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最后,冉佳仪将主意打在了去取汇款单的事情上。
这两年来,沈父早已经习惯了跟着她一起去取钱了,而且,取款的时候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都是需要出具的,只要,只要她甩开沈父,拿着户籍证明和录取通知书,完全可以自己去派出所把户籍迁出去,直接绕过村里的那一道手续。
说干就干,在8月底的时候,惯例里取款的日子如期而至,冉佳仪如同过去两年一般,让沈父跟她一起去——这一对父母,对她丝毫没有任何信任,生怕她自己一个人去取款会吞下一部分,每次都得一个人跟着去。
沈父倒也没有怀疑,拿上了户籍证明就跟着冉佳仪一起出门了,好在沈父对于户籍证明这东西看的没有钱那么在意,随手就放在了一边。
这也让冉佳仪找到了机会,在沈父眼皮子底下偷走户籍证明的机会。
走到半路上,冉佳仪突然开口:“爸,我身份证明忘记带了。”
沈父愕然,这都走到一大半了:“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这都能忘记。”
冉佳仪弱弱道歉:“爸,对不起,我这两天有点恍惚。”
沈父闻言也不再说什么了,毕竟为什么恍惚他是知道的,最后到底没说什么。
冉佳仪继续:“爸,要不你先去,我回去取了再赶过来,反正天还早,也来得及。”
沈父迟疑了,大女儿这小身板,看着可不像能跑个来回的样子,但他自己走了一半是不想多走的,于是只得摆摆手道:“那你快去吧。”
冉佳仪于是飞快的转身往回跑,直到回头也看不见沈父停留在原地的身影了,这才转了个方向,绕过沈父那个方向往镇里去了,摸摸自己口袋里的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明,得意的笑开了。
户籍到手,沈家还能用什么要挟她,钱她不指望沈家,亲情是一丁点没有。
不过这偷拿的东西,手脚还是要快点才好,冉佳仪不敢耽搁,铆足了力气就往镇上而去,好在熟门熟路的,走到倒也快。
她在镇山读书好多年,对镇上的道路早已熟悉得不得了,此时自然轻轻松松就走到了派出所,进去找了位大叔就说要迁户籍
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也有其他人来办过,这位大叔查看了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和录取通知书,见都没有问题,当即就给开了一份迁出证明。
冉佳仪庆幸这时候户籍迁移没有那么复杂,这里开一份迁出证明,到了迁入地的派出所再办迁入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也不需要户主来表示同意,只要有材料、本人愿意就可以了。
办好了户籍证明,冉佳仪小心揣好迁出证明,又将户籍证明这些收好,跟人家道了谢,又急匆匆地往回赶,还是怕沈父起疑。
气喘吁吁的终于越过了沈父一段距离,冉佳仪才转身假装是从家那边的方向过来的,慢慢悠悠的来到了沈父面前,沈父正坐在大石头上休息呢。
好不容易等到了大女儿的身影。第一时间抱怨出声:“怎么这么慢啊。”说着边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
冉佳仪怕他怀疑,还是解释了一句:“我走得慢。”
沈父想要嫌弃却终究没再说什么,“赶紧走吧,”他走的肯定比女儿要快,但是他不愿意费那个力气啊。
两人沉默着镇上走去,喜从沈母说不给户籍证明的威胁话之后,冉佳仪在沈家就不大说话了,虽然本来就不大说话,可遇见人还是会喊人、会应声的,可是在那之后就跟一个哑巴一样不出声了。
沈父沈母看不惯可也想着小孩子家家的,气消了也就好了,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去镇上取了钱,又往回赶,回去正好赶上午饭。
本来因为冉佳仪耽误时间沈父还有点生气,但是这会儿见到钱又开心起来了。
冉佳仪没有告诉他,自己的文章已经完结,这是最后一笔稿费,除非以后单独出版成书,否则不会再有钱了,这个惨痛的事实还是等自己要走之前再告诉他们吧。
说起来,这个时间也不早了,这里离京市路途遥远、交通也不方便,估摸一周之后也就该出发了。
之后的几天,沈母依旧有意无意的挤兑她,说她不读书就应该出去找工作了,真是一点也不让人闲着,冉佳仪也有心想要出去做点准备,其他东西可以去了京市之后再买,可车票也是要提前买的。
于是,冉佳仪假装去镇上找工作,实际在为去京市做着准备,只是没敢让沈家人看出什么来,沈家人知道工作不好找也没多说什么。
冉佳仪买到的车票是晚上9点的,怕沈家人闹事,她不打算跟沈家人提前打招呼,只想着留下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悄悄地走。
横竖到时候发现也肯定追不回来她了,沈家人暂时没有那个胆子,也舍不得那个路费。
--------------------
第56章 第三个世界
冉佳仪定下了主意就不再改变, 也没有和沈家告别的意思。
离开的那天,冉佳仪甚至都一切如常,在往常的时间点起床吃饭然后干活, 只是到了晚上的时候, 在沈母不满的目光里冉佳仪坚持去洗了澡又洗头,
去京市的路要在车上待两天,不趁着上车前洗一洗,怕是车上得臭了。
然后, 冉佳仪就回了自己的房间,沈父沈母也没有在意,只当如同过去的每一天一般。
屋内的灯一盏盏熄灭, 最后整个沈家院子里归于黑暗。
确定沈家的人都进入睡眠,在屋子里静坐半晌的冉佳仪这才行动起来, 先是写了一封信, 讲述自己要离开了。
然后换上自己新买的一身衣服,带上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明和几本书,加上这几年存下来的并不多的钱财,冉佳仪就这么在浓重的夜色下离开了沈家,而其他沈家人全无察觉。
冉佳仪这次离开就不打算回来了, 因此只带上了自己的东西,而没带沈家的任何东西, 哪怕一身旧衣服,就是为了表明要和沈家划清界限的意思,希望明日沈家看到这些也能想明白, 以后各不相干吧。
漆黑的夜里, 冉佳仪脚步飞快而坚定地走出了沈家、离开了沈家村, 最后, 如愿来到去往京市的绿色的火车上。
9点一到,火车便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如约驶离了这座冉佳仪早已万分熟悉的小镇,去往陌生却又充满希望的京市。
冉佳仪上了火车,找到属于自己的卧铺就躺下休息了,一天下来她早就累得够呛,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想象沈家人明天又会作何反应,是会懊悔沮丧还是怒声喝骂,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与她无关了。
在重重的思虑中,冉佳仪伴着火车晃荡晃荡的哐当声中陷入沉睡,离开了沈家,她第一次真正安心地睡觉。
冉佳仪倒是走的一身轻松,但是,翌日发现冉佳仪不在了的沈家一众人却是又惊又怒。
这一天清晨,沈母依旧早早地起来,做好早饭就喊一家人起来,农家人是不能有睡懒觉的习惯的。
很快,沈父起来了,三个小的也起来了,只有冉佳仪依旧没有起来,沈母对此很是生气,但也没有去唤她的意思,只是怒冲冲的对着其他人说道:“真是懒丫头,不起来干活就不要吃饭。”
沈家其他人却都不以为意,尽皆坐下自顾吃饭,吃完早饭后,一家人都去忙自己的了,连一个想要喊人起来吃饭的都没有。
也是因此,当沈家人发现冉佳仪不在了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那时沈母刚和从地里回来,正是又累又饿的时候,打算回来吃午饭的。
结果一回来却发现家里压根没人做饭,顿时就生气了,怒不可遏的就去了冉佳仪的房间打算将人好好训斥一番,结果,压根连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小小的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床上的被子也铺得整齐,往日总是铺展开一本书的桌面此刻也空无一物,沈母没有想到大女儿走了,只以为她是出去了。正准备转身出去等人回来再教训的沈母,不经意间看到了桌子上似乎有着什么,拿起一看,却是一封信,这时沈母才意识到不对劲。
这个屋子的一切看起来都不太对,沈母心中隐隐有了不安,但她自己不认字,自然也不知道这封信写了什么,只得慌慌张张地攥紧信,奔向屋外找老头子或者几个孩子读一读这封信。
沈父是和沈母一起回来的,此时正在大厅休息等着开饭,见沈母神色慌张就有些奇怪:“怎么了这是?”
沈母一着急说话都结巴了起来:“含烟,含烟她.......”
沈父纳闷又着急,“你慢点说,含烟她到底怎么了?”
沈母深呼吸了几次,这才将腹中的话全部说出:“含烟她不见了,只留下了这封信,你快看看。”
说完把手中的信递给了沈父,沈父自是认得字的,见状连忙接过拆开。
只见薄薄的信纸上娟秀的字体跃然纸上,沈父一字一句念着:
“爸妈,等你们见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走了。
我最终还是决定去上大学,家里的东西我都没有带,我能自己养活自己,也不需要你们给我准备什么东西,你们以后就专心养好弟弟妹妹们吧。
我的稿费上一次领的是最后一次,不信你们可以去我屋子里找那本期刊,上面有完结的标志,之前的就当我报答你们的吧。
我已经知道自己不是沈家的孩子了,所以你们那么对我、我也并不怨恨,只是也没有办法把你们当亲身父母一般对待,以后,我们就当陌路人吧。
等以后你们老去,我会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给你们养老的,在这之前,我不会再回这个家,我们也不要再联系了。
沈含烟留”
沈父刚读完,沈母脚下一软立即摔在地上,喃喃道:“含烟她原来都知道,现在是走了?”
沈父也面色沉重,这大女儿的意思就是以后各不相干,给养老也只是因为自己养大了她,这个女儿是真的白养了,却也无可奈何:“这个女儿真是白养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她去上高中,不,初中也不应该让她上。
果然女孩子上学上多了心就大了,”
沈母也应和点头,老头子说的对,那死丫头不就是读了高中把心读大了嘛,现在可好,人跑了,他们辛辛苦苦把人养大,结果什么都没有捞着。
想到这里的时候,沈母下意识忽略了沈含烟被送过来时已经是三岁的孩童,基本生活也能自理且还有亲身父母给的一大笔钱财,压根没要他们出钱出力,反之,沈含烟自从来到沈家之后,就包圆了家里的活计,在高中更是交了足足两年不斐的“生活费”,完全不亏欠他们的。
沈父与沈母一丘之貉,想法与沈母如出一辙,此刻也只是粗声喘着气儿,一副怒到极致的样子。
可是人昨晚就已经走了,现在估摸离这里都有百八十里了,想追也追不回来,沈父沈母就是再生气也无可奈何。
最后,沈母还是自己去厨房做了饭,人是铁饭是钢,下午地里还有活,不吃饭怎么行呢,至于冉佳仪的事情只得暂时放下,总归也没有办法。
————-
在沈父沈母着急忙慌的时候,冉佳仪正怡然自得地在火车上看书,车上没有娱乐、她也没有认识的人,只得自己看看书打发时间。
冉佳仪知道自己会一直穿梭在各个世界里,秉着知识就是力量的原则,冉佳仪看书基本也不拘泥于类型,基本自己不清楚、不知道的领域都回去看一看。
不过小镇教育不发达,书本类型也少,冉佳仪看得不是很满足,这也是她坚持要离开小镇的原因之一,既是为了原主了,也是为了自己。
与开放的现代一般,所有常规的知识体系都对外开放的时代并不多,尤其她前面进去过的古代尤其封闭,她连书都看不到两本,因此冉佳仪格外珍惜这个世界,也想要在这个世界多多学习。
诸如现世版的农业种植养殖大全、理想版的哲学书籍,冉佳仪来者不拒,总归看的书多了永远也不会是坏事,至于那些妄图用愚昧来禁锢女性的世道,冉佳仪不屑更不愿意遵从。
绿皮火车的速度不快,到了白日里冉佳仪便能揭开窗帘看外面的景色了,不过不管是田野还是城镇,都是一副荒凉陈旧的样子,再一想这才八十年代,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这厢冉佳仪欣赏着沿途风光,另一边的沈家,沈父沈母可都气坏了。
这人走了,自己捞不到钱也就算了,关键一个没点动静就走了,那怎么和外面人交代啊,乡下地方屁大点事儿都传得人尽皆知,没道理一个大活人走了都没有一个人知道。
沈母最是着急,村子里那些八卦的妇人,平日里干活不行,说起东家长西家短的最是起劲。
但往日都会出现的人不露面了,是个人都会好奇,这是瞒不住的。
可实话讲出去,冉佳仪固然受人指责,但是他们家的八卦也不会少了,沈母可无意自家成为村里茶余饭后的笑柄。
最后沈父沈母商量下来,还是不得不咽下一肚子库社会,假做冉佳仪在家收拾东西准备去大学的事实。
两人在外表现的喜气洋洋、自豪骄傲的模样,回到家里就苦着一张脸了,气得沈母把冉佳仪的屋子翻了个底朝天,能用的东西全被她搬走另作他用,原本属于冉佳仪的屋子也空了下来。
直到三天后,沈母终于在外面宣布冉佳仪去上大学去了,这才算把这个大谎圆上,心里却还呕得慌。
冉佳仪虽然不知道沈家那边的具体发展,但也能想象得出,沈父沈母气急败坏的样子,想到这里她就高兴呢。
说来也是人类的坏习性作祟,你不高兴我就高兴了。
冉佳仪知道这个时代还是比较乱的,因此在车上只老老实实呆在属于自己的车厢里,除了去吃饭几乎不出去,一路倒也没出什么事儿。
等到路边的景象逐渐繁华起来,冉佳仪知道,自己快到目的地了。
果然,在上车三天之后,火车再一次停下,播报声就显示着终点站京市到了。
顺着人流,冉佳仪下了车,她的行李也就一个背包,倒也方便,她不知道这里的京市是否与自己上一世的地貌相同,因而还是花钱雇了辆车送自己过去。
一路上的街道,熟悉而又陌生,陌生是因为这里与自己曾经生活了十几年的京市不大一样,熟悉却是因为一条条街道分明是后世的模样,冉佳仪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久违的感受到了一丝归属感,隐隐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
冉佳仪前一世上的也就是京市的二流大学,那两座一流学府却是没敢奢望的,没想到这一世努力实现了心中的一个梦想。
只是她当时心中向往也来看过几次,因而在确定了两个世界布局差不多之后,也就相当于她知道了B大的地理位置和布局,这样,冉佳仪也就不怕了。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