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166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而且, 远离了秋收的繁忙,窝了一个冬天,看见久违的绿色, 总是叫人心情舒畅的。

  林建军的信里就隐隐透露出这么个意思,且春天乡下屋子要更为丰盛些,路边的野菜、山里的野物, 都是无聊生活里的惊喜点缀。

  冉佳仪看着信,一点点读给几个孩子听, 权当稍微缓解了几个孩子的焦虑。

  下乡, 曾经无比遥远而陌生的词汇,因为身边有人离开一下子就变得近了。

  老话说刀子不落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其他人也无法理解被迫下乡的颓丧和不安,但其实,下乡, 也不全然是坏事。

  冉佳仪在后世的时候,有一些长辈就是曾经下乡的知青, 他们收获的除了艰苦的物质生活外,精神生活甚至比城里还要丰富,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一处地方, 甚至有的就此落地扎根, 奉献自己的一生。

  有舍必有得, 就是这么个理儿。

  而冉佳仪对于林家这几个已经下乡、或者即将下乡的孩子期望值也不是很高, 只要他们下乡后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三页的长信读完了,冉佳仪抬眼去看林家几个孩子,却见几人神色不一,但很明显,原本焦急万分、慌张不已的林建军,眉宇间那股挥之不去的忧愁已经消散了大半,只剩下些许对未来的不安和彷徨。

  “都也听到了,你们大哥在乡下过的也还不错,那么多人都过来了,你们就是下乡了肯定也没问题的,建军,尤其是你,与其跟没头苍蝇乱转,还不如好好准备下乡需要的东西。”事情已成定局,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这是冉佳仪最后的规劝。

  林建军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胡乱的点点头。

  冉佳仪就当他应承了。

  比起后世多样的选择,这个年代的选择无疑是十分贫瘠的,或者说压根就没有选择,找不到工作就得下乡,这是现在铁打的事实,没门路没钱,谁也无法改变。

  最小的两个年纪还小,没有多少这方面的担忧,但就在眼前的林建慧也是比较着急的,且对于冉佳仪的话表现出了明显的不相信,乡下好,怎么可能,泥腿子待的地方还能好到哪里去。

  她不仅自己要当个城里人,就是嫁人,也得嫁个城里人,她绝对绝对不要跟同学小芳的姐姐一样,下乡嫁给一个老农民,一辈子在乡下。

  冉佳仪对几个孩子的神色也不大放在心上,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了,基本的三观都已经形成,她可以引导,却不能手把手去教,当然就是教了也不一定听,只要不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冉佳仪就由得他们折腾。

  思想教育结束,后面的日子还得继续过。

  后面一阵子,冉佳仪明显发现,甭管林建军有没有听进去那些话,但已经开始为下乡做起了准备。

  全国粮票、工业票.......林建军用着自己的渠道,就跟小仓鼠一样一点点存着自己的小金库,冉佳仪看见了还难得出了点钱给林建军,林建军也丝毫没有反抗的接受了。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工夫,两个月的时间过去。

  林建军没门路、没钱财,理所当然的依旧没有找到工作,但好在林建军的小私库已经存的不少了。

  冉佳仪看着对方那认命的样子难得有点心软,但也很快硬下了心肠,下乡本就是为了让他们下乡接受教育,教会他们劳作,而不是不劳而获,这会儿自然不能直接给钱给物。

  纵容孩子的某些恶习反而是在害了他们。

  等时间正式进入8月份,城里的知青下乡宣传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不说周围邻居同事们的抱怨,但说自己家里,冉佳仪近期就接收到了不止一波前来做动员的知青办干事。

  这让冉佳仪颇有点自己是被熊孩子找上门来的家长,但事实远比这些要残酷的多。

  冉佳仪送走第三波前来动员的一男一女,不可避免的颓了。

  从他们的口中,冉佳仪知道了,8月份还只是动员,但等到了9月份,那可就是强制下乡了。

  下乡的地儿是不少,可好的地方就那么多,先到先得,这是谁都能看分明的事情,可是总有些人不撞南墙不死心,失去留下的最后希望后,只能沦落到下乡去环境最差的地方。

  鉴于这个二儿子近期的表现还不错,冉佳仪难得提点几句。

  “建军啊,刚才知青办的干事可是说了,现在选,你还可以去好一点的地方,要是等到九月分配,指不定就是哪个西北荒地了。”

  也不是说西北荒地不好。前世很多建设大西北的英雄们就是在下乡阶段选择了只身奔赴荒凉的西北,在黄土地上拓荒、为西部经济发展做建设。

  但可惜的是,林建军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只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只顾得上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的俗人罢了。

  俗人活着,可不就得考虑吃喝这些小事儿。

  之后,是林建军良久的沉默。

  长痛不如短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能晚一刻下乡,谁又想早一时半会呢?

  林建军只觉得自己面临着此生从未有过的艰难抉择。

  是现在自己下乡,去一个条件好的地方,还是再最后努力一把争取一次机会,代价可能是去条件更加差的地方。

  林建军脑海中,理智和情感相互冲突着,感情让他选择后者,可残存的理智告诉他,选择前者才是正确的,因为近半年的时间他都没能做到工作,又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呢。

  “我现在去。”林建军艰难开口,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一旦真的下定了决心,接下来的话就有勇气说出来了,林建军抬起刚才因沉思而低下的头颅,“妈,我明天就去知青办说我自愿下乡。”

  冉佳仪觉得这老二还不算笨。

  “嗯,你想明白了就好,今天我们吃得好点,你也准备一下,有什么缺的东西可以找我。”冉佳仪难得大方一把。

  现在她在存着自己的小金库,现在的时代不允许她发财,但在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她必须从现在开始攒够资本,才有可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抓住它。

  冉佳仪来到这个世界后,就坚定了观念,但凡人活于世,就不能指望别人,养儿防老是不现实的,殊不见后世多少年轻人买不起房,还要老人倒贴棺材本呢。

  ————-

  这天晚上的餐桌格外的沉默。

  大家都接受了这个家里即将又有一个人要下乡的事实,虽平日里打闹不少,但一家子兄弟姐妹,又没有大的矛盾,这会儿难免有几分不舍。

  冉佳仪看了稀奇,前世可不是这样的。

  前世因为老大留在了城里,老二下乡的时候可是满心愤懑,到了老三那更是断了联系,一家子就此反目也不过如此。

  可见,有利益才会有纠纷,没有钱财纠缠就少了很多是是非非。

  即使有着难得的一桌美食,林家人还是食不下咽,不尴不尬的一顿饭结束,各回各的屋。

  冉佳仪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想了想,还是从自己存钱的小存钱罐里,取出了一些票钱,用手帕包好随后来到了林建军的房里。

  本来老大老二是住一个房间的,但是自从老大下乡,老二就独占一间房了。

  “妈。”冉佳仪到的时候,林建军还没有睡着,而是睁着双眼看着漆黑的房顶,似是发呆、又似是在回忆,愣愣的回过神。

  冉佳仪点了煤灯,屋子里罩上了一层暖黄的灯光。

  林建军喊了人,但是没有起身,冉佳仪也不在意,自顾走到了床边坐下、

  ”我给你准备了点东西,你下乡的时候带上,好歹有个保障,还有,你那些高中课本都带上,学了这么多年,总有用上的一天。”

  林建军听到这里有点难受,“读书有什么用?”有疑惑,也有愤懑。

  大学停止招生,唯一向上的通道随之被拦住,下乡的知青也没几个能回来的,林建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彷徨不安。

  冉佳仪语气温和:“现在大学不招生了,但不代表以后不会。这个国家总是需要有知识的人,你下乡的时候带上,多看看总是没错了。”

  说完,将准备好的东西给了林建军,冉佳仪不再多说,回了自己的房间。

  剩下林建军在床上躺了良久,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

  只是,良久之后,他还是没忍住翻身起来,将自己的高中课本一股脑塞进了准备好的行李中,这才重新躺回床上。

  伴着外面朦胧的月色,林建军也不明白自己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总归是安心睡下。

  翌日清晨,不需要别人催,林建军自己个儿就去了知青办,迈向未知的命运。

  --------------------

  竹里:蠢作者回来啦,第一次断更这么长时间真的非常抱歉,但谁让蠢作者卡文了呢,哭唧唧.jpg以后尽量不会这样啦

第187章 第十一个世界

  傍晚, 冉佳仪回到家,却发现家里的气氛有些异样的沉默,厨房里老三林建慧一个人正在忙活, 两个小的不知道在院子里玩什么游戏正欢。

  “你二哥呢。”冉佳仪问。

  林建慧想着今天二哥出去的事, 心里其实有数:“二哥今天去了知青办。”

  去知青办, 那肯定就是报名下乡了,冉佳仪忖度着,对这个老二的决断力不由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只是不见人影, 怕是心里还有些疙瘩,作为家里唯一的大人,冉佳仪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劝解一番。

  想到这里, 冉佳仪也不迟疑,往林建军的屋里走去。

  推门进去, 林建军正双目无神的躺在床上, 一副没有灰心丧气的样子,冉佳仪看了也不觉诧异,到底是即将下乡的人了,这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随着开门声,林建军身子未动, 只头颅顺着声音歪了过来,“妈。“有气无力的。

  “嗯, 你今天去知青办了?”冉佳仪问道。

  林建军也未诧异,只略微点头承认了。

  “定了几号下乡嘛?”冉佳仪继续问,想来也快了。

  “八月二十五号。”

  今天是八月十五, 距离八月二十五还有十天, 而大规模的知青下乡是从九月份开始, 所以林建军的去处应当不错。

  “去哪个地方?”

  “云省的沐阳县。”

  冉佳仪知道这个地方, 云省地处华国的最南方,虽然距离这里远了点,但那里物资丰富,下乡的话算是一个好地方,也不枉费早下乡半个月了。

  “东西都准备好了嘛?”冉佳仪关心道。

  “差不多了。”林建军倒是没有再要什么,仅他看见,自己准备的就要比大哥多不少,其中也少不了母亲的帮衬,他算了下家中的帐,估摸也差不多了,家里总是要过日子的。

  至此,母子俩再无他话。

  虽然面上和气,但是两人心里都知道,其实这一家人的关系早就疏远了,或者说,母亲对他们死心了。

  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呢?

  一开始,父亲去世,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很是伤心,尤其他们两个大的又是男孩,几乎就是在父亲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一家人也曾经有过温馨和乐的日子。

  但是,父亲去了之后,一开始是伤心,可等到后面被贫苦的生活逼到那个地步之后,也就不得不多了很多心思。

  母亲夜以继日的干,似乎是要拼了命去,而他们依旧还是那棵大树保护下的小树,因为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所以一直没有长大。

  然而等到有一天,头顶的大树突的就不能替他们遮去狂风暴雨,或许是风雨太大压弯了大树的枝丫,也或许是大树太累了无力支撑,总之,他们就突然暴露在外面的世界里。

  林建军冷眼旁观大哥去下乡,然后很快轮到了自己,看着母亲的神色一点点冷硬下来,林建军也说不清自己心内是何感想。

  不过一切在今日都要就此终结,至于以后一家子该怎么走下去,起码也是他下乡回来之后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林建军神色更加黯然,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回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