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凶残 第69章

作者:巫医醉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她说,“除了此人,再无推荐吗?”

  “还有个人选,閤门祗候刘锜,他是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征战西夏战功累累,西夏人素来畏惧他。”孙昂怕徐相公一意推举个奸臣上位,忙拱手谏言,“刘锜将门出身,为人正直豪爽,善待士卒和百姓,比之奸猾张俊好得多!”

  徐徽言垂着眼皮,并不反驳。经过关师古一事,官家不会再选这样的人前往宁州的。

  被徐徽言料中了,赵*芫听了孙昂的谏言,对这个刘锜有不错的印象,但也仅限于此了。她可不想再来个对西夏作战很强的名将,一股脑冲上去进攻金军。她需要的,只是个能抗压能防守的、听话的,乖乖呆在宁州屯兵防御,达到震慑金军作用的棋子。

  议事暂时搁置,事后赵芫派人做了简单调查,大约确实如徐徽言与孙昂所说,是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泾渭分明的西北将领。此时,她已经倾向于选择秦州统制张俊到宁州镇守了。

  数日后,分别远在秦州、兰州驻守的张俊和刘锜同时收到了赵官家的来信,询问他们谁能带兵镇守宁州,阻挡金军南侵。

  在府衙里吃酒数钱的张俊接到新任官家的来信时,直接从椅子里跳了起来,瞪大眼睛将信件里里外外、来来回回看了不下数十遍。

  手底下的统领田师中刚想问官家在信中说了啥,就见他老大风一样走向后堂,田师中忙跟上,“统制,官家说什么了?您这是干嘛去?”

  “披甲!”张俊已经等不及了,天寒地坼就把外头套着的锦袍和氅衣脱了个干净,洪亮的声音兴奋几乎跳跃出喉咙,大喊着说,“田师中!你去清点粮草辎重!咱们准备北上!”

  啊?跟在后头捡衣服的田师中呆愣愣望着上司的背影,茫然地想,官家难道叫他们北上打金人?那多费劲儿啊,吃力不讨好,哪比得上在秦州这边做生意赚钱快活。统制怎么还很高兴的样子。

  另一头,驻守兰州的刘锜收到官家密信,反而心情沉重,官家这封信说明永兴军路此时无将可用,情况之严峻可见一斑。此时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边将非常慎重地,从校场回到府衙,和将士们连夜开会商讨能不能打金人。

  密函发出去没多久,回信就来了,是从秦州来的。传信兵被格外叮嘱过,日夜兼程马都跑废了一匹,用最快的速度,将张俊的回信送到京兆府。

  第一句‘臣张俊回禀,愿率秦州军赴宁州!’就表明了态度,毫不拖泥带水。紧接着,后头什么谏言啊、策略啊,全不谈。而是将自己对官家赵芫的仰慕之情大书特书,说他打从官家四岁揭露贩马案开始,就被还是帝姬的官家的睿智和天才所折服云云。

  最绝的是,他甚至表示当年武德帝姬相关出版的所有周边和书籍,皆被自己小心收藏在家中,当作传家宝要一代代的传下去。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臣张俊仰慕官家您啊!!

  世界上,谁不爱听拍马屁呢?尤其张俊这种字里行间情深意重、对你的过往经历如数家珍的高端马屁,若是本地土著,还真的难以抵挡,就算不会被吹的失去理智,也绝对会对张俊这个‘小迷弟’印象深刻、且没什么恶感。仰慕崇拜自己才华的人,怎么会是坏人呢?对吧。

  可惜他的信是写给赵芫的。

  嗯?吴俞守在一侧,诧异地发现官家拆开信之后,表情忽然变得一言难尽,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堪入目的物体一样,扫视完毕,立刻将信丢过来给他,“吴俞,赶紧烧掉!”

  赵芫扶额,想不到还有这么不要脸的拍马屁方式。登基以后,不是没有文臣写文章赞扬作为皇帝的她,但绝没有人会搞成这样。

  辣眼睛!

  吴俞出去将密信烧毁,回来见官家已经恢复了常态,正在写调令,中间的人名,官家停顿了会儿,还是空了下来。官家刚刚看完秦州送来的信,就开始写调令,这个时机……会是巧合吗?想到刚才不小心瞄见的信件内容,吴俞浓黑的眉毛忍不住皱在一起。虽不知何为辣眼,但他确实感受到眼睛被攻击了。官家,应该看不上这种低劣的家伙才对。

  刚刚一头热,差点就将调令写完,调张俊来永兴军路的赵芫冷静下来,倒不是被马屁打动了,而是察觉张俊这个人确实很努力在揣摩上意,很想‘进步’,这种人是最好掌控、最适合当棋子的。不过既然给两人都发去了信函,那就再等等看。年少的官家撑着下巴,一边看折子,一边漫不经心地想着。

  与张俊的强烈要求进步的行为相比,刘锜就显得很不‘进步’了,兰州的信件晚了整整两日才到达京兆府。

  但赵芫看刘锜信件的第一眼,便忍不住赞叹了声,因为刘锜竟是分析出了一套应对金人骑兵的打法,与后头大宋研究出的以步制骑的方法相差无几,足可见此人军事上的才能绝对很强。可少年官家看完信,抬笔写下的依旧是张俊的名字。

  盖因宋军如今的装备和训练,并不足以完美地实施刘锜的这个想法。勉强胜利,己方的损失也太过巨大,不合适。

  【着令秦州统制官张俊为秦凤路马步军都总管,即刻率军前往宁州镇守,不得延误。】

  张俊早就迫不及待带军出城,向北而来,路上收到赵官家的调令,可把他乐得合不拢嘴了,下令路上不休息,全军急行军,目的地宁州!

  把赵官家的墨宝揣在怀里,四十岁的大汉咧嘴笑着,好像天上掉馅儿饼了一样。哎嘿,还以为这辈子就在统制官上呆到死,想不到官家御驾亲征来了,更想不到秦凤路原本的大佬直接白给,而他张俊仿佛有如神助一样,在万千将领当中吸引到了官家的目光!

  官家登基不过半年,肯定急需组建自己的心腹阵营,张俊喜滋滋地想,自己那封‘告白’信果然写的好,看,官家一下子就把他提拔到了一把手的位置,从统制连跳两级变都统制,哎嘿!

  四十岁的,会打仗的,更会经商的张俊全然不知,他仰慕的赵官家赵芫,正伏案奋笔疾书<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纲领>,初期的战时的走私行当,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扩大规模!规范化、规模化,与正在金国经营的高药师联合起来,渐将目标发展增加到周边乃至海外。本项目负责人的候选人第一名:张俊。

  

第92章 西夏:弱宋支棱起来了?

  张俊对赵官家的命令,是百分之两百的贯彻、且力求完美。官家要他尽快到任,张俊可以让军队不眠不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宁州城。将士们不休息,他更是不休息,率先冲在第一位,进宁州城门的第一个就是他张俊。

  等入城了,底下的将士们都各自吃喝睡觉去,只有他,饭可以等会儿吃,给官家的奏疏必须立刻写!而且还要焚香沐浴来写,信纸都用香熏过。先汇报自个按照官家的意思以飞一般的速度抵达宁州城了,然后希望官家能给予下一步的指示。并且希望能够得到面圣的机会云云。

  都统四十岁的老爷们写个奏折还熏香,负责到水粉铺子买香的心腹田师中很不理解,但大受震撼!都统为了迎合官家,付出太多了吧!

  将奏疏交到传信兵手中,张俊满脸沧桑与疲惫地叮嘱:“官家若问到我,你就如实把本将军现在的模样描述一遍。”

  卖乖、卖惨同步进行,这就是矛盾人设的魅力,加深官家对自己的印象!等官家召见自己,就会发现他张俊还是个胸有沟壑、才高八斗的优秀军事人才!

  京兆府。

  张俊的奏疏再次以闪电般的速度送了过来,距离赵芫的调令派出去,才过去五日的时间。

  确实如同飞一般的速度,但关于奏疏里提到的请求面圣之事,赵官家非常冷酷无情给了四个字:暂时没空。

  而张俊精心准备的香薰,得到的是赵官家皱成一团的眉毛。发现奏疏上散发出清香时,仔细拿起来闻,确定是从这上头飘出来的味道。她懵了,花里胡哨的搞什么东西?

  算了不必理睬,她忙着呢,张俊作为一枚不需要拥有主观能动性的棋子,安静地呆在那别动就行。

  宁州防线补充到位,斥候对金军占领区的调查报告送回京兆府,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也得跟上来。

  照例换了身便服的赵芫到后山狩猎、锻炼身体,身边带着几位最近炙手可热的将领,李彦仙、梁红玉、吴玠吴璘兄弟以及各军中的高级将士,算是和大家联络感情,也顺便商讨下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赵官家半年来身高又拔升不少,比起李彦仙、梁红玉初见时,现在的赵芫已然像个成年人。或许因为增添了皇权的威势,那张年少的饱满的少女面容根本不敢令人直视,即使她大多时候表现得都很柔和。但李彦仙现在是绝不会像初见时那般,拿看孩子般的眼神看赵官家了。

  李彦仙:“官家,金军退回延安府,对中部地区的城寨的占领便不够稳当,臣愿领兵前往收复各城寨。”

  京兆府和延安府之间,间隔有十数座城寨,这些小城里,金军即使驻兵,数量也绝不会太多,收复的难度应该不高。吴玠挑眉暗中瞥着李彦仙这个和自己一样高大帅气又年轻的将领,觉得李彦仙心眼儿还挺多,什么叫你愿领兵去收服各个城寨?显摆什么。

  官家的策略一直是迂回清剿,在场的谁不知道要去收掉金军散在外面的小股兵马。吴玠立刻拱手:“官家,给我一个月的粮草,我带人将延安府这条路清剿干净!”吴璘在一旁点头。

  李彦仙微微蹙眉,他并没有要争抢功劳的意思。

  见二人间硝烟弥漫,梁红玉掩唇轻笑,吴玠兄弟的目光射过来,她立刻轻咳两声,假作嗓子不舒服的样子。

  赵芫把弓挂回马背上,绷着表情扫视几人,李彦仙微微垂头,吴玠兄弟则正襟危坐,双方都假装刚刚的眼神交锋不存在。“你们都是朕最信重的大宋支柱、百姓的救星,对战外敌,应通力合作,哪有你我之分。”赵官家给两方嘴里灌鸡汤,希望别在对敌的时候搞出幺蛾子,“即便金军在诸城寨的力量小而散,也不可轻视,相反,在战术上要极其重视这些小股的力量。就是他们占据着我们的城我们的寨子,掠夺着大宋百姓的资源。消灭他们,就是在直接消灭金军的筑垒。”

  吴玠的脑袋也微微低下了,有些羞愧。官家说的对,再小股的敌人,可也不能轻视,他怎的冒出了如此大意的念头,他小拍了下脑袋,不该的。

  幸好官家并非逮着这个话题不放,劲装少女招呼几人在小山坡上坐下,几人围作一圈仿佛论道般,商议如何有效地清剿外围金军,何为有效?

  首先,对战斗的指挥活动,必须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战争的根本目的,这是基本方针。所以有了赵芫现在一系列的指挥策划。

  而后,对军队的指挥行动,必然会产生互逆的连锁反应。我方行动会引起对方的反行动,对方的反行动,我方也必须再行动。这是双方将领之间的战略对抗。为此,在作出一项指挥决策时,必须拿出多个预测对手的方案,并给出解决方案。也就是预判。双方都在预判对方的预判,端看谁预判的层数更多、预判的更远。

  再然后,战斗必须是运动性的,对实体目标的摧毁与反摧毁必须具有灵活性,这就要求各个将领都拥有极高的素质,在战役过程中能独立自主的作出准确而及时的判断和指挥。

  几位心腹爱将的素质能力,赵芫丝毫不怀疑,所以主要讨论的方案,集中在预判完颜宗望的所有反行动指挥上。“第一,对金军占领城寨进行清剿时,我军很可能遭遇到敌人的援军支援,这对于速战速决的清剿行动是很不利的。必须要解决掉金军的支援问题。”赵芫盘腿坐在块大石头上,声音清朗,侃侃而谈。

  “第二,当战线不断推进,包围圈缩小|逼近延安府,完颜宗望必定会有大动作,例如派出大量金军攻打我方某个据点的势力,以作突破。或是执行清剿任务的你们几个,或是左翼秦凤路、右翼河北东路其中一个。需要对此类行动作出有针对的应对计划。”

  几人纷纷沉思起来,不过这些还不够,赵芫继续道,“此为大宋境内的行动可能性,但也不能忘记绥德府正是西北对西夏的边境门户,我们要防止西夏干预我方对完颜宗望部的军事行动。”

  梁红玉心思细腻,“西夏不一定完全站在金国那边,西夏国主的妻子皆因金国而亡,其对金国,必然心怀怨恨。这一点可以利用。”

  “正是如此,所以在对金军进行清剿行动的同时,朕打算派遣使者秘密出使西夏。”赵芫赞同,只是使者的人选必须慎而重之。别看西夏是小国,它国内的政治派系却极为复杂。出使的人一定要能抓到他们共同的脉门,才能达到说服目标。

  官家已经考虑到这一层,那他们便只管专注打好眼前的战斗即可。吴玠想了想,提议道,“金军各城寨或会进行相互支援,我们如果对其实施清剿,最好同一时间将可能进行支援的另一座城寨同时纳入清剿的计划。并且我们兵力众多,可以分点执行,如此,金军即使计划支援,也必须选其一或分散兵力,这样对我们更有利。”

  李彦仙:“完颜宗望不会坐视此事,他若想拿回主动权,最可能的是向北发起大规模进攻,也就是打通河东北路的回头路,连接永兴军路、河东北路、燕云的通道。”

  一旦与燕云的通道连接起来,金军的主观能动性就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动提升。所以,在包围圈缩小后,金军主力北上进攻的可能性一定是最大的。

  众人皆赞同这一预测,就如何进行堵截防守的策略又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一直到日落时分,徐徽言到处找官家回去用饭了,会议才中止。

  一连数日,赵官家和她的将领们都在开小会,确定讨论的问题没有遗漏后,休养多日的军队才重新动员、开拔。

  第一站,便是云阳、泾阳、高陵、栎阳四城,此四城距离咸阳最近,几人所部先至咸阳,随后趁夜出行。

  赵官家预测进攻泾水最左侧的云阳,几乎一字排开的四城中,必定只有距离最近、位处中间的泾阳金军会出兵相救。

  “云阳城中留守的金军共四千人,其中只有两队女真谋克,其余皆为伪军。”做好了战前情报工作的吴玠对负责攻城的李彦仙说道。李彦仙部攻城,而吴玠部待命,准备应对来自泾阳的金兵。

  而梁红玉和吴璘则带兵前往了泾阳和高陵之间,一旦泾阳出兵,宋军的后续计划便是趁泾阳金军守备空虚,闪电夺城。到时候两城可以同时回归,正所谓一石二鸟。

  两日后,战报呈到赵官家的案前,李彦仙、吴玠部在云阳与金军激战一个昼夜,联合云阳百姓顺利夺城,梁红玉、吴璘部顺利夺城。

  赵芫看到这封战报时,几人已丝滑无比的,转道急行军,对泾水右侧的高陵、栎阳两城如法炮制重复了这个过程。

  所以宋军的战报应是一日收复两城X2。

  速度当真迅捷如闪电,快到金军互相之间根本反应不过来,甚至当宋军继续推进战线到三原城时,三原城的金军守将全然不知前方四城已失。

  延安府。

  完颜宗望将手中的战报扔出去,就扔在萧裕等人的面前,他死死按着神经剧烈跳动的太阳穴,“为什么到现在才知道前线的消息?”

  “宋军的进攻速度太快了,消息来不及传出。”萧裕只有如此推测。

  完颜绳:“应当有宋军刻意阻截的原因在,他们肯定害怕我大军派兵支援各城。”

  “宋军都打到鄜州了!”宗望只觉得头疾又犯了,他握拳重重砸在桌案上,怒火中烧,“你们都在吃干饭不成!宋军攻城如此大的动作,竟然一点消息得不到?废物!一群废物点心!”

  “二太子息怒,”萧裕连声劝慰,“现在咱们该如何应对?延安府的粮草足够大军使用,是否要重新进攻赵宋官家,将地盘打回来?”

  闻言,宗望的头更痛了,他颤抖地合上眼皮,拳头用力抵住额头,沉思不语。

  议事厅内安静下来,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二太子打算如何反击。

  半晌,在剧烈的头痛当中,宗望终于抓到了思绪,“赵宋官家率领的是天子亲军,号称大宋最强战力,大宋禁军中的上四军,对否?”

  被边缘化的郦琼:“回禀殿下,正是天子亲军,天武、捧日、神卫、龙卫四军。”

  宗望闭着眼,“宋人常说扬长避短,赵官家将我们上中下三路堵上,却只派这四军来进攻,正是在掩藏他们的短处、弱点。”

  萧裕眼睛一亮,想到了问题关键,“所以我们要挑宋军的薄弱处打击!”

  “没错。”感觉头痛轻微了些,宗望睁开眼,深邃的眼神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下达命令,“立即整兵两万,准备渡黄河!”

  “还有,派人给李乾顺送信,让西夏军全力攻打宋国河北东路边境各镇。为我方大军顺利渡河做辅。”

  大宋永兴军路的战况早就传到了西夏王城,大宋官家御驾亲征,大败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此事在西夏朝廷中的震动,不亚于宋朝内部。原以为大宋二圣北狩,很快就会被金国灭掉的人纷纷惊掉下巴。

  怎么的?换了个女人当皇帝,大宋突然支棱起来了?

  出于某种矛盾心理,西夏君臣不约而同地对此事下意识保持了观望态度。

  正因为如此,原本还在大宋边境搞事的西夏人,近期已然悄无声息地退回了西夏国境内。

  

第93章 三方博弈!

  大宋宣武二年,正值西夏元德八年。此时此刻的西夏国,已经历全力援辽不成,王后、太子薨逝,国主李乾顺与宰相梁乙逋因畏惧而向金国道歉投诚,答应联合扰乱大宋边境之计划。

  若没有赵芫登基,大宋此时朝廷南渡,与西北断绝联络支援,西北千里之地陷入金国手中,被金国划给了联合作战的西夏。西夏应当是吃尽了好处,只不过,赵芫在兴仁府阵前登基,挽大厦将倾,大宋不仅没有失去燕云两路、河北三镇,更是着重防守西北边线。所以西夏的现状于是变成了死了王后、太子,还被金国逼着和大宋打没有结果的仗,吃力不讨好。

  梁乙逋是国主李乾顺的舅舅,深得他的信任,大事决策皆和他商议。现今的西夏朝廷,每日讨论最多的朝事便是大宋与金国的战争打得怎么样了,进度到哪里了。

  宋金之战伊始,宋国以极快的速度被金国两路大军打到首都,那叫一个被摧枯拉朽,看得西夏朝廷人人瑟瑟发抖,发抖完就上书请求国主一定要选好大哥站。毕竟选大哥就是西夏历来的国之重策。前任老大哥辽都被打没了,现在隔壁大国又有被打没的趋势,还不赶紧双膝跪地更待何时?于是李乾顺就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