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251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这段时间下来,她看出来小两口虽然年轻,可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也能照顾好自己,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这种情况下,冉佳怡就思索起了自己未来的归属。

  留在女儿家没太大必要,还容易给人造成负担,冉佳怡没打算再留,至于儿子家就更不考虑了,长工谁愿意做谁做去,她反正不干。

  可她一个老太太,要工作没工作、要钱没钱,还能去哪呢?

  冉佳怡在原主的脑海里尽力搜寻,最后确定一个地方,原主的老家,确切的说,是原主丈夫的老家。

  两人当初是从乡下一路奋斗上来的,在城里有了固定的工作、赶着房价低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子,也就是他们后来住的那三室一厅,后来孩子们也在这里陆续成家,一家子算是彻底在城里落地扎根。

  但原主丈夫在老家农村的宅子也都还在,这几年都托了亲戚照看,每年也会回去看一看。

  冉佳怡想到这里就很是心动,尤其农村的环境和空气都比较好,很适合她这个病人休养,而且农村的花销也低,她那点养老金也够维持生活了。

  心里有了主意,冉佳怡也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准备先去村子里看一看,原主那个宅子到底什么样她还不知道,贸然回去指不定遇到什么阻力。

  跟女儿高雪说过之后,冉佳怡买了到老家的火车票,行礼一路被汪远送到了火车上,伴随着火车轰隆隆的轰鸣声,冉佳怡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原主的老家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县城,说是县城其实跟农村也没啥区别,周边都是黄土地,房子也是最普通的二层小楼。

  冉佳怡来之前提前打电话给了老家的亲戚,请人帮忙提前收拾下房屋。

  下了火车,冉佳怡骤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繁华热闹的都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昼夜灯火通明,可这处小县城却仿佛还沉浸在几十年前的时空中,破旧窄小,处处充满了落后的气息。

  好在冉佳怡已经有过很多在农村生活的经验,乍一看到,还有点怀念,而且,小县城也有小县城的好。

  至少冉佳怡感觉空气清新了不少,蓝天白云,着实宜人,深呼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涌入肺腑,这一切仿佛都在告诉冉佳怡,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

  顺着原主的记忆,冉佳怡打了辆车来到了原主老家所在位置。

  这是一栋二层小楼,看着有些年代了,外墙已经有些脱落、露出斑驳的内里,院子里杂草丛生,看着就知道荒凉许久。

  冉佳怡掏出钥匙,打开已经开始生锈的铁锁,进入了这间小院。

  院子是农村典型的前屋后院,屋子不大,也就一百来平,后面的院子却是不小,其中依稀可以看曾经有过田地的痕迹,只是如今,都已经遍布杂草了。

  冉佳怡粗略看了一眼,重新装修就算了,她没那个钱,就她一个人在家里住,也没那个必要。

  但是院子是肯定要重新规整的,她计划到时候请人把长得茂盛、跟人齐高的杂草除掉,剩下的她可以自己慢慢收拾。

  到时候种点小菜,至少吃菜这块就能省下不少钱,而且在农村,不种菜总是有些奇怪。

  冉佳怡不过略停顿片刻,就进了打开大门进去。

  门内勉强称得上整齐干净,可以看得出刚打扫过的痕迹,让冉佳怡心想待会要去感谢一些人家。

  只是,现在,她要先收拾一下自己晚上要住的房间、和需要用到的厨房。

  在她收拾的的时候,院门外突然传来了声响,冉佳怡仔细一听,好像是原主同辈的一个堂哥媳妇,也正是她托付帮忙打扫的对象。

  农村没有城里那些规矩,虽做不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白天大门都是不关的,冉佳怡刚才进来也就顺手掩上没有落锁。

  因而此时,冉佳怡只是高声回应了一句,人就直接推门进来。

  冉佳怡挺起弯着收拾的身子,锤了锤有些酸的腰部,冉佳怡去自己刚带回来的大包裹里找了找提前准备好的礼物,拿了些出来。

  来人是一个典型的农家汉子,冉佳怡具体也不知道两人年纪差多少,可对方看起来比原主要老上许多,原主因为在厂子里做活、平时还算轻松,人看起来比五十的年纪还要年轻一点。

  可这位堂嫂,皮肤黝黑、面容枯瘦、皱纹横生,看着起码六十朝上,但这份异样冉佳怡丝毫没有显露出来,而是笑脸迎人。

  “嫂子,你怎么来了,我正准备收拾一下去谢谢你呢。”

  这位堂嫂是个舒爽的性子,闻言嘿嘿一笑,这一笑倒是让她显得年轻了些:“客气啥。我刚才看见有车过来就想着还不是你,一瞧果然是。”

  冉佳怡也没多说客气话,将手里的东西递过去:“嫂子,这是我带回来的一些东西,你拿着吧。”

  堂嫂也没客气,接下东西放在一旁,“怎么样,还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嘛?”

  冉佳怡连道“没有”,将人送出了门,冉佳怡才继续回来打扫。

  大约花了一个小时,冉佳怡只收拾好了自己的卧室和厨房就歇下了,这栋二层小楼想要彻底收拾干净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她不急。

  奔波了一天,冉佳怡也饿了,只是家里没什么菜,她想了想,还是出门跟这位堂嫂借了点米面蔬菜,中间还拒绝了对方热情的留客。

  -----

  做饭这一方面冉佳怡早已是个种老手,熟练的做了两菜一汤,配上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饭,冉佳怡食欲大开,整整吃了两碗米饭。

  因着是一个人吃,冉佳怡也没有做多少,刚够一个人的饭量。

  不过可能是农村的环境更好,蔬菜吃起来都比城里的要好吃不少,冉佳怡更确认了自己回来的决定。

  奔波了一天,冉佳怡吃过饭很快就困了,洗漱后就上床休息。

  一夜好梦,第二天冉佳怡早早起了,今天她也是有计划的,家里长久不住人、不少东西需要添置,冉佳怡今天计划去街上补充屋子,顺带,还要买些饭菜回来,招待一番村里的亲朋

  原主夫妻以前也就每年过年过来一趟,亲戚朋友间的感情要说有多身厚那绝对没有,顶多就是面子请。

  原本这也不重要,只是现在冉佳怡想要搬回来住,考虑的就要多些了,她一个老太太,虽说手脚还算麻利,可到底年纪大了,很多力气活儿都不能干,到时候少不得要找人帮忙。

  与其事到临头再抱佛脚,还不如提前打好关系。

  买了一大兜的物资,冉佳怡回到家里,就跟住在隔壁的堂嫂说了自己要请客的事情,请她和侄媳妇过来帮忙。

  堂嫂爽快应下,等到了半下午,婆媳俩就结伴过来了。

  冉佳怡早在买菜的时就拟定好了菜单,都是村里请客常见的菜市,几人做起来熟门熟路,期间堂哥家的侄子还帮忙去各家各户喊人晚上来吃饭。

  到了天色略黑,就有人陆续上门,都是原主沾亲带故的亲朋,冉佳怡对来人表示了欢迎,等饭做好一群人才上桌吃饭。

  这一顿请客,足足摆了三桌,只要是大家都拖家带口的,就这样有的小孩还是没能上桌。

  冉佳怡跟一众亲戚唠嗑,顺带说起了自己要回来常住的事情,惊讶了一群亲戚。

  冉佳怡索性解释了一遍自己癌症的事情,说明是看农村环境好,特意回来休养的,只是儿子家的那一滩烂事,她没有主动提及,只是说儿子女儿都有工作,不能陪着来,以后要多多麻烦诸位。

  亲戚们都表示理解,客气的应了,并表示能帮的一定帮。

  一顿饭比,宾主尽欢,冉佳怡送走了客人,在堂嫂婆媳的帮衬下收拾了残局,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且不说村人得知她回来养病的消息有多惊讶,这一顿饭算是顺利打开了冉佳怡回到村里的讯号。

  接下来的日子,冉佳怡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早前拟定好的计划开始了各项工作。

  原本的墙面脱落,冉佳怡虽然没有装修,可好歹请人重新打扫了一番,院子后面的菜地也重新规整,已经种上了应季的蔬菜。

  除此之外,冉佳怡还顺利在堂嫂的陪伴下结识了村子里不少有闲的同龄老太太。

  不得不说,除了客观环境比不上大城市,农村的氛围真是好上不少。

  别的不说,城里的居民楼,众人见面顶多也就是点头之交,住在隔壁却彼此不认识的更是多了去了。

  但住在农村就不一样了,一个村子里的几乎每天都能见面,隔壁邻居那真的是比远亲还要亲近。

  冉佳怡自从结识了一群老太太后,再也不感觉无聊了。

  成日里八卦东家长西家短的,看个狗血三角恋都能讨论上好几天,晚上吃过饭村里的老头老太太就自动集结到村里的麦场,开始了城市毒瘤-广场舞。

  不过麦场距离大家的住处有段距离,音响开小几乎没有影响。

  冉佳怡一开始得知广场舞的存在那是坚决抵制的,因为她觉得掉份儿,而且扰民。

  可是现在没有了扰民的担忧,加上堂嫂几次三番的劝说,冉佳怡尝试了一天,就真香了。

  -----

  打脸实在来的猝不及防,冉佳怡内心谴责自己,身体却很诚实,每天到点就往麦场跑,压根不要人催。

  不得不说,蔓延全华国大妈群体的广场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种运动并不强烈,却能运动到全身上下,对老年人的身体是一项不错的锻炼。

  冉佳怡感觉不过几天,自己的胃口就又好了一点。

  回到农村乐不思蜀的冉佳怡,将城市里的那一堆烂摊子扔在了脑后,至于儿子女儿,有手有脚,不饿死就行。

  眼看一月之期如约而至,又到了冉佳怡要去医院复查的日子,冉佳怡乐的都忘记了,还是女儿高雪打电话过来提醒,她才惊觉自己每个月还要回去。

  农村确实好,可医疗条件跟大城市没法比,该回还是得回,冉佳怡将院子里的菜托付给了隔壁堂嫂,才不放心的回去城市。

  来的时候大包小包,回去的时候冉佳怡只带了几件换洗一副,显见没打算多留。

  冉佳怡回的自然是原主和儿子的家,一个月不在,这个家肉眼可见的乱了不少,边边角角的都积了不少灰,窗户也没有之前那么明亮,厨房看着很久没有开火,冰箱也是空荡荡的。

  冉佳怡瞧着这两人就不太靠谱的样子,也没想到他们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好歹家里还有一个小孩呢。

  这一次回来,冉佳怡准备多待两天,她一个人在乡下,女儿高雪很是担心,要不是请不开假,怕是早就跟过去了,就是没心没肺的儿子也颇打了几个电话。

  虽说劝自己不要太上心,可到底是原主的儿子女儿,要是他们过的不好,冉佳怡在乡下也不会开心的。

  这一天,冉佳怡等到儿子儿媳回家,跟他们深入交流了一番,最大的要求就是看着他们把整个家收拾一遍,也要学着自己生活做饭、照顾自己。

  这其中主力军自然就是儿媳宋静了,也不是冉佳怡偏袒儿子,也是两人中高宇挣钱要多一些,宋静能挣的就是自己的那一份开销,如此在家就要多出点力。

  宋静一开始自是不甘不愿的,回家路上点个外卖,到家就能吃饭的好日子她享受着,不愿意改,可婆婆逼着她改。

  宋静迫于婆婆淫威只能应了,每日里回到家就开始做饭,还要洗衣服、照顾孩子,但与此同时高宇也没轻松到哪里去。

  亲妈没喊他去做饭,可安排活计的时候也没少了他那一份,每天回来要拖地、擦窗户,收拾自己房间,论下来活也不少。

  两个人是累的腰酸背痛,暗地里都期盼人赶紧走,他们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事实上,冉佳怡也没打算多待,她回来第二天就去检查了,但有些结果要等一周才能出来,她顺带调教一下儿子儿媳。

  这期间她还去见了女儿女婿,见他们一切如常,才放心离开。

  一周之后,冉佳怡拿到了检查报告,显示一切正常外,也没有在家里多做停留,包袱款款回了乡下,说起来,也怪想念的呢。

  她这一走,家里的高宇和宋静狠狠松了口气,迫不及待恢复了之前每天外卖的生活,完全没有领会到冉佳怡为他们着想的心。

  外卖费钱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它不干净啊,食材到底新不新鲜不好说,其中加的各种添加剂、色素等对人的身体都不好,可惜一番好心喂了狗。

  -----

  冉佳怡离开一周后的回归受到了村里广大老姐妹的热情欢迎,关心了她的身体一番,得知没有大碍后,又高高兴兴的带着她一起跳广场舞了。

  冉佳怡对此表示适应良好,并欢快的融入其中。

  这样的生活很是美好,冉佳怡觉得非常适合自己,也非常适合一个经历过癌症后的病人休养,原主操劳一生,人老了之后本就该好好享受,而不是继续为儿孙辈奉献到死。

  像是原主,操心那么多没落到好,还不如万事不理,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算下来,冉佳怡回村子也有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是啥正事没干,唯一的正事可能就是后院那一小拢菜地了,上面翠绿的蔬菜长得茂盛。

  总这么着也不成,冉佳怡思忖着,一个月的退休金,除去日常开销、药费和检查费后,也没剩多少,相当于坐吃山空,要是再有个小病小灾的,身上为数不多的存款也得告罄。

  冉佳怡想了又想,也没想出来,在这落后的小乡村能如何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