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很显然,林建党并不想在几个弟弟面前坦露自己的行径,哪怕他觉得自己并不理亏。
“好,你可不能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情,最近啊,我可是听说了很多这种事情,咱们家可不能做,我们也不嫌弃人家是乡下的,你去乡下人家愿意和你在一起、照顾你,这就是真的喜欢你了。”
冉佳仪还是忍不住絮絮叨叨了几句,只是她还不知道,两个人是已经分开的不能再开了。
林建党只觉得烦人,他难道不知道这些道理吗,可秦家藏起了自己的通知书,他绝对不能原谅,而且他是要给赡养费的,他内心里可不觉得一点心虚。
这事暂时就这么过去了,一家人继续沉默的吃起饭来。
饭毕,一家人各自回了自己的屋子,未曾再多做交谈。
等到其他屋里的动静都渐渐低了下去,冉佳仪方才出了房门,往林建党的屋子走去,她还是有点担心。
“嘟嘟嘟。”敲门声响起,屋内正在规整行李的林建党一愣,还是放下手里的东西去开了门。
“妈,你怎么来了。”林建党纳闷。
冉佳仪开门见山:“今天饭桌上,你说的分开了是怎么回事?”
林建党支支吾吾不想回答,可见冉佳仪一直追根究底,也就只能将发生的一切一一道来。
“总之事情就是这样,他们差点藏了我的通知书,我也没办法再跟她过下去了。”林建党索性破罐子破摔。
冉佳仪也不知道说什么,这样的状况也是她没有预料到的,这样一来,林建党的选择也无可厚非了。
这个话题就此揭了过去,冉佳仪之后也不再提起,就当乡下的那一切不曾发生过一般。
————-
林家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几兄弟,都要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做准备。
现在时间已经是二月底了,而兄弟四个的录取通知书几乎都是在三月头,前后脚的工夫。
也就是说,最长不过半个月内,他们即将奔赴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这时候上大学学校里是会有补贴的,若是节省着点,足够一个人的花用了,当然,要想有多好那也是不可能的。
即使这样,冉佳仪也没有准备给几人多少钱,而是准备了些生活物资上的补给。
等到时间进入三月份,离别的情绪也在林家扩散开来。
在分别面前,似乎过去的所有恩怨都可以一笔勾销,毕竟又不是真的有生死大仇,再比不过一些还没来得及实施的小心思罢了。
冉佳仪也是在这时候,提出了分家。
一家人刚一起吃过饭,正准备坐在一起唠唠嗑,冉佳仪突然就这么提出来了。
“分家?“四兄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惊诧,其中尤以林建党这个大哥的声音最大。
冉佳仪淡定点头:“是的,分家。你们现在都考上大学,以后分配工作也不一定能回来,家里也给不了你们什么了,我就想着还不如现在就把这个家分了,以后你们自己的前程自己去挣,家里也不需要你们出什么。”
话说的很清楚,道理也很明白,分家以后各人管各人。
要说在一般人家,这肯定是一件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对于林家现在的财务状况,分不分家意义也不大了。
当然,对于有一些父母来说,作为大家长更重要的是那份权威,但这些对于冉佳仪来说什么都不是。
所以,她才能轻松地提出分家。
“我现在还有工作,暂时用不到你们养老,但是等到我50岁以后,不管我还在不在工作,你们每个月都要出一份养老钱,至于多少,等到那时候再说,你们看可以吗”
原本心存疑惑的几人心里顿时都有些疑惑。
都正是年轻的年纪,林家四兄弟对于未来自然都是满怀憧憬的,不说多么出人头地,将来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结婚生子,这是现下人们普遍的愿望,而这对于准大学生的他们来说,不过唾手可得。
也因此,分家虽然有影响,但是也不全是坏的,更何况现在四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存款。
不提小有存款的林建国和林建设,即使是经济条件最为困难的林建党和林建军,手中多少也是有一些存款的。
因而对分家也是持一定的肯定态度,无他,养老那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现阶段他们只需要顾好自己就行。
————-
事情就在众人的默认中定了下来。
林家要说财产,面上的自然是没有多少,冉佳仪是有工作,可还要顾着家里的开销,即使有,在几兄弟眼中也是没有多少的,因此,在冉佳仪表示钱财就不分了的时候,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除此之外,林家最重要的财产无疑是这座房子了。
林家的院子占地面积不小,即使四兄弟一人建一座小院子也是足够的,而且,这是祖产,理论上林家人人有份,冉佳仪也不贪图这一座院子,横竖她活着,这院子就得给她住。
冉佳仪也不打算以后跟几个人住在一起,给自己划了一个最大的屋子,剩下两间按照原来设想的给了林建党和林建军,至于老四林建国和老五林建设,那是没有的。
对此,老大和老二还有些不好意思,但也很快被冉佳仪说服了。
“你们这两年下乡想必也没有存下多少钱,老四和老五这两年工作手里有些,等再添点儿可以盖了新的,后边那块空地也是要留给他们的,你们没有意见吧?”
林建党和林建军自是连连摇头。
老宅返修也不过就这十几年的事情,保养得当的话钱还够用几十年,即使以后需要返修,比起新建一座屋子可要便宜的多。
“妈,是我们占了便宜,哪还会有什么意见。”林建党苦笑,更加清醒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
自己是长子,本来养老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责任,现在不需要了不说,还享受了林家最好的房子,林建党高兴的同事也有些受之有愧。
但事情终究这么定下来了。
空口无凭,冉佳仪立了一份凭证,一式六份,五人一人一份,多的一份给了与这些纠缠没有关系的林建慧保管。
林建慧初初听到娘家分家消息时,也很是诧异,可想到自己亲妈近些年来那懒得揽事的性子,又觉得理所应当。
横竖跟她这个外嫁的闺女无关,她不稀得这些家产、当然也分不到就是了,同样,她以后也没有出养老钱的义务,只要三节两寿出些孝敬也就可以了。
林家分家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随着几人陆续去往大学,随着户口的迁出,四兄弟间的联系也将终究满满淡去。
但,谁都该有自己的人生,冉佳仪也不例外。
送走了四个儿子,林家就彻底是冉佳仪的天下。
一个人的生活,虽然比之前人多的时候清净冷清了不少,可事情也少了很多,不管怎么说,冉佳仪还是蛮能自得其乐的。
————-
随着78年逐渐拉开序幕,华国的一切都开始揭开了新的篇章。
随着自由交易的放开,人口众多的华国在多年之后再一次展现出其惊人的购买力。
优胜劣汰之下,原本落后封闭的国营厂子在时代的浪潮下,要么改革求生、断尾求存,要么固步自封、陷于困局。
冉佳仪个人之力,在时代的洪流下不值一提,随着纺织厂的效益愈发不好,厂子里不再招新,反而一批批的辞退老人。
冉佳仪顺势而下,在厂里领导的期盼下直接办了内退,而不甘心的则继续与厂子耗着,力求一个更满意的结果。
而这一片谁也不知道,从厂子里离开的冉佳仪,并非大部分下岗职工一般回家养老,而是去往了江安市,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阶段。
--------------------
第195章 第十一个世界
“婉茹妹子, 你可来了。”
语气里满是欢迎的,是与冉佳仪熟识多年的卢秀兰,也是江安市外侨商店的售货员, 旁边含笑站立、同样欢迎的是郭店长。
多年合作下来, 三人早已交情甚笃, 根本无需多做客气。
冉佳仪这回来,可不是来交货的,事实上, 从去年开始,冉佳仪就在为市场开放做准备。
她绣出来的活计,只有一小部分被拿到了店里卖做存款, 大头还是留下来攒着,就等市场自由后干一票大的。
关于这一点, 冉佳仪虽然没有明说, 可从供货量明显减少来看,郭店长和卢秀兰也多少猜得到她的心思。
正巧,随着时局的变化,卢秀兰的心里也有东西在蠢蠢欲动,三人这次见面, 正是为了这一桩事情。
“秀兰姐、郭店长,劳你们等了。”
客气话很快揭过, 三人来到店里,趁着店里无人开始了此次的谈话。
“郭店长,你们的意思我了解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我的绣品值得更大的市场、更多的钱。”无视掉郭店长明显欲言又止的模样, 冉佳仪直接打断了郭店长的话。
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是冉佳仪没地儿出货、要求着店里给帮忙销出去,冉佳仪记这一份情,但一码归一码,冉佳仪不可能为了这个放弃即将唾手可得的利益。
现在市场放开,对于绣品这一带有艺术的传统技艺的需求必然增大,但与此同时,历史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过去十年里蒙受冤屈的人有的还可以沉冤昭雪,有的却永远的留在了这十年里,对于刺绣这项手艺也是如此。
期间无数绣娘被迫放下了这门手艺,改做其他的养活生计,可刺绣跟别的活又不一样。
刺绣是一门熟能生巧的活儿,反过来也是如此,十年不动手,又得花多少时间才能重新捡回来,粗糙的手又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养护才能恢复白皙光滑,老去的绣娘视力更是不可恢复。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冉佳仪对自己的手艺价值很有信心,这次来就是想要开拓一下市场的,而在此之间双方曾经有过合作的郭店长两人正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冉佳仪前面几次过来稍微透露过几分意向,这不,郭店长还没说什么,卢秀兰就先动心了。
卢秀兰急不可耐的开口:“婉茹妹子,你放心,我和郭店长也商量过这件事情,这事儿啊,从店里走还不好走。”
郭店长见她这样忍不住笑出声;“秀兰,你别急,我来说。”
冉佳仪侧身细听,这可关系到她未来的切身利益。
郭店长:“商店是国家的,虽说上面现在放开了政策,可未来到底什么走向我们也说不准,所以,从商店走货肯定是不行的。”
话说到这里,冉佳仪不由得皱眉,她愿意合作的前提就是郭店长他们能替绣品找到销售渠道,不然的话跟她自己单干有什么区别。
郭店长却是继续:“只是这些年来,我和秀兰也是有些渠道的,要是单独开个店,短时间内肯定不成问题。”
————-
绕是冉佳仪胆子再大,也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敢脱出商店,也就是说,以后这门生意不再是公家的,而是他们三个人的。
当然,对于两人的人脉,冉佳仪是丝毫不怀疑的。
且不说两人家世在江安市都属于中上阶层,但就这么多年在商店的经营,两人认识的人不说非富即贵,但也差不离了。
“那,商店这边你们有时间打算?”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能一直兼顾两边,更何况这样也容易产生矛盾。
比如一个客户要货,当商店和冉佳仪这里都有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短时间内人的秉性还能维持正常,可长时间利益的加持下,难免移了性情。
就在这时,静静听郭店长讲话的卢秀兰再次出声,顿时吸引了冉佳仪的目光。
“我打算辞去店里的工作。”一语惊呆了冉佳仪。
虽然冉佳仪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但这份信心也是建立在这只会影响自己一个人的份上,要是卢秀兰辞去工作专心做这个,那她承担的还有别人的前途,这让冉佳仪觉得十分有压力。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