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一天的劳累,冉佳仪也没有心思和小崽子多说什么,两个人简单洗漱后便各自睡去,第二天且有好多活计等着呢。
————-
翌日清晨,冉佳仪早早就起了,小崽子想必是因为太累了,往常早起来的时间点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冉佳仪也没有喊醒他。
之前在厂子里的家属区是一座小楼房,楼上楼下的动静极大,一点声响都听得见,别说小孩了,就是大人也没能睡到一个懒觉,这次就让他补一觉。
今天的任务就是打理自留地的那一亩三分地,将已经长成熟的摘下来,或播种、或移栽,总要保证自留地满满当当才安心不是。
冉佳仪吃完一顿简易的早饭,就先去了自留地,自留地其实也就几分地,种的都是家里常吃的瓜果蔬菜,少有一点棉花或者花生之类较为珍惜的作物。
冉佳仪的地里一小半种的是果蔬,供一家两口人吃绰绰有余。
冉佳仪在地里热火朝天忙了一小会儿,天也渐渐的亮了,来往的村民也多了起来,最近队里安排下来的活儿不多,大多有算计的村民也会趁着这机会齐整一下自留地。
村里人大多都彼此认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见面了总是要打招呼的。
话说起来,原主在的时候,除了寡妇的身份比较引人注目外,为人低调内敛,并不多与与人交往,在村里一个好友都没有,冉佳仪起来了之后也依旧那样,只是,因着去了城里这一遭,在奋进大队很是惹了一番争议。
有的认为她纯粹是走了狗。屎运,碰巧撞上了,并暗恨自己怎么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而有心善的,则是感慨只是好人有好报,做了好事得到的工作,最多也就羡慕一下,并再次告诫自己要心存善心。
冉佳仪总归是不大理会这些风言风语的,总归嘴张在人家身上,而且她从一开始就是这么个人,别人就是埋汰她也不能拿这个做借,但对于友善相待的,冉佳仪也能好好打声招呼。
“田婶,早啊。”
“冯二家的,你回来啦?”
“嗯,昨天晚上刚回来的,打理一下自留地。”
“哎,你也是辛苦。”
“哪里啊,都是为了过日子罢了。”
一般也就是这样的一段对话,更深入却是不会了。
而冯家老宅,自从冯家奶奶上门要工作未果后,就再也未曾上门,而冯大伯两口子则从始至终就未曾上门过,仿佛不曾有过这么一个兄弟媳妇一般,也不知道是为了避嫌,还是就是打算在背后偷摸着拿好处。
等到日上三竿,小崽子也终于起来了,熟门熟路找到自家自留地,就看见了亲娘劳作的身影。
“娘。”
“哎,起来啦,吃过了嘛?”冉佳仪含笑问道。
“没有,我马上回去吃。”小崽子看着还有点迷糊,看见了娘亲,便又转身走了。
冉佳仪也就看着小小的男孩又一摇一摆地回去,不禁失笑,原本满身尖锐之气的小崽子,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下来,却是柔和了下来,跟一个寻常的小孩子没两样了。
这样就很好了,冉佳仪回忆起两年前小崽子的模样,倍感安慰。
一个人只有对这个世间充满善意,这个世界才会以善意回馈。
大半天下来,打理完了自留地里的作物,又摘了足够一个星期的果蔬,收拾好准备带会厂子里,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小崽子在村子寻了几个旧时的小伙伴玩耍了一天,到了下午要回去了,方才恋恋不舍的与他们告别。
冉佳仪提着东西,牵着小崽子,又是一步一步的走回去,真真是太浪费时间,然而科技还没到那一步,冉佳仪也没有办法,只能希望攒下钱,看能不能置换一辆自行车。
这一趟回来,冉佳仪和冯大宝照例没有回去冯家老宅,只当做是断了联系,再没有这门亲戚,总归帮不上忙还只想着占便宜,这样的亲戚不要也罢。
这两人轻巧的来了又走,连一声招呼都没有上门打过,却是叫老宅的人又是一阵好气。
“你说说,这老二家的,这是打算干吗,不认我们了嘛?”冯母气呼呼的道。
面对冯母的怒气,冯大嫂不敢说话,冯大哥也只是随意应付几句,不然他们难道还能舔着脸上去,他们也是要脸的啊。
冯大哥心里自有一杆秤,这门亲戚,从他二弟走了之后,他们未曾再伸出援手,就已经散了,如今再说又有何用呢。
--------------------
竹里:一心沉迷过年,无心码字qaq
第96章 第五个世界
冉佳仪带着冯大宝回到了城里, 就这样,白天在厂子里工作,晚上回到家里关上门过日子, 也还算舒坦。
只是偶尔回到村里种种菜亦或者回到林家, 和林父林母唠唠嗑说说最近的近况, 当然每次不可避免的再被林母催一下找对象。
对此,冉佳仪表示,要求实在太高, 找不到,而林母看着女儿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得也还行,也就没有以前那样的捉急了。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 眨眼间,几年时间一闪而过, 等冉佳仪意识到的时候, 时间已经进入了1977年。
这一年你,对于这个郭嘉来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也是社会即将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同时,也是这一年, 全国高考开始恢复。
特殊运动下停滞了十年的高校自主招生终于恢复,持续十年的推荐入学也终于成为历史中的一段尘埃。
这种形势下, 冉佳仪难得有了点紧迫感,没办法,大环境下, 人人如此, 她也不能免俗。
高考恢复这样的大事, 可以说对无数人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冉佳仪隐约记得, 正式的通知是在高考恢复前一两个月才下来的,10月开始的高考,那么得等到8.9月才会有消息。
只不过,即使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是各式各样的小道消息却是不少的。
于是,冉佳仪不管是在厂子里,还是在城里,都能感觉到气氛不同了,在这种氛围下,冉佳仪也不由自主的开始了紧张的复习。
就连还在小学的冯大宝,回家来都说学校里的老师们抓课业抓的紧了。
下面的动向往往都是上面意思的体现,而现在这种情况,就代表着上面已经有了这个意思,想到近段时间最高领导层的变换,冉佳仪心里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这是无数知识青年的机会,更是下乡知青们的机会,冉佳仪在自己复习之余,不禁想起了之前帮助过自己的梅知青。
梅知青在乡下,也不知道有没有收到消息,或者,有没有办法得到复习的资料。
因为早就知道了历史,冉佳仪在早几年就已经开始收集资料,也在周围众人面前塑造了一个喜爱读书的单亲妈妈形象。
因而现今冉佳仪手头已经有了两套经典的数理化丛书,其中一套是留给自己用的,另外一套就是想着给梅知青预备下来的。
这一天,冉佳仪就收拾好一整套的资料,放进自己常用的小挎篮里,就带着小崽子回乡下去了。
几年下来,小崽子也已经逐渐长大,现在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了,不久之后也要参加中考进入初中,冉佳仪对此很是欣慰,读书明理,这才是小崽子正确的成长道路。
不过,更让冉佳仪高兴的是,小崽子如今很是亲近她,也懂得她的不易,日常能自己做的一些家务也会尽力去做。
—————
“娘亲,怎么我们又要回去啊?”冯大宝有些不解,明明前些日子刚回去过,家里的菜还有些呢。
因为在厂子里工作,有固定的工资,生活渐渐宽裕之后,冉佳仪就无需每次都自己回乡下照顾地里了,而是托了熟识的妇人,偶尔帮着照看一下,因为活不多也不重,冉佳仪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些用不上的票据,算是公平交换。
“大宝,咱们这次回去是去看你梅阿姨的,你还记得吗?”
冯大宝摇摇头,表示不记得了。
冉佳仪也不在意,只说:“等待会你见了就认识了。梅阿姨啊,以前帮过娘家,你态度可要好一点。”
冯大宝好奇道:“娘亲,梅阿姨帮你什么了啊?”
冉佳仪笑着回应:“你当初刚学认字时候的课本,还是梅知青借给娘亲的呢,咱们啊,如今可得好好感谢人家。”
“嗯。”
冯大宝还是第一次听这件事,闻言对这位娘亲口中的梅阿姨也多了几分喜欢。
村子里村民和知青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因为口粮罢了。
在这粮食大于天的时代,一口口粮就足以引发矛盾,更别说,知青们分走的可不止一两口,那是一年几百斤的粮食啊。
由此,关系好不起来也是正常的。
不过,近来的事态发展还是让敏感的百姓们察觉出了什么。
原本以为再也回不去的那些下放坏份子,甚至少数知青们,都陆陆续续走了路子回了城里。
这让一直以为知青们就此成为乡下人的念头转变成了,城里人就是城里人,早晚是要回去的。
不论村民们是因为担心这些知青们回了城里会找他们麻烦,还是单纯就是习惯性的巴结城里人的习性作祟,村民们对知青们的态度前所未有的缓和下来。
双方关系空前和谐,知青们有城里条件好了的亲人们接济,日子也好过起来。
冉佳仪和冯大宝母子去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冉佳仪回了家放下东西,便直奔知青院。
知青院人多口杂,不是一个说话的好地儿,冉佳仪的打算是把梅知青喊到家里来,吃一顿饭的功夫,事情也就说清楚了。
冉佳仪到知青院的时候,恰好还没有开饭,冉佳仪于是就直接到了梅知青的屋子,将人给喊走了。
“梅知青,不知道你中午有没有时间,帮我家那臭小子补补课。”这话自然是借口,不然怎么有理由和知青接触。
梅知青虽然诧异,但并未拒绝,和一起的知青打了一声招呼,就跟着冉佳仪走了,也是心大。
“冯嫂子,不知道你有何事?”在路上,梅知青看着前面的人心里满是疑惑。
冉佳仪也不多解释:“等到了我家啊,咱们边吃边说。”
两人只是略走了几分钟,也就到了家。
家里,冯大宝已经开始做饭了,小崽子这几年厨艺都快出师了。
冉佳仪将梅知青安顿在厅里坐下,奉上茶水,自个先去厨房忙活了,任由梅知青满肚子疑问,还真的以为这位冯嫂子有事相求。
等到饭上桌,三人一起吃饭,冉佳仪这才慢慢解释起了自己这次回来的缘由。
—————
“梅知青,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这个消息,现在啊,城里都说,上面要恢复大学招生呢。”冉佳仪开头就单刀直入。
梅知青怔愣了一下,随即便是一阵狂喜涌上心头:“冯嫂子,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骗你干嘛啊?”冉佳仪笑道。
梅知青缓了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平静,感激的道:“真是多谢冯嫂子告诉我这个消息了,只是不知道这消息有几分真几分假?”
冉佳仪回道:“九分真,一分不确定。想必正式的通知还要过一阵子才能下来。”
梅知青于是知道,这消息基本可以为真了,满心的亢奋无处言述,只得不住喃喃,“真的就好,我真的能回去了。”
冉佳仪看着她那激动样子,心里有些感慨,这是无数知青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一个光明正大回归城里的机会,十年的时间,日思夜盼,不知道有多渴望。
“梅知青,这是我准备好的一套高考资料,想来你也用的上。”冉佳仪边说着,边取出一边篮子里的书本来,递给了还在激动中的梅知青。
梅知青接过几本书,一一看过去,果然是高中的课本和高考需要用到的书本,连忙感谢:“冯嫂子,真是太谢谢你了。”
冉佳仪:“哪里需要和我客气,都是我应该做的。”说着,拉过一边好奇看着她们的冯大宝:“这孩子当初认字还是托了你的忙呢,我的初中毕业证书也是多亏你帮忙,不然也没有我们母子俩的好日子。”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