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22章

作者:久l久 标签: 穿越重生

  沈昭火速在目录查找儿科项目,最后找到小儿出水痘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案。

  随即购买一些药物出来,有小儿退热的,还有一些草药冲剂,以及一份抗生素,又花去一百二十钱。

  将药物拿了出去,沈昭对秦二叔夫妻道:“所幸找到一些药,但不知与你家孩子是否对症。”

  秦二叔夫妻惊喜,扑通又朝沈昭跪下叩头:“对症的!多谢沈女郎赐药!”不管对不对症也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他不想眼睁睁看着孩子再次死去。

  沈昭将三种药递到他们手里,一样样交代:

  “先给她吃小半包退热药,记得不能吃多,否则危险。之后用热水冲泡这个草药冲剂给她喝,这种药一包分三次给她吃,每次间隔四个时辰。”

  “是是,我们一定照做。”秦二叔老泪纵横,三十多岁的清瘦汉子竟哽咽出声。

  沈昭顿了下又说:“这么多药一共四百钱,你们现在若是没有,以后分期偿还也行。”

  二百八十钱的书籍加上一百二的药钱,可不就是四百钱,自己一文钱都没赚他们的。

  “我带了钱的。”秦二叔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层层叠叠打开,露出里面的数百钱。

  他将所有钱都塞给沈昭:“女郎全都拿去吧,我知道这药珍贵,肯定不止四百钱。”

  沈昭嘴角抽了抽,还是数出四百装起来,其余推回去:“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怎可多拿你的钱?”

  秦二叔握紧手中布包,又朝沈昭磕个头,这才带着妻儿离去。

  目送一家走远,沈昭返回灶房继续教爹娘煮豆浆。

  二兄沈衡也起床了,睡眼惺忪地斜睨妹妹:“为何对姓秦的这般好?是不是又想与那秦翊......”

  “闭嘴吧你!”母亲张山月用木勺敲一下儿子:“还不赶紧去洗漱?你爹还得去亭驿呢,就你最是惫懒,这时候才起床!”

  沈昭将过滤好的豆浆倒进大铁锅里,说:“秦家二叔与秦翊母子早就不来往了,你没看出来吗?”

  沈衡拿起一根树枝塞在嘴里嚼着,权当刷牙,含糊不轻道:“怪不得他们两家住的那样远,一个在东邻,一个在西邻。”

  沈昭盖上锅盖,蹲在灶口点火烧灶,继续道:“那秦二叔会点木匠手艺,以后咱家可以请他打几个桌椅箱柜,也好存放东西。”

第31章

  实在蹊跷

  沈家实在太穷,屋内陈设简易到极点,除了母亲张山月房间有两只破旧箱笼,其余几间连个小几都无。

  家里唯一一张木几就是吃饭用的桌子,若有客人到来则来回搬挪。

  当然,沈昭屋子里还是有个柳条筐子,里头塞了几件衣物,权当衣箱使用。

  沈昭可羡慕铜镜世界的家具摆设了,简直比皇宫都要华丽。

  那地面就像镜子一般,墙壁更是比白雪都白。

  她想,也只有神明才能住在那样的地方了。

  万幸的是,自己竟得到神明垂青,能用小铜镜与之联系,还能购买到神明世界的物品。

  “阿昭,你那里有多少棉衣?我今日就去集市售卖。”沈衡漱洗完毕,凑过来嗅嗅锅里的豆浆。

  沈昭给两个锅灶口都点燃,一边添加柴禾一边说:“有十几件,你去我屋里拿吧,等吃完饭再去不迟。”

  那十几件还是上次武侯来的时候剩下的,本来是二十件,昨日卖出去三件后,现只有十七件。

  沈衡点头,转身跑去妹妹屋里拖出一只装满棉衣的大包袱。

  清点一下,果然是十七件。

  他将大包袱放置在手推车上,便直奔堂哥家而去。

  只是堂哥一早就出去犁田了,并不在家。

  沈衡索性又跑去找发小阿豕,邀请他跟自己一起去集市。

  阿豕一口应下,拿上一块糙面饼子就跟沈衡回来。

  这时,沈昭已经用少量羊油炒了半锅鸡蛋饭,又把昨日剩菜热一下,再舀了勺咸酱与豆渣一起炒了一碗,端在小几上。

  “爹!娘!吃饭了。”沈昭从灶房探出头招呼爹娘。

  沈昂正给骆驼与山羊喂水与豆渣,还从自家草堆扯了一抱草抛进羊圈。

  张山月也在清理吊幅与陶瓮,随口应了一声:“来了。”

  于是,两口子在小几旁跪坐下,端起闺女递来的饭碗。

  沈衡正好也跑了回来,身后还跟着少年阿豕。

  “赶紧过来吃饭,再迟就要散集了。”沈昭给两人也盛了饭,让他们在小几旁坐下。

  阿豕有些不好意思,但喷香的米饭又令他不舍拒绝。

  于是拘谨地跪坐下端起饭碗,小口小口吃着难得的美味。

  “阿昭你怎么不吃?”张山月朝闺女望去。

  “你们先吃,我留了一碗饭呢,回头给你们尝尝豆浆。”沈昭正忙着搅动浆锅,很快那浓烈香味传遍灶房。

  她想了想,又跑回厢房花去十个钱购买一袋二斤装的白糖。

  连小青都说,豆浆里加糖会更美味,自己便让家人们一起尝尝。

  又用小火熬煮一会儿,豆浆上都起油皮了,沈昭便给每人都盛了一碗,并在里头放了一小勺白糖。

  再看锅里豆浆,已经只剩半锅。

  “哇!还是阿昭煮的豆浆好喝!”沈衡由衷赞叹,一口气喝完一大碗还意犹未尽。

  但他也知道,再喝就做不成豆腐了,于是放下碗对阿豕道:“咱们赶紧去草集。”

  阿豕也喝完豆浆,一抹嘴站起身:“好!我来推车吧。”此刻他感觉自己全身充满力气。

  沈昭也不管他们,径直取来一包点豆腐盐卤,倒了一点在碗里用水化开,之后慢慢倒进豆浆锅里搅拌。

  眼见豆浆缓缓变得浓稠,凝结成豆花,她便用木勺将其舀进四四方方的木框子里。

  在这之前,木框内已经铺上一层滤布,待所有豆花都舀入其中后,沈昭将滤布裹覆在豆花上,用一块木板盖上,再搬来一块洗干净的石头压在木板上。

  “等水份挤去一部分就成豆腐了。”沈昭对母亲道。

  张山月点头,问:“你上次买的豆腐也是这样做成的?”

  “应该是。”沈昭清理好锅灶,又帮母亲收罗一家人换下的脏衣裳,准备去河边清洗。

  母女俩挎着两只篮子往金水河走,此时沈昂已经牵上骆驼去亭驿了。

  来到河边,就见原本浑浊的水已经变得清冽,有好几个邻里

  在此取水。

  沈昭便与母亲走去下游,搁下篮子在一块石头上捶洗衣裳。

  脏衣服都用草木灰滚过,只需沾湿水放在石块上捶打就行。

  再用清水过几遍,衣裳内的脏污基本去除干净。

  正捶着衣裳,又有两个女人挎着一篮子脏衣过来,扭头一瞧,正是秦翊的母亲杨氏与妹妹秦舒。

  沈昭只当没瞧见,与母亲继续捶衣。

  那两人也走远一些,秦舒还气鼓鼓白了沈昭好几眼。

  原本是亲家的两家人,如今像是仇人一般互不理睬。

  直到沈昭母女俩洗好衣裳走远,秦舒才开口对母亲道:“娘,您说奇不奇怪?明明不相干的两家人,生出的女儿竟长得一模一样,刚才我差点就将讨厌鬼沈昭认成灵瑶姐姐了。”

  杨氏笑笑,轻声慢语道:“谁说不是呢?”

  几年前薛秦两家刚到西北时,一眼见到一个与薛灵瑶如此相像的女孩,也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呢,后来杨氏还悄悄打听过,得知沈家也不过早他们数年落户此地的中原人。

  据说沈家是被强制移民过来的,他们老家离京城仅五十来里。

  这就更蹊跷了。

  杨氏嘴角挂着笑,对女儿道:“说不定沈昭就是薛家遗落在外的孩子呢。”

  “怎么可能?”秦舒忿忿道:“那沈昭是什么东西?怎会是薛家孩子?”

  杨氏没再言语,将洗好的衣裳放进篮子后,轻声道:“回头咱们去薛家坐坐,阿娘正好要向你王婶子请教一下针线活。”

  秦舒扯扯身上短了许多的袖子,摇头拒绝:“我还有活儿没做完,就不去了。”

  她要回家给夹衣的袖子放两寸,免得被薛家看轻,特别是薛翼,她不想让自己的落魄被他瞧进眼里。

  因为阿娘说过,再有两年自己必须嫁人,与其嫁给当地贫贱戍民,不如选薛翼,好歹两家都是流放过来的世家,万一哪天遇到大赦,也可以一同回京。

  杨氏看一眼闺女:“随便你,我也是有事与那王氏说,你不在场倒也方便。”

  “什么事啊?”秦舒好奇心被勾起,连忙追问:“是不是商议长兄与灵瑶姐姐的亲事?”

  杨氏嗔怪道:“不许胡言乱语,若你长兄与灵瑶能成,之前咱家也不会跟沈家定亲了。”

第32章

  傻子才放弃发财的机会

  秦舒撅起嘴:“问你又不说,还训人。”

  说着将最后一件衣裳拧干,放进篮子里:“唉,累死了。”

  杨氏揉揉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叹口气:“若咱家有钱,你何须会受这份苦。”

  秦舒将双手放在嘴边呵呵热气,笑道:“今日长兄不是去集市了么?万一他找到挣钱法子,咱们就搬去县城居住,到时招个奴婢帮咱们洗衣。”

  有很多大族被流放过来,直接花钱住在县城或者敦煌郡,哪像自家,几年在此挪不动窝,过得比戍民都辛苦。

  杨氏叹口气:“想法是好,但挣钱哪里是你想的这样容易?”

  “怎么不容易?那沈家不就跟胡商做买卖的么?”

  秦舒不服气道:“沈昭都能去集市售货挣钱,长兄为何不可以?”

  杨氏挎起篮子,轻声道:“但愿吧,若是真能挣到钱,就给你兄长捐个小吏。”

上一篇:我选的男主一定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