜史书有些也是后人编撰修饰的。真实的历史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王小米跟丈夫陆有才在地藏庙对着地藏菩萨立下宏愿,今生要做满一万件善事。如今王小米可是公益达人,帮助孤寡老人,帮助失学儿童。开办公益售卖活动,还跟陈编辑申请在杂志里推出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版块,她负责回信筛选,帮助那些感情受挫的人重拾信心。

  “小林你的故事实在太精彩,我都不禁看入迷了,我感觉这部小说要是拍成电视剧一定超级精彩!”

  其实影视剧火爆是一门玄学的事,要不怎么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因为脑洞大剧情跌宕起伏篇幅还长,四娘打算让灰仙子央港城那边的电视台全权负责,可以到大陆这边取景,先拍第一季二十集看看反响如何,然后在考虑拍摄续集,毕竟现在小说还在连载阶段。

  四娘与责编王小米讨论很多关于小说的剧情,王小米担心里面有很多奇幻的场景,恐怕难以还原。

  四娘让她放心,阿格优组建的特效小组极为的先进,年初的奥斯卡获得多项的大奖。这部影视剧要么不拍,要么就用最好的团队。

  原本计划今年上映的唐朝电影又延期了,导演那边精益求精不断的延长拍摄的时间,幸好阿格优财大气粗要不然非得亏本不可,如今的预算已经是当初策划的十倍了。电影是一门艺术,还是最烧钱的艺术。

  见正事都问完了,王小米悄悄的问:“小林你说我现在做了多少的善事了,感觉也没有个数啊!”

  四娘被王小米逗笑了,敢情她想知道到底做了多少的好事了。

  “这好办,我送你一幅万梅图,这画中的梅花开的了多少朵就代表你做了多少好事。急切做善事一定要从心出发,切莫斤斤计较。”四娘提醒道。

  “谢谢小林我知道了。”王小米对四娘的话深信不疑,她这边刚撂下电话,前台就说有人给她送了一个礼物。

  王小米看到一个古朴的卷轴,展开看到一株梅花树,上面已经绽放了不少的梅花了,不过大多都是含苞待放的,王小米数了数已经有一百朵了,这跟他们夫妻做的善事差不多,她打算将这幅画挂在家中时时提醒自己。又想起四娘提醒她做善事一定不能够有功利心。

  现如今王小米已经体验到了做善事的乐趣,看到被自己帮助的获得幸福,她觉得十分的满足。

  最令人她欣喜是丈夫陆有才比她都积极,强迫自己跟外界接触,他会跟自己做善事做好事,每一天都会跟自己分享今天都发生了什么。

  在老家逗留了半个月的时间,老岳家一家五口没有急着回沈城,而是搭乘铁皮火车南下来到了沈城,辽省的省会。北区战区的军区总部就在这里,岳屿森过来探望战友,四娘则是探望韩梅梅,就是跟她一起当小学老师的那个韩梅梅。她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哈市当了一段时间老师,然后自己申请调任到了沈城当老师。这期间她跟张成还有李雷先后分手,主要张成劈腿被抓,李雷是一个没主见的妈宝男,她实在受不了,直接快刀斩乱麻结束了这段感情,这些年她于四娘一直都是书信联系,时不时两人还会通话。

  一家五口住在军属的招待所,来接他们的是岳屿森的战友刘敏达,两个人在同一个军区当了三年的战友今年三十岁部队营长,只可惜感情不顺,前妻公然出轨小男友,他留下心理阴影至今都没有结婚。

  刘敏达十分羡慕岳屿森的家庭,漂亮聪慧的妻子,还有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家的人催得紧,他最近也在相亲,只是都没有看对眼的,总觉得没啥感觉。

  

第745章 去沈城故宫,探望韩梅梅。

  刘敏达给老岳家五口人开的是三室的套房,夫妻俩住一间,小铃铛住一间,小土豆跟糖葫芦合住一间,有独立的洗浴间,还有客厅。电视电话录音机一应俱全,拉开窗帘还能够看到窗外的景色。

  这种高级套房,通常都是给师级以上干部居住,多亏了刘敏达要不然还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

  战友之间多年未见,依旧十分的热络亲热,丝毫没有生疏。就像岳屿森自己所说的,部队里面培养的感情通常都会伴随一生,要是他遇到困难战友们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

  刘敏达宴请老战友一家人来中街老边饺子馆吃饭,这里的饺子馅大皮薄,他们的特色是煸馅水饺,就是提前将肉馅煸炒出香味,加入韭菜,虾仁等食材,据说外地来沈城都会尝一尝他们家的饺子,除了饺子饭馆里还有不少的特色东北菜,锅包肉,溜肉段,雪绵豆沙等等,小铃铛与糖葫芦蛮喜欢雪绵豆沙的,一盘差不多被两个小家伙都吃光,见孩子们这么喜欢,刘敏达当即招呼服务员再上一份雪绵豆沙。

  中街可是沈城最早的商业街之一,道路规划整齐一眼望不到头,两侧的高楼与老式的建筑相互交织,让人有一种在古今穿梭的奇妙感觉,街头上的行人大多穿着朴素,相较于风气开放的南方阳城人,这里的穿着没有那么时尚,偶尔能够看到烫着波浪卷穿着连衣裙的女性,时代的风已经悄然的吹到了这座东北省会城市。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饭后糖葫芦吃了一颗自己研发的健胃消食丸,这小家伙居然吃撑了,小铃铛吃饱便不再吃了,小土豆则是点到为止,绝不会多吃一口。他可是极为自律的小孩子。

  饭后老岳家五口人在中街溜达漫步,这个时候管理还不规范随处可见沿街摆摊的小商贩,在往前走就是沈城故宫了十分的小,体量完全没法跟京市的故宫相比。这时候参观沈阳故宫的门票是2元钱,儿童票1元钱。身高不高过一米的幼儿免费。随时买票随时可以进去参观。

  别看刘敏达在沈城当了好几年兵了,但是他从未来过沈城的故宫。这个时候旅游业并不发达,外地来沈城故宫参观的并不多,沈城故宫的景观也不多,好多都是建国后陆续修护的,好多的都是空房子,一个小时就能够逛完,没想到清朝的妃子居住的环境那么小屋里也偏暗,感觉有些令人压抑。听这里的讲解员说,寝殿围栏内一些物品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董。

  小土豆兴致缺缺要不是弟弟糖葫芦一直拉着他,他都不愿意看,觉得无趣无聊,还不如在外面晒太阳,这小家伙特别喜欢晒太阳,关键这孩子怎么晒都不黑特别的白净。对陌生人他总是淡漠疏离,把仅有的温柔留给了家人。

  四娘拿出了相机给孩子们拍照,还给岳屿森与战友刘敏达拍一张合影,刘敏达又帮着老岳家五口人拍了全家福。

  从沈城故宫出来,刘敏达买了在街头买了六串中街老冰棍,两毛钱一根十分的划算便宜,这老冰棍奶香浓郁,乃是沈城人民夏日解暑纳凉的必备品。售卖小商贩用泡沫箱子装着来冰棍上面还盖有一个小被子,这样就可以售卖小半天的时间。据说老冰棍是因为投料工失误无意中被创造出来的,在窗口试销每只三分钱,结果当日就售罄了供不应求,伺候老中街冰棍的名头算是彻底的打响了。

  之前四娘曾经在哈市给三小只买过有名的马迭尔雪糕,奶香浓郁,入口丝滑,甜的恰到好处售价为五毛一根,一家五口还中央大街溜达了小半天的时间,八零年代的哈市极为的繁华,完全可以媲美后世的北上广是很多南方人向往的地方,后来随着东北重工业的衰败,一切都开始走向下坡路,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共和国长子的付出努力。

  这个时候人们精神富足朝气蓬勃还没有经历下岗潮的冲击,这个时候能够在厂子上班是一件十分的有面子的事,大工厂内有医院有学校有托儿所,不加班不熬夜还有午休时间,单位还分房子,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东北人是最幸福的时候,很多八零后就在这般富足的环境中逐渐长大的,都说东北计划生育做的好,家家户户都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关键这个时候你要是超生可要被通报辞退的,为了手中的铁饭碗也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得不说东北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方,重男轻女也最轻的地方,在沈城老爷们被家暴都是常有的事,东北女人的战斗力可不是闹着玩呢!

  溜达了小半天的时候,四娘让岳屿森带着三小只回招待所,她则去看望好姐妹韩梅梅。

  按照之前韩梅梅给她留下的地址,她一路找到了六中,已经放假了,只有几个值班的老师留守在学校,在门卫大叔那里登记以后,大叔十分热情告诉她教师宿舍的方向,学校的操场有几个玩球年轻学生,他们都是青春阳光的初中生,沈城的六中属于初中部,在沈城属于重点初中,能考进来都是有真本事的学生。

  就在四娘想事的时候,一个足球滚到了四娘的跟前。

  “老师麻烦你帮我们把球踢回来。”足球场的男同学喊道。

  “没问题。”四娘抬脚就将足球踢了回去,居然踢到了对方的球门里,着实把这几个学生震惊到了。

  四娘走到了宿舍门口轻叩房门,好一会才听到屋里传出一声要死不活的声音:“谁啊!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梅梅是我啊!我是雨黛。”

  能听到屋里什么东西掉落的声音,然后宿舍的房门被打开,韩梅梅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头发也乱糟糟,一看就是刚睡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