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扇
陈嬷嬷福身。
“是,夫人。”
待两人出门之后,她这才又望向宋允棠。
“棠儿可是有何话不方便当着郑嬷嬷的面说?”
跟聪明的人待在一起就是好,都不需要多说什么,只一个眼神她便懂了。
宋允棠笑了笑,熟稔的在汤夫人身边坐定,接过一旁丫鬟给她递来的茶喝了一口。
“爹娘都是性子随和之人,郑嬷嬷之前跟着娘的时候,应当没受过什么苦吧?”
汤夫人抱着皓庭,缓声道,“郑嬷嬷从前是你外祖母身边的大丫鬟,我从家中出嫁之后,你外祖母便将她安排在我身边了。”
“棠儿也知道,大户人家的丫鬟,尤其是大丫鬟或是贴身嬷嬷一类的,几乎是不会干重活的,只要不犯错,日子一般都过的不错。”
宋允棠点头。
“但我看郑嬷嬷的样子,不像是个享福的人。”
汤夫人自然也是看出来了的,“她十一年前离开的时候,精神饱满,人也是大方体面的,也不知道她这些年经历了什么,要不是样貌跟从前还有几分相似,大街上突然遇见,我都不敢和她相认了。”
宋允棠静静喝着茶。
“既然郑嬷嬷这些年是和她儿子住在一处,她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恐怕只能从她儿子身上着手。”
汤夫人点了点头,转而看向她。
“她的身体可要紧?”
“这些年亏损太多,再加上年纪大了,不过好生调理的话,或许能多活几年。”
听到这里,汤夫人心底有些不好受。
可郑氏有儿子。
十一年前她自己决定要和儿子儿媳生活,她虽是郑氏的主子,可那时候郑氏毕竟已经赎身,她也不好去左右郑氏的决定。
“那还能让她想起来从前的事吗?”
“目前来看,郑嬷嬷年纪虽大,身体也亏虚的厉害,对于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或许会有遗忘,却并未有明显的失忆现象,尤其还是如此重要的事情……”
宋允棠望着她。
“娘不妨先将郑嬷嬷留下,回头咱们将她带去庄子上疗养一段时间,或许能从她嘴里得知一些有用的信息。”
汤夫人拧起眉头。
“棠儿的意思是,郑嬷嬷在刻意隐瞒?”
第577章 坦白
“这个我无法确定,她是外祖母留给娘的贴身嬷嬷,我也不愿以恶意去揣度她,虽然没发现失忆的根源,却也不能排出年纪大了会有这个症状,咱们暂且留下她,等她的身体调理一段时日再说。”
失忆这个事,本就玄乎。
但看刚才那个郑嬷嬷的神情和陈述事情的条理,确实看不出是个失忆之人。
还是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
汤夫人想了想,便做了决定。
“总归她儿子一家都来了京城,我也已经让管家给他安排了事做,那就先让郑嬷嬷留在府中。”
宋允棠点头,先给出了郑氏眼下的调理方案,又跟汤夫人聊了一阵,念及徐青野还受伤在家,便带着皓庭告辞回去了。
……
恒王这些年恶事做了不少,朝中更是不乏跟他同流合污之人。
厉君尧将他的同党连根拔除之后,念及他这些年有功有过,且与他从前的袍泽之谊,给了他一个体面的结局。
其同党,除了主犯会赐下死罪,其家中之人大多流放苦寒之地,年轻的女眷则入了教坊司。
已经出嫁的姑娘是夫家人,若不涉及恒王同党,可免其罪。
处决恒王之后,皇帝开始嘉奖此次扳倒恒王的有功之人。
徐青野在家休养了大半个月,伤口部位缝的线早已拆除,整个人状态也已经恢复如常。
宫中的圣旨被范驰海亲自送来了宫中。
作为此次立了头功的大臣,被陛下越级提拔为正三品的翰林学士。
徐文成辅佐徐青野立了次功,晋四品安北将军。
眼下北境没了镇北王,北疆蛮夷蠢蠢欲动,皇帝便下令让徐文成随已经年迈的老国公去了北境,抵挡北境大军。
宋允棠屡次向战场提供钱财和物资,且贡献番薯种子和种植技术,解决了大批百姓的温饱,缓解了朝廷的纳税和民生压力,还向皇帝进献了火药的配方,被封为乐安郡主,享公主同等待遇和地位。
除了珠宝首饰名贵摆件外,皇帝还赐下西城一处豪华宅院,供徐府全家居住,比他们现如今的宅院要大了数倍。
因为恒王一事,京中人胆战心惊,望煦山庄客流大幅度减少。
宋允棠得知那边的情况,便下令暂且封闭山庄,领着一家老小连同汤府二老和如今寄住在汤府的郑嬷嬷一同去了山庄过冬。
郑氏在近日的疗养下,身子骨越来越硬朗。
可汤夫人待她越好,她就越是内疚,终于在汤夫人身边疗养了一个月后,来到两人面前坦白。
“夫人,郡主,老身有罪。”
望着跪在面前的郑氏,汤夫人和宋允棠对视一眼,对于之前的猜测有了印证,两人只当不知情。
“无缘无故的,郑嬷嬷何罪之有?”
郑氏朝着两人磕了个头。
“关于二小姐一事,老身有所隐瞒,老身并非不记得,只是我儿子良之和儿媳许氏逼迫老身,让老身当作不记得。”
汤夫人再次往宋允棠的方向望了眼,转而看向她。
“他们为何要这么做?”
郑氏擦了擦脸颊上的泪。
“当年他们去安阳县好言相劝将老身接走,其实是为了老身身上的钱财,老身跟着他们回到家乡之后,一开始他们待我确实不错,后来将老身身上的钱财都忽悠走后,便开始将老身当牛马使唤。”
“我那儿媳妇也是个厉害角色,整日的好吃懒做,家中的事全都甩给了老身,有半点不如她意的地方,她便恶言相向,有时甚至还会拳脚相加,关键我那儿子还由着她。”
她啜泣着。
“老身在夫人和老夫人身边四十年,愣是没受过这等折磨。”
“如今老爷官复原职,是陛下面前的红人,我那儿子儿媳得知消息,便代老身回了老爷的人,说老身年纪大人也糊涂,许多事情都记不得了,便是想赌夫人老爷不会罢休,为此事将老身接回京城,他们也能跟着一起入京享福。”
她自责的哭道,“他们再如何不争气,也是老身的儿子儿媳,三个孙儿也还小,老身担心老爷怪罪他们,来了京城后,才没敢在夫人老爷面前说实话。”
郑氏朝着汤夫人磕头。
“老身自知罪孽深重,甘愿受罚,只是还请夫人看在老身孙儿还小的份儿上,放过良之。”
汤夫人拧眉。
“嬷嬷在我和母亲跟前当差几十年,不该半点防备都没有,怎能将日子过成这样?”
她并非不近人情之人。
若一开始郑氏的儿子就跟老爷派去的人说了实话,得知他们困难,她同样不会坐视不管,甚至还会将郑氏接到京城的庄子上来养老。
眼下这样,倒是多此一举了。
郑氏吸了吸鼻子。
“良之之前跟着老身在京城的时候,夫人是见过的,人还算踏实勤快,回到家乡娶妻之后,也不知怎么就变了,跟着一群狐朋狗友吃喝赌,关键我那儿媳妇不仅不制止,有时还借钱给他去赌,夫妻两个净做着一夜暴富的梦。”
“老身一开始没察觉他的变化,那时他时常从老身这里支银子往县城跑,说是在做买卖,老身也没多想,手里那点银子,便是被他们这么骗去挥霍完的。”
“待老身反应过来,只觉天都塌了。”
她痛心疾首。
“哪怕真是做买卖亏了,老身也不会这般心痛,一辈子的积蓄,结果就被他这么输没了。”
这些年,为了维持家里的体面,她心中积压的委屈无处说。
压在心底太久,人也不如从前敞亮了,今日将心底的事说出来,突然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些。
见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陈嬷嬷给她递了条帕子去。
哪怕她之前没说实话,但毕竟是照顾自己长大的嬷嬷,汤夫人也不由生出了些许不忍。
“良之和许氏隐瞒我一事暂且放一边,此事是他们两个小辈犯下的错,嬷嬷站在一个母亲的立场,为他们隐瞒情有可原。”
“眼下嬷嬷先与我说一说二十年前的事情吧?当时孩子出生后,你将孩子葬在了哪儿?当时可还有旁人在场?孩子身上可有特殊的胎记?”
第578章 二小姐的埋骨处
郑氏想了想,将当年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
“当年大夫和稳婆确定孩子没了气之后,老爷为免夫人醒来看着伤心,便叫老身将二小姐抱走,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安葬,顺便去寺院为二小姐点一盏长明灯,并找大师超度二小姐早日投胎。”
“老身当时,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当时老身将二小姐装在竹篮里用布盖好,选了京郊最为安静秀丽的隐秀山,作为二小姐的埋骨处。”
“可当老身拿着铲子在一处山涧挖坑的时候,山里突然吹来一阵阴风,吹的老身背后直泛凉,老身胆小,回头见山里树叶乱飞,吓的魂都要没了,扔了铲子就往山下跑。”
听到这里,汤夫人只觉痛心。
这样一来,小女儿还未入土,便被扔在了山里。
若是出现野兽,岂不是会被叼走?
她紧攥着手中的帕子。
“后来呢?”
郑氏再次道,“当时是良之赶着马车与老身一道去的,老身实在害怕,跑下山已然腿软,便将位置告诉良之,让他上山去安葬了二小姐,随后再一道去了城外的玉林寺为小姐点长明灯,并请了大师做超度。”
当时的良之已经十五,一直养在她身边。
是个孝顺懂事的。
上一篇:惨死后重生在七零,开局先刀养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