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妻子两场病下来再想回去工作基本不可能了, 而一双儿女都还小,家里说起来其实就他一个能赚钱的,还款能力有限,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但即使如此,纪父还是得去借,能借多少借多少, 要是还不够就只能去贷款了。
这也是纪母身体恶化严重,但手术依旧拖了这么长时间的原因, 钱还没凑够。
深夜, 纪父看着手里的二十万,这已经是他用光了所有面子借到的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被他借了个遍,可却还是不够,起码还差二十万。
纪父简直为这愁白了头发, 最后在医生的再三催促下,还是决定去贷款。
贷款有不是那么好贷的, 必须得有抵押物,而他们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攒了一辈子继续买的房子。
纪家房子在宁市的位置不错、面积也足够大,三室一厅的房子足有两三百万, 但是, 这是固定资产也是他们的刚需住房, 也不能真卖了, 最后只得拿房子抵押贷了二十万,分期还款。
顾不得以后这些欠款要怎么还,但是现在手头的钱终于够了,纪父第一时间就把钱交给了医院,尽快安排手术,纪母的身体实在等不下去了。
冉佳怡回来的第三天,纪母的第二次手术开始了。
依旧是万分焦心的等待,整整一天,这次是到了晚上手术才结束,还好手术成功了。
但比起上一次的解脱,纪父和冉佳怡得知好消息后,却并没有上一次的轻松,因为他们无比清楚,这可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癌症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等到纪母醒来,还是在医院观察了半个月,等一切反应正常才出院。
纪母身体还虚弱着,可其他人并没有那么多心思再关心她了,谁也等不了那么久。
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就赶回了学校,而纪父迫于巨大的经济压力,迅速重返了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开始工作,一直到冉佳怡离开前,纪家的气氛都异常诡异。
冉佳怡急着赶回学校,是因为五月份学校有一场英语竞赛的初试,既能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也是给自己履历增添光辉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且考试周就在六月,这一学期过后,下半年她就将成为大三生,基本所有的专业课都会集中在大三,这一学年她的学习压力将会非常大。
除去学校的学习外,冉佳怡还有一个额外的计划。
将近半年的家教兼职已经足以让她意识到,培训行业是一项多么暴利的行业了。
都说世界上有两种钱最好赚,那就是女人和孩子的钱,而无疑,给孩子上培训班可以说是同时猜中了这两点。
与其为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做,冉佳怡已经很熟悉商业运作的一整套模式,她对自己的计划有十足的信心,唯一的问题还是缺少启动资金。
————-
培训必要的场地、道具、人员等等,都是需要钱来支撑的,启动资金不可或缺。
不过这也好办,如今官方对大学生创业有非常多的支持,但冉佳怡申请也总得有所依据,总不能空口白话拉拉力贷款。
就跟拉赞助一样,冉佳怡开始各处拉同学下场,只是相信她的到底是少数。
作为一个外语专业类学校,将来在培训班工作在不少人的职业规划中,而首都学校里的孩子,大多家里都不缺钱,他们缺的只是那么一个足以说服他们拿出口袋里钱的理由罢了。
对此,冉佳怡详细的计划书和承诺的利益分配足以让人看出,她的创业是绝对目标明确的。
终于,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冉佳怡最后拉来了三个校友的投资,其中两个是学长学姐,一个是舍友中的老三,家在首都完全不缺钱,冉佳怡有理由怀疑她纯粹是为了帮助自己。
不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没有关系,因为冉佳怡相信,自己一定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回报。
钱到位一切就好办了,场地、人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匆忙进场,抓住暑假的尾巴开了张。
培训班刚开也没多少人来,只能靠时间和能力慢慢积攒客户,初期的老师注定只能由冉佳怡和三个同学轮流来,冉佳怡和舍友是英语老师,另外两个是小语种老师,在这首都其实需求量都挺大。
这一忙起来,冉佳怡暑假都没顾得上回去,好在纪母的病没有再复发,不过到底伤了身子、天气一变化就浑身酸痛,治也没法儿治,只能养着。
而纪父工作也更辛苦了,往常一向是朝九晚五的佛系党,为了多挣钱天天抢着加班,忙的完全顾不上家里。
纪母知道自己没有错,家里的房子也有她的一部分,用来治病本就没什么不对,纪父也一直用行动支持她,可家里再不复以前的轻松和谐,这让她很是郁闷。
但再郁闷也改变不了现状,这并不是谁的错,唯一错的就是没钱罢了。
冉佳怡在首都忙着也不忘记围观纪家的情况,这种莫名的矛盾气氛可是上辈子没有的。
事实上,因为有原主的自我牺牲,纪家的经济条件在上一世没有遭遇任何打击,之前如何、之后也如何,甚至还更宽裕了几分,就连纪母的身体,也因为足够的金钱支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一场癌症对她没多大影响。
可以说,纪家的幸福都是用原主的奉献换来的,只是在一开始,他们得知了原主不堪的选择,还能谅解、感恩,可越是到了后来,当初感谢的记忆渐渐淡去,蔓延上来的便是内心深处的鄙夷、瞧不起。
————-
正常情况下,从事原主那样职业的人自然是应该被鄙夷唾弃的,道理也有很多,例如这世道干什么工作都养得起自己,会做这行还不是自甘堕。落不愿意努力等等等等......
外人不了解,是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以及当初原主的为难,但纪家也忘记了原主当初是在经历过多么痛苦的挣扎后才下定决心。
人心异变,在那之前原主尽管内心痛苦可却从没有后悔过,外人的言语攻击根本伤害不了她,只有毫不设防的家人才会轻而易举扎穿她脆弱的心脏,直至鲜血淋淋。
所以,这才是纪家该有的结局,一旦做了选择该舍弃的还是要舍弃,至于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后果,都是成年人了总得自己负责,不是吗,至少,不应该由原主一个人来承担。
现在,冉佳怡为原主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虽同样会辛苦,可至少是光明的、有回报的。
辛苦的伏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又是一个学期过去,培训班也渐渐在周围有了点名声,班上也有了一批固定的生源。
因为冉佳怡他们课业变得紧张的原因,还专门雇了几个兼职的学生,减轻点压力。
一年后,冉佳怡完成所有的学业,没有选择继续往上修读,而是选择了留校成为老师,跟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后面学习起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学老师。
庆幸这个世界并没有不允许大学老师在外创业、开培训班的禁令,工作之余冉佳怡的培训班也开的有声有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有了小比的进账。
靠着这个培训班,冉佳怡成功还清了对舍友的借款,连后面两年的助学贷款也还的七七八八。
后续培训班想要继续发展也得资金投入,这意味着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收益,不过也是因为这样,冉佳怡的身上依旧没什么钱财,更谈不上帮助纪家。
这一切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冉佳怡计划下的必然,纪家现在也不是完全过不下去了,说白了,冉佳怡根本不想把自己的钱填进去,倒不是心疼钱,毕竟钱对于她来说真的只是一串数字,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而是她想要原主以及纪家人看看,要是没有了原主的帮助,纪家的生活会成为如何一副模样。
事实证明纪家的情况并不如何好,她觉得只有这种对比才能给予原主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她的付出并不毫无价值,只是遇上了一群不懂感恩的人罢了。
当然,这些选择都是冉佳怡做出的,跟原主并没多大关系,原主也无需为此愧疚之类的。
而将来原主回来究竟是会大方的原谅家人继续供养、还是记仇的只付出自己应当应分的那部分,都跟冉佳怡没关系了。
走在熟悉的大学校园内,看着年轻的学子们脚步轻快的路过,冉佳怡的内心充斥着的是满满的美好。
原主的生活本可以很好,现在,她将这份生活还给她,但愿她能好好把握把。
--------------------
第313章 第二十个故事
宁市, 纪父又一次加班到晚上十点,方才伸了伸懒腰,揉揉酸涩不已的双眼, 关上电脑后提着公文包离开办公室。
外面的天早就已经漆黑, 只有昏黄的路灯映出人的倒影, 隐隐绰绰看不分明,就如同他的前路。
因为妻子的病家里负了不少债,其中不少还是家里亲朋的, 现如今,谈钱伤感情,人家愿意借钱是相信你, 不愿意是本分,因而, 纪父努力工作想要尽早还上这些钱, 也是应当应分。
虽然背负了很大压力,但纪父到底还是心存希望的,比起钱、妻子能好好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好在妻子身体不好、可到底没有生命危险,一家四口好好的就是他最大的期盼。
回到家时,不出意料妻子和儿子已经睡下, 他轻手轻脚的摸黑洗漱,上了床就陷入沉沉的睡眠。
第二天, 早起,又是重复前一天的日程,披星戴月的, 辛苦是辛苦, 可心里踏实。
岳自从欠下债后, 纪父就多了一件事, 那就是发下工资先还了欠债。
一眨眼又到了月中,纪父扒拉着账户上的钱,想着应该怎么分配。
银行的欠债是分期付款,肯定不能拖延,先扣掉这部分,家里的生活开销也要留下,只不过这部分他略微缩减了些,再然后就是私人借的钱了。
几十万的钱找了不少人借,这些人里先还谁的后还谁的也是一个大问题,纪父再心里斟酌再三,还是将关系疏远些的、欠钱多的排在了前面,相反,关系更亲近些的、欠钱少的排在了后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说别的,要是让那些朋友知道他先还了自家亲戚的钱,肯定会不高兴,反之虽然也一样,但总是要有一个选择的。
纪父好不容易算完了账目,打算明天按照计划一一归还,又将生活费转给了妻子。
纪母受到入账,看到金额有点嫌弃,可亲眼看到丈夫念叨欠债,到底没多说,说来说去钱都是因为她欠下的,她的压力比丈夫更大。
以往最爱出门交际的她因为这些债,都不怎么出门了,不然被人追债了可太丢脸了。
“唉。”纪母叹口气,没说话。
纪父回头看她:“怎么了?”
纪母就说欠的钱太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完。
他们夫妻俩着实没过几天好日子,结婚没两年就被父母分了出来,自己买了房然后面临的是长长二十年的房贷,好不容易努力提前还清了,结果纪母又遇上了癌症这糟心病。
但怎么说呢,人只要还想活下去,面对命运的捉弄也要继续努力,更何况,二十几年他们并不是毫无收获。
漂亮乖巧的大女儿和顽皮却也懂事的小儿子,互相陪伴的彼此,是他们一生最大的幸福。
纪母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姗姗明年也要毕业了,家里欠这么多债,你说要不要?”
话没说完,纪父已经明白了。
女儿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且明年就能毕业开始有自己的收入,于情于理,也是要承担这些债务的一部分的,这就跟亲近人的钱反而要最后还一个道理,但是纪父打从心底不舍得,这么重的债务压在身上,纪父最清楚其中压力,女儿一个人在外地,压力也不小。
纪父为这件事忧心了很久,最后没等他纠结完,就发现妻子已经和女儿说了。
————
第一次,纪父和妻子发了怒,“姗姗还小,你没必要......”
纪母也很崩溃:”家里钱就这么多,要负担一家子一个月的花用,你要我怎么办?”
纪父想了想自己给的生活费,少是少了点,可吃喝不成问题,基本没有其他的花销,怎么可能不够呢?
纪父十分确定这一点,因而,从没关心过家中开销的纪父难得有点不对劲起来,他眼神陡然锐利起来,视线凝聚在纪母身上,很有些怀疑。
纪母:总是就是很慌张,非常慌。
纪父瞧见了愈发不对劲起来,”你给我看看你的账单。”
鉴于夫妻俩的互相信任,这还是纪父第一次想看账单,不过目前纪家账务状况堪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说到账单,纪母眼神瞬间躲闪了,可随即又理直气壮起来,她可没乱花钱,她已经好久一件新衣服都没添置了,只是说起来还是不好看。
“老纪,我钱肯定没乱花,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哈哈。”笑到最后干巴巴的,显然没什么说服力。
纪母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自己这副模样落在纪父眼中更是加重了他的怀疑,要是没问题,妻子早就理直气壮顶回来了。
“没问题你就更得给我看看了。”纪父态度难得强硬,这时候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
纪母拿着手里的手机,扭扭捏捏不愿意交出去,她再清楚不过其中的问题了。
纪父手极快的夺过手机,手机屏幕还亮着,他直接拿着让纪母验证进了账户,仔细核对起了每一笔支出。
前面几笔都很正常,一看就知道是生活上的琐碎支出,翻了两页都没问题,纪父有些动摇,难道是自己怀疑错了,可他看看边上纪母紧张的模样,继续往下看。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