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凶残 第40章

作者:巫医醉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说完仁政,在王黻等人的眼神期待中,赵佶继续说道:“朕还打算前往毫州太清宫行恭谢礼,祭祀上天,东京城就由太子赵桓代为监国吧。”

  赵桓张着嘴,好似天塌下来了一样。这话说出来,意思就他赵佶要带人跑路了,太子你给我拖延时间。

  “父亲,我…我也想陪您一起去太清宫行恭谢礼。”赵桓连忙站出来表达强烈的逃亡渴望。

  李纲等人哪里听不出赵官家的意思,看样子,赵佶是非跑不可了,连太子监国这等障眼法都想得出来,不由失望至极。

  李纲干脆站出来:“官家此去,军民必定以为是在南逃,届时人心动摇,原本能万众一心抵抗外敌的人,恐怕就没有了御敌信心。为了使天下人不以为官家弃大家而去,请官家在临行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以稳定人心!”

  “李纲,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王黻跳起来指着李纲的鼻子大骂,“你这是欺君之罪,是想叛国吗!”

  李纲挺直着脊背,怒视王黻和他的党羽:“撺掇官家弃臣民于不顾,到底谁在行叛国之事!”他目光如电,望向上首的赵佶,“官家,大宋的官家此时必定要坐镇东京城,否则大宋亡矣!”

  “……”赵佶一时间无言以对。

  这时臣子里不知是谁提了句“如果武德帝姬还在就好了!”,一言惊醒梦中人,李纲、陈禾和吴敏等主战派向赵佶进言,将武德帝姬释放出来,给予兵权,以抵抗金军,一时间声浪竟高涨至听不见其他声音。

  “此事容后再议,容后再议!”闻言赵佶满头大汗,狼狈逃回了内殿。

  他又急又气,在后头对李纲等臣子破口大骂,“竖子害朕!不但敢逼迫朕退位,还想放出十娘那灾星!”

  十娘从小就嫉恶如仇、无法无天,放出来给她兵权,岂不是第一件事就来揍他这个老父亲!以为他傻吗!到时候自己岂不是颜面尽失!

  王黻和李邦彦等人前来和赵官家商议逃亡事宜时,也非常赞同赵官家的想法,武德帝姬肯定不能放出来啊,放出来还能有他们这些人的好果子吃?他们可是主张问罪的人!

  “官家,当务之急得先保全自身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就先禅位给太子,等金人退兵了,咱们再回来。”王黻绞尽脑汁,想出个应对之法,“到时候您还是太上皇帝,太子依然得听您的话啊。”

  “正是,太子哥哥仁孝,从不敢忤逆父亲,等回归时父亲照样能掌控全局。”郓王赵楷帮忙劝道。

  娇媚可人的宠妃刘氏亦泪眼汪汪地请求官家带着自己赶快逃命,可以说赵佶身边的所有人,都比他更想带着身家南逃。

  赵佶在身边人的劝说当中,终于觉得大势已去,写下了禅位诏书。

  从始至终,太子赵桓在其中的意见,就没人听过,他愿不愿意接手皇位由不得他做主。

  你是太子,你不接手烂摊子,谁接手?当了这么多年太子终于能上位了,应该很开心才对吧!

  赵桓是哭着上位的,登基当天躲在寝宫里哭了一夜。他真的害怕啊,听说女真人都快打到东京城来了,他也好想好想跑路!

  为了给自己逃跑争取时间,赵佶在退位的前一天,派自己的内侍官梁方平率军赶赴黎阳守卫黄河渡口(黄河北岸),而赵桓继位后觉得不保险,又连派两万士兵辅助镇守浚州河桥,绝不能让金军渡黄河南下。下令天下兵马勤王,命令李纲位兵部侍郎防守东京。

  做了这些安排后,新任赵官家终于觉得有一点点安全感了,同时也感受到了大权在握的快乐。

  金营方面一方面假意给大宋朝廷提条件议和,一方面加强进攻力度。只是金军在河北地区受到了极为强烈的抵抗,再加上西京方向有宋军截杀金军后端,导致完颜宗望不得不分兵应对,南下的步伐终于缓慢下来。

  新任赵官家和自己重新安排上岗的臣子们商议应对之策,但是吧,他任命的官员依旧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主和派说白了就是投降派,劝赵恒割地投降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赵桓很是心动,但主战派说的也很有道理,勤王大军还没到,投什么降,万一勤王大军一到就把金军打得屁滚尿流了呢。

  朝中依然有人建议将武德帝姬放出来,带兵抵抗金军,被暴怒的赵桓呵斥驳回。

  “武德帝姬之事,谁都不许再提!再提她,朕就砍了谁的脑袋!”赵桓恨恨道。登基之后的赵桓彻底放飞了自我,独断专行,甚是霸道,不但将朝中重臣都换了一遍,还突破了历代官家的传统,砍了王黻的脑袋,昔日的蔡京党羽全数被拔除掉。而赵佶根本来不及管他这些宠臣,正忙着收拾金银财宝逃命呢。

  赵桓自始至终打心眼里对十娘厌恶至极,恨不得此生再也不见对方。

  赵佶带人跑路后,整座东京城皆惶惶不安,谁都看出来他抛下了臣民独自逃命去了。百姓们不再上街游玩或经商,躲在家中议论着金军为何突然南下了,武德帝姬不是已经将他们打跑了吗?

  说起来,为什么好像很久都没见到过武德帝姬在东京城出行?

  韩离素下朝回到家中时,见到府上大门紧闭,皱起眉头,叫侍从小心推门进去。只见院子里多出一队陌生人马,身穿殿前司的甲胄,为首者是名为吴俞的忠翊郎,韩离素记得他是武德帝姬身边的侍卫,后来亲自抓捕武德帝姬入狱了,他冷声道:“你们到我府上做什么?”

  “良人,”柔福帝姬从里屋出来,身后的侍从背着包裹行囊,“吴俞他奉命护送我们南下去金陵。”

  “奉谁的命令?”太上皇带着宠妃和爱子跑到毫州去了,怎么可能还记得柔福帝姬她们。

  “自然是奉太上皇的命令,护送诸位帝姬和皇妃先行前往金陵避难。”吴俞面无表情公事公办地说,“其他人已经在南门等候,请柔福帝姬快些动身吧。”

  韩离素盯着他的脸,这个背叛了武德帝姬的忠翊郎看似毫无破绽。

  吴俞垂着眼帘,视线停在自己拿刀的手上,“请帝姬再快些吧,我们要赶在天黑前到下个城池休息。”

  “良人,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金陵?”柔福帝姬期盼地望着韩离素,她很担心韩离素这样的书生留在这里会面临危险,但太上皇的旨意她亦无法违抗,只希望能和心上人一起。韩离素从吴俞身上收回目光,神情缓和下来,拍拍赵多福的小手,安慰道:“你在金陵,我才能全心全意抵御外敌,安心过去吧。”

  赵多福一步三回头泪眼汪汪地离开,等她上了马车,临出发时,韩离素忽然按住了吴俞马匹的缰绳,温声道:“替我多谢武德帝姬。”

  能调动殿前司旧班的人除了两位官家,便只那位被囚禁在太清宫的伍德帝姬。而两位根本没可能会安排不受宠爱的女眷先一步离开。

  吴俞目光在这位翰林学士的脸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抽离了缰绳,带领队伍离开。

  皇宫当中的赵桓听说太妃和帝姬们被送出城,只有一队二十余人的旧班班直护送,便也懒得派人向早已跑路的太上皇求证,反正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女眷,耗费的护送人手也不过二十来人,犯不着浪费时间计较。

  他现在正沉迷于研究怎么召来天兵天将帮自己打败金军来着。

  太清宫。

  赵芫手脚披着锁链,坐在窗户前翻阅着兵书在围棋盘上摆放棋子,听到外面传来喧嚣的声音,问守门的禁军:“外头来了什么人?”

  看守的禁军里亦传来混乱的声音,那人出去问了几句,回来面色古怪至极,对这位不发狂则以一发狂能掀翻禁军的武德帝姬老老实实回道:“是太上皇来太清宫了。”

  太上皇……这才多久,赵佶就成太上皇了?

  那禁军日日守在这,偶尔也和赵芫聊聊天,此时忍不住将听来的消息全盘托出,“听闻金军打到了河北,马上就要渡河而来,官家……太上皇他身体不适只得将东京城托付给官家。”这名禁军的家人都在东京城,说到此处时,牙龈都在战栗,眼眶通红,“太上皇怎么能抛弃东京城的百姓……”说罢,他猛然发现自己失言,连忙闭上嘴,转身站到稍远的地方站岗。

  燕云失守了?

  赵芫手中的棋子不知什么时候被捏得咯吱作响。不可能,有小郭老师在,还有杨符、姚平仲,韩世忠和岳飞,燕云之地不可能失守。

  外面的喧嚣很快就平静下去,太上皇的仪驾只不过在此休息片刻,赵佶还赶着往下一站去呢。

  姚平仲和岳飞两人在府衙外碰头,二人神情如出一辙地严肃难看。

  “金军从朔州武州南下,若太原府被破,后方的两河地区百姓必然遭劫!”那里就是他岳飞的家乡!

  王安中听闻他俩又来了,不禁头大如斗,“我已派出杨符前去支援太原,没有多余的兵马给你们用!”

  “只需给我两千人!”岳飞连忙道。

  “你只是小小的偏将,有什么资格带两千人马出征!岂非白白葬送我大宋兵力。”王安中一口回绝。

  

第54章 有十娘在,朕睡不安稳

  “那我呢,给我人马,我杀回去,必定将金人赶出中原!”姚平仲冲上前来,他的职位比岳飞高好几级,在西京城内仅在王安中之下,此时求战,王安中不能像打发岳飞一样随意打发他。

  “杨符带走了五千人,现在西京城中只剩一万余人,若再分给你们,万一女真人打过来怎么办,西京城破你我谁能担待得起!”王安中以兵马不足为由拒了,实则是怕城破了,自己小命不保,现在当务之急得保住自己的命才行。其他地方自然有各路大军主持大局,关他什么事。他眼神在愤怒的姚平仲和岳飞身上打了个转,心说姚平仲声名在外,又是姚古的侄子,可不能放走了。

  但他必须安抚好姚平仲,于是他貌似斟酌一番,对岳飞说道:“你若真想出击去打女真人,我这里只能分五百精兵给你,要便去,不要便再也别提主动出击的事。”

  岳飞当即应下,不过他必须亲自挑选五百人。王安中看他认真而严肃的模样,心中耻笑只是个从未打过仗的偏将而已,被武德帝姬那什么都不懂的女娃娃捧一捧,真将自己当成天兵天将了。

  岳飞挑出的五百人皆为经过他严格训练的亲兵,更是都是河北军中人,听闻金军绕路南下,各个都热血沸腾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打女真人。

  五百人马披甲背上干粮入离弦之箭般从西京城的南门冲出,城头上姚平仲捏着石垛干看着,一样归心似箭,却又不得不留下来守城。

  燕山府和西京大同府确实没有失守,大部分城池依然处于大宋的管辖内,金国的策略根本就没打算死磕这些地方,他们的战略目标从始至终都是东京城,大宋的心脏。遇到攻不下的城池便分兵围困,大部队则绕之南下,一路上急行军,能不停留便不停留。

  金东路军(靠沿海的方向,金西路军乃靠西夏边境的方向),即宗翰、兀术率领的从营州、平州方向而下的金军,遵循以上策略,日夜兼程三百里,到达浚州地界,也就是黄河北岸。

  两位赵官家都往这里增兵过,梁方平作为前任官家的内侍官深受信任宠爱,好不容易熬出头来得以统帅大军,正是满心的春风得意,到了浚州来首要大事便是占据府衙,要求浚州的官员们上供金银财宝和美人供他享乐。

  官员们不敢得罪赵佶的宠臣,又没有兵权,只得捧着梁方平听之任之。

  当兀术带先锋军到来时,整个浚州竟无半点防备,完颜兀术大喜过望,当即带兵冲击浚州城。

  正在享乐的梁方平听闻敌军攻打进来,提着裤子就往外跑,带着他的人马抛弃了浚州城,向黄河对岸溃逃。

  这般动静被赵桓派来守在南岸的何灌远远望见,连忙叫下属立刻烧毁浮桥,不许任何人渡河过来,而他自己在下达完烧桥的命令后,屁滚尿流地带着兵马朝来路奔逃。许多还在浮桥上的宋军没来及的过河,便被火势逼得跳河或逃回北岸投降了金人。

  完颜宗翰派这些投降的宋军去搜刮渡河工具,看着这些本是宋人的士兵狗腿一般从各个地方抢夺渔民的船只,帮助金军从容渡河,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对兀术说道,“我早就看清南朝腐朽不堪,若谙班勃极烈早些同意我们南下,东京城早就在我们手中了。”

  完颜兀术站在烧毁的桥头观看女真人们小心翼翼渡河,闻言道,“南朝的皇帝不信任有能力的官员,今天守浚州城的将领但凡有所抵抗,我们都无法渡河过去。”

  “哼,燕云之地本该属于我大金,都怪宗望能力不足,连个武德帝姬都拿不下。否则有西京八州在手,东侧我便没有后顾之忧带大军攻打平州,到时候燕山府及其六州县亦落入我手,燕云十六州可成为大军的后盾。”说到此,完颜宗翰冷笑地盯着完颜兀术,毫不避讳地表达对二太子宗望的不满。

  没有燕云十六州,他们如今南下的风险增加了十倍,不仅要警惕宋国的各路勤王军赶来,还要警惕燕云地区对他们的后方进行堵截,不得不分兵牵制。这一路上完颜宗翰连觉都没睡安稳过,更别说搜刮金银财宝和女人,在他看来这都怪表兄弟完颜宗望没能压制住宋军。

  “武德帝姬狡猾奸诈,换了谁守西京,都是一样的结果。就如堂兄你始终没办法打下燕京一样。”完颜兀术毫不客气地站亲哥哥,金国的几位太子之间派系分明,阿骨打去世后,他们和宗翰之间的情谊便只剩一层表象,还能同心同德也不过是为了南下侵宋而已。

  完颜宗翰脸色骤变。他身旁的汉臣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请两位大佬渡河。

  看那些宋军渡河十分简单,到他们这些北方旱鸭子这头却是晃得两个金国太子差点吐出来,好在渡河的时间短而顺利,没有宋军的干扰,他们快速登上了黄河北岸。

  为了迷惑和分裂宋国君臣,宗翰一边急行军,一边派出使臣向大宋朝廷传达‘割地议和’的提议。声称只要将黄河以北的地区割让出来,大宋称臣,金军就不会继续攻打过来,和平与好日子就到了。

  “怎么办?金人打过来了!”朝堂上,赵桓已经掩饰不住心中的恐慌,向自己的心腹大臣们慌乱地问策,“既然金人说可以议和,不妨就和他们坐下来谈一谈吧!”

  朝堂上的投降派们纷纷迎合,主张不要反抗敌对,要按照金军的条件进行和谈。

  “官家说的有理,金人来势汹汹,已经到了黄河南岸,事已至此,不如就依他们所言,将北岸国土割让出去,想必满足了金人的贪欲,他们便不会再发动战争。”

  “正是正是!听闻只要不抵抗,金军便不杀人。投降的几座城池的军队都被金人收编,没有遭到屠戮,说明金人是讲道义的啊。”

  “金人已经兵临城下,还愿意主张议和,显然他们南下只为了掠取金银财宝,目光短浅,不如先割地议和,保全实力,等他日我军准备充足,再行收复国土之策略。”

  眼看这群满脸求生欲而毫无廉耻之心的官员怂恿官家议和,李纲等人怒发冲冠,陈和甚至直接对几人破口大骂,痛斥其为卖国贼。出卖燕云与两河百姓,岂不是卖国之贼!说什么保全实力,不过是贪生怕死,只想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罢了!

  这群人高高在上,富贵通天,生怕顽强抵抗触怒了敌人,而失去小命。如今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投降求荣,竟没有半分羞耻的模样!

  “官家!依臣所见,敌人贪得无厌,且狡诈多端,已经兵临城下必岂能真心议和,为今之计,只有殊死一搏,守住东京城,等待勤王大军到来方可驱除鞑虏!”陈和大声说道,浩然正气竟叫纷乱的朝堂上安静了一瞬。

  但马上又有人说:“勤王大军不知何时能到,那金国二太子在外拖延住了大军,东京城又该如何是好!若此时不议和,东京城被攻破,我等便是千古罪人!陈御史可敢担责?”

  “东京城固若金汤还有禁军数十万,如何守不住!除非有人吃里爬外,里应外合,私通敌人!”陈和对那人怒目而视。

  拱卫京师的四大禁军说是有四十万人,实则只剩不到二十万,剩余的皆是吃空饷的。只有天武军孙鸧部近几年补全了编制,其余部队兵马皆空余大半。赵桓也是登上皇位后才发现禁军吃空饷之事,于是更加恐慌不安,陈和与李纲等人无论如何劝导主战,他也没有雄起的信心。

  他只想着禁军这点人,哪能拿出去抵抗金军,最好留在自己身边保护他的身家安全。

  他对主战的官员露出为难的迫不得已的表情说:“如今金国大军兵临城下,我们却没有大将率领军队,肯定不是金人的对手,不如先议和,拖延时间等种师道他们大军来到。”

  陈和:“官家忘了,您的亲妹妹武德帝姬曾率领两千天武军大败金国二太子,东京城现在有二十万禁军,比之两千胜算更多百倍。”

  “武德帝姬一介女流又乃带罪之身,不可领兵。”赵桓想也没想直接拒绝。

  “官家,大宋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怎能继续拘于小节,武德帝姬对战金人有充足经验,亦有战果。现今东京城最缺的便是时间等待勤王大军,有她在,危机即刻可解!”

  “不必再说,议和一事朕意已决!由知枢密院事李棁出使金营议和!”赵桓重重拍在椅子上,怒道。说完便起身匆匆离开,留下朝堂上的官员们再次陷入纷乱的议论当中。

  韩离素离开时被内侍官拦住,官家要召见他。

  “妹夫,议和之事你怎么看?”交泰殿里,朱衣的赵官家站在幕帘之后,由内饰们服侍着吃酒,浑浊的声音透过帘子传到大殿中央。

  听赵官家称他为妹夫,韩离素挑眉,不动声色地道:“议和有道理,主战亦有道理。不过官家才是独断朝纲的决策之人,臣听官家的。”

  “朕议和乃是为了大宋百年基业,乃是为了大宋的百姓,李纲他们只想保住东京城,根本不将朕放在眼里。”幕帘里头的人影呵斥内侍继续倒酒,说道,“在这些人眼中,朕的安危比不过一座东京城!比不过两河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