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5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冉佳仪和李红英正坐在一处,两人境遇差不多,此时心里正忐忑着,不由得交头接耳起来。

  冉佳仪有试探李红英的意思,“红英,你怎么想的?”

  李红英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到,小声回答:“我看不见以后的,只能看到现在。”

  冉佳仪顿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考不考中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而眼下分薄的却是切实的利益,立场统一了,同意可以,但是他们也必须要达到一部分权益,反正不能吃亏。

  ————-

  冉佳仪心里有了决定,也就有心思观察张家其他人的情况了。

  只见张大柱一副完全赞同的傻大个形象,一点也没有担心自己利益的意思,冉佳仪撇撇嘴,对改造他完全不抱任何希望了,而且,只要小家的资产掌握在自己手里,张大柱也做不来坏事。

  张二柱与张大柱还是有些不一样,虽然面上都是一副高兴的样子,但冉佳仪分明瞧见桌下对方的手紧紧抓住了衣角落,让人一看就知道他其实并不怎么乐意的。

  而下首的张兰儿,也同样如此。不过也能理解,她近期也正在议亲,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她的嫁妆。

  至于张礼彬,坐在斜对面,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幅场面让冉佳仪想到了一个词儿,面和心不和,看来这个世界上,傻子终究还是少数啊。

  张大柱本来还想开口,冉佳仪狠狠给他来了一下,疼的他一抽气,话也就被咽回了肚子里。

  张父张母在上首也不知道有没有看清下面众人的小动作,还是温和劝说着:“说说吧,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冉佳仪这会儿就主动了:“爹娘,也不是我们不关心小弟,读书那么费钱我们都没有说什么,可是,这娶亲也太破费了些,接下来还要去县里读书,家里这一大家子也不能不活了吧。”

  张母温和的眼神一刹那锐利起来,似是要直接射穿人心,但冉佳仪丝毫不惧,大大方方回望过去,他们这兄嫂当得也绝对无人可以指摘了。

  似是被壮了胆子,李红英也接着回话:“爹娘,按理我刚进门,不应该说这么多,可是,家里小妹马上议亲、小石头也要渐渐大了,都是花钱的时候,不能为了这一场婚事掏空家底啊。”

  张母听了简直怒不可遏,可是看着下面两个儿子的表现,一个完全就是听媳妇儿的,另一个恐怕还有不说小心思,于是原本还极盛的气势顿时萎靡下来。

  张母不由得看了看身旁的老头子,而沈父这时候也按捺不住了:“我和你们娘已经决定了,这亲是肯定要定下来的,去县里也是要的,咱们这镇上可比不上县里夫子水平好。至于钱,还是从公里出,你们小弟不会忘了你们的。”

  冉佳仪这时候就有点无语了,那把他们喊过来讨论到底有什么意义啊,不还是一言堂嘛。

  众人不管心里有什么小心思,现在都不想说话了,说也白说。

  先是冉佳仪喊着张大柱一起走了,然后张二柱和李红英也走了,直到最后,诺大的客厅里只剩下了张父张母、张礼彬和张小妹。

  冉佳仪在心里嗤笑,这才是齐心齐力的一家子。

  客厅里的人还有没有在说什么,出去的人不知道,但是四人两两回去之后,恐怕也没少交谈。

  冉佳仪就拖着张大柱在那里长篇大论起来。

  冉佳仪对张大柱要求也不高,也不需要张大柱明目张胆大的反对张父张母意见,而至少需要他在某些时候适当的配合自己,比如,在自己说话的时候沉默默认,比如,在张母恳求的时候,不要轻易妥协。

  冉佳仪清楚,做坏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做一个漠然的路人却并不艰难。

  ————-

  自从李红英进门之后,张家的厨房基本就由两个儿媳妇负责,张母和张小妹就不怎么下厨房。

  两人的厨艺算不上多么好,但也够日常吃用的了。

  但就在这件事情时候,冉佳仪两人就直接将自己的情绪反应出来了。

  冉佳仪纯属于做饭不怎么放油盐,张母要是责问,冉佳仪就回答给家里省一点,给张母气的够呛,而等到李红英的时候,又会故意放多多的油烟,问就说不跟大嫂学,张母一时间也被弄得有苦难言。

  吃的不好了,张家所有人的心情都开始不好起来,缺钱的难处还没有体会到,就先体会到了被针对的味道。

  就在这种情况下,张母还是准备齐全了给小儿子的聘礼,可算掏空了家底,另两个儿媳就冷眼看着,也不大说话。

  春播就在张家这样僵硬的气氛下来到了。

  春种是关系到农家人一年吃食的大事,顾不得彼此还在置气,一家人还是风风火火的忙了起来。

  但是区别还是有的,往年也就大半个月的事情,现在多了一个人还生生多忙了十天,好在没有耽误播种。

  忙完之后,众人轻松的同时,也意识到局面彻底不一样了。

  一个家庭的共同财富被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而不公平最容易滋生人的惰性,张家大房、二房两口子就是这样丧失了奋斗心。

  张父张母再怎么生气也没有办法,失去的人心不是这么容易就唤回来的。

  张家的气氛就这么变了,变得低迷、变得消沉,却也只能一直这么持续了下来。

  春种之后,地里的事情也暂时告一段落,正式进入了农闲的日子。

  农家人少有闲暇的时候,但农家人似乎天生就闲不下来,或者说是压根不能闲下来,一般这时候,勤快点的农家人就要成群接班去镇上找活干了。

  没有门路的,做些搬运、建房子之类的苦力活儿,有点门路的,去大户人家帮忙干活,前者辛苦拿的钱少,后者轻松点拿的钱也多,全看各人门路。

  张家就是完全的乡下人,没有什么门路,但前几年谢大柱、谢二柱年纪够了之后,张父就开始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去镇上找活干,这几年下来也已经成了习惯。

  然而,就在今年,张父说要去镇上的时候,却没有料到,两个儿子都表示不想去。

  哪怕张父心中早已有所预料,但听到两个儿子胆敢反抗的时候,仍是怒不可遏。

  张父自觉当了这么多年一家之主,辛苦养大三儿一女,可不是给自己找气受的。

  “你们说什么?”随着张父的质问,似是有怒气喷薄而出。

  张大柱就是个傻大个,前两天媳妇儿刚和他说过想去娘家帮忙,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在他看来,帮老丈人家干活,那肯定是比去镇上赚几个铜板要好一点的。

  至于张二柱,则直说自己可能是累着了,想再歇一阵子。

  张父听了那叫一个气,一个个开始怼了起来。

  “老大,你亲家三个儿子,地比咱家的还少,还需要你去帮忙?”

  张大柱摸摸鼻子不回答,老实人可不会想老丈人家会坑自己,不会坑自己那去就是了嘛。

  “老二,春种都过去十天半个月而来,你是打算歇到秋收吗?”张二柱同样不回答,有那点时间干啥不好,去做白工,还不如躺在家里睡大觉。

  张父那边训完儿子,回来之后老两口就在房间内发愁起来。

  两个儿子死猪不怕开水烫,两个儿媳在其中煽风点火,家里又实在缺钱,张母的嘴角急的都起了好几个燎泡,张父也只能自顾自生气。

  这儿子大了,结婚生子,就有了自己的私心,可不如以前好把握了。

  “当家的,你说这可咋办啊,一人一天二十个铜板,这三个人一天就是六十铜板啊。”

  张父没好气道:“我能怎么办,就是绑去了,还能逼着他们干活啊?”

  张母顿时就委屈了:“这不是没钱了吗,下半年小儿可就要去县里了。”

  张父烦躁了抽了抽手里的旱烟,一时间也没有了主意,事情似乎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但是现实告诉他们,还有更糟糕的事情。

  --------------------

第72章 第四个世界

  事实告诉张父张母, 两个儿子不仅不愿意去镇上赚钱了,还要从他们瘪瘪的钱袋子里掏钱出去,那叫一个心痛啊。

  可是两个儿子名义正当, 农闲去亲家一趟, 总不能什么都不带吧。

  张母拿眼扫视面前的两个儿媳, 二儿媳就算了,大儿媳以前不都是用自己嫁妆贴补的吗,如今一个个都要造反了啊?

  冉佳仪可不管她, 夫家管天管地,可也管不到儿媳妇的嫁妆。

  却没想到张母直接问了出来:“老大家的,你的嫁妆呢?”

  冉佳仪连翻白眼都懒得掩饰了, “我用光了。”

  张母气结,再看看压根没有嫁妆的二儿媳, 心里更生气了, 一个两个,都是来讨债的。

  随后,张母就提高了嗓音:“老大,老二,你们过来。”

  在自己屋里休息的两个男人可不就过来了, “娘,咋啦?”

  张母看着不争气的儿子, 儿媳不听话,不还是儿子没管好,“管管你们媳妇儿。”

  张大柱挠头:“孩子他娘挺好的啊。”

  张二柱低头:“娘。”

  张母没话说了, 最后, 这笔钱还是掏出去了, 虽说没几个铜板, 可对现在有出没进的张母来说,还是一笔巨款,那叫一个心痛啊。

  冉佳仪却是首战告捷,欣慰极了,钱到手的次日就带着男人孩子回去了。

  然后,便是李红英也带着自家男人回娘家去了。

  与冉佳仪的借口不同,李红英回娘家那是真的去帮忙的,他们家小弟到底还小,他们也没钱,能帮的就帮一点。

  这一回娘家,冉佳仪就如同鱼儿入了水,可顺溜了,活不用干,白吃白喝,小日子太舒坦的结果就是一家三口生生在娘家多呆了三天,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去。

  临走之前,谢母揣着一个小荷包进了女儿的屋子,那里面装着的是他们这些日子赚的钱里给女儿分出来的,这是她和老头子商量出的,转了多少钱,就给女儿议一成,这一段日子下来,也算攒了不少了。

  冉佳仪欣然接受了,娘家知恩图报,她也乐得接受,不然养出一群白眼狼可不大好。

  但是,张家现在的情况也不好,这银子要是真带回去了,可不一定能保下来,于是道:“娘,那张家你也是知道的,我那公婆现在想钱都要想疯了,可不敢带回去,还是娘您给我们先存着吧。”

  谢母看着小小的外孙,也是叹气,女婿确实是个老实的,可是这亲家有个读书人也着实难为人,“你们也是该为孩子多考虑了。”冉佳仪跟着附和。

  带着几个铜板买来的东西回娘家,本就没脸,再回去的时候,冉佳仪干脆就没要娘家的东西,三人吃饱喝足就空着手回去了。

  快到家的时候,又遇到了二房两口子,打眼一瞅,两人也是两手空空,心里就不由笑开了,这下张母怕是要气坏了。

  果不其然,等到了张家,张母原本还打算两个儿子好歹要带点东西回来,多少也是个进项,结果,迎回来的却是两个两手空空的儿媳妇。

  张母那个气哟,却也不好直接说出来,便一个人在那敲敲打打地发泄怒气,两对小夫妻都当没看见,一溜烟回了自己的小窝。

  ————-

  就这么一家人在家中荒废度了几日,又到书院休沐的日子,张礼彬一回来便是找张母要钱买书。

  “娘,我想要再买两本书,夫子说要买的。”张母听见要钱,第一时间便要拒绝。

  不料小儿子又加了一句:“夫子说,这对科举有好处的。”

  张母就不好拒绝了,看向张父,张父咬咬牙:“对科举有用咱们就买,老婆子你给彬儿拿钱过来。”

  张母颓丧着去了,良久方又出来,手中紧紧攥着几两银子,须得张父催了才勉强笑着递给了自己向来疼爱的小儿子。

  “彬儿,你省着点。”

  这下,张父也没有说话了,家中确实困难,该省的还是要省。

  张礼彬原本应该在家中待上两三日,这次也不知是否学业紧急,抑或家中伙食不丰,第二日便又回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