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久l久
社沈昭神顺势劝导他一番,就便夸夸自己,让这小子必须敬爱王妃,否则社神再不理他。
看样子社神的劝导很管用,赵王深信不疑,认为沈昭就是他的命定家人。
成亲后的第二年春天,十七岁的沈昭与九岁赵王迁往封地。
然而在随行人员中,沈昭竟看见秦翊与王莽。
沈昭皱眉,让人叫来赵王的内史,指着人群中的秦翊与王莽问:“那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内史恭敬道:“回禀王妃,他们是王太妃的亲眷,太后应允二人去赵国辅佐大王。”
沈昭沉下脸没再说话。
阴魂不散!
此人跟去也好,正好方便自己弄死他丫的!
沈昭这么想着,心气顺了不少。
不过此行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跟爹娘兄长们在一起了。
宋巧也没跟来,她与张山月回西北敦煌去了。
沈昭目前只带着田秀与刚买的几名婢女,年纪都不大,多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一路上浩浩荡荡往赵国赶去,足足三四千人,有赵王的老师太傅全家,还有丞相与御史内史中尉郎中令等等。
他们有的带了家眷,有的没带,乌泱泱一片,大多数是侍卫与宫女内侍或工匠绣娘等人。
沈昭将小铜镜装饰成项圈戴在胸口,用黄金做链子,四周镶嵌宝石,看起来奢侈又华丽。
如今她可以不用看镜子里面就能听到里面的留言,以及观众发疯般的尖叫。
当然,这种声音只在她耳朵里,外人根本听不到。
【哇靠!你们是往北方去么?为何路上还有积雪?】
【主播不会是去蒙古吧?那里可不是好地方。】
【皇帝老儿也太狠了,竟然把这么小的儿子封个最北边的边境,那边不都是成吉思汗的地盘吗?】
【屁的成吉思汗啊,这时候他祖宗都没出生呢!】
【主播到了蒙古就赶紧建长城扩充地盘,咱们全都支持你!坚决不给蛮夷有任何发展的空间。】
【建啥长城?没人扩充啥地盘?】
【就是!妹子你听我说,先让百姓生孩子,越多越好,十几年过后,你想怎么扩充就怎么扩充!咱们支持你!】
【对对!最好先朝东扩充,将棒子那边都归纳进来。】
沈昭掏掏耳朵,拿起小铜镜看一眼,就见直播间内已经有数万观众,不由诧异。
随后她又看到一些奇怪的文字,各种各样都有。
其中有人好心地翻译出来:【棒子国网民:你们凭啥朝东扩充,那里是咱们的国家!】
随后有人反驳:
【我呸!几千年前你们有国家么?怕不是都在树上蹲着吧?】
【就是!主播你啥时候去东面瞧瞧,看看棒子那块儿有多少没进化好的猴子?】
第135章
听话丹
棒子网民:【你们太过分了!别以为这荒谬的直播内容都是真的,说不定全是人工智能模拟出来的呢,等着瞧吧!我现在就去举报这个主播弄虚作假!】
【你敢!主播赶紧将这个小丑拉黑!特么的棒子数百年如一日地恶心咱们,还抢咱们文化,以后不许他再进直播间......】
沈昭默默翻到后台留言处。
依旧有很多人给她留言,有自称某某国的,也有人自称某某部门的,希望从她这里得到古代典籍,或者让她配合他们做事。
沈昭将他们统统忽略,拿起一本中华上下一万年观看。
数千人的车队浩浩荡荡行驶了一个多月才来到邯郸城。
车队还未到城门,就有许多官吏前来迎接。
身为赵王后的沈昭坐在八匹马拉的豪华马车内没出去,但让人挑开车帘开始直播。
【靠!这就是邯郸城吗?没想到这么大!】
【比长安城也不差什么了......】
【录屏,赶紧录屏!让那些史学家们过来瞧瞧,古代汉朝并不全都是土墙茅屋。】
【哇靠!护城河的水竟然这么清澈?都可以直接饮用了吧?】
直播间欢呼一片,各种彩虹飞机宇宙飞船乱飞。
随着车队驶进城池,直播间内已经聚集数十万观众,留言嗖嗖飞掠而过,沈昭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又走了半个时辰,车队进入庞大的王城。
王城内宫殿高大巍峨,每座殿宇的阶梯都有三级台,数十层台阶。
沈昭的马车直接驶入北面宫殿群,就见许多宫人都聚集在此,朝她伏身跪拜。
这里原本也是历代赵王的居所,数年前一位赵王犯了事被撤了国,全家被送去别的地方生活,这才轮到刘欣当这个赵王。
也就是说,这些宫人一部分是新选进来的,一部分是前赵国的旧人。
沈昭不管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她一个都不想用,只用自己在一路上买的贫苦汉人家的孤儿。
这些孤儿年纪都不大,大的十四五岁,小的才七八岁。
沈昭叫来几名品性不错的儒生教导他们学习认字,并练习礼仪规矩。
至于秦翊与王莽,她暗戳戳吩咐人将他俩调去书库任职,每天抄写各种文典。
随后的日子里,沈昭开始在城内开办学堂,勒令每家每户十五岁以下七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去上学,学费与书本笔墨全免不说,还提供一顿免费午饭。
学习优异的,她会给与奖励,也给教学先生一定的补助。
就这样,三万人口的邯郸城内办了十所学堂,每个学堂有数百名学生,分成十来个班级。
学生们先学认字,之后再上兴趣班,可以学习雕刻编制木工瓦工纺织等等各种技能。
谁对某种技能感兴趣,沈昭就让教学师傅全力教导,务必让他们学有所成。
当然,这期间沈昭也会从商城内购买专业书籍出来,从初级开始给教学师傅与学生们观看。
学过中级教学后,学子与师傅若想了解高级科目,沈昭便让他们在神灵面前宣读誓言,不许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外族人,违者断子绝孙。
这个誓言毒辣,很多人都很惧怕,于是将此条写进自己的家训之中。
随后沈昭又颁布一项命令,给每位孕妇与产妇免除口籍税,每生产一名子女,奖励五百钱并一匹棉布十斤棉胎。
孩子五岁以前由赵国养活,每月给粮一石,并提供免费医疗。
这条律令一出,妇人们都激动起来,不到一年时间,竟有数千妇女怀孕。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弄虚作假,只有怀孕五个月的妇人才能享受到免税政策。
就这样,沈昭到来的第二年,赵国就新出生数千婴孩。
而城中弃婴现象也得以杜绝,有的人
甚至为了那五百钱与一匹棉布十斤棉胎,竟然从城外别的地方抱来婴孩充作自己的孩子。
开始沈昭并不管这些,可后来发现有人领了钱布以后孩子就消失了,她当即命令侍卫将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家抓起来,并剥夺他们其余孩子的抚恤粮。
如此一来,有那些领了补贴就想让孩子消失的人家歇了心,老老实实将孩子养大。
于是邯郸城内女人的地位明显高了不少,日子也越发顺遂。
至于邯郸郡治下数个县,沈昭也给予孕产妇人们一样的优待,免除口税不说,还另外发放一定的抚恤钱粮。
每个县乡也都设立学堂,免费让孩子学习三年文化知识,并接受汉民意识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热爱自己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对外。
沈昭还在城中开了一家商铺,售卖各种棉种与粮种菜种,并代售棉布与棉花。
这天,沈昭刚给西北的二兄发了一批货,又从皇帝的祭台上召回一批祭品,就看到一封御札。
御札中说,皇帝想敕封李贵妃的儿子刘欢为太子,问社神的意见如何。
沈昭随即回了一封信,委婉告知皇帝,如果刘欢继承帝位,大汉的百年基业将会动摇,国将不国。
皇帝接到社神的旨意,吓得心肝乱颤,当即打消立刘欢为太子的想法。
当消息传到李贵妃跟前时,贵妃勃然大怒,立刻联系了瑞王,请他想个主意。
瑞王笑道:“这有什么好想的?如今刘欣已经去了封国,一时两时回不来,宫内唯有欢儿是最年长的皇子,若是皇帝驾崩,这皇位注定会落在欢儿头上。”
“可陛下他一直不肯立我为后,还准备另娶皇后,倘若那个皇后生下个儿子来,我的欢儿哪里还有机会?”贵妃气恼道。
瑞王笑吟吟道:“若想陛下立你为后还不简单?我府中有术士精通巫法,更擅长炼制各种丹药,只要你给陛下吃几丸听话丹,他什么都会听你的了。”
李贵妃蹙眉:“什么听话丹?会不会伤到陛下身体?”
“既然你害怕伤到陛下身体,就当我什么没说。”瑞王起身作势要告辞:“以后还请贵妃娘娘不要再来烦扰在下。”
李贵妃一把抓住瑞王袖子,低声道:“我就是这么一问,你恼什么?快详细说与我听听?”
第136章
毒发
瑞王这下重新坐下,附耳说给贵妃:“那丹药实在难得,效果也显著,我有时也服用一二,只是你也知道,陛下他更信任社神,并不肯吃术士的丹药,不过,只要你将其偷偷放进陛下常吃的饭食里,必然会神不知鬼不觉......”
李贵妃神色微变,有些纠结:“这、这能行么?万一被陛下发现该怎么办?”
“又不是毒药,陛下即便发现也不会处罚你,你到底犹疑什么?”瑞王不满道。
李贵妃沉思片刻,最终点点头:“好吧,你什么时候将丹药拿来?”
“过几日吧,最近我有点事不能来李家。”瑞王道:“到时我把丹药放在李家,再由李家人送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