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便面君
“没有,大概是鸡笼岭发生的变化,也间接地影响到了我们。”
路引关心道:“这种影响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风灵说:“小蘑菇都说月亮更好吃了,当然是偏好的。”
路引松了口气,她担心鸡笼岭的开发以及人类的活动会对山灵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过,山灵们虽然说得很笼统,但路引想,或许除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还有一种类似信仰或功德的东西也跟山灵们有关。
因为古代的神话里,神仙总是离不开香火供奉、人族信仰,还有功德道行等。
路引不清楚山灵们的存在是否可以归结为鬼神或精怪,但无疑,它们的存在也在某种天道规则之内。
路引忽然说:“我也觉得今年的月亮特别明亮。”
山灵们都看向她。
“因为今年的中秋赏月,我有你们陪着。”
自从父母意外去世,路引沉醉于工作,她已经有将近四年的时间没抬头看过月亮了。
这是她这四年来第一次赏月。
“呜呜呜,小路引……”菇灵突然抱着路引的手指头大哭了起来。
路引哭笑不得:“怎么了?”
“小路引不要怕,我们在这儿陪着你呢!”
路引一脸感动:“那说好的,等会儿你们陪我盘点总结完今天的营业状况,明天好做出营业调整。而且不算加班。”
山灵们:“……”
你是对浪漫温馨过敏吗?
第54章 猪有问题成立另外一家公司专门养猪。……
晚上十点半,无数蹲在鸡笼岭森林公园直播间等待助眠直播的网友没能能来主播开播,反而看到它挂出了一个公告:【主播正在盘账,今晚停播。】
网友们:“???”
主播跟盘账是怎么关联到一块儿的?
难道鸡笼岭森林公园的主播是财务兼职的?
他们注定得不到解答。
而园长办公室里,树灵正挥舞着十几根藤条一边结算钱箱里的现金,一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键盘,录入其余山灵汇报过来的数据。
光灵狂戳手机屏幕往工作群里输入文字:【中秋单日游客7182人,其中免票游客1253人,半票游客2210人,全票游客3682人,逃票游客37人。单个景点……】
树灵:【现金营收10885元,后台数字营收157765元,门票总营收为168650元。】
路引问:“逃票游客?”
光灵说:“是的,有多人并不符合免票条件,也没有购票就进入了鸡笼岭森林公园。”
“是工作人员吗?”
“工作人员及持有机关单位相关证件的公职人员已经被剔除。这部分逃票人员有的是从山脚下溜进来的,有的是保安和保洁带进来的。”
路引立马就明白了,要么是保安保洁为了赚外快,用更低的价格吸引游客从他们那儿买票,然后他们给偷偷放行。要么是他们认识那些人,给开了后门。
她说:“把参与的保安保洁名单发给我一份,再把监控调出来。”
接到任务的雾灵慢吞吞地飘到一边干活,其余山灵则继续盘账。
门票的营收占鸡笼岭森林公园总营收的20%不到,营业额最高的是生态餐厅,但因食材都是限量供应的,它的涨幅是最小的。
营业额涨幅最大的是便利店,游客越多,营业额越高。今日的只比生态餐厅少3万元左右。
蘑菇、竹笋等同样限量,每天营业额稳定在2万元左右。
剩余营业额来自自行车、帐篷的租金,还有文创产品等进项。
现在,森林公园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了,可别看总营收高,它的支出也是很高的。
维护设备、基础设施要成本,生态餐厅的食材、便利店进货成本最高,维修自行车、帐篷,环保支出,人力成本等等。还得交税,门票收益也得分一部分给文旅部门。
所以,路引估摸着净利润也就十来万。
每天能有十来万净利润算不错了,但路引修温泉山庄还需要很多个十来万。
……
有了山灵们加班加点的盘账、汇总,第二天一早,路引就给沈星发了一份文件,要求今天的经营按文件调整、整改。
针对保安、保洁帮助游客逃票的行为,成立稽查组,暗中收集证据,情节严重的*开除,不严重的就按规章处理,绝对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员工,但也不会纵容员工以权谋私。
其次,得到森林公园允许,在小集市上摆摊,却不珍惜机会、偷偷收取转让费给别人摆摊的人员,依照规定取消他们的摆摊资格。
然后园长信箱和小程序、官博等后台留言中出现了一些批评意见,大多数都是对服务方面感到不满的,要正视这些意见,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还有昨天的那些趣味活动挑战的规则也适当地进行一些调整。
沈星没有问路引是怎么知道内部人员帮助游客逃票这种隐秘之事的,她立马就将这些整改的任务安排下去。
昨晚汇总的事很多,路引只能先挑重要的处理,有一些诸如基础设施的完善、改进,她则慢慢地列入计划。
这时,雾灵在监测官博、后台的留言时,忽然发现了几条不同寻常的评论:
【生态餐厅的猪是没处理好吗?怎么味道越来越不好吃了?】
【这就是鸡笼岭出品的蓝塘猪?吃着跟其它蓝塘猪的味道没区别呀!】
【鸡鸭鹅好吃,猪肉味道一般般。】
雾灵戳了戳路引的手臂,示意她看屏幕。
路引盯电脑屏幕盯得头晕眼花,看向雾灵手里的平板屏幕时下意识捏了捏眉心,待她看清楚上面的留言,眉头越来越皱。
“这样的言论多吗?”
雾灵说:“不多。”
路引低头沉思。生态餐厅自开业以来,也不是没有人发出类似的声音,什么难吃、太贵、都是网红店的噱头等。这些基本是同行的拉踩,以及部分故意唱反调的游客贬低之言,她以往很少会放在心上。
但既然是雾灵特意点出来的,她觉得还是得去看看。
这个时间段,蓝塘猪基本已经宰杀好被送过来了,她去到生态餐厅的后厨。
没想到她会过来,厨师长们愣了下,但态度平常:“园长,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路引说:“听说蓝塘猪送来了,我看一看。”
生态餐厅现在每天消耗的蓝塘猪有十二三头,每头都是养到200斤后才能出栏。
养殖场送过来的蓝塘猪每一头都超过了200斤,上面也有相关的印,路引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于是让厨师切一些肉给她现炒一道菜。
路引还没吃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土腥味,一品尝,味道果然不及先前。
她让厨师长和厨师们都品尝一下,他们也都吃出了味道的不同。
出于职业习惯,他们下意识反省是不是自己的厨艺退步了,直到厨师长说:“这猪不对。”
路引询问:“你们是现在才发现猪不对的吗?”
要不是她的语气很平和,厨师长还以为她要发飙了。
“之前吃的没问题。”厨师长说。
路引想了想,让厨师们将每头猪都切一些肉下来做菜,再以味道给每头猪标注出来。
最终,十二头猪里面有四头做出来的菜有明显的土腥味。
路引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她让厨师将这四头猪放到另一边,宁愿减少今天的菜品供应,也绝不允许让这四头猪砸了生态餐厅的招牌。
叮嘱厨师长们不要将这件事外传后,路引就去找了沈星,开门见山地说:“我怀疑受我委托养猪的那个养殖场将我的猪换成了普通蓝塘猪,我要怎么处理好?”
其实路引当初委托养殖场用鸡笼岭送过去的饲料来养殖蓝塘猪的时候,就注定会发生这种事了。只是当时生态餐厅还没出名,大家也都不知道菜肴好吃是因为鸡笼岭出品的蓝塘猪,所以养殖户会老老实实地帮她养猪,不会动歪念头。
等大家意识到鸡笼岭的蓝塘猪跟别的地方养殖出来的蓝塘猪有很大的不同后,自然就会有人开始打听鸡笼岭的蓝塘猪是在哪里养的,又有什么窍门。
在有人愿意高价收购鸡笼岭出品的蓝塘猪的情况下,哪怕有合同在身,路引也很难阻止养殖户生出贪婪的心思。
况且养殖场离鸡笼岭不近,养殖户也非路引的员工,缺少自觉和监管,容易钻空子。
现在的问题是,路引并不清楚对方是直接将她的蓝塘猪卖出去,还是将她的饲料给卖了。
沈星说:“这事很难取证,除非亲眼抓到养殖场那边将咱们的猪卖给别人。”
如果是直接将蓝塘猪卖出去,再用普通的蓝塘猪顶替,那得抓个现行才行。如果是饲料,路引养猪用的饲料都是产自鸡笼岭的蘑菇、竹笋和蔬果,再加一点米糠等。养殖户用同样的饲料,谁能辨别出这些到底是产自哪里的饲料?蘑菇上面又没有刻着鸡笼岭的名字。
沈星说:“不过我想,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同一批运过来的猪必然是同一个栏养的,吃的饲料都一样,不应该出现一部分猪有土腥味,一部分没有这种情况才对。如果是这样,那最好是一边取证,再另找一个地方养猪。”
虽然路引很生气,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用委托的形式将猪交给别人养到底还是不太靠谱,类似的事情肯定会再度发生,所以,即便申请经营范围变更的手续麻烦了点……
沈星疑惑:“为什么要申请经营范围变更?现在森林公园正在评级的阶段,贸然更改经营范围,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可以直接成立另外一家公司专门养殖,只要跟鸡笼岭挂钩就行。这样还能规避很多风险。”
路引:“……”
哎?!
“沈经理,你真棒!”路引高兴地说。
沈星:“……”
这不是企业家的基本操作吗?
好吧,她们家园长似乎欠缺这方面的知识。
开新公司的事就交给沈星去处理了,路引要做的是选择一个地方起养殖场。
无论是养猪还是养家禽,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且它不能离景区太近,不然会影响游客的体验。
林友燕也不知道打哪儿听到了小道消息,就跟路引说:“我们村有一个养殖场要盘出去,那里大约能养一千头猪,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呢?”
今年的猪价便宜了,加上村里的人都跑去鸡笼岭附近摆摊了,养猪挣的钱还不够摆摊多。
不过,那个养殖户并不准备摆摊,他瞄准了旅游住宿这一块的前景,就准备把养殖场盘出去,再用他早几年挣的钱到鸡笼岭附近建房子做民宿。
哪怕生态餐厅每天消耗十几头猪,半年也才需要两千多头猪。路引要养的猪不是从猪崽就开始养的,基本是养殖场养了三五个月后,再用她的饲料养一两个月就出栏的猪。因此这个规模的养殖场恰好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