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61章

作者:不言归 标签: 异闻传说 正剧 穿越重生

  对宋从心来说,若无必要,她不会随意挖掘他人的隐私。但彼世之事兹事体大,还是需要与师尊参详一二。

  宋从心没有想到的时,前去太初山寻找师尊的时候,居然正好碰见清仪道人前来做客。

  清仪道人有些意外会在这个时候见到近期忙得脚不沾地的宋从心,但依旧温和地招呼两位小辈:“拂雪,灵希。”

  自从清仪道人卸下仪典长老的重任、晋升为太上长老之后,她多出了不少空闲的时光用在莳花弄草、调香品茗之上。整个无极道门中最好的茶叶都在明尘上仙这里,加之明尘的道场向来清净,清仪道人便时常来这里偷闲,指使师兄为自己烹雪煮茶,自己则当风看雁。

  “走在太初山的山路小径之上,无意间发现周遭的景色与以往大为不同。山路两侧种了许多灵植仙花,给这山间点缀了不少鲜亮的颜色。”清仪道人笑了笑,她总给人一种人淡如菊的宁和雅致,就连说话的语调都平缓而又舒扬,“师兄平日里哪有这等闲情逸趣,我便猜到,山间的那些花,约莫是拂雪种下的。”

  宋从心在太初山上种花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但因为她种得很慢,种得很少,所以始终没人察觉到太初山的变化。也就只有清仪道人这般细腻的性子,能敏锐地捕捉到细微之处的不同,并对其报以欣赏。

  看着师姐与清仪道人熟稔的交谈,灵希不由得出神。自从拜入掌教门下,她一直深居浅出,与众内门长老并没有见过几面。直到今日亲眼见了,灵希才发现,清仪道人身上确实有故人的影子,或者说……故人的身上有她的影子。

  “是拂雪冒昧打扰了,只是有些困惑不解之事,想与师尊详谈。”宋从心直奔主题道。

  “这样啊,需要我回避吗?”清仪道人看着拂雪与灵希联袂而来,也猜到这大抵是他们师门内部的事。她从不与人为难,便先一步提出了告辞之意。

  “无妨。”明尘上仙打断了清仪道人的辞别之语,他道,“此事也与你有关,若无别事,便在此旁听吧。”

  清仪道人闻言却是有些好奇了,她与拂雪关系亲厚,但与师兄的二弟子并无深交。灵希身上究竟有什么事,会与她有关呢?

  宋从心见师尊师妹都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将灵希身上的异常之处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清楚。灵希血脉有异,自宋从心通报过佐世长老之后,内门长老也大多知晓了实情。出于对明尘上仙的信任,诸位长老并未逾距过问过灵希的管教问题。但直到宋从心交代完所有,清仪道人才意识到这件事恐怕比想象中的还要棘手。

  “彼世。”清仪道人叹了一口气,“浮生一花三千世,卜筮相命衍八十。这世间奇诡之事不胜枚举,谁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堪破了天命。若说彼世另有一番神舟天地,另有一个无极道门,倒也并非无法理解之事。我原不知晓你小小年纪竟背负了这般多,穿行虚实彼我,还要维持本心不变。你辛苦了,孩子。”

  清仪道人摸了摸灵希的发顶,她广袖带起些许淡雅的香气,令人怀念的香气。

  “不过,师兄究竟有何谋算呢?”清仪道人转头望向明尘,“清仪从不怀疑师兄的品行,但收徒一事,师兄想必别有深意。”

  魁首之徒这个位置即是蜜糖也是砒(和谐)霜,灵希拜入明尘座下是为了寻求庇护。但仅仅只是为了庇护,明尘上仙不会收其为徒,毕竟无极道门还不至于护不住一个弟子。

  明尘上仙点了点头,肯定了清仪道人的猜测,他手腕反转取出一枚玉佩,将其递给清仪:“你看看这个。”

  清仪道人伸手接过,宋从心也好奇地瞥去一眼,那是一块玉色温润的水纹剑徽令牌。宋从心专门记过宗门内大大小小多达上百种不同的徽记,眼前这枚令牌上的徽记恰好是宋从心印象最深刻的图纹之一。九九重阳花,九品水纹剑徽令——这是仪典长老的令牌。

  果不其然,清仪道人也一眼便认出了令牌的所属。她双眉颦蹙,似有不解。

  “仪典长老令,九九重阳花。”清仪道人抚摸着令牌上纹路,每一枚代表身份的令牌看似相同,实际都有些微的不同之处,“持此令者乃内门仪典门下亲传弟子,继任仪典长老之位,且看这徽记的形制,应当是我的亲传弟子……但这令牌底部的暗纹我不曾见过,我门中也并无弟子使用此等的暗纹。”

  “你方才说,彼世已是数百年之后,你是从何处得到这枚令牌的?”清仪道人问道。

  “是我入道前的两位恩师相赠的。”灵希沉默半晌,道,“在拜入无极道门之前,我曾有两位师长。彼世遍地天灾,妖邪肆虐,他们教导我各种技艺,告知我应当如何在混乱的世界里苟活。他们二人都是彼世的英杰,是十分值得尊敬的人,同时也是他们指引我前来无极道门拜师学艺。”

  灵希述说了一些自己和两位师长的往事,先前灵希和婓语的二次共同对证,宋从心为了避嫌而没有参与。因此宋从心也是第一次知道灵希在拜入道门前还有两位师长。在灵希的描述中,她的两位师长分别是一位外表三十多岁、鬓发微白的女修,另一位则是戴着面具、擅千面之术的刀客。仪典长老令是女修给的,对方应当出身无极道门,而那擅千面之术的刀客,宋从心听着总觉得有些耳熟。

  大概是多心了吧,世间奇人异士无数。总不能被明月楼主骗过一次,从此看谁都像明月楼主。

  “原来如此,先前外门大比之上,掌泉师兄曾看出你精于此道,不仅与外道接触的经验丰富,还对刺探情报之事甚为娴熟。故而疑心你的来历,怕你是哪里来的探子。”清仪道人叹了一口气,知道灵希身上背负的秘密之后,清仪道人倒是能理解为何灵希会选择缄口不语了,“你这位二师傅的来历恐怕不简单,但既然彼世已经沦落至那般境地,倒也不必拘泥于手段。他们不愿让你过多干涉彼世之事,恐怕是担忧你的命运被彼世缠缚。”

  “缠缚?”灵希下意识地重复。

  “嗯,如此频繁穿越三千世界,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飞升者外,我闻所未闻。”清仪道人不像明尘上仙那般不长嘴,对待晚辈,她向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修士渴求飞升,是为了自生死轮回、因果往复之中解脱。传说飞升者自可远渡万重星海,自由穿行三千世界而不沾染因果。故而从古至今无数人上下求索,只为寻求一个超脱。但你虽有如此奇能,本身却仍是尚未超脱的血肉之胎,一旦你干涉了彼世的因果命脉,你便再也无法回来了。”

  清仪道人想了想,打了个比方:“就像一本书,若是上面出现了你的名字,从此你便是书中人了。”

  直到清仪道人说明这些,灵希终于明白两位师长的用心良苦。

  “……原来如此。”灵希喃喃道,“原来如此。”

  “依你所言,彼世神舟是一艘即将倾覆的巨轮,他们不愿你随之沉没。”清仪道人轻阖双目,“仅凭此念,他们确实无愧英杰之名了。”

  有那么一瞬间,灵希以为自己的眼泪会夺眶而出。但事实上并没有,她只是喉咙一哽,随即便咽下了那涌至心尖的酸楚。

  “……那又如何。”灵希觉得自己有些头脑发热,那股始终压抑在灵魂深处的炽意又有重燃之势,“就算是人人称颂的英雄,他们也没能逃脱既定的命运。一人身死道消,一人入棺永眠……这究竟是为什么?”

  灵希知道自己在长辈面前失态了,她知道她说的都是赌气的胡话,但她控制不住。

  就在这时,她头顶突然一重,温暖的手以一种熟悉的力道揉了揉她的脑袋。灵希抬头,看见了师姐平静坚定的眼眸。

  “只要有心,天命又有何惧?断掉的缘分可以再续,想见的人就去见她,如此简单而已。”

  宋从心将手摁在灵希的肩膀上,道:“相信吧,此世,你们终会再次相遇。”

  ……

  宋从心还有事务繁忙,在交代完灵希希望加入外道调查队的意愿后,她便提前告辞离去。

  离开时,宋从心走得雄赳赳气昂昂,决心一定要铲平一切外道,让灵希口中数百年后的英杰们能生活在太平盛世里。更有甚者,宋从心心里甚至还有几分隐秘的欢喜,根据灵希的说法,日后大厦将倾之时,无极道门还会出现许多能在危急关头站出来力挽狂澜的英杰。即便面对那样绝望的局面,正道修士依旧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他们在人间建立了日落之城,维系着神舟最后的火种。看来,她也不用在掌教的位置上熬到死,一百年后或许就能等来后继者,这日子可比先前来得有盼头。

  想到退休之后的生活,宋从心一时间心花怒放,就连通往堆满了案宗与经卷的主殿之路上,她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宋从心并不知道,在她离开后不久,茶室中的三人都陷入了一种近乎死寂的沉默。

  清仪道人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水,默默地消化着一肚子的情报。明尘上仙却在片刻的沉默后,突然开口道:“彼世中,拂雪是因何而死的?”

  “咣当”一声,清仪道人像是被茶杯烫到了手,翻倒的茶盏打湿了衣袖。

  对于注重礼节的清仪道人来说,这是极其严重的失态了。

  清仪道人并不迟钝,只是先前没有想到这一点。明尘这一提点,她立刻反应了过来,只见她面色煞白,颤声道:“……彼世继任仪典长老之位的人,是拂雪?”

  “我不知道。”灵希注视着自己的杯盏,仿佛能从中看出一朵花来,“两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我不知她的身份名姓,只知道她的一些过去。她因何而死,我也不甚明了。我只知道那一天,很平常的一天,跟往常的每一天都没有任何不同的一天。她笑着说自己累了,想回去好好睡一觉。她跟我们道别,说明日再见。

  “她说明日再见,但在那之后,明日……再也没有到来。”

  日落城的太阳,彻底落下了。

第268章

  那真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天,没有倾盆大雨,没有电闪雷鸣,甚至连拂面而来的风都难得和煦。

  与话本故事中天地同悲、日月俱泣的场景不同,那个人的死去,并没有换来上苍的一声悲泣。

  苍天没有流泪,是人在流泪,是许许多多的人在流泪。

  灵希站在险峻的山地之上极目远眺,看着日落城满城缟素,行人麻衣。阴沉的天,暗沉的地,明明彼世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没有太阳的天空。但不知为何,她离开的那天,尘世好似突然蒙上了一层黯淡的云翳。可灵希记得她还在时,无论多么绝望的境地里,日落城里都能听见民众笑声以及关于明天的希冀。

  并非伤重,也非遇害,她的陨落轻描淡写,据说只是寿数已尽。

  寿数已尽——也就是说这并非人力可改,而是天命。

  灵希记得那一天,她记得蜿蜒在苍茫大地之上扶灵前行的“蚁群”,她记得向来冷静自持的刀客不知从何处抱来了一坛酒,独自一人喝得人事不省。灵希走到他身边用酒勺舀了一勺子酒,吞咽入腹时却像吞了刀子般肠穿肚烂的痛楚。灵希只喝了一口便栽倒在地,卡着喉咙干呕不停。

  她呕出混杂着点点猩红的酒水,以为他在酒里下了毒,因为友人的死而想不开准备以身相殉。但酒就是酒,普普通通,谁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喝起来会这么疼痛。

  那时刀客没有看她,他坐姿豪放地自斟自酌,修长的手指摁在膝盖上,打着不知名的节拍,轻轻地哼着歌。

  日落城静默如死,而他低低地哼了一首歌。

  所以,那真的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天。

  ……

  “……抱歉,我暂且失陪一下。”清仪道人并没有继续听下去,她捂着嘴仓皇离席。灵希看见她袖摆上未干的茶渍,浸染着沉甸甸的水汽。

  最终,茶室内只剩灵希与明尘上仙这对师徒相对而坐。直至残茶渐冷,彼此却依旧默然无语。

  “你想加入情报调查组?”最终,还是身为师长的明尘上仙开口打破了平静。

  “嗯,我想掌握此世更多的情报,推衍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在那个未来到来之前,我想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灵希并非冲动行事,她是经历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一昧被人保护、不思进取,除了在危难关头愤怒之外,她还是没能逃离当年那场灰蒙蒙的山雨。

  但是在与此世的兰因叔相遇之后,灵希能感觉到,自己停滞不前的时间终于开始前进了。

  “你若想去,那便去吧。”明尘上仙并不阻止,他会引导自己的徒弟,却不会强制干涉她们的决定,“无极道门有一隐在暗处的暗门,他们专司此道。你若做好了准备,我便让人去接你。”

  灵希得到明尘的首肯,起身告退时朝着这位师长行了一个弟子礼。他们师徒二人间虽有隔阂,始终难以亲近,但灵希对明尘依旧心怀敬意。

  他没有问,彼世为何会变得满目疮痍;她也没说,为何她从未在彼世见过明尘上仙的身影。

  ……

  宋从心继任掌教之位

  后,除内门长老之位的更迭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变得刻不容缓了起来。

  “……奉剑者啊。”

  宋从心看着经司太上长老递交上来的名单,忍不住头疼扶额。无极道门身为正道第一仙门,必要的场合中该有的排面还是得有的。随心所欲不拘小节不是不行,但第一仙门排场如此寒酸,其他宗门哪里敢越过无极道门炫耀自家的实力?更何况礼仪也是大宗实力的一环,无极道门能站到仙门首位也不完全只是依靠武力。

  宋从心奉剑者的选举已经拖延了很久了,好不容易选出两名候补,其中一个胥千星竟然还是外道的探子。从胥千星闹出来的祸事里便能看出奉剑者的权利地位有多么重要,人选真的轻忽不得。但这次是真的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无极道门掌门平日里下达指令都需要人监督沟通,九州列宿让信息的传送便捷了许多,但有许多事还是需要派人亲自去考察落实的。纳兰清辞和梁修虽有辅助掌教的职责,但他们身为内门长老同样有要务在身,总不能让他们去干这些跑腿的琐事。

  除了下达的命令之外,掌教出席重要场合的行头法衣也是需要奉剑者去打理的。若宋从心仅仅只是拂雪道君,她平日里生活再如何简朴粗糙都不会有人质疑一句。但她既然成为了无极道门的掌门人,那她外出时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无极道门的脸面,总不能让外人觉得无极道门亏待了自家掌门。

  “掌门,经司长老说了,这次无论如何一定要选出几个看得顺眼的人来。”跪坐在宋从心身边的,是眼睛圆滚滚、脸蛋还有些婴儿肥的商和。小男孩正襟危坐的模样有种强装大人的好笑,让人不禁想要逗逗他。但宋从心看着这孩子认真的神情,又觉得不能敷衍了事,免得伤了他的自尊心。

  宋从心翻开经司长老整理的名录,能送到她面前的名单自然已经经历过了层层筛选。宋从心知道自己只需要随便圈几个人名,最后选上的基本都不会有错。但想到这些奉剑者候补都是付出了许多努力与汗水才会被选中的,宋从心便不愿将其草草搁置。

  “陪我一起看吧。”宋从心一边翻看名录,一边揉揉商和的脑袋,“有些弟子我并不相识。”

  宋从心想到这又不免叹气,掌教权位更替之后,自下一任外门大比开始,所有被选入内门但并未被师长选中的弟子将会依照惯例列入掌教门下,成为掌教的记名弟子。换句话说,自下届外门大比的选举开始,无极道门内门的记名弟子都将是“拂雪之徒”而非“明尘之徒”,以后内门弟子都得恭恭敬敬地唤她一声“师尊”。

  “商和仅有拙见,不好对同门妄加点评。能被长老选上,自然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杰。”商和的语气十分真诚,哪怕说着这样的客套之语,听上去也仿佛肺腑之言。

  宋从心在商和小时候给他换过尿布,这孩子的父母也曾见过宋从心最平凡普通的一面。对于这个算得上是侄子的少年,宋从心倒是没太多心理包袱。她翻看着奉剑者候补的名录,看着上面附录的画像以及履历,莫名有种自己在翻看他人求职简历的错觉。

  “虽说现在文字与图像都能转录刻印至地脉网上,但长老们还是觉得纸质文书比较正式。”商和环顾四周,看着殿内堆积如山的卷宗与案宗,语气有些发虚,“当然,长老们也考虑到纸质文书堆积起来实在有些占地方,就算有储物戒或粟米珠,但还是不够轻便。只是无极道门的文书卷宗数量过于庞大,在以前的文书尽数转录成功之前,宗门内还是要维持传统的办公方法。”

  “我明白。”宋从心落笔圈起一个名字,奉剑者候补第一页便是与胥千星同为随侍弟子的云迟迟,她能出现在名录第一页,证明长老已经查清了她的底细,确认她不是胥千星的同伙。观她这段时日以来的表现以及玄中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宋从心觉得云迟迟值得一个名额。

  云迟迟之后,宋从心又翻看了几名弟子的画像履历,商和在一旁为她略作讲解。翻了几页之后,宋从心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名。

  “半夏?”宋从心看着明眸皓齿的女子画像,她记得她。宋从心自苦刹一行闭关而出后、前往外门替老饕寻找厨子的路上偶遇了被外门弟子欺凌的灵希,当时半夏因为滥用职权而被宋从心收回了权利。本以为半夏经此一事后会被长老除名,没想到时隔一年之后,她的名字依旧在候补行列。

  “听说半夏自那之后行事收敛稳妥了不少,而且她确实临危不惧,聪敏机变。”商和看了一眼半夏的画像,也想起这么个人。毕竟对于当初的外门弟子来说,半夏是很出名的人,拂雪首席的事迹被人不断提起,这一桩趣闻中自然也会反复提起半夏的名姓。最初看她被拂雪道君亲自收回职权,还有人落井下石想要奚落于她,但都被半夏巧妙地反击了回去,反而落得一个没脸。从这点来看,半夏实在是个心性坚韧、永不服输的性子。

  “我听说,半夏原是凡间皇朝的名门贵女,被选中将要入宫的。”商和回想半夏的履历,“据她所说,她之所以对掌门奉剑者的位置如此执着,是因为她当时上京参加海选时太过拔尖冒头,不小心遭了别人的毒手。她落在外道信徒手中,险些遭遇不测,但掌教当时恰好率领平山海捣毁了那一处窝点,将她救了出来。”

  半夏的家族虽是名门显贵,但内里的斗争却堪称残酷艰险。遭了道后,半夏心知自己即便回到京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家族很可能也已将她视作弃子。于是半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抱着当时参与剿灭的弟子大腿哭诉自己无处可去。幸运的是她之后被外门长老验出仙骨,虽然入道的年纪有

  些晚了,但无极道门并不特别在意这个。半夏便也随着平山海的小队来到了无极道门,成为了一名外门弟子。

  “……稍等,海选?”宋从心有些迟疑地重复道。

  “啊,是的,听说半夏是魁首。”商和微微颔首,“据说原本是要成为太子妃的,那个恨毒之下对她下手的家族应该是落选了。”

  宋从心顿感无力:“……”

  所以半夏这孩子之所以搅和进一堆一目国和永留民派来的探子中依旧能杀出重围的原因,是因为她原本就是个宫斗王者啊!这孩子估计是从小就在旁人的恶意中泡大的,根本没意识到他们那一届的弟子中藏了许多包藏祸心的探子。根据长老的汇报来看,不少探子和内鬼还是半夏结党营私后惨遭排挤,最后因诸事不顺而露出马脚的。

  所以她的奉剑者候补人选中都是些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