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包女配缺德后 第12章

作者:七月折栀 标签: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她猛地抬起头,盯着宋软的眼睛,几乎一字一顿地问:

  “宋软,你认不认识马棉?”

  马棉,是前世宋软的第四个女儿,后来被她婆婆带出去玩儿跑丢了,找到的时候已经溺死在公园池塘里,这件事在当地闹得很大,报纸电视都用这个例子警告孩子不让下水,宋软一听这个名字就哭。

  如果宋软也是重生回来的,只有往这种痛处扎,才可能叫她露马脚。

  “马面?这谁能认识?”宋软眉毛高高扬起,“田同志,主席可说过,不准封建迷信的啊。”

  田慧妮没看到自己想要的反应,不死心,带着恶意细细描述:“不是马面,是马棉,你真不认识?一个小姑娘,被她婆婆丢到池塘里淹死了,听说捞起来的时候尸体都被泡浮囊了,还有水虫子在身上爬……”

  “什么?社会主义新华国还有这种人?”宋软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这种人就该去农场改造!”

  “田同志,你知道得这么详细,是不是就是东风大队的事?是谁?我们去找大队长举报去!”她拉着田慧妮就往外走,“不能让这种坏分子混在人民群众里,一定要好好查查!”

  田慧妮吓了一跳,猛地想起现在的风气,屁股用力直往回缩:没发生的事怎么查?万一闹大了又没查出个二五七,别人以为她多嘴造谣怎么办?她还要嫁均哥的!

  她像个虾一样扒拉着灶台边不动,强笑到:“不是我们这的……”

  “那是哪里的?”宋软不依不饶,“哪里的人敢这么嚣张?新华国都成立了,他还敢这么无法无天?”

  田慧妮在心中怒骂这个一根筋的傻子看不懂眼色,支支吾吾:“我也不知道是哪儿的,听来的,也许是解放前的事,现在当然没有了。”

  见她还有较真的意思,连忙转移话题:“早饭好了,你快去吃,一会儿还得上工呢。”

  宋软不动:“烫。”

  田慧妮连忙递过来块抹布。

  “就一块抹布,我用了还得给你送回来,我还是等它冷了再端。”宋软手一挥,“正好我们再聊聊这个事。”

  田慧妮深吸一口气:“我给你端过去!”

  “哇真的吗,谢谢田同志,放桌上就好。”

  田慧妮气得鼻孔都放大一圈,但内心又悄悄松了一口气。果然,她才是这个世界的女主角,重生这种奇遇只有她一个人有。这一世的宋软的变化,也许只是因为她的蝴蝶效应。

  想到这,她看着宋软的目光颇有些高高在上。

  “田同志等在这,是想再和我聊聊吗?”

  田慧妮猛然回神,一甩手中的抹布出去了。

  宋软喝了口玉米糊糊,眯着眼看田慧妮走路时不自觉弓起的背:“系统,这个田慧妮有问题。”

  下乡大半年还做了很久的饭了,却连个火都半天生不起来;最近农事渐忙,伙食是比之前好的玉米糊糊和煮土豆,她的眼中却带着嫌弃,以及刚刚几乎明牌的试探——听那口气是原主未来的可怜崽?

  关键是原书都没有提到马棉这个人。

  八成就是重生了!

  怼精系统咔嚓咔嚓嗑瓜子

  【淡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家好歹只是重生,你还跨世界带系统呢】

  宋软:“……6”

  还是我孤陋寡闻了。

  “给我弄半斤红糖出来,在你帮我收的老宋家那些东西的橱柜的第三层的搪瓷盆里。”

  怼精系统按着她的指示,果然找到了:

  【你要这个干嘛】

  宋软把糖包好压到行李:“我一会儿找大队长商量一下我的住宿问题。”

  原本的田慧妮就是个毒娃,现在还来个plus版的……搬出去!必须搬出去!

  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的?

  最主要是,这知青点实在太小,睡觉头对头嘴对嘴的不说,她吃块鸡蛋糕都得偷鸡摸狗的,人活一张嘴,绝不行。

  因为田慧妮做饭比平常慢,等他们到打谷场的时候,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打谷场上已经到了许多村民,一大团散布满半个场子,正扯着嗓子说笑聊天,知青们则一小撮挤在一起,大部分都低眉耷眼的,纵有聊天也多为窃窃私语,两波人显得泾渭分明。

  大队长提着一个铜锅一样的东西,往上面当当当敲了三下,打谷场渐渐安静下来了。

  却是另一个长得像煤炉子一样的村干部率先发言:“今天,我们东风大队又来了五位知青同志,我作为村支书,代表大家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打谷场上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接着便是一些合作团结、建设经济之类的场面话。

  村民们听得不耐烦,打量着几个新面孔,叽叽咕咕地小声议论

  “咋又来这么些知青啊,还有三个是女娃娃,这能干啥啊这。”

  “可不止呢,你瞅那个多带了一副眼珠子的小白脸,我爹死三天都没那么白,瘦的跟刀螂(螳螂)似的,我一只手就能揪死他,还不如女娃娃哪。”

  林信平的脸色涨的通红,被刘永强按住:“算了算了,我们毕竟是外来的。”

  “你懂啥,那叫眼镜,文化人都这样。”

  “文化人,文化人不也得来我们农村讨生活?我看还不如咱们哪。”

  “你看那个女的还穿着皮鞋!乖乖,我这辈子还没穿过呢。”

  “哪儿呢哪儿呢,让我看看。诶呦还真是,她咋想的啊,这么好的鞋子踩地里不心疼啊?”

  听到这,韩珍珍骄傲地抬起头,活像只骄傲的小天鹅。

  “也许城里人脑子有毛病吧,不然也不能来咱这啊。”

  “诶你怎么说话的……”

  韩珍珍柳眉倒竖,刘永强用另一只手把她一拉:“算了算了,让他们说两句也不会掉块肉,刚刚不也还夸你了吗。”

  “喂哟,你看最边上那闺女,长得老好看了。”

  “诶,是好看,就长得妖里妖气的,像精怪。”

  刘永强没多的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宋软嗖一下蹿到他们身边。

  “婶几个夸我呢。”她笑吟吟的。

  正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几位婶子愣住了。

  她们一向爱揪着人唠嗑,尤爱看那些面薄的小媳妇被臊得面红耳赤,等知青下乡了,发现这些城里的小年轻面更薄反应更大,简直像发现新大陆——几乎

  是她们的日常娱乐活动了。

  这是第一回 ,居然有人主动凑上来。

  但毕竟这么多年磨炼的脸皮底子在这,她们很快反应过来,一个门牙格外大的婶子面不改色率先回:“对啊,夸你长得俊呢。”

  有人习惯性拆台:“徐大牙,你可真敢说啊。”

  “你再叫我徐大牙?”大牙婶子的门牙一下子收回去:“你别逼我当着孩子面削你啊。”

  一圈人嘻嘻地笑。

  大牙婶子气得翻了个白眼,懒理她们,转头找宋软搭话:“你这孩子倒是敞亮,像咱东北人。”

  “比那谁像。”刚才拆台的人又接话道。

  周围人一阵挤眉弄眼,齐齐笑了出来,连大牙婶都跟着笑。

  宋软支着脖子:“谁啊谁啊?”

  别说,这种拉踩式夸人,虽然不道德,但是被夸得真爽啊。

  她布灵灵一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简直是最好的捧哏。

  大牙婶兴致勃勃地给她科普:“大队长的内侄子,还是个男娃嘞。不闯荡,一见人就往后缩,这要是我孩儿啊,我都得愁死。”

  或许这边动静有点大,台上的村支书往这边看了一眼,重重咳了一声。

  “你瞅他这官样。”徐大牙啧了一声,但到底是安静了。

  一会儿还是没忍住,小声道:“我下次给你指哈。”

  这就是那个村支书啊。长得又黑又矮,但头上锃光瓦亮,仅剩的几根头发被他留长了拨到秃的那边挡着,活像是水泥地上铺了一条假草,呈“之”字型路线,起到聊胜于无的作用。

  她还以为这个年代的人的头发都多,原来秃头是不分时代的啊。

  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村支书再次朝这边来。目光落在宋软身上,小眼睛闪烁一下。

  这个女知青长得真带劲。

  大队长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在阳光下漂亮得像发光的宋软,脸色微变。

  他把手中的铜锅一敲,打断他的视线:“咱们安排今天的生产任务。”

第12章

  你要搬出去?

  以往每天安排生产任务不过只是个形式,东风大队的五个小队是早就定好了的,该干嘛大伙儿心中都有数,不过这不是新来了知青嘛。

  知青本来就不如本村人能干活,新来尤甚,也不知道城里是怎么养的,稻谷麦苗都分不清。

  第一批知青来时他们没经验,想着都是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呢,干活这么简单的事还能不懂?于是直接放他们下地上工。

  好家伙,那跟放了一群野猪进田没啥区别,把麦苗当野草锄了先不说,挖地瓜多简单的事啊,从地里整个刨出来不就好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一锄头一个地精准将地瓜挖成两半。

  他们也知道这样不对,只好用棍子一点点刨,可这样一来速度又慢了干不完活儿,于是又换回锄头,然后又一挖半个地瓜一挖半个地瓜,一个个急得站在田埂上嗷嗷哭——那一天可真是焦头烂额,地里活都干不完了还得哄这些小年轻。

  于是村民们也长了教训,新来的知青们先不急着正式干活,得找人从锄草用锄头的开始练,适应个一周,再正式加入各生产小队。

  但找谁来带也有讲究,带着这么一群完蛋玩意儿正常的生产任务肯定完不成,本来就村民们就不太喜欢这群知青,要像平时一样按任务量算公分那肯定没人干。

  于是大队商量了一下,决定不论任务完成多少,带人的一律按每天7个公分算。要知道一个妇女每天往死了干也最多8个公分,现在带一带新知青就有7个,这和白捡的有什么区别?于是带新知青又成了众人,尤其是妇女们所争抢的好活儿了。

  最终,大牙婶儿凭借着一张好嘴和泼辣的态度,从众多争夺者里杀出重围。

  “来来来,新知青跟我走。”她眉开眼笑地走在前面,新知青们相互看看,像一队小鸡崽似地跟了上去。

  她走到最边上的一块地里:“咱今天就是把这块地的杂草薅干净,一人一垄地,四个公分。我先教你们咋分辨苗和草,可别学之前那些知青似的,把苗当野草祸祸了。”

  小鸡崽们一边听着大牙婶的小课堂,一边看那一道长长的垄田,脸上露出绝望之色。

  韩珍珍带着哭腔:“这么多啊。”

上一篇:我到万界送外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