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460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原主的丈夫名叫张诚,可惜的是其为人根本配不上这个好名字。

  张诚是当地政府的一个小科长,在张家及其一众圈子里都属于有出息的人物,凭借着权利帮着不少亲朋办了一些小事,甚至还替原主的娘家弟弟找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这也是卫家不愿意原主离婚的一大原因。

  如今接到法院通知,一看是离婚财产分割的案子,脑子里顿时嗡嗡作响,他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初的事做的有多粗糙,几乎一调查就能查出来,最关键的是,如今再转移财产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联系了法院的一个朋友,得出的结论并不太乐观,对方的建议是最好私下和解,拖过一年时间就再无后顾之忧。

  张诚当即给前妻打电话,结果却显示正在通话中,显然,对方将自己拉黑了。

  无奈,他又转而给卫家打电话,在他想来,那个女人带着孩子除了娘家也无处可去,且这事指不定背后就是卫家撺掇的。

  他的电话是直接打给的卫父,在整个卫家,他都是极具威严的人物,即使是前任岳父,对着自己照样要点头哈腰。

  张诚一点没客气,张口就是指责,把卫静还有卫骂了个狗血喷头,无缘无故被骂了一通,卫父不仅不敢发火,反而笑着讨好,言称一定要好好教训女儿一顿。

  听到对方并不是和卫静那个女儿合伙,且信誓旦旦保证一定会摆平这件事,张诚这才满意挂掉电话,想着还得给前便宜小舅子点教训。

  于是乎,冉佳怡就接到了来自卫家的电话。

  ————-

  或许是在张家那边受气,卫父的语气十分严厉,喊她把赶紧把案子撤了,再给张诚赔个不是,当然,要是能复婚就更好了。

  冉佳怡听到咒骂的第一时间就将手机丢的远远地,过了好一会,没了声音,才将电话捡回来。

  卫父发泄过一番,又开始跟她摆事实讲道理,说家里多么不容易,道小弟有个安稳的工作得珍惜,总之没一句是站在原主的角度考虑。

  冉佳怡挂断,同时将卫家所有人的电话一齐拉进黑名单,因着压根不关心原主的去向,故而也没人知道原主现在住在哪里,她这才得了一段时间清静。

  小地方案子不多,大约等了一个月,就到了开庭的日子。冉佳怡将孩子放在家中,好一番叮嘱,这才化了妆、打扮好,浑身斗志昂扬去开庭,这一战关乎她和女儿日后的生活水平,可大意不得。

  案子进行得很是顺利,她这边证据齐全,也确实是张家拿孩子威胁,尽管张家找关系将案子来回拖了很长时间,法官也有所倾向,可在她的坚持下,原先净身出户的财产分割还是被判做不得数。

  既然原先的做不得数,那么夫妻财产就得进行分割,照理,原主可以拿到一半,顺便还要了女儿团团的抚养费,其实这样她还有点吃亏了,毕竟离婚案件里,对过错方分割财产的比例要稍微小一点,但这本来就属于可操控的部分,她也不强求。

  有恃无恐下,张家压根没对财产做任何转移,一切皆有迹可循,真要处理也好办,其中属于夫妻财产里最值钱的一部分还是房子,这是婚后新买的,除此之外家里还有一部分存款。

  张家显然不可能让出房子,如此一来,只能用真金白银从冉佳怡手里换房子,她倒也没狮子大张口要高价,而是照着市场价来,即便这样,张家也是狠出了一回血。

  这会儿房子的价值还并不高,算下来,冉佳怡总共拿到了大约十五万的现金,不算多、但也不少了。

  顺利拿到钱,冉佳怡思考了下未来的路,是留在小镇还是出去看看,最后的结论是后者。

  小镇封闭守旧,这几个月里原主的离婚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留下来定然还会遭受流言蜚语的洗礼,她能接受可对孩子也不少,且小镇几乎没有什么工作机会,对迫切需要钱财支撑的母女俩来说也并不是个好的选择。

  起码上辈子原主带着女儿在小镇,就是因为女儿被欺负得厉害,才不得不远走他乡。

  纠结一番,冉佳怡最后选择了跟原主一样的道路,去往隔壁省的省会,那里是二线城市,发展机会多、社会意识也足够包容,是一个不错的落脚地。

  退租了暂居几个月的房子,将为数不多的行李打包托运,谁也没告诉,冉佳怡就这么带着女儿、揣着十五万的存折,去往了隔壁的南市。

  花了一周时间,重新选定了租房,将女人送进小区隔壁的小学借读,她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谋生问题。

  毫无疑问,这依旧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且她手上还有一笔不小的资金,对比原主原先工资不高且累人的给人干活,冉佳怡走了一条更冒险的路。

  --------------------

第529章 第三十九个故事

  冉佳怡带着孩子在外地开启新生活, 可在小镇的张家和卫家日子就不大好过了。

  张母整日里骂骂咧咧,当然,骂的都是前儿媳妇, 什么见钱眼开、黑心烂肺的, 主要还是心疼给出去的那些钱, 几乎是小两口这么多年的收入。

  偶尔气上头了也会骂一骂外面那个勾引自家儿子的女人,家里好好的偏去招惹外面的野花野草。

  ”妈,小美不是那样的人。”

  对前者, 张诚是不管的,但对后者,张诚免不得替人解释一句, 跟前妻离婚的坏处不少,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可以跟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了。

  天知道, 跟那个黄脸婆在一起, 每天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他压根没有一点说话的兴趣,也就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才一直忍着。

  不说还好,一说张母更是生气,“不是那样是哪样?这样破坏人家庭的人, 还不是看在你有两个钱的份上,我告诉你, 玩玩可以,这样的人你要是敢往家带,看我和你爸不削死你。”

  张诚讪讪低头不说话, 他倒是想把小美带回家呢, 奈何人自己还不愿意。

  若是他们口中的小美知道母子俩间的对话, 定要笑出声来, 还当自己家是个什么好地方呢,她要上赶着进去吃苦受罪,跟前任一样熬成个黄脸婆还被嫌弃。

  她啊,即便将来要进去,那也得是张家过来请自己,捧着护着,不然她又何必找张诚这么个有妇之夫。

  这个目的达成的时间也并没太晚,大概在人离婚后一年,一次医院检查,小美怀孕,这下好了,人坚持要打掉,但张诚年纪已经这么大,唯一的女儿还被前妻带走了,可再禁不住折腾了。

  得到消息的张母也再嘴硬不起来,张家可还没有一个男丁继承香火,老头子每天晚上睡觉那眉毛都是皱着的,唯恐下去对不起列祖列宗。

  ”儿子,小美那个孩子可一定得生下。“她真心实意道。

  张诚闻言眼睛一亮,最近他正烦着,小美是漂亮时尚,可人也精明,进门可以,彩礼少不了、家里那些活计也定是不愿意做的,这些他暂时不敢跟爸妈说,担心他们恼了小美,真真是左右为难,如今见这么重视这个孩子,顿时计上心头,当即唉声叹气。

  “怎么,她还拿乔上了。”

  “妈,小美还年轻,本来就不想那么早生孩子,最近正闹着打掉呢。”

  张母一惊,“打掉,她敢?”她心顿时提了起来,怀疑道“你说真的?”

  张诚苦笑默认。

  张母也没了主意,说白了,她能谈条件的拿捏两人结婚的事,可如今人连孩子都不愿意生,指不定真不想进,这么个女人张母自然是不在意的,可谁叫人家怀着自家的宝贝金孙呢。

  因着之前离婚的事情,儿子在这一片的名声都不好听,加之与小三藕断丝连,好人家的女儿都看不上,如此还不如就这个小美呢,权衡一番,张母到底让步。

  “不行,儿子,这可是你儿子,张家的宝贵孙子,你让她好好生下来,咱们亏不了她。”

  张诚见状松了口气,这样他就好谈了。

  且不提到了所谓小美面前又是如何的伏低做小和退让,终于劝得人同意结婚,孩子也得以能生下来,只是,免不了大出血和各种让步,张母更是憋了一口气,只等孩子生下来再来算账。

  ————-

  冉佳怡最近正忙于事业,如今网购平台初兴,有胆识有远见进入的人并不很多,她幸运地赶上第一班快车。

  她看中的是服装业,进出货成本相对较低,且南市经济条件不错,大众消费水平也还可以,更重要的是,隔壁省的T市正是小纺织服装生产的摇篮,相信在那里她会有所收获。

  其实若是胆大一点,再往南边进货价格会更便宜、样式也更加新颖,奈何她还带着一个女儿,总不能离开太久,不过她也没求大福,够母女俩生活以及日后所需就够了。

  即使是去进货,冉佳怡也只敢带着女儿一起去,没办法,正值暑假,住的房子是出租房,在学校算是借读生,连个可托付的人都没有,好在小姑娘知晓妈妈养家不易,一路上都没叫苦叫累,看见新鲜的事物也兴致高昂,很是配合。

  冉佳怡来了就是一番大采购,网购目前面向群体到底有限,为此她还专门在市中心开了一家实体店,线上线下互相打配合,也能让网民有所信任。

  两人来时,是坐火车来的,等到离开,进货的厂家专门派了一辆车,帮忙运送货物,顺带将两母女一起送回来。

  这还不算完,冉佳怡将东西全部拉到店铺锁上,这才回了家。

  从出门到回来,已经过去十天时间,小小的租房里落了一层浅浅的灰,冉佳怡简单做了一桌子饭菜,母女俩吃过,小姑娘去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冉佳怡则研究起了网店上架商品的事情。

  为此她还特意添置了一台电脑、一台最新型号的手机,算是出租屋里最贵的资产了。

  将网店注册完毕,交了保证金,初步的设计和包装弄完,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小团子早已睡得喷香,冉佳怡洗漱后上。床,揣着满满的压力入睡,临睡前脑子里还在算着账。

  从张家分得的十五万,其中十万被她存进了银行,算是家里最后一层保障,剩下的五万,这段时间已经花了个七七八八,手头只剩下几千,房租、学费、店面租金等等都要钱,赚钱迫在眉睫。

  一。夜混沌,第二天,冉佳怡早早起来,母女俩吃过早饭,带着女儿、拖着电脑和手机前往租赁的店面。

  店面的位置很好,位于市区商业街的边缘,租金尚可,地方也不小。

  将小团子安置妥当,冉佳怡摆弄起了商品,这店面原先就是做服装的,如今货架什么的倒也齐全,她将货物一一拆开,拍照、修饰、上架,再摆上货架。

  确定每一款的常规码数都有几件摆出来,剩下其他码数的则放进下面的柜子里,将店面打扫整洁,又寻街走巷找了一家做门头的五金店,于是,与网店同名的“伊人坊”新鲜出炉。

  第二天就是黄历上的良辰吉日,冉佳怡自己买了一串鞭炮放了,小店也不需要有剪彩什么的,伊人坊正式开业。

  ————-

  新店的生意第一天就不大顺利,她人生地不熟,也没个来捧场的熟人,开张的动静只吸引了几波人进来,最后一天只卖出去三件衣服。

  冉佳怡心道不行,又连夜制定了促销计划,开业大酬宾沿用的是前世后来网上已经被套路化的营销方式,两件九折、三件八折、四件七折,持续十天,找人设计了传单,第二天打印出来,也不用请人,自己在店铺一条街上发传单,小团子则帮忙看店,有人来了朝外喊一声,她再急匆匆赶回去。

  这时候的人们哪里见过这么大的促销手段,往常进店也不过是与老板砍价还价,如今什么都不用说就有这么大的优惠力度,当即很多人动心,走进这家小店,然后,就出不去了。

  店里的衣服不说是最时髦的,可也走在时尚的前沿,衣服质地好,三件买下来的价格比他们以前在其他店买的便宜不少,算下来简直赚大发了。

  于是,接下来的七天,小店就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客流量,几乎每个进来的人都会带着三件乃至六件衣服出去。

  她买的服装主要是针对年轻男女,这类人手里钱有限,但花钱却没个数,自觉占了便宜,实则冉佳怡也没少赚。

  七天过去,冉佳怡店里的货物也已经去了一大半,而这是她准备原本起码三个月的销量。

  当然,大促销后不可避免会有一小段时间大疲软期,冉佳怡也不担心,南市的优点之一就是人口多,尤其周边省市暂居的人特比多,这些客源一旦开发好了,对网店的开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相比较稍显顺利的实体店铺,她费了大心思的网店就显得有些沉寂了,不说生意多少,可开张了将近半个月,同样的活动挂着,却只有浏览点击量、没一个下单的,未免让人感到挫败。

  冉佳怡去看了平台上的其他网店,生意无一例外萧条得很,总算有了些平衡。

  其实也很好理解,这时候网络尚且是个新鲜东西,而相对于线下实体店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可靠而言,网络上的东西总显得几分虚假,遥不可及,涉及到钱财方面更是让人警惕万分。

  但一直沉寂下去显然不是她的本意,如今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能在这时候争得先机,就意味着能领先一大步,她自然不甘落于人后。

  如此苦思冥想了几天,最后还真叫冉佳怡想出了主意来。

  既然网络上的不可靠,那她把网店和现实店铺联系在一起,让人相信不就行了。

  于是,先是将线上网店的取货方式增加了一个到店取货,又趁着线下店里人多的时候拍照留存,最终作为网店首页的宣传图,还引导着几个年轻顾客在线上下单又写了好评,网店的生意才终于被撬开了一条缝。

  门路打开,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

  随着实体店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她去进货的自主权也大了很多,通常总能拿到最新款式的服装,但这还不够,服装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一类商品,一家卖的好,很快周边就全都是,必须得有自己独特的商品才行。

  冉佳怡斟酌再三,还是专门请了一位服装设计师,为店里设计了几款独一无二的自有服装,印上店铺的名字,算是店铺直供,培养稳定的用户,也为日后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前蓄力。

  线上的店铺也慢慢有了顾客,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放心购买,中间穿插着好几次的购买经验与退换货经验,良好的口碑是生意发展的前提,冉佳怡一直耐心沟通、用心经营,一年下来,店铺的盈利已经颇为可观,伊人坊在本地也称得上小有名气。

  服装店的生意好起来,母女俩的日子也顺风顺水,第二年,赶在小团子升小五前,冉佳怡咬牙在南市贷款买下一处小房子,母女俩姑且有了安身的地方,小团子也可以继续在南市读书,享受正式学生的待遇,不担心中高考的问题。

  用心布置着属于自己的小屋,冉佳怡的内心无比安定。

  --------------------

第530章 第三十九个故事

  来到南市的两年多时间里, 一切大小事都得冉佳怡亲自上手,忙着生意的同时,更是牢记上辈子小团子的病, 硬逼着她规范作息、不挑食, 每半年去医院检查一次, 才略微安心。

  这期间,不管张家、还是卫家都没有来过一个电话,更没有一句关心, 当然她没有打听过他们的近况,更不打算回去,当初已经翻脸, 怎么也不该是她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