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27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这位薛家的新儿媳可不是上辈子的原主,无人依靠、任由人欺负,她是有娘家的人,被夫家冷落了,少不得回娘家抱怨几句,而李母听见女儿的抱怨就跟丈夫吹枕头风,搅的薛父在府衙的日子也不好过。

  只不过薛父也是有主意的,自己的前程和儿子的,那自然是后者比较重要,毕竟他再如何往上撑死了也就以不入流小官,而他的儿子可能是能考进士、当大官的,简直没有可比性。

  再者,两家婚事已经成了,且自家儿子是用心读书也不是去做别的什么,李家就是有怨气也说不出个道理来,薛家并不梨块。

  就这样,硬顶着压力,薛家大表哥依旧我行我素,让新婚妻子受了不少委屈。

  不过李家姑娘也不是个容易摆平的,掌控不了丈夫,她又开始在薛家折腾,什么开设小厨房啦、要做新衣服、买新首饰啦,一笔笔都是开销,薛家那叫一个鸡飞狗跳。

  冉佳怡也就在边上看个好戏,旁的一概不掺和。

  -----

  又是一年过去,周围不管是人还是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薛家和林家的这些都是小事,更叫人担忧的是朝堂上的大事,他们作为小老百姓,对朝堂上的政策方针也就听个响声,其实并不理解什么。

  可也是小老百姓受这些影响最深,苛捐杂税多了,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就少了,有天灾了,老百姓就得忍饥挨饿,战争来了,冲在第一线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这种大环境下,其实大家日子都不大好过,就是原本安稳的安城,虽没有天灾也有多了不少人祸。

  世道彻底乱了,安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林家在林父的指挥下,适时隐退,除了一些民生的生意还在做以外,其他生意全部叫停,总归人比钱重要。

  但安城的其他商户就没这么想的开了,一是难舍赚到手的真金白银,二是一门生意发展起来不容易,一旦撤下以后再想上位就难了。

  林家就没有这些烦恼,干脆利落全家呆着大部分下人去了城郊的庄子上。

  近两年有心发展下,庄子里不管是粮食、还是人手都十分充足,当然,最重要的是,庄子上的汉子们都有两分手脚功夫,这就是林家人保命最大的依仗。

  躲到了城郊,林家人都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庄子上跟着庄仆们一起锻炼,预防即将可能到来的乱子。

  事实是,事情确实往更坏的方向发展了。

  老皇帝昏庸无道,将整个大雁朝折腾的奄奄一息,且越老越折腾,如今这番世道有他一大半的功劳,剩下就是那些贪官污吏的罪过了。

  随着老皇帝年纪大了,下面几个皇子的争斗也进入了白热化,所有人都在期待一个结果,这关系着日后到底是会安稳下来、还是继续动乱。

  上层的争斗他们是看不到的,只隐约听到些传闻,而安城也彻底乱了起来。

  上面的知府投靠了其中某一位皇子,为了支持他在安城大肆剥削,逼得百姓民不聊生,这般情况下灾民应运而生。

  人穷狠了、饿极了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偷蒙拐骗重重行径屡禁不绝,像是林家所在庄子,看着就有粮食饱腹,更是很多人眼中的大肥肉。

  好在林家早有准备,外人胆敢冒犯,一群壮硕的家丁足以将人吓跑,尽管如此,林家人在庄子上还是噤如寒蝉,生怕哪一天来的人多直接闯进庄子里来。

  好在最后也没有发生这最坏的情况,因为经过又半年的角逐,京城里大局已定,皇子们间的角逐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其间重重争斗外人不清楚,只知道最后上位的是皇帝的九皇子,年纪不大却是个爱民如子的,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抚治下的乱象,该镇压镇压、该安抚安抚、该拨款拨款,手段颇为了得。

  至少安城安稳了下来,听说是上面知府换了一个人,新任知府上位后,将所有人遣回户籍地、给灾民派发赈灾粮,安城的混乱局面很轻易就被安抚下来。

  冉佳怡记得,时隔很久,林家人再次出庄子是在一个明媚的晴天,天上阳光正烈,他们却丝毫不觉刺眼,因为这是久违的光明。

  --------------------

第282章 第十七个故事

  在庄子里的时间并不长, 但始终未曾出来的林家人却觉得恍如隔世。

  与他们之前被困在院子里的混乱无序不同,如今的外面十分平和,甚至比他们避开前更加安宁。

  林家人对此都很是诧异, 安城的乱也不是一天两天, 而是经年累月、早已形成了习惯, 如今在短短时间内就有了这么大的改变,只能说明这次来的知府是一个有决断的人,这才能如此快的平定下局势。

  不管怎么样, 有这么一个官老爷在上面,林家几人都安心不少。

  从庄子回到城里的林家老宅,林父因为不放心依旧安排了不少庄仆一路跟随, 一来是为了护送路上的人身安全,二来老宅黄纸已久, 打扫也需要人手, 故而虽只三个人回去,后面却又跟了长长的两列队伍,看起来颇为壮观。

  只出了庄子,走到官道上,众人就察觉出了不对劲之处, 那就是他们实在太违和了。

  路上其他人都是三三俩俩一起,独自一人的也不在少数, 这就显得林家浩浩荡荡一群人,又没有什么东西,显得分外奇怪。

  林父林母和冉佳怡尽量忽略这种异样的眼光, 只顾低头赶路, 却还是在进城门时被守门的将士们好生盘问了一番。

  是的, 如今在城门口守门的都是军中的将士, 与之前的颓废懒散相比,这群人的精神气也好了很多,至少看起来就一番争气。

  林父将一行人的去向解释清楚,又出示了路引等物,这才得以安然进城。

  经了这一遭,林家的人都跟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再也没有刚出来时候的新鲜劲儿,一心奔着家里去。

  好在林家老宅距离城门并不远,再走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地方,匆匆进了府里,离了众人的视线,林家一群人这才俱松了一口气。

  林家老宅传承几代、占地极广,因当时只留了几个老人留守,无人打扫的宅子看起来极为破旧,只中心位置几个主子的院子日日打扫,此时看起来依旧干净整洁。

  一路赶路,一家人洗漱过后,林父林母才重新召集了宅子里所有的下人,问一下老宅近来的情况。

  当初他们离开时,老宅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被带走了,老宅也就只剩下一个空宅子,因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虽时常有人闯进来搜查捣乱,可到底没有造成什么实际破坏。

  不过他们这一趟回来因不清楚情况也没敢带太多东西,只稍微收拾了点随身用品。

  林母主要负责家里的内务,首先第一件安排的事情,就是留下来的下人们三个月的赏银,原本觉得被抛弃的老人们顿觉欣慰,他们的留守是有价值的;第二件事就是大采购,如今有官府控制,物价趋于平稳,该添置的添置,林家倒也不缺这点钱。

  至于林父,操心的就是家外面的事情了,城里一些断了联系的亲朋要重新走动,搁置了的铺子要重新开起来。

  桩桩件件都是事儿,冉佳怡则是两边都要跟着学,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可能在庄子里清闲了太长时间,这会儿忙起来只觉得浑身筋骨都舒展开来,没有一点劳累和不耐烦。

  ----

  回到老宅走动了几天,林家人对城里的状况也多了不少了解,比如新来的知府是个清正廉洁干实事的,不是以往那些酒酿饭袋,听说新任皇帝上位后就罢了不少贪官污吏,提拔上来的都是好官呢。

  这话几分真几分假冉佳怡不知道,但只顶头上这位是个好的,他们日子也好过些。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林家的及时避祸,薛家的情况就要惨上不少了。

  薛父和他们亲家都是官衙的人,在灾民作乱的时候首当其冲,天天担心乱民闯进县衙,每一天能睡个安稳觉。

  好不容易等到新皇上位,派兵镇压的同时开仓救济,大棒与萝卜齐下,灾民们很快各归各位,世道终于安生下来,本以为苦尽甘来,可没想到,真正的灾难这才开始。

  新知府开始排查官衙中人,从上到下仔细梳理一遍,只要查到有问题的一律撸了,薛家自然也在其中。

  其实薛家也无辜的紧,薛父就一个小衙役,贪也贪不了多少,纯粹是被身为县里心腹的亲家牵连的。

  好处没享受多少,却因此遭罚,薛家有理都无处说去,更何况,还被没收了之前那些灰色收入,薛家一下子从富裕跌入赤贫,场面极其惨淡。

  本来一时的困难也不算什么,找亲朋接济一下,过去这个坎儿还有机会,可薛家最亲近的几个亲戚,林家早已与之交恶,不落井下石就不错、哪还能指望救助,至于亲家李家如今恐怕还需要人帮衬呢,至于薛家本家,连薛家都不如,更谈不上。

  所以,薛家就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处境里,薛父薛母都没有赖以为生的活计或者生意,只能依靠着不多的存款过活,一朝跌倒泥地里就再也起不来。

  一家人将翻身的唯一希望放在了即将进京参加科举的大儿子身上,这是他们最大的底牌,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如今已是冬天,来年春天就是进京考试的日子,薛家大表哥如今将心思全部放在了读书上,努力在来年取得一个好成绩,为了攒下更多的银子备考用,薛家一家人都开始节衣缩食,过起了近十几年没过过的苦日子。

  薛家人其实也试图到林家来借钱,打的主意就是被拒绝了也没关系,要是真的同意就是他们撞大运了赚了。

  林家当然没有答应,他们也不是冤大头,如今家里家外都需要钱,很多东西要花钱重新添置、生意重新启动也需要资金,即使没有这些理由,他们也是不愿意借的。

  两家这下子算是彻底撕吧开了,林家对薛家没好印象,薛家也埋怨林家落井下石,彼此都没打算后面继续如同正常亲戚来往。

  林父林母也想得开,你穷了我不愿意接济,来日你富了我也不会赶着上前沾光,还是保持距离的好,将薛家气得够呛。

  薛姑姑更是直言林父这么对亲妹妹,来日到了地底下不怕长辈怪责,直接被林母怼了回去,言道养了这样的女儿,来日亲爹娘见了都要抽她几下,薛姑姑气得扭头就走,后面无事再不回来。

  -----

  薛家的事也就围观看个热闹、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林家人的心思却还是都放在了自家事上。

  半个月时间下来,林家生活也终于回到了正轨,生意上的事情还需要慢慢发展,不能急于一时,林父林母的目光不免就又瞄到了大龄待嫁的女儿身上。

  冉佳怡一个头两个大,在庄子里时二老就时常感叹,应该早点给她找个夫家,这样他们也安心些,那时候林父林母总是担心自己出了意外、唯一的女儿无人照顾,冉佳怡看了都替他们心酸,都是一番拳拳爱女之心。

  如今旧事重提,冉佳怡不觉意外,只觉得烦闷,这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在庄子里憋闷了那么久,时间再长点她心理都要出问题了,如今好不容易能出放风,又面临催婚,那叫一个苦大仇深。

  十八岁的大姑娘,在这时候确实是愁嫁的年纪,可应该为此发愁的是原主可不是她,冉佳怡想到接下来将要面对的紧锣密鼓的催婚,就无比期盼原主赶紧回来,这种事情她可没有决定权。

  不过也没有叫冉佳怡多等,在又一次林父林母晚饭桌上催婚后,她回到房间生无可恋的躺下,连睡觉前都念叨着原主赶紧回来。

  结果一觉醒来,她就回到了系统空间,真真一个意外惊喜呢。

  终于回来的冉佳怡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其实现在她继续留在任务世界也没有太大干系了,毕竟后面过这一辈子的本该是原主,只希望原主回归后,能选择一个知心人,安然过一生吧。

  这一次的任务并不困难,但最后一年在庄子里的封闭生活着实给冉佳怡增加了不少心理阴影,急需释放。

  大吃大喝一顿后,她倒床就睡,在熟悉的系统空间里她无比安心,睡的那叫一个醉生梦死。

  一觉醒来,五天时间都过去了,期间系统一直识趣的没有打扰,醒来后只觉神清气爽,任务世界里那点小阴暗也随之散去。

  有了闲心,她开始观看起了原主后来的人生。

  大屏幕展开,一开始就是原主在闺房起身的情景,收拾好一切,她如同冉佳怡在时一般陪同父母用了早膳,随后跟着林母学内宅管理,等到林父出门又急急跟上去学习生意上的事情。

  如今安城稍微熟悉点的人家都知道,只有一个女儿的林家是准备招婿的,如今女儿已经跟着学做生意,看着是个开窍的,要是有愿意的人家也可以考虑考虑,毕竟林家还是有钱的。

  不过这话也就是玩笑话,除了那些真过不下去的人家,还有谁会考虑招赘这样的事呢。

  这下可把林父急了个够呛,担心到时候招赘没招到、女儿还嫁不出去,那乌龙可就大了,再想自家香火能够延续下去,林父林母也还是希望女儿能过的好的。

  二老记得嘴角都起了燎泡,原主也还是不急不缓,上辈子一开始以为的良人翻脸就成了那中山狼,她是真害怕了,尤其是那种看着清高的书生,表面道貌岸然,实际却长了一身的心眼。

  所以哪怕知道迟早要成婚,她也总是希望能再晚一点,至少让她先做好心理准备。

  --------------------

  竹里:话说,睡前还是稳的,一觉醒来就天翻地覆,某位建国同志害窝输掉一顿饭,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哈哈哈哈超开心

第283章 第十七个故事

  婚姻大事看的还是缘分, 冉佳怡在的时候三年都没有遇见一个好的,但是原主回归后,很快就有一人入了林父的眼。

  这人是林家铺子里新请的一位账房先生, 姓罗, 罗账房年方二十, 小的时候也读过几年书,可惜的是后来亲娘早逝,随着后娘进门, 读书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罗账房十来岁的年纪就感受到了面甜心苦的后娘威力,小小年纪就被逼的自己出来讨活计, 从跑堂的小伙计做起,近十年才做到了账房先生的位置, 这也全亏了亲娘在时送他去读的那几年书。

  其人可以说有几分能干和吃苦耐劳的好品性, 这些是他能入林父眼中的原因,但林父最看重的却不是一点,而是其与生父后娘闹僵的关系。

  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有本事养活自己的同时,还不会那么排斥入赘, 毕竟入赘之事说白了还是有些伤男子尊严的,但要是有了缘由可就不同了。

  难得遇到一个这么合适的, 还在自家铺子下干活,林父自然动了心思,也起了几分观察之意。

  两个月的观察下来, 林父竟只有更满意的, 这人越看越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