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鲤鱼与绿鲤鱼与喵
龙华会议室很大。
种花科学院这一层楼除了楼梯和电梯之外就只有这么一个会议室。
但种花科学院的人也很多。
上次开会只召集了高级研究员,所以堪堪坐了前面几排。
这次全种花科学院所有的研究员都要参加,以课题组为单位入场,每个高级研究员身后带着几个或者十几个中级研究员,再后面则是数量更多的初级研究员,以及最近才刚刚被分配到种花科学院的实习研究员。
乌泱泱的一群人,看着就有些浩浩荡荡的样子。
只有种花科学院院长手底下的几个助理肯定是安排不过来的,但很显然严院长把李阳光手底下那三合一课题组的所有研究员都拉来当了壮丁。
人手充足,一时间竟然显得有条不紊。
高级研究员们在最前面两三排就坐,第四排开始则是早早就被贴上了标志划分好的区域,每个课题组各占一个区域。
大家纷纷坐下之后,又有研究员分别抱着药片、矿泉水、便携式监护仪和纸质版文件出现。
药片是分给所有高级研究员以及其他年龄大于四十岁的研究员的,包括降压药和降心率的药物。
矿泉水人手一瓶。
便携式监护仪每个只有半个手掌大小,只有监护心跳和呼吸频率的作用,设定一旦检测出来的数据超出正常范围1.5倍就会报警,年龄大于50岁的所有研究员人手一个。
而纸质版文件则是一份又一份的保密协议书,每个课题组一本,所有人都要传阅并且签字承诺。
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中级、低级和实习研究员们纷纷被惊到了,朝自家老板求助没得到回应,一时间都有些紧张和忐忑,连大声讨论都不敢了,只能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老老实实的签名。
而高级研究员们看见这种熟悉的场景,纷纷心中一动。
他们熟练的签好字又领了自己的药片,任由“工作人员”把便携式监护仪夹在自己手指上,然后就开始左顾右盼,果然在会议室的各个角落里看见了早就放置好的药箱,和会议室前门后门偶尔闪过的白大褂的衣角。
果然,这次的配置跟上次大差不差。
上次搞这么大的阵仗是为了给他们放出几篇重量级论文炸鱼,这次难道又有哪位大佬出重量级的新成果了?
高级研究员们顿时盯着自己身边的同事们审视了起来。
托上次李阳光那几篇重量级论文的福,大家现在的课题前景都一片光明。
虽然自己手底下的课题都还处于刚开始推进的状态,但做研究这种东西嘛,多少有些玄学,有谁一下子人品爆发做出成果也不是什么怪事。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哪个老银币出了成果不告诉自己,一点风声都没漏,一直瞒到今天才给大家来个大的呢?
大家左看右看,看谁都觉得有嫌疑,看谁又觉得不能够,一时间暗流涌动,互相较劲。
没有人怀疑这次事情还是李阳光搞出来的。
因为从这些高级研究员活了半辈子的经验来看,连续高强度出重量级成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是,李阳光是很牛,是惊才艳艳,但就算是天上地下无敌天选科研圣体,出成果也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沉淀的吧?
他们之所以怀疑是其他高级研究员,就是因为这些研究员们从业数十年,经验丰富,底蕴深厚,这种情况下如果找准方向,厚积薄发,可能性很大。
但李阳光才多大?她才开始做科研多久?
李阳光年仅十八岁就能造出之前的那几篇论文已经是撞了大运了,现在距离她来种花科学院才多久?不到一个月吧?
难不成就这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用着从各个课题组东拼西凑出来的完全没有默契可言的科研团队,她还真能带队再出大成果?
那你还不如信我是秦始皇转世呢!
章研究员皱着眉头,左看看又看看,眼神在每一个老伙计的面部表情上略过,绞尽脑汁的想着到底是哪个老家伙撞了大运。
然后冷不丁发现自己身边坐着的竟然是赵研究员。
“老赵,你那侄子后来咋样了?”
章研究员戳了戳赵研究员的胳膊,“也是他没眼色,你把他塞到好地方,他不领情也就算了,竟然还背后蛐蛐人家李阳光,你没提前暗示他一下吗?”
章研究员哪壶不开提哪壶,赵研究员不想理他,面色严肃的发了一小会儿呆,才一字一顿,“那是他自己做错了事,他活该。而且,他不是我侄子。”
脑子不好品行也不咋地的外八路亲戚,别来沾边。
“啧,你竟然一点也不护短。”
章研究员摇头感叹了一会儿,还想再问,余光却扫到有好多“工作人员”抱着一叠又一叠的刊物走了进来。
“豁!正餐来了!”
章研究员搓搓手,也不顾上跟赵研究员谈心了,满怀期待的盯着那越走越近的工作人员,整颗心都激动了起来。
“让我看看这次又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果。”
他直接站了起来,几乎是抢的一样把两本期刊拿到了手里,然后一愣。
“竟然是两期的《灵植》吗?”
第118章 总不能她真的就是科研之神转世吧……
《灵植》期刊是所有科研人员公认的top1的顶刊,每个月都会发布最新最重量级的科研成果,且宁缺毋滥,只有最有价值的论文才能登上此刊。
灵植研究员但凡能把文章发布在这个刊物上,足够他所在的课题组所有人吹一整年。
上一期《灵植》没有如期发布,虽然没有专门说明原因,但参加过上次会议并且签署过一次保密协议的高级研究员们
都知道,那期《灵植》上刊登的论文只可能是李阳光的那几篇,之所以按下不发,是为了保密需要,不暴露李阳光的身份。
可现在,怎么突然就连出两期《灵植》呢?
章研究员满腹疑惑,翻开了上个月的那份《灵植》,果然在上面看到了熟悉的论文名和作者名。
“之前《灵植》延期发布就是为了保密,现在是没有保密需求了吗?”
章研究员在碎碎念,其他高级研究员也都在感叹。
“果然,上一期《灵植》里有且仅有她的论文,那种质量那种水平,上一期谁还能挤得进去?”
同时,众高级研究员身后,那些看过论文但没看见过论文署名的研究员们中间则爆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惊呼。
“那四篇论文竟然是同一个作者!”
“天哪,这位大佬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么牛逼?”
“李阳光,李阳光,这个名字感觉有些耳熟啊,我好像最近听到过来着。”
“太牛了太牛了,我这辈子都不一定能在这种级别的刊物上挂个名字,大佬竟然一发就是四篇,还全都是一作,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吗?”
原本因为紧张和忐忑而安静下来的会议室里因着这些声音开始变得吵闹了起来,章研究员被后面大惊小怪的声音吵的有些脑壳疼,不由得皱起了眉。
“这帮小辈,一点也不稳重。”
但想想当时自己第一次看见这几篇论文并且认识了李阳光这个天才研究员的时候的反应,章研究员又抱怨不出口了。
好像当初他也没有很稳重来着。
“但这几篇文章大家都看过了,虽然之前是匿名的现在才公布作者,但也没必要搞这么大阵仗吧。”
章研究员撇撇嘴,快速浏览了一遍上一期的目录,就放到了一边,转而拿起新的一期。
“让我看看这次够到顶刊的老伙计都是谁......嗯?怎么又是李阳光?”
快速翻开正文页找到作者署名,看到熟悉的三个字的瞬间,章研究员觉得自己的精神有些恍惚。
“怎么回事,我拿了两本上一期吗?”
他疑惑的去翻这本期刊的时间,“没错啊,是新的一期,所以她真这么牛逼能在包圆了上一期顶刊之后又有新的产出?”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离谱的紫微星!
“正常人绝对不可能连续做出那么多颠覆性的成果。”
章研究员喃喃自语,不知道是在确认着什么还是在安慰自己,但他还是下意识的做出了判断。
“曾经沧海难为水,虽然这次她的论文还是登到了顶刊,但一定不会再是突破性的研究了,大概会是之前那几篇论文的进一步研究。”
这种情况在他们科研界很常见,一旦一个课题组做出了突破性的成果,那么他们更倾向于沿着这条路继续深挖下去。
这样很有可能可以再次发出高分文章,也会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贡献,但跟最初的颠覆性效果比起来,这样的研究论文到底会显得乏善可陈。
“对,确定肯定一定是这样的,所以最新的这一期《灵植》的含金量应该不高......吧?”
章研究员的声音却不知道怎么的,就这么不由自主的弱了下去。
好奇怪,这明明就应该是最符合逻辑的推理,但为什么他会莫名其妙的感觉到不安和心慌呢?
人就是不可能不停的出颠覆性成果的啊!有高能产出又有普通产出才是他们这种科研工作者的常态不是吗?
要真是有这么一个人,能够不断产出颠覆性成果,能够不断打他的脸,那么他愿意当场拜她为真神。
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吧?是的吧是的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章研究员压下心里的不安,深吸一口气,沉下心,翻开目录页,仔细去看这最新一期《灵植》的论文题目。
《新型变异灵植——双头向日葵灵植》,第一作者李阳光。
“变异灵植!竟然是变异灵植!”
章研究员心下一惊,但很快反应了过来。
上次开会之后,原来搞变异灵植研究的老严和老刘就改变了研究方向,所以那位李研究员是继承了这两位研究员的课题思路和既往的成果了吧?
“她竟然还真搞出了新的变异灵植!呼,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
老严和老刘搞了变异灵植这个课题那么多年,猜想无数,落地的成果一个都没有,结果这位李研究员才来了不到一个月就真出成果了,确实有点东西。
但,似乎好像大概也许还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老严和老刘之前还是做了很多努力的,说不定就是差了临门一脚,然后刚好被李阳光捡了个漏呢?
章研究员说服了自己,于是沉下心,再去看跟在李阳光后面的那一长串的作者名单,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严研究员和刘研究员的名字。
“哈,果然!这篇论文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看,其实并没有我最开始以为的那么厉害嘛。”
感觉自己的一颗心缓缓落地,章研究员就连呼吸都顺畅了不少,也肯夸夸李阳光了。
“虽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巨人自己也没想到要向前看,她却想到了,也是很厉害的,能力不错,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变异灵植这个研究方向跟她原来的方向天差地别,说明她没有想着靠吃老本一辈子,还是很有进取心的嘛。”
“总之,这确实是很牛逼的成果,确实够得上顶刊。”
章研究员对李阳光进行了自觉很中肯的夸夸,这才重新屏着气,视线继续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