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汪巧儿迟疑了:“这行吗,兰花她?”
钱桂生也没多想,住一个屋不算大事,也就是他们有自己的院子,他大哥家两个孩子不也是住一个屋子。
“行,就这么定了,你先去做饭,今天咱们吃早点休息。”
钱桂生拍板,汪巧儿就不说什么,乖乖的去了厨房做饭,还不忘喊上自己的女儿。
这其实是两母女相处的常态,在乡下的时候,两母女就是这么互相帮衬着过来的,冉佳怡没有拒绝,跟着进了厨房。
两母女一个生火、一个炒菜,搭配得当。
冉佳怡烧火也不是白烧的,上面是亲娘炒菜,掌勺的人炒菜是要试菜的,这时候,冉佳怡就会探出小脑袋,顺带吃上两口。
-----
一家五口人,足足做了五菜一汤才算结束,这时候冉佳怡也有个五分饱了。
人吃饱了,生理要求被满足,其他的事情就好说了,冉佳怡端着菜上了桌,还有心情去招呼钱桂生和两个孩子来吃饭。
钱桂生不止一次感叹,这孩子是真的自来熟,要是外人看着,谁会觉得这是刚来两天的继女啊。
冉佳怡是一点没觉得不自在的,钱家的两个孩子在外面玩的也饿了,虽然不高兴搭理她,可还是十分迅速的过来吃饭。
这是钱家一小家第一次在一起吃饭,钱桂生在开饭前还讲了几句话,无非就是一家人好好处,有力朝一起使,过上好日子之类的话。
钱家的两个小孩子十分不屑,眼睛只盯着碗里的饭,继女倒是十分给面子的鼓掌,加上新婚小妻子崇拜的小眼神,钱桂生心理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终于,随着一句“开饭”,众人的筷子热烈挥舞着,打破了刚才的寂静。
这时候没什么娱乐,吃过饭就到了睡觉的时候,冉佳怡跟着小女孩钱兰花进了她的屋子。
小女孩敌视的眼神看着她,质问:“你来干什么,不准你进我的屋子。”
冉佳怡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欺负小女孩,上一辈子,眼前这个小女孩也没少欺负原主。
“爹说,让我睡你屋。”
小姑娘一张脸气的鼓成了小河豚,“这是我的屋,我才不让你住。”
冉佳怡还是那句:“爹说了,给我住。”
钱兰花简直要气死了,怒吼道:“那是我爹,这是我的屋子!”
孩子的嗓音大,很快就吸引来了两个大人,和钱家的小儿子,钱鹏飞。
“兰花,你这是怎么了?”
钱兰花见到亲爹似找到了靠山,抱着亲爹的大腿委委屈屈抱怨:“爹,她要抢我的屋子。”
钱桂生看向两个小女孩,小女儿平白要分半间屋子出去,委屈也是正常的,得哄着:“兰花,你乖,先让妹妹住一阵子。”
这声妹妹刺激了钱兰花,她大声哭喊:“我没有妹妹,我只有哥哥。”
钱鹏飞是一个沉默的小男孩,在原主那一辈子,欺负原主的只有钱兰花,可钱鹏飞作为哥哥总是在一旁看着,生怕妹妹被伤到。
这时面对哭闹的妹妹,作为哥哥的他依旧挺身而出,“妹妹,不哭了,哥哥带你睡。”
两兄妹就跟被欺负的小可怜一样,相依为命,钱桂生看着两个也心酸,也不管对错,对继女更添了几分不喜,是个会惹麻烦的。
--------------------
第234章 第十四个世界
自家孩子肯定是没错的, 那错的肯定就是继女了。
偏指责的话没办法说出来,总不能说继女不想住柴房是个错误吧。
“这也行,鹏飞, 你先带着妹妹睡, 凤儿, 你住兰花的屋子,等过几天我给再建一间屋子。”
无奈,钱桂生最后只想出了这个主意, 只是建一间屋子也得费不少钱,钱桂生想象就生气,果然养别人家的孩子就是烦。
钱兰花听说只是借出去一段时间, 这才作罢,呲溜一下跑回房间, 把自己的宝贝小匣子抱在怀里, 跟着哥哥回了他的房间。
钱桂生也带着汪巧儿回去,冉佳怡又是一个人被留在原地,她也不尴尬,返身进了钱兰花的屋子。
这屋子摆设十分不错,除了一床小窗外, 还有一对桌椅,还有一个小衣柜, 看的出来是一个受宠的小姑娘。
床是必须要睡的,可除此之外,她也不会动其他的东西, 坐在小椅子上, 冉佳怡摸摸兜里的四个红包, 里面一共八毛钱。
在这个年代, 八毛钱差不多也能买一斤肉,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一笔很大的钱了,冉佳怡小心收好,方才关灯睡下。
第二天一早冉佳怡又是很早起来,没办法,这具身体早已经形成了生物钟,到点就起来,可听着门外的动静,就是醒了她也不想起来,因为起来肯定又要被拉去做饭。
冉佳怡不知道这个家以前没有女主人是怎么样的,可再如何应该也不缺她一个六岁小孩的劳动力吧。
再有,钱家还有一个比她还大几个月的女儿,没道理她要多干活。
原主1975年11月出生,今年刚满6岁,而钱兰花与原主同岁,只是她3月出生,算下来两人仅差了半岁。
两个人都在很小的年纪就逝去了父母中的一方,说起来都是可怜人,可是对方至少还有钱家人精心照顾,在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时候,冉佳怡没有同情别人的资格。
冉佳怡就这么在房间里枯坐,一直等到了汪巧儿去喊钱桂生起床吃饭,才假装刚睡醒的样子,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来。
汪巧儿见女儿起了,继续去叫继子继女,一家在桌边坐下吃饭,始终没有人说话。
饭毕,钱桂生拎起包去厂子上班,今年8岁的钱鹏飞则要去学校上学。
只剩下汪巧儿、冉佳怡和钱兰花三个女生不用出门。
汪巧儿要操持家里一摊子的家务活,洗衣、打扫,买菜做饭,忙碌起来根本顾不上两个小孩。
钱兰花在一片生活了六年,早熟悉了周边的一切,吃过饭就出去找玩伴玩耍去了。
冉佳怡选择呆在家里,一来她人太小贸然出去遇到坏人没法处理,二来,她也想多看着汪巧儿。
冉佳怡蹲到正在洗衣服的汪巧儿身边,一大一小视线平齐,汪巧儿看看乖巧的女儿,心中安慰,虽然这是陌生的地方,可女儿还在自己身边。
在丈夫死后,两母女相依为命,曾经是彼此最大的慰藉。
-----
之前是顾忌钱家人,如今身边只有母女俩,汪巧儿终于有时间关心女儿:“凤儿,你昨晚睡得怎么样?”
问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洗手上的衣服,说再多,现在对她最重要的也是新的家庭,而不是她这个女儿。
冉佳怡回答好,然后就没了。
一年前田父去世后,两母女相依为命了整整一年,可现在不过几天,两人竟无话可说。
汪巧儿沉默了下,问:“凤儿,昨天的红包呢,娘帮你收着吧。”
冉佳怡惯性捂住自己的口袋:“这是给我的。”
汪巧儿哄道:“凤儿乖,娘先帮你保管着。”
这话小孩子都不信,原主从小到大收了不少红包,到现在影子都没了。
不管汪巧儿怎么说,冉佳怡就是不愿意给,汪巧儿就生气了:“凤儿,你听话,不然娘不要你了。”
冉佳怡不知道汪巧儿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说出这样的话,她睁大了眼睛问:“娘,你要把我送回家吗?”
是的,在原主的心里,只有田家才是她的家,至于这钱家一辈子也不是她的家,而是一个随时会被赶出去的居所。
汪巧儿被惊了一下,否定道:“凤儿,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你不给,就算了。”
对此,冉佳怡不置可否,而是继续问:“娘,我想爷爷奶奶了,什么时候能回去看他们啊?”
汪巧儿动作微滞,女儿讲的爷奶自然是田家二老,她的公婆,可是,那里她已经回不去了。
她至今还记得,田家二老得知自己要再嫁时候的反应。
并没有她猜想过的震怒,而是十分平静的接受,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带上他们的孙女,她的女儿。
钱家没有反对,她也就同意了,可从她再嫁给钱家后,她就不再是田家人了,以后自然也不会去打扰二老,至于女儿,没有大人带领,她也回不去的。
“县城离村里太远了,等以后吧。”最后她只这么含糊过去。
其实回去的机会还是有的,明天是汪巧儿结婚第三天,虽然是二婚可也要回门,汪家村距离田家所在的小青山村不远,要是有心也能回去一趟。
上一辈子回门,汪巧儿没带原主回去,自然也没能回田家,但冉佳怡却想回去看看田家二老是什么样的人。
从原主过去六年的记忆里,爷奶还是很疼她这个孙女的,可儿子死后,二老就像失去了灵魂,在过去一年里就跟只剩躯壳的木偶一般,除了吃饭活着,做什么都没劲。
或许,将原主塞给要二嫁的儿媳,他们挺身做出的最后一件事情。
冉佳怡不敢想象,这样的两个老人,在失去了儿子、又失去了唯一的孙女之后,会活成什么样。
冉佳怡也不说不信,“哦”了一声转身离开,母女间气氛再次凝滞。
这一天晚上,汪巧儿为回门做准备,至于钱桂生,刚休了三天,是没有时间陪她回去的,至于三个孩子,谁也没提,那么远的路呢。
汪巧儿心里有点落差,虽然第一任丈夫就是个普通农民,可他待自己是真好,上一次回门的时候,是丈夫拎着大包小包陪着、自己空着手回去的。
可这一次,却要自己一个人走老远路去,汪巧儿不烦躁是不可能的。
----
第三天照旧等钱桂生去上班,汪巧儿正要拎着一堆东西出门,冉佳怡就跟小尾巴一样跟上了。
汪巧儿看着一声不吭的女儿也有些头疼,“凤儿,路太远了,你好好在家里待着。”
冉佳怡摇摇头:“我想外公外婆了,也想爷爷奶奶。”
汪巧儿怔怔,其实在丈夫去世之前,两家的关系其实很好,但再嫁这一出彻底把两家关系弄僵了。
女儿本来也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跟哪个小伙伴玩游戏,如今也到了寄人篱下的地步。
“好,娘带你回去看看。”汪巧儿双手都有东西,眼神示意女儿跟上,母女俩的脚步逐渐同步。
两人一路往县城通向村子的路口走去,从县城到汪家村足足有二十多里路,也不是全靠走,在路口会有赶牛车的,靠载人赚点钱,一般大人一毛,小孩不收钱。
汪巧儿付了一毛钱,两人上了牛车,等了一会儿,车上差不多人满就出发了。
车子大概行驶了半小时,两人在一个岔路口下了车,然后大概还要走个五公里才到汪家村。
路是山路,崎岖蜿蜒的,不是很好走,冉佳怡大概走了两公里就累了,没办法,人小腿短的,可也只能硬撑。
终于,在冉佳怡精疲力竭之前,终于到了汪家村。
汪巧儿是汪家村的闺女,一进到村口就大爷、大婶的喊开了,冉佳怡也不怕生,爷奶叔伯的招呼着。
一路来到了汪巧儿的娘家,汪巧儿上面有两个大哥,就这一个姑娘,家里也是疼的。
今天也是一大早就在准备,母女俩进门的时候,汪家一家子都在等着了。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