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便面君
郑信冉匆匆地走了,刘杏苓已经逛完了森林公园的景点,也买到了她要买的东西,也离开了。
质疑他们的游客脸上讪讪,想跟旁的游客说什么,来自镇上的游客却说:“你们想事情不能总是往阴暗面来想,虽然我巴不得你们不买这里的山货,这样就没人跟我们争抢了,但我也不愿意为了一己之私而诋毁鸡笼岭。所以我只有那句,这些山货为什么这么抢手,你吃过就知道了。”
有些挂不住面子的游客转身就走了,有些游客则被他的话给说服,他们本就不是冲森林公园的山货来的,真正值得被他们放在心上的是这里的自然景观,就算森林公园为了推销山货找托了,也不会影响到这里的景致。
况且今天是端午节,来这里游玩的游客没有一万,也有两三千了,这些总不可能都是森林公园找来的托。
本来鸡笼*岭的山货就受欢迎,平常就已经供不应求了,如今遇上节假日,有不少从羊城、鹏城跑来游玩的游客,他们的购买力更是惊人,蘑菇、鲜笋早就售罄,干菇、笋干的存货量也不多了。
金银花的价格虽高,但才第一天,就已经卖出去了三分之一。
端午假期的第二天,刘杏苓带着两个箱子到了又重新成为同事的胡澄家中去做客。
她已经在晶弘化工上班了一周,这个时间过来再恰当不过了。
胡澄见她带了东西来,嘴上说着:“你这么客气做什么?”脸上的笑意却是不减,她能带东西来,不管轻重,都说明了她把自己这份恩情放在了心上,自己以后在晶弘化工有了亲信,哪怕被晶弘化工的老人排挤,也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刘杏苓离开后,胡澄的家婆李老太太从外头回来,看到两个纸皮箱就打开来看,一箱是鹰嘴桃,另一箱则装满了土特产。
李老太太问:“这都是谁带来的?”
胡澄提了两句,李老太太没说什么,看到这箱子土特产里都是些山货,还有金银花,想起孙子最近上火喉咙发炎,什么都吃不下,干脆用金银花、甘草和陈皮煮了锅金银花露。
晚上,胡澄的丈夫和儿子游完泳回来,李老太太也把晚饭做好了,一家人老小坐在一起吃饭,胡澄儿子的食欲却不高,老太太就把金银花露倒出来让他们喝。
甘甜的露水入喉,顷刻间就驱散了体内的燥热,叫人清爽舒坦。
胡澄说:“妈的手艺又见涨了。”
她八岁大的儿子也说:“奶奶,好喝。”
李老太太被夸得舒坦,也尝了口,旋即微愣。
她不觉得是自己的手艺好了,自从上了年纪,味觉就有些退化了,以前也是用一样的配方来煮金银花露的,但喝不出这么好的味道来。
“问问你那个同事,这金银花是哪儿买的?”李老太太对胡澄说。
胡澄看了眼包装,说:“这包装罐上写着是鸡笼岭的土特产。”
胡澄的丈夫的注意力瞬间转移:“鸡笼岭不是坑仔镇那儿的一个小景区吗?正好明天还有一天假期,我们一家都去那儿玩吧!”
“……”
临睡前,胡澄拿出治咽喉肿痛的药给儿子吃,儿子却说:“妈妈,我的嗓子不疼啦!”
胡澄板着脸:“那冲小柴胡冲剂给你喝,冲剂不苦。”
“妈妈,我不是怕苦不想吃药,是喝完奶奶煮的糖水后,我的喉咙就不痛了。”儿子也认真地说。
还没睡着的李老太太听到动静,起床走了出来,说:“早知道金银花露这么有用,之前就该煮的。”
“奶奶,我明天还要喝。”
李老太太笑眯眯:“好,奶奶明天再给你煮。”
第二天凌晨五点多,少觉的李老太太就醒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今天起床后,精气神都比往常好了许多。
即便这个时候外面气温有25℃,她没有开风扇也不觉得热,反而感觉周遭有些清凉,跟她昨晚喝下金银花露后的感觉相似。
“难道是喝了金银花露的缘故?这金银花有奇效呀!”李老太太暗暗称奇。
她又煮了一锅金银花露,稍微放凉一些就装进保温瓶里,去鸡笼岭森林公园的时候带上喝。
……
金银花的反响比预期好,为了证明金银花的确是在鸡笼岭种的,路引开放了部分区域给游客参观。
由于假期游客多,森林公园内人手不足,路引就让一部分较为清闲的员工去各景点维持秩序。
暂时不用修剪绿植的陈杰就被派到了中药植物园来。
“这不是老李头那个低能儿外孙吗?他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他家人呢?”有附近的村民认出了陈杰。
“你不知道?他在这里上班快两个月了。”另一人说。
村民意味不明地说:“这园长该不会不知道他是低能儿吧?”
“谁知道呢!”
来找大哥的陈慈听到他们带着讥讽或恶意的议论,若是少年时,她可能会觉得羞耻和丢脸,但现在她学会了直面,并回击说:
“我哥是园长面试进来的,他工作上也没出过什么岔子,做到了自食其力。比有些自诩智商正常却游手好闲、整天打牌倒欠一身债的人更健全。”
那村民跟她外公同村,两家因为修路占地的事而发生了龃龉,已经很久都没往来了,但是他经常在别人那儿说李家的闲话。
陈慈也没少听她外公说对方家里的破事,因而知道对方家里有一个高中毕业就出社会混的儿子,每一份工作总是干不满三个月,后来更是连工作都不找了,整天在镇上的一些小赌场打牌赌博。
如今对方已经三十了,依旧在家啃老。
那村民被她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指着她骂:“你怎么说话的?有没有礼貌?”
“就许你说话难听?”
同伴劝那村民:“年轻人脾气大易冲动,况且她那爸妈都不好惹。算了。”
那村民的确怕陈慈回去跟家里人告状,到时候两家又得骂架,那脸上就更不好看了。
他们走后,陈慈提着饭去给陈杰,陈杰抱着温热的饭盒朝她笑:“谢谢小慈。”
陈慈说:“不用谢,顺路的事。不打扰你工作了,妈让我买笋,我去看看还有没有。”
陈杰摸了摸脑袋,有些腼腆:“我是谢谢你帮我骂他们。”
陈慈一愣,眼里满是震惊。说话这么有条理,还捋顺了她话中的逻辑,这真是她哥?
陈杰挥了挥手:“你快去吧,我让人帮你留了一些。”
陈慈离开的时候还有些恍惚,她哥居然还会让人帮留一些竹笋?这是她哥能办到的事吗?她哥在这里越来越像正常人了。
陈慈原本想跟她父母说,但是又怕一场欢喜一场空,可不说又难以消化心中的震惊。想了会儿,她联系上了学姐江垭。
自从上次加了微信好友,二人便迅速熟络起来,找她倾诉正好合适。
江垭从实验室出来,看到陈慈的留言,她回复:【我觉得这应该是鸡笼岭的特别之处,自从看了鸡笼岭的直播,我的睡眠障碍已经好了,而且这么久以来都习惯了十点半睡觉,我的生物钟已经彻底改变,就算不看直播,我的睡眠质量都很好。】
鸡笼岭的夜间直播在失眠者、睡眠障碍者群体中已经火起来了,一开始只是她们这个失眠群的人知道,后来被她们传给了身边的人,然后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现在树灵一开播,就有一万打底的固定观众,十二点左右甚至会高达十几万。
不过树灵直播的时间更改了,以前可能整个下半夜和早晨都在直播,现在它担心看的人多了,会有人看出些端倪来,就改成晚上只播两小时,从十点半到凌晨十二点半,直播地点是萤火虫森林——这里晚上十点就关闭了。
凌晨直播时间则从五点半开始,一直到七点,直播内容一般为员工挖笋、捡菌子。
这个时段的直播,路引是交给员工负责的。
如果有人问起夜间直播的是谁,她就说那是专门找回来直播该时段的网红。森林公园的员工多是镇上的中年人,他们不认识什么网红,因此倒没怀疑过。
早上的直播职能被“剥夺”时,树灵一开始还有些不高兴:“这是老身的职责,你交给别人就是信不过老身。”
路引早就想好了对策,她说:“我这是体恤树灵姥姥日夜操劳,想让你减轻负担。况且员工们挖笋和捡菌子,你要是拿着手机出现,这不是灵异事件吗?”
树灵两条树丫交叉抱胸,依旧不高兴。
“而且,树灵姥姥就不想做点自己的事吗?比如,你可以用自己的账号直播呀,这样你既可以直播,又能让人看到鸡笼岭的好山好水,一举两得。不,这样一来也不会有员工怀疑你的存在,一举三得呀!”
就这样,树灵被说服了。
不过开直播是有相关要求的,看着那个疏于打理的个灵账号,树灵忧桑地叹了口气。
注册时间倒是满足条件了,可粉丝人数还有视频播放量未能达到要求。
“树灵姥姥没关系,菇灵关注你!”菇灵小可爱一向是长辈们的贴心小棉袄,它动动小手指,关注了树灵的账号。
其余山灵也都过来关注它,但加上路引,一共只有八个粉丝——除了六灵一人,还有一个是鸡笼岭的官方账号。
路引憋着笑,说:“树灵姥姥,晚上你直播的时候,你给自己打个广告,以鸡笼岭夜间直播的观众人数,引流后要想达到一百粉丝是不难的。至于视频还有播放量,你就拍一些你感兴趣的,并且跟你想要直播的内容相关的东西,再让风水传奇给你配BGM……”
树灵又支棱起来了。
风灵:“什么风水传奇?”
路引说:“你跟水灵的组合呀,不喜欢这名字?不然叫‘风生水起’?”
风灵:“……”
水灵:(!@_@)
树灵的行动力非常迅速,在它的用心打理下,个灵账号很快就满足了开直播的条件。
在员工们早上直播挖笋时,它就开着自己的账号在鸡笼岭里直播动物,短短数日,粉丝就已经有一万,甚至还有小品牌方找上了它想蹭鸡笼岭的热度做推广。
第31章 招聘会残疾人就业帮扶。
陈杰在鸡笼岭时的表现较之从前大有改善,家人询问他在公园都干些什么,他都能回答出来:“给花和树浇水,帮它们把枝叶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还有跟动物们说话……”
因陈杰的智力情况,同事们发现跟他没法愉快地交流后,除非是交代工作,否则不会跟他凑一起说话。
他无聊的时候就跟出现在他跟前的动物说话,虽说在别人看来他那是在自言自语,但时间久了,他的语言能力和思维逻辑却得到了训练。
他从前在乡镇,都没人愿意跟他说话,因为他无法真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大家在他这儿自讨了个没趣就不再搭理他,他因此也失去说话的欲望,哪怕有时候表达欲实在是旺盛,絮絮叨叨地说许多,思维逻辑也得不到半点改善。
但是,鸡笼岭不一样,他说话时感觉自己的脑子愈发清晰,以往记不住的因果关系、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只要重复几遍,他就能记住,并表达出来了。
正好休息日的时候,李艳领陈杰去理发,他们就遇到了陈杰以前就读的特殊学校的老师。
对方跟他们寒暄时,顺口问了句陈杰的情况,李艳像是找到了一个引以为豪的机会,逮着老师说陈杰在鸡笼岭上班,他的情况也好了很多。
老师有些讶异,跟陈杰对话后,发现陈杰的情况果然较之几年前大为改善。更为关键的是,她发现鸡笼岭森林公园竟然愿意招聘残疾人。
六七月是毕业季,学校正愁这群特殊学生找不到工作,如果能说服鸡笼岭森林公园跟他们学校合作,还担心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吗?
于是几乎两个月没休息过的路引正准备休息一天时,就接到了罗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的电话。对方本来是打算亲自上门方显诚意,但考虑到路引可能是个大忙人,还是先打个电话预约一下比较稳妥。
路引后面的行程都排的挺满的,闻言干脆约对方今天见面。
副校长要跟路引谈合作自然不会只听信那老师的一面之词,也不会为了学生的就业率就随随便便给他们安排一家企业,他事先调查过鸡笼岭森林公园,通过政府公开的信息得知那儿后续还会有开发更多功能区,对用人的需求是比较高的。
确定洽谈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后,他才打出了这一通电话来。
罗市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有残疾青少年、儿童563人,但经过训练,可以“毕业”的只有五十余学生。
副校长自然不指望鸡笼岭森林公园能将这五十余人都接纳下来,但能多招几个,对那些学生和学生背后的家庭而言都能减轻一份负担。
路引说:“副校长应该知晓我们森林公园是旅游景区,也属于服务行业,因此对形象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能提供的岗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