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454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竹里:法规我瞎编的,不能参考,正经事宜请咨询律所!!!

第520章 第三十一个故事if线

  赵家人无奈开始筹钱, 这钱从哪里来,自然还得赵家父母出,这一下可算彻底将老本都掏出来了, 免不得哀声哉道, 这失去一个儿媳的代价未免有些太大。

  将一切看在眼里, 冉佳怡颇有几分幸灾乐祸,赵家也算求仁得仁。

  于家那边收了钱,多年交情的两边也算是彻底翻了脸,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往,只于家父母惦记小外孙,过了那一阵后, 时不时上门探望讨人嫌,赵家也无可奈何。

  此时的赵家还有另外一个烦恼, 那就是儿子该怎么办。

  当初催儿媳生孙子时, 他们没想过那么多,可小婴儿却不是会看人脸色的,饿了哭、尿了哭、不高兴也哭,吵得人白天晚上睡不着觉,受伤害最多的自然是带孩子的赵母, 其他人也不遑多让。

  几个月下来,赵家三口人都觉得自己起码老了三岁。

  眼见继续下去不行, 赵母又打起了其他主意,打量给儿子重新娶个媳妇。

  赵庆一开始还推拒几句,毕竟时间太短难免被人说嘴, 后来赵母说得多了, 也就默认了。

  只是这人选可不是那么好找的, 周边熟悉的人家谁不知道赵家刚失去了一个儿媳, 这没仨月就再找也忒不讲究。

  可也不是所有人都看重人品的,譬如隔壁小区的杜家,但人品和钱总得有一样,如今赵家两样都无,杜芸其实有点看不上。

  但她年纪不小、早晚都得嫁人,在这一片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是她不是个轻易能吃亏的,早就做好打算,反正前面那个孩子她是肯定不会带的,至于彩礼也不能少了,赵家想要一个免费保姆总得付出些代价来。

  两家人经人介绍,一拍即合,只是在彩礼上起了争执

  “亲家,你们要的三十万实在有点太多了,我们真拿不出来。”

  杜母也不是个好忽悠的,闻言立即横了眼:“没钱娶什么媳妇,这三十万还是我要的少了,你去外面问问,现在外面正经一婚的起码也得三十万彩礼加一辆车,你这二婚我还没嫌弃你呢。”

  赵母登时被堵得哑口无言,想说前儿媳短命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可思及几个月大的孙子,到底憋住了,再养下去她可着实撑不住。

  且这人开的价其实也不是最高的,甚至还有狮子大开口要五十万的,也不看看自己啥样,真是黑了心肝。

  赵母盘算了一下,自己手头大概还有个二十来万,婚礼总要有段时间,挤一挤总是够的。

  于是乎,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因着赵家那边催的急,婚礼的速度远比预想的要快,约莫在前儿媳去了半年后,新儿媳就进门了,好歹知道要脸,没有大办,即使这样背后说项的也不在少数,毕竟哪里连一年都等不得呢。

  ————-

  新儿媳进门,确实大大缓解了赵母的压力,尽管这方向有点歪。

  因为杜芸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家务活,却不沾孩子一星半点,问就是没经验,再问就是她是后妈,跟孩子保持点距离比较好,赵母也是无奈,只得任劳任怨带着孩子。

  可很快,她的怨气逐渐蔓延,因为她发现这新儿媳就不是个勤快的,家里的家务活能偷懒就偷懒,原先每天的拖地被她拖到没周拖一次,碗筷洗得也不甚干净。

  如此,她可算知道为什么这么大姑娘为啥没嫁出去了,懒得呗。

  杜芸可不认这份责怪,她懒是懒了点,可也是有限度的,该做的不都做了,总比这赵家老两口每日里闲的啥也不干,净指望自己好,她是嫁人,又不是真把自己给卖了。

  区区三十万,还是法律上可能会在离婚时被判归还的彩礼,她是傻了才会为了这么点钱委屈自己。

  不管双方如何有委屈怨气,身处矛盾中心的赵庆是感觉不到的,儿子有父母带着,家里媳妇管着,一切又恢复了井井有条,每日里只要好好工作、其他的都不需愁,他不由舒服得喟叹一声。

  至于前面相伴多年的前妻,则被他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

  赵家好不容易安生下来,约莫又过了半年,好消息传来,杜芸怀孕了。

  这对赵家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可对赵母来说就不尽然了。

  怀孕的儿媳金贵,今儿这里不舒服、明天那里难受,后天想吃山珍海味,儿子还都应着,就苦了她这个老母亲,不仅得伺候刚周岁的小孙子,还得捧着怀孕的儿媳,真是低到了尘埃里。

  好不容易怀胎十月,等小孙女顺利生下来,赵母是彻底被折腾得没了精气神。

  一开始见是一个闺女,她还松了口气,免去了照顾两个孙子的苦恼,可新儿媳却不似前面那个好打发,尽管只生了一个女儿,却处处掐尖要强,吃穿用度处处比照着大孙子来。

  天知道,家里如今就儿子一个上班的,每个月工资除去换房贷,也就剩点生活费,家里一应开销全靠他们二老的退休金,其中孙子又占了大头。

  如今一个便宜孙女妄图跟孙子一个待遇,赵母哪里愿意,可架不住杜芸能说会道的难缠,她不给钱买,她就找儿子要钱花,总是一点不吃亏。

  事到如今,赵母已经有些后悔了。

  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眼瞎,挑了这么个招人嫌的儿媳,还要倒贴。

  这么一比较,前儿媳任劳任怨家里还有钱,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可谁叫她不能生呢,只这一项就足以推翻所有,好在最后争气生了个孙子,就是可惜了当初带进来的那些钱。

  没孙子的时候期盼孙子,有了孙子她在老伙伴面前是有了脸面,再也不用被人笑话没儿孙福,可背地里的苦谁受谁知道。

  时间就这么兵荒马乱的过了一年,当便宜儿媳再次怀孕的时候,赵母是彻底撑不住了,怎么还生,这生下来养得起吗?

  这会儿的她可记不得催前任儿媳生孩子时候的凶残劲儿,一心只惦记着自己头上肆意生长的白发。

  养不养得起杜芸不知道,但她知道,在这赵家得有一个儿子,要不然就得步前任的前车之鉴,她可没那么傻,以后在这赵家可就靠儿子了。

  ——————

  赵家有了三个孩子——两个宝贝孙子和一个同样宝贝的孙女,这是赵母一开始万万没想到的。

  当外人投来欣羡的目光时,赵母艰难挤出一抹笑,心内简直在滴血,这养的哪里是孩子,分明是销金库。

  身体上的压力只是其一,三个孩子最大的也还不到五岁,眼看一个个都要上学,又是一大笔开支,愁得赵家里老两口整日里睡不着觉。

  经济上的压力更甚,为了儿子二婚,他们手头的钱基本都花光,儿子那里也没了存款,可以说每个月进多少就出多少,辛苦几十年下来,除了两套不能动的房子,什么也没捞着。

  人老了就容易生病,手头没钱他们更慌,只得祈祷自己平平安安不要进医院。

  赵庆的压力也不小,原本他的工作就是当地体制内的,大钱没有、胜在稳定安心有保障,如今家里经济有压力,首当其中的就是他这个正值壮年的劳动力。

  可要他辞去现在的铁饭碗,跟人到外面去一起竞争,一来他没这个勇气,二来安逸惯了他也没这份能力,只得继续混着,一家人急得焦头烂额。

  终于,在大孙子吵闹着要学习绘画的时候,赵母对这个宝贝孙子的疼爱突兀地消失了。

  所谓疼爱,也只是建立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当对方不仅没为自己带来好处,甚至反成为拖累的时候,自然而然变质了。

  赵母如今三个孙子孙女,儿孙福没享到多少,劳累倒是品了个够,如今哪个都不稀罕,只觉得都是小讨债鬼。

  当其他老伙计在广场上舞得欢快,她在家里做饭洗衣,当其他同龄老姐妹眼角毫无皱纹、头发乌黑油亮活力满满,她的头发几近全白,老了不止十岁,只觉行将就木。

  落差实在太大,她回忆着旁人的嘲笑就忍不住思考,自己这到底是何苦呢。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一般,不再给儿子儿媳补贴,两个小孙子孙女也不帮着儿媳一起带了,至于大的这个,她也嫌弃碍事、可奈何儿子儿媳都不愿意接手。

  在一次前亲家上门的时候,她灵机一动,想到完全可以将大孙子送回于家养,反正都是自家孙子,最重要的是将来还能继承于家的大笔遗产,起码将来孙子的婚房完全不用愁了,这一波血赚。

  赵庆这个当爸的倒是有心反对,不是多有感情,而是觉得丢面子,像是自己连亲儿子都养不起,奈何妻子亲妈一个都不愿意继续养着,他自己动手更不可能,只得无奈接受。

  不提于家终于抱回心心念念的小外孙如何欣喜若狂,,且说赵家这边,赵母终于摆脱了一切累赘,拉着赵父开始加入老伙伴的队伍,赶上了老年活动中心娱乐的末班车。

  杜芸却不是个好打发的,回到小家后除了照顾两个孩子依旧每日里带着孩子上门蹭吃蹭喝,至于小家,她要做的也不多,闲暇时间免不得为自己多打算一二。

  当初赵家给的三十万彩礼都捏在她的手上,却不愿意为了赵家拿出来,毕竟这可是她日后的一大保障。

  三十万其实也做不了什么,结婚两年自觉这笔在荷包里稳当了,杜芸懒得烦心,干脆买了一个小公寓租出去,每个月收点房租给自己和孩子买买东西,还能存下点儿来,也是一桩轻省事。

  赵家几人就这么各有异心地生活在一起,幸福却又不那么幸福。

  于家那边,老两口精心为小外孙准备好一切,重拾了生活的希望,每日里干劲十足,只偶尔遗憾早逝的女儿不能看到这一幕。

  看着一切发展与前世有所重合、却又迥然不同的未来,冉佳怡不由得好笑。

  前世的赵家能那么轻松和谐,不过是因着在剥干了委托者的血肉后,顺带吸食了于家的所有钱财,以两家之力供应这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如今不过一切重回正轨,就显得一个个愚蠢不堪。

  可惜的是,能提前有所预见、并充分做好准备的到底是少数,多数迫于人情、面子免去财产的争夺,让获利者轻而易举享受身为胜利者的果实。

  至于真正牺牲者,谁又会在乎呢。

  听到系统提醒任务已经完成的消息,冉佳怡轻轻叹了口气,不再关注,准备开始下一场任务的跋涉。

  --------------------

第521章 第三十七个故事1

  仿佛穿梭过漫长久远的时间与空间, 再次见到委托者,冉佳怡油然而生一种恍然隔世之感,不过, 还是这样让人踏实。

  这一次, 来到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年约二十岁的小姑娘, 浑身上下没有这个年龄的青春活力,反而一副满身疲惫的厌世感,这是历经太多的人才会有的沧桑。

  “你好, 请问有什么愿望吗?”

  “你这里真的可以帮忙完成愿望吗?”年轻的女孩看惯了小说,却是第一次经历,难免有些迟疑。

  “是的, 你放心,有什么心愿尽可一说。”

  女孩这才似提起了些精神, 道:“我想要过属于自己的一生。”

  不待冉佳怡细问, 女孩自己忍不住倾诉起来:“我姓娄,娄梓萱,是计划生育下长大的孩子。我的父亲是政府公务人员,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

  响应政府号召,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 也很是开明,待我如珠如宝, 丝毫没有重男轻女的弊病。奶奶和其他亲戚时常拿这一点来为难妈妈,可妈妈总教育我,谁说女儿并不如男, 爸爸也只教育让我好好学习, 将来有出息了打他们的脸。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我, 乐观、开朗、自信,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爸妈的骄傲,我总想着,将来能向所有人证明,爸妈的选择没有错。

  可事实最后证明,错的只是我。”

  冉佳怡几乎立刻猜测出结果,面露不忍。

  “是的,如你所想,在我高三那一年,政策放开,国家由禁止二胎转向全面鼓励。

  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太多,爸妈一直说只有我一个就够了,所以我竟从未发觉,他们对于二胎,或者说对于一个儿子竟是如此迫不急切。

  我还记得头一年消息传出来,政策真正执行是次年的一月一日,几乎在一月底、赶在年关到来之前,我的妈妈去医院检查出了怀孕,甚至他们偷偷找了私人诊所查了B超,确定是一个男孩这才决定生下来。

  明明这是违反规定,是他们以前最不耻的行为,明明他们对生儿子的人最是嗤之以鼻,觉得目光短浅。

  我还记得,隔壁的邻居黄叔叔,因为执意要生一个儿子,丢了体质内的工作,黄阿姨也成了全职主妇,一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那时候爸妈还好生同情过一番,直道不理解。

  我还记得爸爸的同事李阿姨家,因为李叔叔对弟弟家的侄子更好,一点不待见亲生女儿,夫妻俩闹得不可开交,被他们当做笑话好生嫌弃。

  可后来,不理解的、被嫌弃的,只有我。

  说‘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是他们,说‘生个弟弟将来给我撑腰’的也是他们,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有一番成就’的是他们,说‘女孩子读个大学将来好嫁人’的也是他们。

  为什么一个人的变化能有这么大?”

  时至今日,娄梓萱依旧不能理解,哪个是真心,哪个是假意。

  冉佳怡心道,有什么不理解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过是娄家父母做出的权衡利弊罢了。

  在儿子与铁饭碗间,他们选择了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