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11章

作者:久l久 标签: 穿越重生

  张山月嗫嚅几下,实在开不了口复述。

  那该死的花媒婆竟然给闺女说合一名二十七岁的鳏夫,真正气死个人!

  若不是花媒婆的男人也是一名亭长,自己都想用大耳刮子抽的她满脸开花!

  张山月拍拍闺女手臂,岔开话题:“先前那薛王氏送钱过来,还硬拉着我去水渠那边说会儿话。”

  沈昭静静听着。

  “她说跟你有缘,想认你做干女儿。”张山月当然不会答应。

  六年前薛秦两家刚流放过来,这薛王氏也曾提过几回认干亲,用的理由大差不离。

  还说阿昭跟她女儿灵瑶很像,指不定二人前世就是一对双生姊妹。

  张山月初初听到这话就很膈应,一口回绝薛王氏的提议。

  没想到事隔多年,她依然不死心。

  沈昭闻言想笑:“这薛灵瑶的母亲还真是奇葩。”

  自家几乎与其撕破脸,她竟还好意思提出这种要求?

  “别理她。”张山月拉着闺女进屋,见水缸里的水还很混浊,暂时无法做饭,只得取出一盆黍谷去舂。

  沈昭手持扫把蹲在石臼边扫谷粒,忽然想起做梦梦见的那个生孩子女人。

  那女人的脸竟然跟薛王氏渐渐重合。

  沈昭心里一惊,顿时疑窦丛生。

  因为薛灵瑶跟她双胞弟弟一点不像。

  特别是二人的眼睛,一个是杏仁眼,一个是阴沉沉的狭长眼。

  两人肤色也大不相同,一白一黑十分明显。

  但这也说明不了什么,毕竟身处西北荒漠,少年们总比少女活泼爱动,经常东跑西窜,黑点也属正常。

  可诡异的是,自己竟然与那薛灵瑶一模一样。

  前几年薛秦两家刚安置不久,阿娘也

  曾带着自己与薛灵瑶母女一起去集市。

  谁知集市上的人都误以为她与薛灵瑶是双胞姐妹,让母亲很是生气。

  后来她与阿娘再去集市,就在脸上蒙上布巾,免得被人当成薛家女儿。

  沈昭不敢细想,极力甩去梦中那些记忆。

  翌日清早。

  母子三人早早起榻洗漱,随便吃一块昨晚做好的饼子,将二十多件棉衣放在手推车的两个筐子里。

  张山月又去请来妯娌张氏,请她代为照看家中几只羊。

  随后沈衡推着手推车出了家门,与堂哥沈德一起走在母亲与妹妹前面。

  外面的天气又冷几分,北风吹在脸上手上,像刀子一般剌人。

  沈衡将黑色棉衣的兜帽拉到头上,正好护住头脸与两只耳朵。

  扶车的沈德看着眼热,连忙问:“你这寒衣还有么?我也想买一件。”

  沈衡眨眨眼:“有啊,但玄色没了。要不等下次遇到胡商给你留一件?”

  “可!”沈德点头,羡慕地看一眼手推车。

  其实他也想买个这样的手推车,如此一来,家中老牛就能专心犁田耕地了。

  几人一路行走,路上遇到不少赶集的邻里。

  他们有的牵着羊去出售,有的则挑着一担子粮食。

  沈昭与母亲依旧用布巾将头脸裹住,只露两只眼睛。

  四人到达集市时,戈壁上已经有很多人。

  他们每人都挎着篮子挑着担子,或赶着牛羊,希望与人以物换物。

  沈昭让二兄将手推车放在一处空旷地,自己取出几件寒衣铺开展示。

  这里没人吆喝,但有人讨价还价。

  没一会儿,好些人都被手推车上绚丽的颜色吸引过来。

  “咦?这是哪个部落的寒服?竟然如此软和?”

第15章

  想吃饺子

  沈昭忽略这些询问,只认真介绍棉服给众人瞧。

  “这些寒衣里面续的是西域棉花,可暖和了,还不刺挠人,小孩儿穿上最是舒适。”

  有几位妇人围过来,将冰冷的手伸进衣服袖子里摩挲,不住赞叹:“还真是暖和。”

  接着有人问:“这件什么价?用谷子换得多少一件?”

  “小童寒衣一百八十钱,大件的二百五十钱。”沈昭回答。

  这是成品寒衣的市价,而且这些寒衣里头都续着蚕丝般柔软的棉花,价格太低就显得不珍贵了。

  “这么贵呀?我用一石豆菽换一件行吗?”一位妇人攥着一件红色带兜帽棉衣不撒手,她身边跟着一名七八岁男童,因衣着单薄破烂,小脸被冻得青青紫紫,鼻子下还拖着两条黄黄的脓鼻涕。

  沈昭扫眼妇人挑来的一担黄豆,摇摇头:“一石太少,要两石才行。”

  敦煌粮价低廉,一石豆菽才值六七十钱,连半匹粗布都买不到,更别说成衣了。

  自己这个好歹是续上棉的,布料颜色都非常好,怎么都不可能用一石豆子交换。

  “两石啊......”妇人开始纠结,望一眼身边小儿,舍不得放下手中寒衣。

  这时,有人认出站在沈昭身后的张山月,赶紧打招呼:“呦,这不是沈亭长娘子嘛?你也来赶集啊?”

  张山月讪讪回应:“是啊。”

  她之所以不与闺女一起售卖寒衣,实在是草集上的熟人太多,到时人家要赊账,乡里乡亲的,自己没办法拒绝。

  可即便她不上前,还是有人认出沈昭与沈衡兄妹就是张山月的孩子。

  于是有人打起感情牌,围着张山月拉起家常,话里话外都是让她赊账给自家。

  张山月索性撂下话:“各位嫂子弟媳,实在对不住,这些寒衣都是我儿从西域客商那里赊来的,如果拿不到现钱,往后就无法进货了。”

  众人一听就知道是托词,但也明白她的意思,衣裳不能便宜也不能赊账。

  还真是不讲情面!

  有人面色不虞地走了,有人则犹豫良久,一咬牙买下一件,当即套在衣裳单薄的孩子身上。

  沈昭还好心地教他们如何用拉锁:“你们拉锁的时候千万别硬来,要慢慢的,如果锁眼里塞上线头与杂物,必须先清理出来,不然就将拉锁拉坏了。”

  围观的众人连连点头,原先犹豫不决的人见到衣服上还有这样的装饰,当即决定也买一件,毕竟这金属拉锁看起来精巧别致,完全值这个价。

  “给我一件,要最大的,对对!就是这件。”有人将一件黄色棉衣搂进怀里,再将手中栓羊绳塞在沈昭手中:“这只羊归你了!”

  沈昭嘴角抽搐,连连拒绝:“不行啊大婶,这只羊不值二百五十钱。”

  “嗳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认死理?算了算了!再给你五十钱好了。”大婶从怀里抠出一串铜钱,一个个数了一遍,才忍痛交到沈昭手里。

  沈昭只好接下,又把羊交给阿娘牵着,再看那位大婶,早一溜烟跑没影。

  估计这位大婶认为讨了天大的便宜,生怕沈昭反悔。

  因为一只羊的售价顶多一百二至一百五十钱,特别到了入冬时节,野外万物凋零,家里多余的羊若是不卖掉,就得耗费草料一直喂养,十分不划算。

  “我也要一件,一半谷子一半钱......”

  “我给现钱......”

  不到一个时辰,二十来件棉衣基本售出,最后只余下一件五六岁娃娃穿的小号棉服。

  沈昭将这件蓝色棉服送给堂哥沈德:“大兄,这件你拿回去给小侄女穿吧。”

  堂哥膝下只有两个女孩,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如今他妻子肚子里还揣了一个,不知是男是女。

  沈德双手在短褐上擦擦,这才接过,赶紧将棉服揣进怀里,心里欢喜的不行。

  回去的路上,他兴冲冲挑着一担谷子在前面走,沈衡推着装满豆菽与谷子的手推车紧随其后。

  张山月则背着绳套在车前拉拽,为儿子节省力气。

  沈昭手里牵着两只羊,怀里还抱着一只鸡与一条猪肉,走在二兄身后,暗搓搓盘点今日的收获。

  二十七件衣服,共收了三千五百三十钱,外加两只羊一只鸡,另有八石谷粮。

  八石粮换算成铜镜世界的斤两,就是四百八十斤。

  沈德堂兄一人就挑了近两石的粮食在前面走,剩下的三百多斤都堆在手推车上。

  一路行走,沈昭心惊胆战听着车轮发出的咯嗞声,生怕下一刻它就坏在半道上。

  好不容易到了家,沈昭赶紧将两只羊暂时拴在院子里,免得与自家羊打架。

  又把老母鸡用筐子罩住,里头搁一只盛水的破陶碗,再撒把谷子进去。

  等两位兄长将粮谷搬去屋内,沈昭才拉着母亲进厢房说话:“阿娘,咱们这次赚了三千五百钱,我想将这些钱自己收藏,等长兄回来再拿出来。”

  张山月没有丝毫意见:“你看着办就好,阿娘都依你。”这些钱本就是闺女自己赚的,理应由她保管。

  至于闺女能不能藏严实,会不会弄丢,她一点不担心。毕竟闺女能随时弄出一大包衣裳,藏个钱应该没啥问题。

  就这样,沈昭的账户又多了三千五百三十,加上之前的五百零一,现在总额达到四千零三十一。

  钱一多,她又开始蠢蠢欲动,抓耳挠腮想给这数字弄的齐整。

  要不先把三十一零头花掉?

  反正离长兄回来还有一个月,自己总能赚到一万五千钱。

  这么想着,她便开始搜索美食,准备犒劳一下自己与母亲兄长。

上一篇:我选的男主一定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