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冉佳怡点头,露出后世吃瓜专用表情。
女子见她举止如此轻佻随意,忍不住又皱了皱眉,到底没多说什么,继续自己的讲述:“在后世里,我的夫君是个对我一心一意的好男人,只我一个妻子,事事妥帖、夫妻恩爱,可事实并非如此。
我在世的时候,他也不止我一个,家里几个通房,只是碍于我娘家势大不敢正式纳进门,就连庶出子女都有两个,顶多算相敬如宾。
我出身京都赵家,父亲是正二品的吏部侍郎,母亲是清河郡主之女,打从出生就是京都名媛圈的娇宠。
及笄那年,父亲榜下捉婿为我相看了二甲进士李彦清,一年后我们成婚。成婚后,我们住在我的嫁妆宅子里,掌握着整个李府的吃穿用度,日子并不难过,可惜我命短,三十那年就去了。
我临死前,将两个孩子托付给了爹娘,由他们教养,至于那些身外之物的资产,则是压根没有多做处理,总归我的孩子是嫡出,少了谁的也不会少了他们的。
死后不知怎地,我意识模糊间竟然来到了几百年后的后世,书本上说,我死后他再未续娶,甚至写了一首首的悼念诗,传着传着,我俩竟然成为了一对恩爱夫妻,真是可笑。”
“冒昧问一句,你夫君他官至几品?”
“微末小官罢了。”女子并不放在眼里,她家势大,母亲当年为她挑选夫家是特意往低了挑的,唯恐她受了委屈,母亲挑选的人员也确实很好,一辈子没叫她受过气,可惜,活着顺心如意,死了反而生了一肚子火气。
“看到那些象征恩爱的诗作与故事,我只觉得荒谬,甚至有小姑娘不明真相,觉得我早死耽误了这么好男人的,真是瞎了眼。
还有我爹娘,竟然也被他们误导,把一个女婿当做儿子一般培养,用尽资源人脉,幸好他能力平平,不然恐怕还得拖累我爹娘。
明明不续娶是因为他见我娘家势大,担心再娶会让我爹娘不愿相助,可实际呢,姨娘、通房没少要,庶出子女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哪来的情深义重。“女子显然很是气愤,既有对便宜夫君所作所为的,也有对后世误传的。
冉佳怡小心翼翼试探:“那这些应当是他故意传出来的。”
“肯定是,他从来就没安好心,也怪我,当初顾着面子,内宅这些事也没往外说过,竟成就了他个伪君子这样的好名声。”
冉佳怡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在人死后打造深情人设的,一时间竟也失了言语,半晌,她开口:“那你的心愿是什么,洗清他所谓的爱妻名声吗?”
“当然,这是肯定的,我要所有人都看清他的真面目,要我爹娘不再傻傻地鼎力相助,还有,我要把嫁妆都留给我的子女,他愿意养着小妾,就用自己的俸禄银子去养吧。”
“好的,如你所愿。”冉佳怡欣然应下。
双方签订契约,女子前去休息,冉佳怡坐在客厅,思考这一次的任务,说实话,这次任务并不难,她甚至怀疑系统放水了,为的就是让她早点完成任务回来。
在委托者口中,她属于低嫁、且在自己死后,夫君仍需要维护爱妻人设以讨好岳家,身份上无疑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只是以往为着面子没有多说自己与夫君间的那些事情,才导致被人利用。
世人也只知以讹传讹,轻信谣言,判断一个人是什么样,看他说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得看他做了什么。
明晃晃的几个妾氏通房和庶出子女看不见,只信那几首酸朽的情诗和悼念之词,也不知是对着哪个女人写出来的,又或者,古代对男人的判定标准低到,只要不宠妾灭妻就是绝顶好男人了。
抱着这样的疑问,冉佳怡进入了任务世界。
一个晃神,她就忍不住咳嗽起来,实在难受得紧,缓了好一会儿,喝了两口蜂蜜水,这才停歇。
略一回忆,她便知道,此时正是原主病重之际,距离死亡也只一步之遥。
--------------------
竹里:下个故事是被历史误传的恩爱夫妻,来源于我被欺骗多年的怨念
第511章 第三十六个故事
原主的病并无任何人做手脚, 在娘家,她是被娇宠疼爱的女儿,在夫家她也是说一不二的当家夫人, 没人敢冒犯, 至于后院那几个通房与庶出子女, 完全不被她放在眼里。
恰是这单纯的病痛最为难医,古代医疗技术落后,很多疾病都诊断不出具体原因人便去了, 即使原主娘亲冒昧请了太医看诊,也没能治好,只是多熬一阵子罢了。
临走前, 原主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一双子女,丈夫虽中了进士可却无太大才能, 给不了多少帮助, 所以她计划着将孩子送回娘家,不拘读书功课、还是人脉交往都能有所受益。
下午就是原主娘亲固定三天来看一次原主的时间,冉佳怡吩咐丫鬟好生收拾了一番,又吃了一番药,勉强将身体的不适压下去, 也省得娘亲担心。
赵家在京城算不得顶尖那一批,可也不差了, 其母亲又为郡主亲女,虽则再无荫庇,可好歹与宗室也有几分香火情。
比原主后宅的清静比起来, 赵家的后院可就热闹多了, 原主上面两个嫡亲兄长, 另有庶出兄长一人、庶弟两人、庶姐庶妹更是四五个。
姐妹们早已嫁出去脑补出幺蛾子, 几个庶出兄弟却总是上蹿下跳妄图引起赵父的注意,其背后的姨娘也少不得给赵母添麻烦,还是两个身份不低的嫡出儿媳进门,这才轻松了些。
也是因此,赵母才会怂动丈夫给女儿挑一家小户人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平顺安乐。
可惜,这样的身份差距也没能阻止得了男人的劣根性,李家后院的通房就没少过,还全是原主嫁妆私产在养活,得亏原主见惯了亲生多情,对夫君尽心尽力却并未真正动情。
如此,委托者在听闻这些谣言后的气愤,就可想而知了。
冉佳怡如今首要安排的有三点,第一还是一双儿女的安排,原主十八嫁人、如今三十,膝下大儿子方才十岁、小女更是乃近八岁,正是需要人照看的年纪,这一点上当仁不让还是赵家最合适。
二来就是原主的嫁妆,上辈子原主没有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只是正常交给管家管理维系府上运转,可女主子不在、男主子要用他也无法阻止不是,可以说全便宜了对方。
三来,自然是那一后院的通房庶出子女,总得叫他们在外面多露露脸,叫人瞧看出李彦清的真面目,看他怎么好意思标榜自己情深,想来众人也不是真的傻子。
没能想多久,很快冉佳怡就因为服了药精力不济,躺在床上沉沉睡去,再醒来时耳边隐隐听见有声音,一看果真是赵母来了。
————-
赵母怀原主是已是二十五高龄,如今五十五的年纪,因着保养得宜,看起来顶多只有四十来岁,跟原主这病恹恹的放一起,不像母女倒更像是姐妹。
“思宁,可好些了。“思宁是原主的闺名,除去父母兄嫂,很少有人会这么称呼,就连丈夫也只是道一声夫人。
“好多了。”极力忍住喉咙里的干意,她请求道:“娘,我想把两个孩子送回去请爹教导。”
“瞎说,等你好了再带他们回来,几个孩子都想和他们一起顽呢。”赵母明白她的意思,正是明白,才愈加不能接受,一贯宠爱的女儿竟然要走在自己前面,白发人送黑发人,叫她如何不心痛如绞。
知晓母亲心疼自己,可冉佳怡更清楚,这件事要在自己走之前定下,遂也舍了那些面子:“
我的身体自己清楚,约莫也就这样了,还请娘不要伤心,总归都是命数。这么多年承蒙爹娘教诲疼爱,已是思宁的幸事,现在唯二放心不下的就是爹娘和两个孩子。
爹娘有兄嫂照看我好歹放心,可两个孩子还小,这府里虽说没有姨娘妾氏,可通房又何曾少过,夫君又是个只知花用不理事的,叫我怎么放心。”
赵母眼中已泪光闪闪,听到后面一句话,还是下意识眼神一厉,“可是女婿做什么了?”只想着女儿已经病重,若女婿还要做什么幺蛾子,自己一定不会放过他。
冉佳怡苦笑摇头:“就是因为他什么都不做,我才更担心。”
赵母闻言一愣,“你这是何意。”
“娘,我这两天细细想过,约莫我死后,他也不会再娶,但后院总得有位主事的,到时候恐府里会乱起来,我也是担心。”说着垂眸,似是极为担心的模样。
“可是女婿跟你说的?”若是,赵母对女婿的印象倒是要改好一点了。
“不是,我猜的。他混了一辈子才混了个五品官,这辈子恐也就这样了,赵家势大,若再娶这门姻亲也相当于断了,他应当不会,只是,后院里的莺莺燕燕和庶出子女总是少不得的。”
”唉,难为你病着还想这么多,你放心,到时候,到时候我就将两个接回去,你两个兄嫂都是好的,定会当做自己孩子般对待。”
“咳咳,”实在忍不住,冉佳怡拿帕子掩口,“娘,这些我都知晓,可两个孩子到底是李家血脉,住一两年尚可,可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不知要花费多少银钱和精力,精力我也就愧领了,只是银钱万万不能叫兄嫂吃了心。”
赵母打断:“难道家里还缺这点不成。”
“娘,你听我说,即使兄嫂不在意,可几个庶兄庶弟怎么想,姐妹们又怎么想。左右这些钱财也是留给他们的,早用晚用都一样,你们给我的嫁妆那么多,到他们娶妻生子也尽够了。”
赵母拿女儿无奈,既不能指责就只能答应:“好,你说的我应了。”
冉佳怡又道:“这是其一,其二,两个孩子不在府上,我想把我的嫁妆封起来。”
这倒是常规操作,女子嫁妆本为私产,死后本就留给亲生子女,赵母点头,只是李家又有所不同,全家都靠着女儿嫁妆过活,这一封问题可不小。
“真的并不是女婿做什么了?”
“不是,只是夫妻一场,我了解他罢了,若不封起来,也不知能留几分给孩子们。”
“唉。”赵母又是一声叹息,特意让女儿低嫁,可这麻烦事一点没少,女子这一生何其艰难。
“好,这一桩我也应了。”
冉佳怡不好意思笑笑,“娘,还有一件事请您帮我拿个主意。”
赵母斜眼看了女儿一眼,对她的小心思看破不说破。
“后院里也有好几个通房丫头,往常没人提给他们名份,我也就装傻,可这早晚的事,我想着索性我做一回好人,给他们都拔上来,也叫他们承我一回情。”
赵母无奈:“看来你对女婿是真无情谊,或许当初就不该......”
————-
“娘,你不要伤心,女儿这一辈子过得很开心,没受过一点委屈,这一生是女儿不孝,将来不能尽孝膝前,若有来生,女儿还想做娘的女儿。”
“我可怜的思宁,你说的我都应了,你好好的,放宽心比什么都强。”赵母再也忍耐不住,泪水如珠串一般落下,少有得失了官妇夫人的气度。
正经事有了定夺,冉佳怡止不住的咳嗽起来,那惊天动地的架势似是要心肝脾肺肾一起咳出来。
丫鬟们又是递水、又是拍背,好不容易缓和下来,原本苍白的面色硬是咳地通红。
“娘,我想回一趟家。”家说的是赵府,这同样是原主生前一件遗憾的事,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在她病重后就再也没能回去亲眼见一见。
“好,娘带你回家,你好好休息,明天娘就带你回家。”
“嗯,娘,你真好。”说着说着,冉佳怡逐渐精力不济,眼睛缓缓闭上,昏睡了过去。
赵母不忍心打扰,替女儿盖好被子,命丫鬟尽心照看,这才出了外间。
想了又想,她还是将女儿身边的丫鬟和府里的管事喊过来,这些大多都是赵府出来的老人,自是认得清形势。
“老夫人安。”
“你们跟我说说府里的事情吧。”
下人们面面相觑,不知该从何说起,府里大小事情可不老少。
也有那机灵的大概明白问的什么,遂将自己知道的一一道来,无非是一些老爷夫人如何相处,后院那几个通房和孩子如何老实等等。
赵母听完跟女儿说的差不多,这才放心,她担心女儿报喜不报忧,想来也是,这李家如何敢欺负人。
“夫人的嫁妆如何了?”
帮着管理嫁妆私产的周管事当即站出来回答:“回禀老夫人,府里一应开支都走夫人账上走,每个月的盈利不够,每每还要添点儿。”这话也有点为夫人抱屈的意思,毕竟满京城也找不出几家用妻子嫁妆这么顺手的。
“你们老爷的俸禄呢?”赵母皱眉,五品官员的俸禄能有多高,她自是看不上,只是想瞧瞧姓李的态度罢了。
“老爷的俸禄不多,每个月自己花用都不够,还经常从账上支取银子。”
得,她还真是高估了便宜女婿的面皮,也能看出,人是真不把自己女儿当回事,不然做个样子,也得将俸禄纳入府银再用才对。
想到女儿说的三件事,赵母心下当即有了决断。
若是能养好,自是最好,可她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也即女儿若是去了,两个外孙该怎么办。
虽然自己说儿子儿媳会当做亲生般看待,可心中也清楚怎么可能,吃穿用度和教导上或许能一视同仁,但赵府的资产绝不可能有他们的份,如此他们能依靠的就只有女儿的嫁妆了。
--------------------
第512章 第三十六个故事
当了几十年的当家夫人, 面对李府如今的处境,赵母心中自是有一杆秤。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