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怎么到处都是长公主的鱼! 第548章

作者:今天我干嘛了 标签: 穿越重生

  他其实很想告诉公主,但是他不能。

  温妤没再逗他,捏捏他的耳朵:“你是不是该去见皇弟了?”

  鱼一:……

  他点点头,宁玄衍决定放弃之事他自然要第一时间去禀报。

  而温妤刚探望完越凌风,脚还没迈出去,皇帝便掐着点将她召进了宫。

  用脚想都知道皇帝找她做什么。

  “皇姐,你来了。”

  皇帝今日罕见的没有埋头在奏折中,而是端着一杯茶水不紧不慢的抿着,极为放松的模样。

  一见温妤,他便抬手招她过来,笑道:“玄衍之事,是皇姐的功劳,好一个美人计,替朕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心腹大患。”

  温妤道:“我只占三分之一,他不全是因为我,更多的是因为他是一个爱民的好太子。”

  皇帝:……

  “皇姐对他评价挺高?”

  “你对他评价不也挺高?”

  皇帝:……

  某种程度而言,他们二人从思维、行事等方面都是很相似的。

  一个没上位的前任,一个已上位的现任。

  皇帝与宁玄衍若是完全抛却身份的对立,其实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温妤道:“皇弟,你该不会卸磨杀驴,趁机斩草除根吧?”

  皇帝最初自然是这个打算。

  只有杀了玄衍,他才能完全高枕无忧。

  但现在……

  皇帝看了一眼温妤,不答反问道:“之后皇姐打算怎么安排他?收进公主府?”

  温妤笑眯眯道:“用不着我安排,他自己会安排自己。”

  皇帝:……

  “对了皇姐,还有一事,朕这些日子在仔细琢磨你日前所说的‘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统一度量衡’。”

  “待四大关战后统一,附属国全部并入大盛版图后,此事还需有人去做,传播大盛文化,让他们学习并且潜移默化地达成文化统一。”

  温妤立马道:“以后全世界都说大盛话,想想就爽死了,等到千年之后,名垂青史,后辈们恐怕都会感谢你。”

  若是真能做到统一,那说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也不为过。

  皇帝闻言忍俊不禁:“名垂青史怕是少不了皇姐之名。”

  他放下茶杯,轻咳一声道:“皇姐,朕看上了一人,不知皇姐愿不愿意给。”

  温妤:?

  “什么叫我愿不愿意给?皇弟你看上了我的男人?嘶——不会是宁玄衍吧?”

  皇帝:……

  他额角跳了跳:“皇姐在想什么?朕所言乃是看上了他的才能。”

  温妤恍然大悟。

  她疑惑:“皇弟,你用人还要问我?你用陆忍打仗时也没和我商量啊?不是直接让他去打仗了吗?也没问过我的意见啊。”

  皇帝:……

  “此人略有不同,陆忍是朕的大将军,自然要听令于朕,而他严格来说,是皇姐的人,需看皇姐愿不愿意给。”

  温妤不赞同:“什么呀,陆忍也是我的人。”

  皇帝:……

  他无奈:“这不是重点。”

  温妤还是有些疑惑:“皇弟,你说的是谁?”

  “清北女子书院的院长,杨澄。”

  温妤:……

  “杨澄?”

  皇帝点头:“书院是皇姐所办,他是书院的院长,自然是你的人,不过边关极苦,皇姐愿不愿意放人?”

  温妤没有立马回答,而是道:“为什么看上他了?”

  皇帝语气中难掩欣赏:“就算有朕和皇姐背书,但能将书院和严选做到人人趋之若鹜的程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尤其是书院,皇姐一句话,那么多新兴学科,常人接受起来都难,却被他带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朕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

  “边关统一文化一事,非他莫属。”

  温妤闻言支着下巴,脑中浮现出杨澄戴着瑷叇,眼睛亮晶晶的可爱模样。

  当初将书院交给杨澄打理,便是信任他,觉得他行。

  后面他果然交了一副完美的答卷。

  而现在,皇帝想要将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而这任务不是一时半会便能完成的,可能会是他终生的事业。

  温妤思忖道:“皇弟真的觉得他最合适?”

  皇帝抿了口茶,点头不语。

  “皇弟,其实只要你下旨,他也是必须去的。”

  皇帝笑了笑道:“朕要他心甘情愿的去,此事只有皇姐能做到,单看皇姐愿不愿意为了统一文化一事放人。”

  温妤没说话,心里却知道,只要她开口了,杨澄不会拒绝。

  而她想的没错。

第719章

  送你个东西受召而来的杨澄,推了推鼻梁上的瑷叇,盯着温妤,轻声道:“统一边关文化?”

  他隐约间已经知道,这会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温妤实话实说:“对,皇弟觉得你是最适合的人选。”

  杨澄抿了抿唇:“那公主是怎么想的?”

  温妤把玩着一缕发尾,“这件事一开始便是本公主提议的,文化统一势在必行,利好于千秋,是极大的功绩,若是由你完成,将来史书上必有你浓墨重彩的一页篇章,后人学起历史,想必都避不开你的名字。”

  留名青史,听着确实动人。

  但杨澄道:“微臣不在乎这些。”

  他只在乎这是不是温妤想要的。

  毕竟他当初决定留在盛京也是因为和温妤的谈心,以及那个唇边吻,若不是如此,他辞官那日便早已回杭州。

  杨澄垂下眼眸,又缓缓抬起,似乎已经做了决定:“文化统一,这是公主希望看见的是吗?”

  温妤点头:“是。”

  杨澄闻言勾了勾唇,目光紧紧地盯着温妤,语调轻松愉悦:“只要是公主想做,又用得上微臣的,微臣定当替公主完成,杨澄愿意前往边关。”

  不等温妤开口,他又道:“书院交给李青依管理,凌云诗和陈修灵辅助在侧,她在书院中颇有威严,会做的很好,严选微臣也会安排好掌柜,定不让公主忧心。”

  温妤沉默一瞬,小仓鼠实在是太听话了。

  她捏了捏杨澄的脸颊,软的不可思议:“你可得想好了,去了就没有后悔药,边关可远了,文化统一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可能以后都要留在那边……”

  他何尝不知?

  杨澄闭上眼,心里希望公主再捏的久一点,他道:“公主想要的,微臣都会做到。”

  不论花费多长时间,花费多久心思。

  第二天,杨澄便主动递了折子进宫。

  皇帝龙颜大悦,杨澄直接连升多级,封为“边关文化总督”,成为了与江起持平的三品大员,负责边关文化的总事宜。

  毕竟官阶高,做起事来更为方便。

  朝臣们皆是啧啧称奇,佩服杨澄的更是不在少数。

  一时间书院的门槛都差点被踩破。

  而边关统一战也在不久后进入尾声,陆忍率军回京,而杨澄打马上任。

  离京那天,盛京城没有飘雪,天气极好,只是格外的冷。

  杨澄清晨便要出发,知道温妤的作息,他主动来到公主府拜别。

  “杨大人,公主还未醒。”流春道。

  “本官知道,没关系,不要吵醒公主,本官拜后便离京了。”

  他掀开大氅,双膝跪地,俯身拜下:

  “微臣杨澄在此拜别公主,公主所愿,微臣定当替公主实现,山高水长,微臣祝公主贵体安康,千岁千岁千千岁。”

  “嘎吱”一声,卧房的门开了。

  流春第一个惊讶:“公主,您怎么醒了?”

  她连忙进屋拿出大氅给温妤裹紧,生怕她吹了风着凉。

  温妤打了个哈欠,脸颊素净,未施粉黛,眼中依然睡意朦胧。

  她朝杨澄招了招手:“小仓鼠,过来。”

  杨澄抬起头,还有些晃神,但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地站起来,缓缓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