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186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叶怀真打了个冷颤,“如果有来生,只愿生在平常家。”

  自从杨家兄妹出发,苏若锦请了尊菩萨回来,每天祷告,祈求杨家兄妹平平安安。

  就在苏若锦紧张担心之中,逃往南越之地的魏王熬过粮荒,秋收整好粮草,从南边一路杀过来,所过之境,破城捋镇,抢粮增卒,从五万人马一直增到十万大军。

  不肖半月竟杀到了彭城。

  越过彭城,再往北,离汴京可就不远了。

  元平帝,也就是刚上任半年不到的新帝,派兵去镇压,曾任皇城司副指挥使的赵澜被任命为云麾将军,从正四品升职为从三品。

  “这哪里是升职啊,这简直就是让我儿去送死啊!”晋王妃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晋王坐一边,沉默不语。

  世子见父王母亲伤心的伤心,难过的难过,忍不住劝慰道,“母妃,主帅是镇国大将军,阿弟就是辅助,父王跟镇国大将军讲几句,让阿弟坐在阵中处理文事,应当……”不会有生命危险。

  晋王看了眼长子,朝捂脸大哭的妻子道,“阿煊说的对,我现在就去找镇国大将军宁骅。”

  晋王妃的哭声戛然而止,她追过去,“这有用吗?”

  晋王沉声道,“总比你在家里嚎啕大哭有用。”

  晋王妃:……被男人一句话噎住,顿了半天才想起什么,“澜儿呢?”

  世子、次子二人相视一眼,自从几年前小弟领了差事,他们兄弟一个月难得见几回,倒是听说小弟总喜欢去他老师家里,好像还喜欢追着小师妹跑。

  一个男人总喜欢粘着小娘子,你说这出息……

  见大儿、次子不吭声,晋王妃马上明白了,气的直拍桌子,“都什么时候了,还……”想到男人默认儿子想娶谁就娶谁,晋王妃适时止住了难听的骂声。

  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有点小钱的老百姓都在囤粮,没钱的底层贫民,他们纷纷离开京城回老家,而那些世家大族明着没什么动作,可是私下里,各种囤粮。一时之间,市面上竟无粮可卖。

  漆黑的晚上,苏言祖带着两马车粮食送到苏家,让苏若锦赶紧藏到地窖。

  她从没像此刻这样感受到与苏言祖的血脉亲情。

  “多谢小叔。”

  苏言祖轻轻一笑,“谢就别谢了,保护好自己。”

  “一年打两次。”皇权更替,带给老百姓的永远是苦难、伤痛,“小叔你也要当心。”

  “我住公主府,总比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强。”苏言祖道,“要不,你跟我去公主府。”

  苏若锦摇摇头,“多谢小叔。”他也只是公主的长史,那有权利带人。

  从见第一面,苏言祖就知道这个小侄女有主见,便也不劝。

  “那我先回去了,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派人到公主府找我。”

  苏若锦点头,披上衣裳送他小叔出门。

  寒风啸啸,夜色昏沉。

  二门口,苏言祖让小侄女别送了,走了几步,像是想起什么,转头问道,“赵小郡王被任云麾将军,跟宁将军领军南下,明天就出发,你知道吧?”

  苏若锦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

  “今天。”

  最近,苏若锦都没怎么见过赵澜。

  “为什么任他一个没有弱冠的大少年?”

  赵澜今年才十九岁。

  “他抓辽夏国探子曾在南越之地有一年半之久,圣上与杨大人都认为他合适。”

  杨大人?苏若锦心一跳,“可现在魏王的人马在彭城。”

  苏言祖摇下头,“那就不是你我之事了。”

  皇帝让谁去,谁就得去,那怕他是皇室宗亲。

  苏言祖走了,苏若锦站在二门口许久没动,小脸被冻僵了都不浑然不觉。

  “阿锦?”

  夜色中,寒风里,双瑞提着灯笼,小跑跟着主人。

  赵澜长腿大步,看到苏若锦站在门口迎他,飞奔而来,“阿锦!”

  “瑾哥哥!”听到声音,苏若锦双手赶紧拍拍冻僵的脸迎上来。

第245章 元平之乱2

  不过几日,好像几年不见,二人紧紧的相拥在一起,大少年肩宽腿长,挡住了呼啸而过的寒风。

  苏若锦紧紧的搂着他的腰,头埋在他温暖的胸堂,“瑾哥哥——”

  赵澜低头看向小娘子:“阿锦。”

  她抬眼:“听说你要去彭城?”

  “嗯。”赵澜无限愁怅:“我离开了,你怎么办?”

  “非要去吗?”这可不是抵御外敌,而是平叛,内战。

  “嗯。”赵澜担忧,“阿锦,我把你送进晋王府,这样我离开才安心。”说罢,就要把人往外带。

  恋爱期都没见过家长,苏若锦一下子从忧伤中清醒,连忙反手牵住赵澜,“瑾哥哥,刚才我小叔说要把我带进公主府。”

  是啊,住到姑姑家也是一样,他怎么没想到呢?

  刚才还满脸担心的赵澜瞬间有了精神,“我亲自把你交到姑姑手中。”牵她的手就要去。

  苏若锦谁家也不想去,急着找借口。

  三泰提醒道,“主子,离出城门还有半个时辰,你还要回王府一趟,跟王爷王妃辞行。”

  苏若锦:……他竟然先来见的她。

  一激动,小姑娘扑到人怀里,紧紧的箍着大少年的蜂腰,“瑾哥哥,你放心,小叔马上就来接我,你赶紧回府吧。”

  赵澜也紧紧的搂着小娘子,既担心又踌躇满志,“阿锦,等我。”

  “好。”苏若锦仰起小脸,“我在京城等待瑾哥哥胜利归来。”

  二人连屋都没进,就在二门口紧紧的抱了片刻,赵澜在三泰等人的催促下回晋王府,再从晋王府直接奔向彭城。

  赵澜不放心,走之前还是安排人让月华公主派人来接苏若锦。

  苏若锦不想去,至少目前还没到避难的时候,但不管是赵澜的嘱托还是月华公主的好心,她都得当面道谢,“殿下,我哥哥还在国子监,若是真到了那步,不要你叫,我自己就跑到公主府来了。”

  月华看了眼站在一边的苏言祖,昨天晚上,他已经邀请过自己的小侄女,耐何苏二娘不肯来。

  她微微一笑,“既然这样,我拨几个护卫到苏家,若是遇到事,就来找我跟你小叔。”

  “多谢公主。”

  苏若锦谢过月华公主,带毛丫等人快速回家。

  回到家中,她想了想,带了一车粮食悄悄搬去了以前住的院子,如若真有危险,可以和冯家兄弟等人相互帮衬,最重要的一点,左邻可是薛大人。

  月黑风高之时,苏若锦与薛大人两人在书房里悄悄话,“大人,能弄到刀枪弓箭吗?”

  薛昌诚被苏家二娘子的话惊到了,“咱们不趁现在出城?”

  “如果我爹不是尉州县县令,我都让我爹进京来避难。”

  “魏王都要打到京城了,京城现在可是最危险的。”

  “可是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薛昌诚:……咋感觉不管什么时候苏二娘子的话总有道理呢?

  行吧,既然被小娘子说服了,薛昌诚便利用曾是工部员外郎的身份,秘密找了以前的所属工匠,找他们弄几件趁手武器出来。

  京中粮都没得卖了,苏记铺子也关门了,冯家兄弟等人正跟无头苍蝇之时,小东家回来了,他们立刻有了主心骨。

  苏若锦说道,“现在不知道这仗打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镇国大将军能不能平叛,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囤粮宅家,尽量不外出,守好自己的存粮,耐心的等待乱事过去。”

  “我们都听小东家的。”

  苏若锦点点头,“桂姨一家也要住进来,大石叔二石叔,你们跟我到书房,我有话对你们讲。”

  “好。”

  冯家兄弟二人跟苏若锦到书房,三人低头悄语,说了小半个时辰。

  京城这边安排的差不多,苏若锦又想到尉州的爹娘,在家里转了三天,突然眼一亮,连忙写了十几页书信让赵澜留的暗卫送到尉州县他爹手中。

  北风一天吹的比一天猛,就在冬至来临的那天,魏王暗渡陈仓竟弃了打了半个月的彭城,绕过彭城直奔汴京。

  十万大军不知何时竟变成了二十万,直逼汴京。

  京城人吓得闭门不出,一时之间,偌大的京都跟空城一般,让人渗得慌。

  薛大人钻到苏言礼的书房,“阿锦啊,趁城门每天还能开一会儿的机会,咱们要不要去你爹的尉州县?”

  苏若锦摇摇头,她看向自己手画的战事推进图,盯着彭城看,“薛伯伯,镇国宁将军一直守护大西北,是吧。”

  “是的。”

  “那他应当有战斗力吧。”

  薛大人一个被辞的工部员外郎,这几天生生被小娘子逼成了军事通,“我打听了,听说大将军很有能力,守边境这么多年,大仗没打,但是小仗十战八胜,牢牢的守住了我大胤朝。”

  男人不管老少,听到打仗都热血沸腾,薛大人也不例外,但不管怎么说,战争这种事对普通人来说就是遥不可及之事,除了上次夺宫之外,薛昌诚想都不想敢,那可真是要丧命的呀。

  “为何彭城之战打了半个月还分不出胜负呢?”

  薛大人被问住了,心道我哪知道,嘴上,还是说出来了,“或许彭城跟边疆不一样,那毕竟是我大胤的城池,宁将军舍不得破城吧。

  苏若锦隐隐的觉得不是,“那就等等吧。”

  “等什么?”薛昌诚不解的问,“难道赵小郡王跟你通信,上面有写战事?”

  苏若锦一副你可真敢想的样子,“薛大人,那可是军事秘密。”

  薛昌诚心虚的笑笑,脸色突然严重起来,“阿锦,巷子里有人过来抢粮,幸好咱们两家周围有护卫,要不然,倒霉的可就是我们了。”

  城门被魏朝大军撞响时,苏若锦正在睡梦中,被敲锣打鼓之声吵醒了。