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149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杨夫人便松了她手,“行,那你一定要来。”

  杨四娘撅起小嘴,“娘,阿锦怕是来不了咱家吃饭。”

  “(⊙ o⊙)啊!”

  “阿锦爹现在是尉州县令,至少三年不会回京。”杨四娘听苏若锦讲的,县令一任就是三年。

  京中大乱,杨夫人怕得要命,关门上锁,躲在有护卫的郑国公府,还真不知道苏家发生了什么,等动乱平息,她又连忙回来,更不知道朝庭官府之事。

  “我……我没听你伯父讲过。”杨夫人说这话时,心虚又尴尬,从皇帝驾崩前几天一直到现在,她都没见过夫君,也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

  想到糟心的日子,杨夫人顿生一股就让他死在外面的心,意识到自己想什么时,连忙收起心绪,“阿锦,无论如何,你离开京城前都要来伯母家吃一顿饭。”

  苏若锦看着鬓边生了白发的杨夫人,不忍心的点点头,“好,伯母可一定要做好多好吃的给我。”

  “肯定的。”

  联络过感情,苏若锦辞别杨家人,直奔苏记早餐铺子。

  此刻已经下午黄昏时分,前铺收拾的很干净,空落落的,但是铺子门开着,里面有声音,苏若锦大步踏进来,“董妈妈、桂姨,我回来啦。”

  苏家铺子有赵小郡王照顾,董妈妈等人不仅知道苏大人父子什么时候离的京,还知道大人换了官职,成了县令,一听到苏若锦的声音,个个激动的从工房、厨房里跑出来。

  看到她时,齐齐哭了。

  “二娘子……”董妈妈扑上来就抱住了小主人,“真是想死我了。”

  “妈妈,我也想你们。”

  避难之际,苏若锦一直忧思这些人,后来赵小郡王去过一趟山洞,又知道掌柜黄顺也是皇城司探事司的,她这才放下心,要不然早就想办法进京看他们了。

  主仆二人哭了一通,才抹干眼泪。

  苏若锦问向众人,“大家都好吧。”

  “都好,都好。”

  史六的儿子害羞的靠在桌椅边上,怯生生的看着漂亮姐姐,苏若锦被小娃子看得眉眼弯弯,赶紧从荷包里掏出饴糖,“阿忠,还记得姐姐吧?”

  小阿忠害羞的朝娘亲怀里钻。

  苏若锦把糖塞到他小手里,“拿着。”

  香桂见儿子害羞的很,一把抱起他,让他拿住了糖,趁空问道,“二娘子,大人做县官,你们要跟着去吗?”

  冯大石等人一脸紧张的看向苏若锦。

  她点点头,“嗯。”

  冯大石连忙问道:“那……那铺子怎么办?”

  “铺子照常经营,不过……”苏若锦话一转,朝大家看了眼,“董妈妈这次要跟我去尉州。”

  大家齐齐看向董妈妈。

  董妈妈倒是很平静,看不出情绪。

第212章 盖浇饭 见面

  要不是董妈妈天天与他们在一起,大家还以为小东家单独找过她,再一想,董妈妈毕竟上了岁数,小东家把她带回尉州应当可以轻省一点。

  作为苏家老人,又是苏记早餐的开铺元老,一直以来,大家都以董妈妈为主心骨,她这一离开,还怪不习惯的。

  不管是大石,还是二石,还是香桂,他们都沉默不语。

  苏记铺子,分一早一晚两部分,早卖朝食,晚卖烤肠、烧烤等,董妈妈离开,那早餐部分成了二石两口子的主营业,晚上烧烤大石两口子与香桂史小六两口子。

  早餐不管何时总会有人买,但是烧烤就要看天、看行情,并不是天天火爆有生意,营业额相对就没那么稳定。

  虽然大石与香桂是表姐弟关系,是亲人,可是随着他们各自成家各有小孩,他们既依附于苏家,又需要相对独立的营生。

  是时候把大石与香桂两家分开了。

  苏若锦朝众人扫了眼,缓缓开口,“苏记早餐不变,以后中午也营业,晚上还是烧烤,这样一日三餐,苏记不让客人落空。”

  二石一向负责早餐,一听中午营业,马上明白小东家什么意思。

  果然下句,小东家说道:“中午供应面条、盖浇饭等,就由大石哥负责,晚上烧烤就由桂姨一家负责,以后采买都由你们各家自己去拿货,账也由你们自己核算,三家都与我五五分成,有没有意见?”

  “没有……没有……”二石最先举手赞同。

  大石一直做烧烤生意,对于午饭生意没什么把握。

  对于香桂来说,做烧烤生意,熟门熟路,最重要的是,串串、烤串等,可以坐着干活,合适有腿疾的史六,香桂满心的感激小东家的安排,但这样做有些对不起表弟,一时之间,她也只能把喜悦藏在心底。

  苏若锦知道这样安排对大石不太公平,她看向他,“大石哥……”

  “小东家,我懂,我都懂……我接受小东家的安排。”

  “好。”苏若锦道,“我会亲自教你面食与盖浇饭。”

  “多谢小东家。”

  一路奔波劳碌,早就饿的前心贴后背,苏若锦说动手就动手,趁他们中午剩的饭,思量过后,把卤肉盖浇饭作为苏记午饭的招牌盖浇饭,其它各种盖浇饭以时令菜相配,推出相应的盖浇饭。

  “稳的比如荷包蛋盖浇饭、大排盖浇饭等,时令的比如地三鲜、酸豆角等,只要能想到的,皆可盖浇,简单有特色,大石哥,不难吧?”

  “不难……不难……”本来有点担心自己拿不下午饭生意的大石,彻底放心了。

  苏若锦与叶怀真等人用盖浇饭填饱了肚子。

  铺子里的生意整合规划好,苏若锦想回家睡一大觉,看到满眼急色的叶怀真,“要不,叶掌柜,你先去找……”她朝柜台的黄掌柜瞄了眼。

  他们都是探察司的人,去秘密据点应当没问题吧。

  叶怀真原本想让苏若锦跟她一起去秘密据点的,没想到小东家竟然不去,“小东家……”你真不去?

  叶怀真虽然冷清,但她眼不瞎,她的主子赵小郡王对苏家的情谊,除了师生情外,估计六成以上是对苏二娘子的少年情怀,她以为小东家会有所感应,没想到小娘子直接回家睡。

  苏若锦摇头,“能帮的我都帮了,余下的要靠你们自己去查去揭密,我真帮不上忙,就不去添乱了。”

  添乱?怎么可能,小东家也太谦虚,听到这里,叶怀真明白,小东家真是不想与她一道去,只好点点头,打点好自己的包袱出了苏记铺子,消失在漫天晚霞的黄昏中。

  黄顺叹气。

  芒种打了个饱嗝,出门套车,坐等小东家出来回苏宅。

  董妈妈收拾好自己的生活用品,与小主人一起上了马车。

  冯家兄弟、香桂等人站在门口望着小东家的马车消失在街道拐角处。

  大石惆怅道,“以后怕是一年半载都见不到小东家了。”像是突然学会走路的小孩没人扶着,兴奋中带着忐忑,还有浓浓的不舍。

  香桂抱着儿子,一直望着街道,如果不是小东家,就没有她现在的日子,她一定要把生意做好不辜负小东家的恩情。

  马车上,淡定的董妈妈露出不舍,忍不住叹气。

  苏若锦困得的眼皮打架,还是听到了董妈妈的叹息声,她笑着撑开眼皮,“妈妈,把你带回尉州,可不是让你退休的,而是帮我在尉州开新的苏记早餐铺子。

  董妈妈:……气叹到一半停住了,原来不是嫌自己老了不中用,立即高兴起来。

  苏若锦笑着又闭上眼,昨天晚上急着赶路,没怎么睡,进了京城,从早上奔到现在才吃饱,吃饱喝足就容易泛困,实在忍不住,头一歪,枕到春晓肩头会周公去了。

  “驾……驾……”

  繁华长街,几匹高头大马急速奔驰,像离弦的箭一般,从人们身边穿过。

  “这是那家公子哥,先帝与太子刚刚大葬,竟敢在街上骑马纵驰?”

  “没看这些贵公子身上穿着公袍嘛,人家这是为公事。”

  也是,没公务,谁敢跑快马。

  明明一个月不到,赵澜却像过了一年没见过小娘子,拉缰驾马,快如疾风,直奔某宅。

  天色上黑,叶怀真到了秘密据点,沈先生正在吃晚饭,又是老杜头烧的没有油水的炖菜,他真是吃的够够的,忍不住感叹,“这几年怕是吃不上苏二娘子做的饭菜了。”

  感慨连连,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建设,硬着头皮动筷子,筷子刚伸到水煮菜上,突然,一股喷香之味直朝鼻孔钻,喜的他连忙放下筷子,探下榻,迎着香味走出来。

  叶怀真拎着食盒,拾级直往廊上来。

  “叶姑娘——”

  叶怀真微微一笑,敛以一礼:“先生。”

  沈先生让她不要客气,笑问,“你手中的食盒来自苏记?”

  她点头。

  “苏二娘子亲自动手做的?”

  “是,先生。”叶怀真笑问,“先生不打算让怀真进去?”

  “哦哦。”沈先生被食物香气熏的晕了头,连忙侧身,让叶怀真进了厢房,“你们什么时候进的京?”

  “今天早上。”

  “怎么现在才来?”

  叶怀真看了眼榻上小几上的食物,轻轻一笑,怪不得沈先生迎出来原来是闻到食物香气了,“小东家先把杨四娘送回家,然后又去铺子安排了一通。”

  原来小郡王排这么后呀!

  沈先生摇摇头,小郡王听到人来,可是立即马上就去见人了。

  “来时没遇到小郡王吗?”

  叶怀真摇头,朝厢房内看了眼,除了一个整理书桌的小厮,并不见花平等人,转头,“先生,花伺察呢?”

  “跟小郡王去找苏二娘了。”

  叶怀真:……

  她还在想小东家对小郡王的情意无知无觉,没想到小郡王早已向她奔去。

  她失笑,帮先生摆桌,坐到一边,等他吃完,小厮把桌子收拾好,她才问道,“先生,杨御使之事可有听花伺察讲?”

  原本吃的挺心满意足的沈先生,正用袖子挡着,拿竹签剔牙,卤肉盖浇饭真是太好吃了,肉香汁浓,与米饭混合,一口刨的满满的,巨满足。

  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倏的放下大袖,垂在榻边。

  见他久久没说话,叶怀真的心往下沉,难道没捉到这个老贼,让他溜了?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