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415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想了想,她斟酌道:“工作的名额本也应该给家里,可我去上大学,总得有些盘缠,我都这么大了总不好找家里要,所以我是准备拿这份工作换钱的。”

  ————-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所有的叶家人都震惊了。

  卖工作,自己的女儿/妹妹这是怎么想的,再败家也没有这么败的,一份工作那可是能下金蛋的老母鸡,卖了容易,多少钱都买不来。

  叶母连忙阻止:“这可不能卖,你几个哥哥都还没工作呢。”

  值得一提的是,叶大哥在公社的临时工到底没能转正,在一个公社干事的侄子到来后,他顺理成章被踢了回来,如今跟着三个弟弟一起上工。

  冉佳怡为难:“可我那份工作是文职,几个哥哥怕是做不来。”

  一直惦记的叶家人这才醒悟,对啊,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城里工作是诱人不假,可人家也要有能耐的,不是他们乡下人去了就能干的。”

  “当家的,这可怎么办。”顾大妞在这乡下一亩三分地还算熟稔,可对城里那就一知半解了。

  叶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得肯定一点,这个工作肯定是要留在自家人手里,哪怕出点钱和女儿买呢,至于拿到之后怎么用好,他还得好好想一想。

  良久,他问一直沉默的女儿:“你确定一定要去上大学吗,去了这个工作可就没了。”

  冉佳怡点头,以后还会有更好的。

  叶父于是道:“那这个工作,我代表家里跟你买了。”

  叶家人再度震惊,都是一家人,小妹去上大学,工作留给家里人不是应该的吗,怎么就到了要买的地步。

  没有理会儿子儿媳的不满,叶父说出这些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若女儿有心把工作留给家里,一早就该说了,既然没说,肯定是不愿意的。

  他们想要这份工作,固然可以强硬的要过来,毕竟他们做爹娘兄嫂有着天然的优势,可转念一想,这样不就把人彻底得罪了。

  女儿是去读大学去了,大学生啊,出来包分配还是稳稳的铁饭碗,未来肯定并不比现在差,如此,得罪人就是下下策,最好还是维持一份良好的关系。

  一份城里的工作几百块钱,家里不是出不起,总归最近也没什么大事,几个孙子孙女也还早,这钱出也就出了,总归早晚能收回来。

  冉佳怡其实也有点惊讶,这可不像是叶家的作风,几年相处下来,她也发现了,叶家对于原主的态度,大概类似于那种,我对你好、所以你也应该对我好。

  看似公平,实则压根不平等,因为叶家能给她的,比原主给叶家的要少得多,若是真心的家人面前,自然不该计较这么多,可他们的感情也没纯粹到那个地步。

  若真心疼爱,在发现章远出。轨的时候,就该第一时间告知,而不是为了所谓怕她伤心之类的鬼扯理由,瞒而不报,甚至帮着一起隐瞒,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共同的利益。

  不过,既然叶家愿意出钱,卖给谁不是卖,冉佳怡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我那份工作,家里人肯定是做不了的,若是真心想要,可以拿这份工作找人换一份能做的。”

  叶父点头,是这个理,只是他们不熟悉城里,这事还是得托女儿帮忙一起办了。

  如此,该给的钱就更不能少,叶父问了一下市场价,折中给了女儿,拿了钱,冉佳怡便将剩下的事一起包揽了。

  --------------------

  竹里:全部修完啦,今天不更了哦

  感谢在2021-07-16 23:39:19~2021-07-17 23:21: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穆小汐 9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8章 第三十二个个故事

  在家中过完年, 冉佳怡往城里跑了几天,总算将事情办妥,冉佳怡的工资换来的是一份隔壁食品厂的工人名额。

  只是, 名额到手, 叶家人接下来又犯了难。

  家里四个兄弟, 这工作该给谁呢,至于四个儿媳,谁也没考虑她们, 她们自己也不敢奢望。

  最终,叶父敲板,将工作给了大儿子, 理由很简单,他们以后是要跟着大儿子养老的, 大儿子好了, 他们老了才会好,至于其他儿子,在家种田每年孝敬些粮食也就是了。

  其余几兄弟虽然失望,可也没办法,谁叫他们晚出生几年, 不是老大呢。

  只是理解归理解,心中到底有不平, 相处中难免带出几分,一家人有了隔阂,这就不关冉佳怡的事了。

  在交接完厂里的工作、办完叶家的事情, 也到了该启程的时候。

  冉佳怡报考的大学在南方城市, 距离小镇位置遥远, 足足两天三夜的绿皮火车, 足以打消所有的激动与向往。

  半下午,告别叶家人,冉佳怡在叶家大哥的护送下来到镇上乘坐汽车前往市里,再由市里搭乘火车,中间多次换乘,得亏她带的东西不多。

  这次来上大学,因为路途遥远,很多东西她都没拿,只带了一些重要且贵重的东西,最珍贵的莫过于身上那一本存折,薄薄的两页纸,是她这几年工作的所有积蓄和那份工作换的钱,加起来也有小一千。

  她一开始的工资只有二十块,后面陆续涨到三十,她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几乎存下来大半,在这个年代也算一个小有钱人了。

  而这笔资金,则是她打算用来买一处小房子的,叶家那边她只打算以后当做寻常亲戚来往,以后常居之地应当就卢市,有一处自己的小房子势在必得。

  大学选择南方城市,她看中的就是这里即将腾飞的未来,要不了一年,这片土地就会想腾飞的巨龙一般翱翔天空,直至所有人都看见她的矫健身姿,而她想要亲眼见证这一切。

  当然,这也只是暂时的计划,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去大学报到,背着两大袋行李,在挤攘的人群中努力辨寻正确方向的冉佳怡,如是想到。

  在未来几十年都远远领先华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卢市,如今已经悄然有了改革的春风,小镇上藏藏掖掖的小生意,在这里已经有了半公开的迹象,街面上零星几个商贩,给宽敞的道路增添了几抹热闹的气息。

  循着指示牌,冉佳怡坐上前往学校的汽车,又是一阵颠簸,终于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

  冉佳怡报考的学校卢市大学,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好大学,甚至连就读的专业也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文学专业。

  不同于后世的文科落寞,理工与工科独霸高校排行榜,如今的中文系颇为引人向往,当然,招生分数线也很是可观。

  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她考虑到原主的好运气,如果以后真的从商或许会有不少烦恼。

  一切顺心固然令人开心,可若是随意做些什么,钱财都赶着上来,一时半会是好事,时日久了可未必,任何时候,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才是最好的。

  更何况,原主的愿望还有一个是希望找到自己真心喜欢自己的人,而不是冲着那些好处去的,如此,干脆没了这些钱,原主的这些烦恼自然也就不存在,这总比去鉴别谁是好人坏人来的简单。

  ————-

  来到学校,冉佳怡有点被眼前的景象惊吓到,无他,原本记忆中辉煌大气的名校,此时一副颓唐模样。

  破旧的房屋、墙舍,枯草遍地的校园操场,甚至还能看见脏污的墙壁上隐约的字迹,叫人见了只觉触目惊心。

  任何人看到它的第一眼,都清楚,它在过去的十年经历了什么。

  过去十年,带来的除去经济文化的倒退,更是知识分子的地狱,无数的老师、学者被打为“臭老九”下乡乃至批斗,受尽了苦楚,而今也是他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为其培养可用的人才。

  学校内里一如外面般清冷,偶有学生脚步匆匆,也未有高谈阔论,冉佳怡清楚,这是前面几届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也是所谓的工农大学生。

  在一位颇为老迈的老师那里办完了报到手续,冉佳怡领到了自己的宿舍钥匙以及班级号。

  她来得已经很晚了,大部分学生早在前两天就办完了手续,到宿舍的时候,其他床位也已经有了,只余下一靠窗的床位。

  很快,冉佳怡就知道这一床为什么被剩下来,甫一靠近,就能感觉到刺骨的风,如今正值正月,外面的寒风依旧凌冽,抬头看去,果然,窗户并未能关紧,只见上面一处大大的窟窿,已经尽量用报纸粘上,可依旧抵挡不了外面的冷空气。

  与宿舍里几人打过招呼,她便收拾了起来,听着其他舍友的闲聊,冉佳怡也大概清楚了这一屋子人的来历。

  宿舍足有六个床位,但除去她外,只有四个人,显然,有一个人还未到,也不知是比她还晚、还是干脆不来了。

  如今宿舍里的五个人,足有三个知青,其中一个是年约二十的本地姑娘,已经结婚生子,是顶着家里压力来上大学的。

  另外,还有两个知青,一个外地的年轻点,才十八岁,当了两年知青就等到了高考,还有一个则是本地的知青,听说十年前就下乡当知青了,硬生生熬了十年,终于等到回城的机会,也算苦尽甘来。

  还有一人是外地的农村学生,听说前几年高中毕业后,回家干了几年农活,听说高考恢复赌了一把,考出来了。

  总之,了解一番,就知道大家其实都挺不容易的,相较而言,竟然还是冉佳怡最为轻松。

  几人说说笑笑间,冉佳怡收拾好了床铺,几人便坐在一起开茶话会,各自拿出家乡的特产,边吃边聊,聊得不亦乐乎。

  茶话会一直进行到晚饭时间,之后大家各忙各的,互不打扰。

  开学的头几天其实挺忙的,今天是报到的最后一天,明日一大早就要去教室正式开课,几人早早睡下。

  ————-

  结果,几人迷迷糊糊睡到半夜,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警觉的立即清醒过来,对着发出响声的门口严阵以待,拿棍子的、拿枕头的都有。

  结果,门缓缓打开,进来了一位同样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姑娘。

  说是姑娘也不大恰当,这大概是一个二十七八上下的姑娘,背上背着一个大行李包不说,怀里竟然还抱着一个奶娃娃。

  见此一幕,大家明白过来,这应当就是她们最后一位室友了,只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带着孩子来上学的。

  见众人都盯着自己,那姑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憨厚的脸上一坨高原红格外显眼:“不好意思,大晚上的打扰你们睡觉了。”

  这话也没人接,索性醒都醒了,干脆趁人收拾的功夫搭起了话头。

  “你怎么带着孩子来上学啊?”

  最后一位舍友名叫韩菊香,是来自更为遥远的东北,也是她来的这么晚的原因,而怀里的孩子,则是她的女儿。

  说起带孩子来上学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她已经结婚了,丈夫也是一同下乡的知青,两人在东北认识,本以为一辈子回不去,就在当地结婚甚至准备扎根。

  结果没想到,婚结了、孩子也生了,两人当时已经适应了乡下的生活,结果高考恢复了。

  两个知青组成的小家庭,在这时候更容易动摇,两人都犹豫过,也谦让过,可最后到底不甘心放弃高考的机会,两人一起努力,幸运的是都考上了。

  只是孩子没人带,就只能带着来上学,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对于打扰了大家、以及后面孩子可能带来的一切烦恼,韩菊香很是抱歉,并表示一定会尽快搬出去,几人也没有太大意见,谁也不容易,多体谅体谅就过去了。

  接下来半夜,几人迷迷糊糊躺下,也不知睡没睡着,天光就亮了。

  六个大人并一个小婴儿接连收拾好,便赶往教室。

  教室里已经有不少人,叽叽喳喳很是热闹。

  这群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一看就条件不错的公人家庭,也有不少天地间劳动过的农民子弟和知青们,来自天南海北、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大家,因着这样的机会走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没等多久,一位头发花白、带着一副老花镜的老教师走上台,干巴巴的说完了开学注意事项以及课程安排,就沉默离开,期间与学生没有一句多余的交流。

  冉佳怡感到很是奇怪,很快就有了解情况的学生解答了大家的疑惑。

  原来这是一位过去被打倒的臭老九,在那一场运动中,他失去了老伴、儿子儿媳,如今,只一人带着一个年幼的小孙子过活。听说原本是一位十分风趣幽默的老教授,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很是有学问。

  可惜,这一切在他被学生举报后彻底消失。

  理想被击垮,自己被打倒、亲人接连逝去,连番打击让这个沉默的中年男人迅速变老,要不是还有一个孙子支撑,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

  竹里:感谢这位小可爱哇

  感谢在2021-07-17 23:21:17~2021-07-19 23:40: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洛王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