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449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即使知晓女儿说的是对的,对两个孩子也好,可赵母心中依旧有深深的无奈和悲哀,即使是亲生女儿,嫁出去后也成了外人,孩子更是远了一层,住回来说得在好听那也是客。

  待客欢迎自然是应该的,可客人的待遇若是超越了原本的主人家,定然会惹得主人家不悦。

  赵母虽还管着后院诸事,可大权已经放给了大儿媳,说是住在府里,可日后吃穿用度少不得要看大儿媳脸色,即使自己能做一回主,还能来二回三回,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放下姿态,做足一个客居小辈的姿态,也省得招人嫌。

  “好,娘都应了,你两个嫂子都不是坏的,对亲外甥也差不到哪里去。倒是你的身体怎么样,可有好转。”

  “好点了,今天一路过来都没怎么咳。”其实是来之前,她担心老咳嗽被嫌晦气,特意加大了药的剂量,这才勉强维持。

  即便如此,午膳她也没敢跟大家一起上桌吃,而是在小偏院另置了已小桌,自己一个人吃,倒是两个孩子跟着上了桌。

  以往过来两个孩子的态度尚算活泼,今个儿或许是明白来做什么的,一个个都黏耷耷的提不起劲儿,老实的跟鹌鹑一样,叫熟悉的人看着就心疼。

  冉佳怡自然也是心疼的,可这对他们最好的安排,留在赵府或许短时间会寄人篱下,但依着赵家的底蕴和人脉资源,未来定然可期,反之,留在李府待遇未必能有多好、可未来却没有一点希望。

  到了下午,冉佳怡回到原主曾经的闺房休息,至于两个孩子则被她打发去和几个表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培养感情。

  等再醒来,又和赵母闲话了些家常,商量了些之后的事情,直至天色渐暗,这才在赵母的恋恋不舍与深深担忧下离开。

  不出意外,这应当是她最后一次回来赵家了,拖着一副病体,一次且罢,多了总是招人烦的。

  回去的马车上,冉佳怡问孩子今日玩得怎么样,大的那个依旧没什么精神,倒是小的小脸红扑扑不用回答就知道答案。

  看着大儿子,冉佳怡少不得再叮嘱几分:“娘总归是为了你们好,娘今日说的话中,可你外祖和舅舅舅母平日里待你们也不差,往后也查不到哪里去。

  你们做好自己的,赵府的事情不要多管,家里的事情也不要拿到赵家来麻烦他们,知道了吗?”

  她是担心两个孩子日后被李彦清忽悠着做使唤赵家的那把刀,小孩子就该好好学习,其他什么也不要管。

  两个孩子都点头,她这次住了口。

  ————-

  知晓她是去赵府做什么,李彦清的态度倒是很好,一副关心的模样实则为打探,她挑了些不打紧的说了,又说将孩子送到赵家一起教养,对方也没反对。

  夫妻俩面上皆一副笑盈盈的模样,背过身就各自变了脸,也是实在没多少感情,生死面前关心更多的反倒是利益。

  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几句机锋,冉佳怡转移话题又提起了后院的几个通房,这会儿她也不消气,打算将后院已有孩子的三位和其中最为年长的那位一起提成姨娘,人多了才容易有纷争不是。

  这一点上,李彦清没有反对的想法,其实这事几个通房明里暗里提过很多次,都被他敷衍过去,如今得行,他也涨面子不是。

  冉佳怡是懒得自己去操心这些小事的,派了一个嬷嬷去训了几句话,唯一做的就是接了她们的一杯茶,全程简单的所有人都不可思议,不管如何,这一遭也就过去了。

  期盼着自己成为姨娘的几个女人,一朝梦想成真,皆是喜气洋洋,可显然,她们高兴的太早了。

  姨娘的位份牵扯到方方面面,除去名声上好听了一点外,最重要的就是份例的提升。

  能做李彦清这么个五品小官通房的,不是原本家中的丫鬟、就是别人送的,原本就家无恒产,自己和孩子全靠着每个月的月例银子过活,在她们的想象里,这月例起码得翻个倍。

  可实际却不让人满意。

  婉姨娘身边得力的大丫鬟从账房回来,哭丧着一张脸回禀:“姨娘,账房说银子还是那么多。”

  婉姨娘最近就喜欢听别人喊自己姨娘,原本以为在夫人的威慑下,一辈子没指望了,如今得以实现,可不就膨胀几,还指着多的银子给自己做两身新衣服散散喜气呢。

  “什么,你说说怎么回事?”

  丫鬟小心翼翼按照原话回答:“账房说,府里不富裕,大家都得省着来,切不可铺张浪费。”

  婉姨娘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府里什么时候缺过钱,全看夫人想不想给罢了。

  “等等,夫人不想给,“婉姨娘沉思,”夫人和老爷最近可有起过什么争执。”

  “应当没有的,有小丫鬟说,最近几天老爷一直陪着夫人用膳。”

  “那道是为何?”婉姨娘百思不得其解。

  也是他们之前在一处小偏院,跟透明人一样消息闭塞,竟没打听到之前夫人娘家过来清理库房一事,否则就该意识到,不仅是现在,便是以后也没多的银子可花,这个姨娘的名分是争取到了,可跟没有也没两样。

  其他姨娘那边大体如此,冉佳怡这边也悄摸开始在外散布李彦清的风。流名声。

  李彦清人穷志不短,靠着一张小白脸可是忽悠了不少外人,还都以为他对原主有多情深义重,如今那些诗词一传出去,滤镜瞬间破碎,多情公子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也是这些诗词的出处实在丰富多彩,对着府里女人的且不提,光是在青。楼楚馆的就有十数首之多,兼之最近妻子病重、后院却多了好几位姨娘,一个风。流的名声没跑了。

  几天功夫,李彦清在外面辛苦维护的好丈夫人设直接掉到地上,捡都捡不起来,更别说以后再拿来做文章了。

  --------------------

第514章 第三十六个故事

  冉佳怡做这一切的时候, 其实身边的丫鬟下人都不大赞同,无他,这一招属实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夫妻一体, 老爷名声不好, 夫人的名声又能好到哪里去。

  只这点她是不担心的,对着一个时日无多的人,以后人家提起最多也就说一句红颜薄命, 至于管理不好后院、丈夫多情,只会让人更同情她。

  当然,最重要还是原主自己太膈应了, 一个睡了不知道多少女人、有了多少个孩子的男人,硬要为自己凹一个深情。人设, 原主不觉得幸福, 反而只觉恶心,他也配,如此这般岂不正好。

  赵家那边或许是赵母提前打过招呼,并未有人来问什么,倒是原主有几个手帕交, 听闻消息纷纷来信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要不是估计她还在病中不好待客, 恐怕早就递帖子上门了。

  她一一回信解释一番,只回一切都好,至于信不信另说, 她暂时也顾及不到那么多。

  她唯一担心的就是伤害到两个孩子, 毕竟李彦清以往对两个嫡出子女向来不错, 想了想, 她还是挥退下人与两个孩子沟通一番。

  “外面最近传的风声,你们可都听见了?”

  大儿子沉默片刻点头,小女儿也满脸不高兴的模样,惹人发笑又心酸。

  “怎么,为此不高兴嘛?”

  “娘,你明明很好,爹为什么?”大儿子气鼓鼓的,年纪尚小的他还不懂男人向来好。色,这更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权利,此时自是站在娘亲这边。

  冉佳怡笑着摸摸他的头;“你们爹做的其实也说不上错,哪家官员后院没几个姨娘妾氏,只是娘以往将她们拘在后院,也省得污了你们的眼睛。以后怕也拘不住,索性娘做一回好人,也省得她们以后埋怨。”

  这也是一遭原因,两个孩子以后客居赵府,同在京城,逢年过节总得回来,除非李彦清能被外派到外地。

  李彦清是从小地方考上来的,最是向往京城繁华,以往有几个不错的小地方官位空缺,赵家那边让他去却都不愿,唯恐一去不回,想也知道,没有家世庇护,没有实打实的业绩撑腰,他这官位升得上去才奇怪。

  冉佳怡倒没有将李彦清打发到外地去的念头,除非一辈子不回来,否则压根没什么意义,还容易惹人生厌,将来两个孩子夹在父母中间也不好过。

  其实她能做的也有限,主要还是原主的生命确实已经走到了尽头,无法挽回,冉佳怡估摸着,这一次任务得持续到这具身体真正死去,原主也没有再回来的机会。

  安排好了一切,剩下的,便全待事情发酵。

  无事一身轻,冉佳怡最后一段时间难得的肆意,尽管原主是低嫁,可嫁人后到底与闺阁时期不一样,操持一家的生计、管理家务和孩子,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

  拖着一副病体,原主也没有回来的念头,她精神头比原主好上不少,也不整日里躺在床上,偶尔起身去院子里赏赏花,偶尔教导两个孩子读书、谈谈心,人生最后一段日子倒也算祥和。

  ————

  只是,再宽和的心态也挽救不了原主颓败的身躯,依旧是上辈子原主死亡的那一天,清早起来,冉佳怡就隐隐察觉到了不对。

  彼时已经比她往常醒来的时辰晚了一点,精力格外疲惫,似乎连睁开眼眸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大限将至,她第一时间想到这个词。

  其实她也没真正经历过几场死亡,走过再多的人生也不是自己的,此时体验起来,既有一种拖着沉珂的负重感,又有一种迎接宿命的坦然,这是她从未经历过的。

  她没有起身,而是一直躺在床上,任由丫鬟给自己整理一番,将这阵子的事又细细思虑一番,看时辰差不多才谴人去请赵家的人和李彦清回来。

  其实众人早有所预料,前阵子她精神起来,大家就觉得是回光返照,听到消息伤心是有,可也不至于撕心裂肺。

  早前在自己面前哭过两场的赵母活似老了十岁,赵父在府衙办公没能过来,余下几个兄嫂全来了,至于李彦清,则是最后一个来的,这让赵家人对他生出了几分不满。

  在场诸人都明白,此时再多劝慰也没有用,只等着人交代最后的遗言。

  这一幕是冉佳怡早已预料好的,该说的话也早已在心头盘旋了几天,此时说起来很是顺畅。

  交代的第一件事还是两个孩子,先前就透露过这个意思,可到底没有说明,此时挑明,又真切摆脱了爹娘兄嫂,算是过了明路,将来两个孩子的学识教养、婚嫁之事少不得多费心。

  二来则是自己的嫁妆得全部锁起来专人看管,至于家中生计以后则得依靠李彦清打理,当着妻子娘家的面,李彦清到底要面子,没敢说以后继续用妻子嫁妆,事情就这么糊里糊涂定下来。

  李彦清倒是没清高到那地步,只是他想着妻子去后,赵家又不可能真的上门查看,自己一个一家之主还动不了已逝妻子的嫁妆嘛。

  这会儿的他可没想到妻子的决绝,硬是让他后面再也没能碰到一丁半点嫁妆,日子过得紧巴巴、憋屈得紧。

  第三件事,则是李家的财产问题。其实李家若论资产,可以说几乎没有,就连脚下这处院子都是原主的嫁妆,但收回是显然不可能了,只是日后须得自己的孩子继承。

  冉佳怡也说的大方,日后自己的两个孩子就只继承自己的嫁妆,旁的就由几个庶出的去分,若是将来李彦清再娶,那就另说。

  李彦清又是表明一番心意,言自己对妻子感情深厚、不愿再娶之类的话,只是再没人信他的鬼话,赵家大哥还甩了他个白眼以示不屑。

  说话间功夫,冉佳怡只觉得一双眼皮越来越重、越来越重,只至再也无力睁开,交代两个孩子的最后一段话她甚至是闭着眼一字一字硬挤出来的。

  交代完,浑身力气被卸光,面色也逐渐趋于苍白,她甚至感觉血液的流动都在减缓。

  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冉佳怡才勉强对着赵父赵母说了一句“女儿不孝”,便缓缓闭上了眼睛。

  生与死的那一瞬间,耳边瞬间万籁俱静,听不见一丁点声响,那一瞬间似乎到了另外一个国度,却又似乎只是错觉。

  冉佳怡以为,自己的死去应当就是任务的结束,结果却并不是。

  她就如灵魂出窍一般,依旧存在于这个世界,看着自己的躯壳躺在床上失去了气息,身边的人不论真心与实意,俱都掩面哭泣起来,当然,其中哭得最伤心的也就赵母和两个孩子。

  李彦清面上也是哀戚,可浮于表面的伤心叫人一看就觉得虚假,尤其是在赵母的衬托下,更显虚情假意。

  冉佳怡突地就想起了上辈子的攻略者,那时恐怕也如自己这般旁观,其中区别,不过自己为着帮助她人、平等交换,而攻略者则是为了掠夺。

  人死不能复生,丧事该办的还得办,李家这一场丧事办得很是低调,赵母派了得力的管事和嬷嬷来帮忙,赵家的故旧、李家位数不多的朋友以及与原主有交情的人纷纷上门悼念。

  冉佳怡去后,赵家作为娘家无需守孝,只是上下皆换上了素净的衣服以表心意,而李家上下却是要守孝的。

  两个孩子得守个一年,这一年在李家度过着素衣、食素食,而李彦清倒不必如此久,只需遵循个三个月,期间,衙门的上衙还得继续去,只是不再外出做客、参加宴会诗会之类的。

  李彦清仿佛并没有放弃立自己的深情。人设,明明没有多伤心,可依旧装作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也或许是伤心失去了一个来钱渠道以及管家好手,全然不顾先前谣言已传遍了京都。

  冉佳怡就这般瞧着他做戏,白日里在外面对着外人一副苦瓜脸,回来后依旧小妾姨娘温香软玉在怀,好不快活。

  只是他却忘了,李府也不全是他的李府,可以说,除去李彦清和几个小妾身边贴身伺候的人,其他大部分都是原主从赵家带过来的,即使原主已经去了,可赵家依旧高高在上,还有嫡出的小公子,下人们自然也忠心耿耿。

  前世是原主去的突然压根没想到这一茬,下人们见姑爷所作所为也没有阻止的意识,还想着这或许是好事呢。

  这一次可就不一样了,生前冉佳怡将自己的态度表露得鲜明,下人们知道她不喜姑爷,姑爷行径更是可恶,免不得帮他宣传宣传。

  两个孩子困在府里出不去,可下人们却得维持府里运转,正常走后门进进出出,消息传得也快。

  李彦清还以为自己的伪装初见成效,却不知道自己看不见的角落,他在府里的所作所为早已在周边院子里的下人间传遍,下人们又传到主人家,没多久,就成了一场笑话。

  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清楚他的目的,不免更多几分不屑,要想借人势总得做真点,又贪图享乐、又希望赵家全力帮助,天底下哪有那么美的事。

  等消息传到赵家人耳中,一个个皆是气得不清,只赵母提前打过预防针,还安抚了几句,打消他们去找麻烦的心思。

  三个月期限一过,随着李彦清这个主子的孝期过去,李府一切逐渐恢复正常,也是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妻子的嫁妆被封锁,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