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112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赵澜与范夫人都想复制文山街的早茶铺子,可是两人都是苏家大腿,给谁都不好,不给谁也不好。

  女儿好像解决了似的,一身轻松,“爹觉得女儿应当怎么办?”

  “都不答应?”

  “怎么可能。”苏若锦故意板起小脸,“谁让爹这么能生,三个儿子娶妻、两个女儿出嫁,哪个不要钱,就算小郡王、范夫人不找我,我还要找机会找他们呢!”

  苏言礼忽略女儿的故意讽剌,皱眉道,“一下子在京中弄两个苏记早茶,不太好吧!”喜欢没存在感活着的苏言礼感觉两个早茶铺子太出风头了。

  “那爹觉得呢?”

  这丫头,明明有主意了,还在考校他,苏言礼伸手就要给女儿爆栗子,被她躲开。

  “快说,要不然鸡毛掸子伺候。”

  “独裁大家长。”

  苏言礼伸手又要作打。

  苏若锦这才不开玩笑,嘻嘻一笑,“范夫人要与我们家合作,我呢,就提供食方子,早茶铺子就让她用自己家铺名,不要冠以苏记。”

  “这样?”

  “嗯。”苏若锦笑道,“这样苏家既不会树大招风又有钱拿。”

  果然是好办法,苏言礼赞同,“还是阿锦小脑袋转得快。”

  “不是我转得快,而是我不贪。”

  但凡钻在‘苏记’里出不来,就洒脱不了。

  “挺好。”苏言礼见女儿什么都懂,一脸欣慰,“很好,那小郡王会不会介意食方给范夫人?”

  苏若锦龇牙道,“小郡王没机会介意。”

  “咦?”女儿又有什么鬼主意?

  “早茶铺子确实是范夫人先小郡王开的口,所以我打算给小郡王另一个生意。”

  “什么?”

  苏若锦却卖起关子,“听花平叔说,小郡王最近忙得很,还没机会遇到他,等遇到他了具体再跟他讲。”

  原来小郡王还不知道女儿把早茶铺子生意给了范夫人,“要是他不同意呢?”

  “小郡王财大气粗,才不会不同意!”

  苏言礼:……

  你就这么了解小郡王?

  范夫人其实心里也挺忐忑的,听说苏记早茶铺子是赵小郡王帮苏家一手操办起来的,她只是试探的请了小娘子母女到鸿泰酒楼吃了一顿,没想到小娘子竟同意了。

  管事嬷嬷提醒道,“会不会也是这样同意赵小郡王的?”

  范夫人:……

  那也没办法。

  侍郎府不可能跟王府比肩。

  “咱们开咱们的。”

  “要是开起来后,咱家的生意没小郡王的好呢?”

  范夫人皱眉,转身望向管事嬷嬷,“话怎么这么多。”

  “是……是……”管事嬷嬷吓得退了下去。

  范夫人到底被下人说的心里不舒服,等范大人回卧室歇息,她委婉的提起自己的担心。

  范大人望了她一眼,“那就罢手。”

  范夫人捣了他下,“我这也是为了范家。”

  范大人瞅了眼老妻,“这正是你不要担心的地方,独你一家,你才要担心呢?”

  范夫人沉思片刻,马上想明白,“还是老爷通透。”

  “你呀,要是不贪,什么想不明白。”

  “是是。”范夫人知道自己错了,温柔小意,伺候夫君,脱鞋拿衣,殷勤的很。

  没了顾虑,范夫人这次又让身边的得力嬷嬷把苏家母女请到酒楼,商讨食方子,据范夫人所知,苏记早茶铺子里的早餐点心种类很多,她想了几天,决定把鸿泰早茶铺子每个月盈利分二成给苏家。

  除了提供食方子,什么也不要做就拿二成盈利,在苏若锦的预估内,算是谈妥了。

  苏若锦便把写好的食方子递给了范夫人。

  苏若锦道,“给夫人的,比文山街的种类还要多些。”

  这倒让范夫人没想到,她惊讶的望向小娘子,“为何?”

  “京城比文山街更方便、更有食客。”

  范夫人夸的心服口服:“小娘子大气。”换作是她,不一定有小娘子的魄力。

  “夫人谬赞了。”苏若锦笑道,“夫人赚得多了,我不也赚得多嘛。”

  话是这样说,但自古谁没防人之心,小娘子这样有魄力,要么是年纪小不懂,要么还有真本事。

  范夫人倾向于后者,打交道几年,她算是看到了小娘子手中的本事,笑着点头,“好好,小娘子放心,每个月分成准时送到你家。”

  “多谢夫人。”

  食方子上把早茶点心分成八大类:包类、饺类、糕类,团类,卷类,饼类,酥类,其他等。

  而包类最常见的就是包子了。苏记用的是小笼包子、蟹黄包子等,属于扬州早茶,给范夫人的是广式的,比如叉烧包、奶黄包等;

  叉烧包外皮开裂不是切割而成,而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合适比例的白糖,蒸制过后自然开裂,口感宣软香浓有嚼劲,是广府人的最爱。

  说到饺类,大家第一反应必然是水饺和蒸饺。水饺在一些茶楼里会有,但是广式茶点一般还是会以蒸制为主,鼎鼎有名就是虾饺,文山街苏记也有。

  第三类是糕类,正所谓“步步高升”,糕类在早茶中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桂花糕、马蹄糕、枣泥糕、年糕等,其中马蹄糕以荸荠(马蹄)粉为原料制成。马蹄糕爽嫩弹牙,不时咬到切成细丁的马蹄,非常爽口。

  团类常见的有艾糍、青团,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两种,还开发了一些花样,比如用竹叶或是荷叶等包裹糯米面做成的团子,既好吃又有意境,精致的很。

  说起早茶中的卷类,大家第一反应或许是春卷,但这里苏若锦给的是自家的特色——肠粉。

  范夫人想苏家早餐铺的肠粉食方很久了,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没想到苏二娘这次给了,高兴的合不拢嘴,越发觉得小娘子有气魄。

  “阿锦是个干大事之人。”

  苏若锦:……干不干大事不要紧,要紧的有钱赚就行。

第177章 生日(加更)

  至于饼类,大胤朝人最擅长这个,苏若锦也是给的南瓜饼、芝麻饼就不说了。

  酥类点心大胤朝不多,但是一个千层酥就够了,只要会做这个,那只要稍加点拔,什么梅花酥、荷花酥、天鹅酥都可以制作出来。

  当然这是明酥。

  苏记用的是暗酥,比如蛋黄酥。蛋黄酥表皮光滑,咬下去酥脆可口,已经是苏记特色,这个没给范夫人。

  点心种类之多,并不是几个大类可以涵盖的,比如苏家一直卖的烧卖等,不管是广式早茶,还是扬州早茶,除了这些点心,实际上还配肉丸、滚粥、清蒸排骨,而小菜类有腌的、渍的,还有白灼菜心等时令小蔬。

  早茶的菜单不时会换,原因就是每个季节对应的食材不同,菜品也有差异。其次就是原汁原味。因为食材新鲜,不需过多调味。

  “这个就要看夫人你请的厨子的功力了,看他们怎么为铺子开发新产品。”

  小娘子说的对,范夫人深以为然。

  最后,苏若锦笑道:“当然,除了吃的精致,最重要的比起觥筹交错,是让富贵闲人们享受早茶悠闲的时光。”

  可不是嘛,京中各式酒楼、秦楼楚馆多如牛毛,茶楼也有,但早餐类茶楼还真没有,苏记算是开了先河,随着鸿泰早茶铺子开起,范夫人相信,以后的早茶铺子只多不少。

  那就看谁占得先机,谁的点心精致好吃了,先机占到了,余下的就是厨子与铺子的运作了。

  范夫人信心满满,这次肯定赚不少。

  范夫人如何去忙,苏若锦是看不到了,但她一直等小郡王空闲,却没等到,就连花平也忙得好长一段时间没来苏家教毛丫功夫。

  再次见到赵澜时,不仅三月过去了,连夏天都过完了。

  九月初十,苏若锦生日,跟往年一样,自家人办一桌,没请客人,但左邻薛五郎见苏大郎请假回来,他也跟着一道回来,还买了礼物。礼物都送了,苏若锦当然把人留下吃饭。

  右邻好闺蜜杨碧容也送了礼,苏若锦也去把人请过来一起吃饭。

  苏若锦的生日竟比往常热闹,欢欢喜喜摆了一大桌子菜。

  杨四娘还没来得及感慨自己有口福,苏家管事书同叔引了人进来。

  “大人,二娘子,看谁来了?”

  正准备入坐的众人齐齐朝餐厅门口看过去。

  廊下灯笼光影里,少年人修长挺拔,一身淡紫色锦袍,矜贵俊逸,眉峰凌厉,眉骨线条却柔和,而那神采飞扬的双眼带着笑意扑面而来。

  “老师,打扰了。”他拱手行礼。

  “哪里……哪里……”愣过之后,苏言礼连忙把人迎进来,“听说谨之最近很忙,怎么有空过来?”

  “刚巧忙完。”

  “那正好,今天是阿锦生日,她们娘俩做了几个菜,坐下一起吃。”

  “多谢老师。”

  赵澜与老师寒喧完,转头,笑意温柔:“祝阿锦生辰快乐。”

  双瑞在主人说祝词之时,双手捧上礼物到苏若锦面前。

  苏若锦不好意思收礼:“小郡王太客气,来了就一起坐下吃顿饭,这比什么礼物都让人高兴。”

  双瑞恭敬道:“还请二娘子收下。”

  好吧,都捧到她面前了,不收也不好,苏若锦接过礼,甜甜的笑道,“多谢赵哥哥。”

  苏三郎:……这不是我叫的称呼吗?怎么被阿姐抢了?

  苏言礼抚额:……她的女儿就是个财迷,收人家礼之前‘小郡王’,收人家礼之后‘赵哥哥’,要是再给点好处,是不是能叫亲哥?

  女儿财迷,程迎珍也失笑,打岔道,“小郡王请这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