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便面君
兄妹俩离开后,在外头等着的老李头和李艳凑上来问:“怎么样,要人吗?”
陈慈把面试结果跟他们说了下,李艳神情激动,说:“明天就去医院体检!”
“明天还在放假呢,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一般不上班。”陈慈说。
老李头问陈杰:“小杰,你想来这里工作吗?”
陈杰点头,声音超大的:“想!这里有水鹿,有猴子,有竹鼠,还有黄腹鼬和松鼠,我超喜欢这里的!”
虽说他是来工作不是来玩的,但如果在这里待着能改善他的情况,让他变得更像“正常人”,那这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老李头忽然提出:“让小杰跟我住吧,你们夫妻俩每天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去市区的市场了,小慈返校后,家里就剩小杰一个人,万一哪天上班迟到,被开除就不好了。”
跟他一起生活的话,爷孙俩有个伴,每天早晚上他还能蹬三轮车接送陈杰上下班。
……
路引肯把陈杰招进来当然不是出于同情心——她是经营景区的,不是搞慈善的,不会出于同情心就每个月多花几千块来养一个闲人。——更多是考虑到国家有扶残助残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虽说她不会为了这个税费优惠政策就刻意去招聘残障人士,但陈杰都送上门了,她又缺人手,没道理将人拒之门外。
况且陈杰四肢健全,之前在蘑菇林捡菌子也没叫苦叫累,还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倘若他的情况再严重一些,连生活都无法自理,她是肯定不会招对方的。
五天的小长假眨眼就过去了,路引提前一天张贴临时闭园三天的告示,不少附近的居民都有些忧心是不是她的资金不足以支撑鸡笼岭森林公园继续开下去了,甚至有传言说她要跑路了。
郑信冉向他母亲林友燕打听,后者说:“别瞎听外边那些人胡诌,我在里头上班,我怎么不知道公园倒闭了?”
“那就好,我这小生意才刚起步,要是森林公园真倒闭了,那一切又回到原地了。”
他做的饭菜还真的算不上特别好吃,因此也只能靠噱头吸引游客了,不过,生意虽然算不上红火,每天却能挣个五六百。
最近林友燕发现蘑菇林的蘑菇非常美味,每天都会利用职务之便买个三五斤给郑信冉,结果母子俩发现厨艺不够,食材可凑,蘑菇的存在弥补了郑信冉厨艺的瑕疵,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七十多份快餐。
林友燕说:“公园对外闭园,但我们还是要照常上班的,我们不上班,植物园里的那些药材就没人照料了。”
郑信冉眼睛滴溜地转,说:“妈,你能去蘑菇林捡些菌子回来吗?”
林友燕睨了他一眼,说:“你别动什么歪脑筋,以为园长不在,我们就能造反了?园区内到处都是监控,要是被抓包,丢了这份好工作,那得不偿失。”
郑信冉撇撇嘴:“三千来块的工资算什么好工作。”
他现在收入轻松过万,与其让他一个人累死累活,还不如回来帮他,省了另外雇人的钱。
“才挣那两个钱,尾巴就翘上天,德行!”林友燕骂道。
郑信冉讪讪地转移话题:“妈,到底为什么闭园呀?”
“我哪知道,园长本来就挺忙的,你没看镇上、县里还有市里都经常找她去开会吗?哪个大老板不是这样的。”
……
被乡镇居民们偷偷议论的路引此时正忙着安排员工们的值班事宜,还有一些来应聘保安与保洁的面试。
等她都处理完这些事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路引刚好在饮水机旁倒水,扭头看到是一个高高瘦瘦,皮肤黝黑,脸上看起来满是沧桑的中年男人。
“田先生?”路引认得对方,毕竟他当初为了拍摄鸡笼岭的野生动物,特意来找过她。
事后她也去搜过对方的信息,发现他看似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实际上他在摄影界颇具名气。
他叫田士农,是野生动物摄影家及野生动植物保护者,拍摄过多部关于金丝猴与野生动物的纪录片,还获得了国内环境保护方面最高荣誉奖“地球奖”。他在微博的粉丝有两百多万,抖音的粉丝则将近七百万。
萤火虫森林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火遍全网,也全靠他的视频宣传。
“路园长,又见面了。”田士农客套地说。
路引邀请他到沙发坐下,又顺手给他倒了杯水,双方寒暄了两句,田士农才进入正题:“听说森林公园要闭园几天?”
“对,准确地说是三天。”
田士农问:“这三天,是所有人都得休息吗?”
路引忽然明白了他的来意,笑说:“田先生是想在闭园期间留在森林公园内,继续拍摄野生动物?”
田士农见她是个聪明人,也不兜圈子了,直言:“我确实不太想离开鸡笼岭,如果可以,我想获得这三天时间内可以自由进出鸡笼岭的许可。”
路引有些为难:“这三天是护林员休息的时间,你一个人进入鸡笼岭出了事怎么办?”
“这些天我跟着护林员探过鸡笼岭腹地,发现这里没有什么毒蛇猛兽,而且地势更复杂、环境更恶劣的原始森林我都待过,鸡笼岭比起那些地方,可算得上是安全。”
路引不解:“田先生为什么会这么执着呢?”
顿了下,不待田士农回答,路引又说:“不过我想或许日后可以从田先生的作品里找到答案。”
田士农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路引是同意让他留在鸡笼岭对野生动物进行跟拍了。
“还好排班表还没发出去,就让护林员也回来轮值吧!”路引嘀咕着。
两个护林员浑然不知他们原本是能额外放三天假的,但因为一个摄影师而泡了汤。
排班表发出去后,路引就回宿舍给山灵们交代闭园期间的注意事项。
菇灵不舍地抱着她的手指,豆豆眼哭成了泪眼:“小路引,菇灵舍不得你。”
路引哭笑不得:“我只是回去办事三天,又不是不回来了。”
“小路引真是个铁憨憨,这样的话是安抚不了小孩子的。”树灵摇着树冠叹息。
路引:“……”
她狡诈卑鄙地说:“看来还是得给你们安排工作,这样你们才没空想东想西、多愁善感。”
众山灵:“……”
你还是快走吧!
路引问:“你们真的没法离开鸡笼岭吗?”
她觉得有些奇怪,明明它们之前都说去别的山灵的地盘很容易打架,那就说明它们其实也是可以离开自己地盘的。如果可以,她想带它们去外面看看,而不是只能通过手机、网络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山灵们面面相觑,树灵说:“我们可以离开鸡笼岭呀,不过擅闯别人的地盘容易挨揍。”
“小路引是想带我们离开吗?”光灵的身上忽然有光芒闪烁,其余山灵反应过来也是有些许激动。
路引点点头:“如果你们想,又可以离开的话,我倒是愿意带你们去我从前生活的地方看一看。”
“菇灵想去!”小蘑菇积极地举手。
树灵说:“其实也不是没办法,以前月光妹就把老身带出去过,老身变为一根木簪,月光妹将老身别在头上,那是老身第一次去离开鸡笼岭。不过到底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一直都没能显出化形。”
路引明白了,虽说她也不清楚鹏城那些地方有没有类似山灵之类的存在,但树灵曾经离开鸡笼岭的经历就跟偷渡一样,不想引起邻居的注意,就只能伪装成一件不会动弹的物件了。
树灵又说:“鸡笼岭还需要有人看着,老身就不去了,小蘑菇想去的话倒是可以带它出去看看。”
风灵、雾灵看了看同伴们,最终咽下了未出口的话语。
“壮壮呢?你化形本来就是一颗鹅卵石,让小路引把你带出去也不碍事。”光灵说。
土灵:“干活。”
对于主动加班的土灵,路引深感欣慰:“真是个踏实的好孩子。”
土灵:“。”
意料之外的是水灵主动站出来:“路引,我也想……去。”
路引和众山灵都有些微微讶异,不过路引没多问,笑说:“那我去准备一下。”
她不知从哪儿拿出了一个手提的塑料小鱼缸,又装了点水,说:“你可以假装是热带鱼。”
水灵钻进小鱼缸里,在清澈的泉水中游来游去,像一尾真正的孔雀鱼。
“光灵呢?”路引问。
光灵迟疑了下,说:“还是让小蘑菇跟小水去吧,我帮你盯着那些上班的员工有没有偷懒。”
路引没有强求,让小蘑菇变成钥匙扣一样的蘑菇挂件后,就离开了森林公园。
路上,路引开着车,她也不知道把山灵们带离鸡笼岭会发生什么,叮嘱二灵说:“要是被别的山灵精怪发现,又或者有危险,你们就赶紧跑知道吗?”
“嗯嗯\(^o^)/”
车行驶在道路上时,水灵在鱼缸里游得十分欢快,尤其是经过一些闹市时,它几乎是贴在了缸壁上,漂亮的流火尾巴摇曳,非常灵动。
小蘑菇说:“小路引,小路引,菇灵也要看外面。”
路引就将它也摆到了中控台上。
听着水灵和菇灵偶尔发出的“哇~”,就算没有播放车载音乐,路引也觉得这一百多公里路不寂寞了。
第24章 返程(一更)启程回鸡笼岭。……
花了一个半小时回到鹏城,路引马不停蹄地带提前约好的搬家公司员工去打包家具、行李。
市区的这套房子是她毕业后,她爸妈全款买的,就在她的名下。
从收房到硬装部分装修完毕,共花了三年时间,然而还未等入住,她父母就出意外去世了。
她虽然为了方便上班而住了进来,但没有添置什么家具,因此这套房子除了装修风格颇为符合父母那个年龄段的审美外,并没多少居住痕迹,也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回忆,路引卖掉它并不觉得可惜。
路引将东西搬回城中村时,正值下班时段,街道小巷人流如潮,路引在自家楼下的小超市门口遇到了正在蹭超市空调的几位叔婶。
虽然都姓路,但这些年为了村里那点地,几乎家家户户都闹过矛盾,大家都是维持着表面的和气,实际关系真谈不上有多亲近。
尤其是路引的父母死后,路引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当时才23岁的她一下子成了相亲市场的香饽饽,亲戚们十分热衷于给她介绍男朋友。
这四年来,路引都已经在微信上拉黑了好几个亲戚。因此,此时见了他们也只是草草地跟他们打了声招呼。
和她的疏离相比,亲戚们的态度倒是热络:
“路引最近在干嘛呢,都多久没回来了?”
“哟,这是买了新车啊,怎么是五菱皮卡?”
“这是搬家还是给出租屋添家具?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路引,要说你也已经到年纪啦,该结婚了,有没有男朋友?没有的话婶这儿有很多条件都不错的可以介绍给你。”
“……”
面对这些操心她终身大事的关切之言,路引左耳进右耳出,挑一位跟她家关系还算近的堂叔的问题回答:“我辞职了在创业,最近在罗市投资了个小公园,资金有些周转不过来,所以我把市区的房子卖了,把行李都搬回来。”
众亲戚一怔,下一秒,路引堂叔跳起来质问:“路引你、你把房子卖了?那你爸妈留下来的那些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